木雕入门必备知识
【导读】木雕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成功申请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是一门艺术,应该得到传承和保护,对于想要掌握木雕这门艺术的人来说,要先了解木雕。木雕是中国的民间瑰宝之一,是最为精细的木工,一共可以分为圆雕、浮雕、根雕三部分。不仅对雕刻工艺要求非常高,对于雕刻工具、木材的选择也容不得懈怠。
木雕所需工具:雕刻刀
在进行木雕的时候,合适的工具也是关键。对于木雕所要用到的雕刻刀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翁管形的坯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毛丕刀。另外一类是钻条形的修光刀,主要是用来修光、挖掘细坯的。再细分一下,又可以分为圆刀、平刀、斜刀、玉婉刀、中钢刀、三角刀等。
第一种:圆刀
圆刀的刀口呈现圆弧状,用于处理圆形的雕刻。比方说,在花卉的雕刻上,其叶子、枝干、花瓣等的圆面都是由圆刀来处理的。
第二种:平刀
平刀用来处理木料,使得木料表面变得更为光滑,也可以用来刻线、凿形状。
第三种:斜刀
斜刀是比较特殊的一把刀,其刀口呈现45度,主要用来修光,对细致处的一些处理。
第四种:玉婉刀
玉婉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蝴蝶凿,是一种介乎平刀、圆刀之间的修光刀,尤其适合在凹面上使用。
第五种:中钢刀
中钢刀也叫做印刀,其刀刃两面都有斜度,主要用于服饰上的图案雕刻。
第六种:三角刀
三角刀的刀刃呈现三角形,主要用于毛发的雕刻,非常细致的一种刀具。
木雕选材的注意点:
在选择木雕材质的时候,要选择木制比较坚韧、纹理比较细密、色泽比较光亮的木材,比方说红木、花梨木、黄杨木、扁桃木等都是非常适合雕刻的上好木料。对于刚刚入门的木雕工作者来说,更加适合选择比较松软的木头,比方说樟木、银杏木、松木等,都是容易上手的木料。
对于刚刚入门的木雕工作者来说,在选择雕刻刀、木料的时候都要非常注意。只有在充分认识所使用的刀具、木材的基础上,才可以更加容易上手,更加容易掌握木雕雕刻的技术。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wb】,就能免费领取哦~
怎么雕刻木头
雕刻木头的方法如下:
1、进行粗加工。
首先我们需要有一个可以操作的工作台,这样方便于我们操作。我们选择好一块适合自己雕刻的木材,木材尽量选择软一点的比如椴木,樟木,这个比较适合新手去做,选择的木材要保持干燥无腐烂。
在开始前我们需要根据雕刻物体大小来规划一下,用草纸做一个大致规划图,一些细节图,这样方便来切除多余的部分而不会切错,造成不必要的误差,用锯子,斧头进行大致的加工后,大致模型就出来了。
2、细加工
需要用到雕刻刀,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根据物体的形状来慢慢操作,因为稍有不慎就造成了破坏,修补是特别麻烦的,所以我们的手一定要稳,准,狠,一气呵成,不可太急躁,每个细节,都需要一刀一刀雕刻到位,每个高低起伏,镂空的部位都要突出立体感,除掉多余的瑕疵,就基本雕刻到位。
3、打磨
用砂纸,还有抛光蜡,最考验耐心的,先用砂纸打磨表面的粗糙度,然后打蜡,用干毛巾擦拭,千万不要用水洗哦。用酒精擦拭也行。抛光后露出光泽,才能体现物体的价值感,有条件可以用抛光笔,这个省时省力还省心,完成后就可以添加自己喜欢的配饰了。
