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翡翠是它,玻璃种、冰种统统靠边站!
喜欢买翡翠的你,最看重的点是什么?颜色?款式?其实,影响翡翠价格的,最重要的就是种水了!那么买翡翠的你知 道吗,翡翠中最极品的是什么种水?大家心里的答案可能很相似——玻璃种应该是最好的了吧。其实有一种翡翠,比玻璃种翡翠还要好,知道的人不多,拥有的人更少,它有一个十分大气的名字——龙石种。
神龙一般难遇翡翠中的极品
龙石种翡翠,就像神龙一样难求难遇,所以才起叫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拥有玻璃种翡翠已经非常稀有了,没想到还有更极品的!要知道,龙石种翡翠比玻璃种要珍贵的多,全国没几个人有,价格要比玻璃种要高出一大截!是缅甸翡翠中最顶级的。
龙石种翡翠的特征:
比玻璃种还好的龙石种,各方面的特性都是顶尖的。
1、龙石种的翡翠颜色一般都是以绿色为主,其它颜色的几乎难以遇到。
2、龙石种的翡翠水头特别足,质地在玻璃种以上,晶莹剔透,就像凝固的清水一样。
3、龙石种的翡翠散发着独特的荧光,光泽度非常强。
4、龙石种的翡翠颗粒结构十分紧密,质地细腻,几乎没有棉纹和杂质。
总体来说,龙石种翡翠就是翡翠中的极品,人们常用“色融于底,色调均匀,不见色根”来形容它,是翡翠收藏家趋之若鹜的对象。
遇不到龙石种 这五种翡翠能入你的眼
龙石种可遇而不可求,普通人别说买了,能找到一块也是不容易。那怎么办?有替代品吗?其实除了龙石种之外,翡翠的种水分类还有很多,可以买其他便宜又好看的作为替代。
一、豆种|入门玩家的首选
豆种是非常常见的一个品种了,结构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内部排列像一粒一粒豆子一样,肉眼可以看见的内部的晶体结构,总体来说略显粗糙。豆种比较适合新入门的翡翠玩家,虽然品相一般,光泽度、透明度都不能与高档翡翠相媲美,但是胜在价格合适。俗话说“十玉九豆”,豆种翡翠非常常见,不懂行的新手可以先从这种买起。
二、芙蓉种|价格一般 市场欢迎
芙蓉种翡翠与豆种相比,没有那么明显的晶体结构,虽然也不算是透明,但是胜在整体外观清澈纯正。芙蓉种的翡翠大多数是淡绿色的,如出水芙蓉般淡雅。总体来说,芙蓉种是性价比相对比较高的一款,最为中规中矩,价格不贵,样式不丑,而且颇受市场的欢迎。
三、糯种|档次中上 人见人爱
糯种指的是翡翠像糯米汤一样的质地,处于一种半透明的状态之中,算得上是中等档次以上的翡翠。糯种翡翠的受欢迎程度很高,不追求过分透明的玩家都会选择这类翡翠佩戴。
四、冰种|翡翠佳品 身份和档次的象征
冰和玻璃相比,很明显玻璃要更加通透一些。所以冰种就自然略逊一筹了。冰种翡翠的透明度和水头都比玻璃种稍差一些,但是也算是翡翠中不错的品种了。质地上好的冰种翡翠会被商家拿来当成玻璃种翡翠出售。
五、玻璃种|翡翠极品 收藏级别
虽然不至于像龙石种那样稀缺罕见,但是玻璃种也是很珍贵的哦!玻璃种顾名思义,翡翠的质地像玻璃一样,结构紧密细腻,看不出“颗粒感”。从肉眼看上去,晶莹剔透,透明度也是相当高。除了龙石种以外,最好的翡翠应该就属于玻璃种了。
遇不到龙石种这三种翡翠就算看到 最好也放弃
翡翠不单单只有好的品种,有些种水很一般的,就算再有钱也不要买了。
一、干青种|不要被颜色迷惑
干青种的颜色大多是绿色的,绿的很正,所以很容易被误认为是高品质的翡翠。但是颜色虽好,种水可不咋地——就一个字“干”。干青种的翡翠质地很干,晶体结构比较粗糙,丝毫没有其他高档翡翠的水润感。
小南点评: 如果只图颜色,可以接受,综合考虑种水,不如买其他的了。
二、干白种|既没颜值 又没品质
如果说干青种还占了一个颜色好,那么干白种什么都不占!颜色偏白,甚至有些发灰,质地很干,晶体结构粗糙,观赏性和价格都很低。
小南点评:又不好看、又不值钱,买了干嘛?
三、雷劈种|底子不错 瑕疵太多?
翡翠被雷劈了?还真的像!雷劈种的翡翠上面有许多不规则的裂纹,而且裂纹没有方向性,杂乱无章,是影响整体美观的,虽然颜色也还可以,但是裂纹实在是妨碍整体加工,难以处理到位。
小南点评: 瑕不掩瑜是最基本的道理,但是瑕疵已经影响了整体美观,不买也罢!
编稿:杨凡 责任编辑:杨凡
翡翠12个品种是什么?