如何自学木头雕刻
直丝的木材容易缺损,在选料上必须软硬兼顾,选择质地细密而又畅通,坚韧牢实的木材为之。核桃木、紫檀木、紫柚木、香檀木、青皮木、椿木是运用较多的木材。由于香樟树和椿树具有天然的抗病虫能力,而且质地细腻柔韧,材源丰富,所以使用较普遍,核桃木青皮木、水冬瓜木、豆花木、楸木、野樱桃木、杜鹃木等使用也较多,紫檀木由于生产量小,比较昂贵,使用较小,此外,还有许多地方产的杂木、松木。各地工匠习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出产的或容易获得的合适木材。
木雕的制作过程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除湿
带有过多水分的木头是不能进行雕刻的,湿木时间一长便会变形,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干燥处理,由于受阳光曝晒会导致木头变形,开裂,因此通常的除湿方法是将木头放于阴凉干燥处或地下室,让其自然阴干。
二、描形
将选好的木块进行必要的砍削刨光后,在其上用笔描绘出所要雕绘的图案或形状大样。不同位置、不同层次的图案,图形可用不同色线代表。也有不描形只打一点部位记号或简单轮廓便进行雕刻的,但多数雕刻特别是精细木雕,描形被视为是一种必经得过程和必具的功夫。
三、雕镂
雕刻的方法主要由浮雕、镂空雕、凹雕、三种。浮雕又称阳刻,即将非图案的空白部分雕凹,使图案凸出,令其产生高低起伏的立体感,这是一种常用的雕法,镂空雕,有称镂雕、透雕、即将非图案部分雕空使其空处透露能见对面。镂空雕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雕刻方法,在建筑木雕和家具木雕中较为常见,它能使雕刻作品产生惟妙惟肖的立体感。
故常用于木雕饰物主要部位。建筑中的镂空木雕。如格扇门,一般为二层或多层重叠交错而成,底层皆为网状木地,其余层为图案,层数越多造型就越丰富。越能显示出工艺的高超,凹雕又叫阳刻,是反图形刻成的低于画表面的技法.使用亦较多.浮雕、镂空雕常饰于门二分之一以上处,而浮雕饰于门二分之一以下处,凹雕在文字装饰板和图形饰板上使用较多。
在雕刻工具的运用上,除常用的雕刀、凿、才锤、推刨、斧、锯、锥、锉等外,根据
不同情况还须专门制造一些特殊的工具如勾刀、钻子、线锯、各形凿子,锉子等。木雕艺人同时也是铁匠(或熟悉打铁),常依具体需要打制各种工具,以保证各类复杂图形能够雕好。
四、打磨
雕好的木头有许多棱角、刀触,外形较粗糙,因而要打磨,以前的打磨工具常用木工锉,细质砂石、动物生皮、树木纤维、毛树叶、草灰砂等硬的或韧性好的自然物做成,现在多用砂纸进行打磨。
五、光面与上料
过去在打磨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光面或上料(涂漆)。有许多木雕是不上漆的。如大量民宅阁扇窗和日用家具,为了防止其开裂、渗水和腐坏,或刷一层紫土、桐油,或刷数道火酒漆,或擦抹少许生香油,核桃木做的家具则用核桃仁在上面擦抹,让油质自然的渗入木质。有些木雕用矿物质颜料进行上色,有些还贴金并加镶嵌。上料的木雕要用生漆,茶几、春凳、八仙桌等用的比较多。为透出木质和木纹,用清光漆刷的也不少,现在多用工艺油漆兔刷,少量还是诸如油画颜料,油漆,宣传色等加以彩绘。有些上油漆的乍看虽比传统不上料或只上桐油、火酒之类的木雕鲜艳亮丽,但在观赏品味和朴雅的感觉上却远比传统木雕耐看。
如何学习木雕?哪里有学习木雕的地方?
学习木雕兴趣是关键,对木雕感兴趣才有不断的动力去学习。可以去当地的木雕工厂学习,或者培训机构学习。
比较疏松的木质适合初学者用,如椴木、银杏木、樟木、松木等。这类木材适合雕刻造型结构简单、形象比较概括的作品,雕凿起来也比较容易,但因其木质软、色泽弱,有的需要着色处理,以加强量感。
有些木纹比较明显而且变化多端,如:水曲柳、松木、冷杉木等,就可以巧用木纹的流畅、木纹的肌理,作一些较抒情的作品。
保养:
一、木雕工艺品不宜长时间放在烈日下暴晒而开裂。
木雕工艺品就像人一样,暴晒,容易“中暑”的。所以在摆放的时候,就应该有意识的去注意,特别是不要把他们摆放在窗口。
二、木雕工艺品不宜放置在极潮湿或者极干燥的室内。
在很潮湿的环境里,部分木雕工艺品就会长“毛”。例如绿檀工艺品就会吐出银白色的丝出来。虽然那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但是据我了解还是很多人不太喜欢的。
太干燥的环境,木雕工艺品有的可能会部分出现开裂的现象。况且大家的生活水平比过去要高的多了。最简单的就是体现在北方的生活冬天有暖气,夏天可以吹空调。因此就要注意木雕工艺品不要对着空凋风口直吹。也不要把他放在暖气管的附近。
木质挂坠雕刻的技巧。
木质挂坠雕刻的技巧
步骤1:雕刻外形
首先构思下所需制作挂坠的造型,如有绘画功底的可先手绘一个设计草图,并确定好相关尺寸。再在用于制作挂坠的木块上画出草图,比如设计一个心形挂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创作,然后雕刻出挂坠的外形。
步骤2:打磨吊坠
心形挂坠外形切割好后,再把挂坠粗坯的一边用左手按住,右手用木工挫挫掉挂坠四周废料,使之形成一个心形初呸,中间厚四边薄。然后再用手持打磨机或者粗砂纸打磨粗坯菱角,最后用手钻在中间钻出一小孔,用于固定挂绳。
接下来开始手工打磨,打磨是最耗费心力的部分,需要足够的耐心,不可急躁。在完成基本造型之后,可以按照砂纸目数顺序,一步步打磨了。当前一目的砂纸打磨是为了磨掉上一目砂纸造成的划痕,直至无明显划痕之后再换下一目砂纸,使挂坠从最初的磨砂面慢慢变为镜面。
步骤3:上油穿绳
先用吹风机把木质挂坠和蜂蜡加热,将蜂蜡薄薄的涂在挂坠上。然后用吹风机将蜡吹融化,并趁着蜂蜡没干用棉布迅速抹开,再用粗棉布用力手工抛光。蜂蜡可使挂坠表面光亮,防开裂,增加包浆美感。打好蜡后,再把挂绳穿过小孔,根据自己需要的再把挂绳打上结即可。
步骤4:完工!
挂坠木料的选择,会直接影响的整体美观程度,可采用紫光檀、绿檀等红木类木材,这样包浆后会更加的漂亮,也有用木纹层次变化较为丰富的瘿木(树瘤)。今天木匠圈分享的这款木质挂坠,是用老木料经过简单打磨和上油制作而成的,再配上一条皮质挂链,效果还是很个性时尚的。当然,你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创作出更具个人特色的挂坠。
木雕的雕刻方法..注意事项..要速成的..
一般来讲,搞木雕的人,除执刀法基本相同外,都各有自己擅长的刀法,初学者只要熟悉平刀、圆刀二种不同的用途,很快就能掌握刀法技巧。先强调一下执刀姿势的重要性,其正确与否不仅影响雕刻操作的顺利进行,而且还会引起安全方面的问题。那么,在大量切削木料的粗坯阶段,我们主要是用敲锤配合刀具进行工作,执刀姿势呈握拳状,当雕刻向外推进或深挖时,可作拳心向下状;当雕刻向内推进时可作拳心向上状,当雕刻轮廓欲切断木纹丝缕时又可作拳心向内或向外状,三种方法灵活掌握。如刀具刻入过深,切勿摇动刀柄急以抽出,否则会引起锋口开裂或剥落,应使用另一刀具并轻微削去该刀具周围的木料,直至其可摇动为止。在雕刻进行到细坯和修光阶段,我们主要运用刀具从事刻削工作,一种是双手握捏刀具,如:右手握紧刀柄上端,左手捏住刀杆上部,慢慢向右手方向推进。另一种是右手执刀呈握笔状,但要将无名指和小指紧抵在雕刻物上向前运刀,以控制尖刀。要注意左手的位置,做小件圆雕时,握住作品的左手应放在右手的后下方,作品一端可顶靠在工作台上;做浮雕时,为了按住木板,左手应远离右手的刀具,或者放在右手的后方。温州那边的黄杨木雕,因木质坚硬,人们时常要用肩胛来抵住刀柄向前运刀。对付木质细软的,可用右手掌心轻拍刀具即足以削去少量木料。
平刀块面法:主要是在凿坯时用平刀大块面的切削出作品的轮廓和结构部分,使其产生粗犷有力的斧劈刀削感,所以运刀必须稳、准、狠,要肯定有力、刀刀相符、爽气不腻,要使每一刀都说明问题并达到作品的最后效果。平刀块面法的运用过程实际上也是用简单抽象的几何形体概括各种复杂形体的造型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将每一个形体、每一块骨路,肌肉减化成大大小小的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菱形。因此,要求作者有扎实的造型基本功和慨括自然形体的能力。平刀块面法可以结合一些圆刀贯穿于雕刻的全部过程以形成最后的艺术效果,也可以只运用在雕刻的初级阶段作大形处理,然后再用其它刀法做由方到圆的更丰富细腻的刻画。
圆刀雕琢法与排列法:由于圆刀刀法不肯定,刻出的形体轮廓比较含糊,产生的凹凸感又比较清晰,所以很适合探索表现各种物体的质感和肌理效果,作为浮雕的底面处理,俗称“麻底子”,也是一种极好的起衬托作用的表现手法。圆刀雕琢法是以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凹凸形成体积,并在表面造成自然、浑厚、拙朴的美感。倘若与平刀结合起来,一方面是光滑细腻,如人的皮肤;一方面是粗糙毛涩,如人的发鬓、衣饰等,那么两者会形成强烈的质感对比,使作品产生丰富有趣的表现力。圆刀排列法与雕琢法的意义相同,只是作者要有意识的排列刀法,使其产生一定的装饰性和肌理效果。
木雕工艺的技术要求和基本要领
凿粗坯:粗坯是整个作品的基础,它以简练的几何形体概括全部构思中的造型细节,要求做到有层次、有动势,比例协调,重心稳定,整体感强,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轮廓与内轮廓。
凿粗坯的基本要领是,从上到下,从前至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上到下,就是从头部开始做到脚跟;从前至后,就是先凿前身,再凿后背;由表及里,就是从木料表面开始,一层层向内剥进;由浅入深,就是先凿好浅的地方,再凿深的地方。凿粗坯时还需注意留有余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适当的放宽。民间行话说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唯愁脊薄难复肥”,“内距宜小不宜大、切记雕刻是减法”。
掘细坯:先从整体着眼,调整比例和各种布局,然后将人物等具体形态及五官、四肢、服饰、道具等逐步落实并形成,要为修光留有余地。这个阶段,作品的体积和线条己趋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圆熟流畅,要有充分的表现力。掘细坯中的镂空技巧,要求以纵纤维组合镂空,镂去多余的部分。要运用带筋法,即在作品的擎空易断的部位留下一小块料使其与临近的部位牵附,待作品完成后再用薄刀密片法把牵附之筋去掉。
修光:运用精雕细刻及薄刀密片法修去细坯中的刀痕凿垢,使作品表面细致完美是修光的目的。要求刀迹清楚细密,或是圆转,或是板直,力求把各部分的细微末节及其质感表现出来。
打磨:根据有些作品需要,将白坯木雕用粗细不同的木工砂纸搓磨成细润光滑。要求先用粗砂纸,后用细砂纸。要顺着木纤维方向反复打磨,直至刀痕砂路消失,显示美丽的木纹,要注意保持作品轮廓清晰、线条流畅。
刻毛发、饰纹:用三角刀刻画毛发、饰纹,要求运刀爽快、肯定,粗细均匀,一丝不苟。
着色上光:着色不仅仅是为了弥补某些材料的不足或缺陷,而且还能起到加强丰富材料质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着色上要酌情而定,要求尽量体现出木纹的美。色泽要深沉明快,符合天然木质的种种美感。
上光的目的是滋润木质,使作品锦上生辉,同时也起到防污作用以便长期保存,因此要求均匀渗透,亮而不俗。
配置底座:底座不仅是主体的依托,也是雕刻造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要求底座的形状尺度要与作品的内容形式相辅相成。充满曲线与生动活泼的作品,可借简洁朴素的底座衬托,而造型简洁或肃穆的作品则可以在底座上稍事雕饰。总之要注意互相之间的比例协调,注意色调上的相互烘托,切勿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该文章由作者:【哈里路亚】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