很多人对翡翠的十二种不是很了解,翡翠的品种(通常就称为“种”)是翡翠按特定外观的分类,本质上市翡翠特定的品质要素的组合,是根据翡翠的外观和质量的差异进行的分类。我们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老坑种翡翠
老坑种翡翠是翡翠中的极品,质地细腻、纯净、无瑕疵,透明度在透明和半透明之间,颜色为颜色为纯正、明亮、浓郁、均匀的翠绿色,既不偏黄也不偏蓝,为纯正无邪的绿色,结构晶粒非常细,肉眼无法看到脆性。看了下面的图片对比你就知道什么是老坑种翡翠了。
▲啤酒瓶
▲老坑种翡翠
2、玻璃种翡翠
玻璃种翡翠像玻璃一样通透,质地非常细腻,是翡翠中的上品或极品,是最值得投资的翡翠品种。看了下面的对比你就知道什么是玻璃种翡翠了。
▲玻璃杯
▲玻璃种翡翠
3、冰种翡翠
冰种翡翠的质地和玻璃种有相似之处,但品质低于玻璃种。玻璃种的表面呈玻璃光泽,透明度在透明和半透明之间,冰种翡翠清凉似冰,和冰箱里的冰块很像。看了下面的图片对比你就知道什么是冰种翡翠了。
▲冰块
▲冰种翡翠
4、糯种翡翠
糯种翡翠的内部有微细的颗粒,肉眼不易观察,透明度不是特别好,糯种看起来很像熬透了米汤,不信你看下面的图片对比就懂了。
▲米汤
▲糯种翡翠
5、豆种翡翠
豆种翡翠的内部结晶颗粒有粗、中、细之分,完全不透明,结晶颗粒大多呈短柱状,像一粒一粒的豆子一样,肉眼就可以看到内部的颗粒状结构。看完下面的图片对比你就知道什么是豆种翡翠了。
▲绿豆糕
▲豆种翡翠
6、白底青翡翠
白底青翡翠是翡翠的众多种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质地细腻,底色较白,颜色比较鲜艳,常常含有杂质,白底青翡翠种、水、色、底都不是顶级,所以价格一般比较便宜。具体什么翡翠才是白底青翡翠,你看了下面的图片对比就懂了。
▲青花瓷
▲白底青翡翠
7、金丝种翡翠
金丝种翡翠的透明度大多在不透或微透之间,绿色呈丝状与条状分布,肉眼看到绿色沿一定的方向出现,绿色分布有粗有细,颜色有深有浅。看完下面的图片对比你就知道什么是金丝种了。
▲整齐的兔毛
▲金丝种翡翠
8、油青种翡翠
油青种翡翠透明度在不透明与透明之间,色调偏暗,表面具有油脂光泽,有点像陶瓷里的青釉。具体长什么样,你看完下面的图片对比就懂了。
▲青釉碟
▲油青种翡翠
9、乌鸡种翡翠
乌鸡种翡翠的透明度在微透明与透明之间,表面呈玻璃光泽,有时表面会呈现网状纹路与黑化斑纹,颜色由灰黑到黑,和乌骨鸡很像。看完下面的图片对比你就知道为什么这种翡翠叫乌鸡种了
▲乌鸡
翡翠里的玻璃种是什么 具体解释一下 最好还有个图片
摘自
和
一 玻璃种翡翠玉的原料
玻璃种翡翠玉来源于老坑翡翠原石,老坑翡翠原料在产地是很稀少的,占矿山翡翠原料出产量不到1%;赌石就是赌翡翠的种水和赌翡翠的翠,而老坑翡翠原石往往都带有皮壳,其原石的赌性也较大;近年来,这类原石在原料市场,无论是在产地国缅甸,还是在中国,多数都是需要经过拍卖,故老坑翡翠原石是比较难得的。
二 玻璃种翡翠的玉种
玻璃种在翡翠玉的种类中是最好的玉种,即珍品;该档次以下依次为冰种,蛋清种,糯种,荔枝种,豆种等,其透明度为半透明至微透明。
三 玻璃种翡翠玉的“种水”
玻璃种翡翠玉最大的特点是透明度最高,几乎到了全透明,所含的包裹体较少,即杂质较少,晶莹剔透;行业上称玻璃种为“种最老”,“水头最足”;“水头”又分“一到十分水”;故玻璃种翡翠玉就显得珍贵了。
四 玻璃种翡翠玉的档次
达到玻璃种的翡翠玉已是比较少;有飘翠就比较珍贵;如果飘翠较多,甚至达到满绿色的全翠,而且绿色绿得正,就极为珍贵,达到了翡翠玉中的极品。
五 玻璃种翡翠玉的拍卖记录
在历年的拍卖记录中已表明:满绿色玻璃种的翡翠玉成品,一件挂件成交价达几百万元,一粒指头大小的戒面成交价达千万元,一只手镯成交价达一千九百万元,一串珠链成交价达八千万元,等等...
1、老坑种翡翠
翡翠界俗称“老坑玻璃种”,通常具玻璃光泽,其质地细腻纯净无瑕疵,颜色为纯正、明亮、浓郁、均匀的翠绿色;老坑种翡翠纤维交织的变晶结构为主,硬主晶粒很细,因此,凭肉眼极难见到“翠性”;老坑种翡翠在光照射下呈半透明—透明状,是翡翠中的上品或极品。在历届珠宝拍卖会或交易会上,其价格屡屡创高。
2、冰种翡翠
质地与老坑种有相似之处,无色或少色,冰种的特征是外层表面上光泽很好,半透明至透明,清亮似水给人以冰清玉莹的感觉。若冰种翡翠中有絮花状或断断续续的脉带状的蓝颜色,则称这样的翡翠为“蓝花冰”,是冰种翡翠中的一个常见的品种。冰种玉料常来制作手镯或挂件。无色的冰种翡翠和“蓝花冰”翡翠的价值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分,其实际价格主要取决于人们的喜好。在市场中,一副好的冰种手镯,通常可值数万元人民币。冰种是中上档或中档的翡翠。
3、水种翡翠
其玉质的结构略粗于老坑玻璃种,光泽、透明度也略低于老坑玻璃种而与冰种相似或相当。其特点是通透如水但光泽柔和,细观其内部结构,可见少许掩映波纹,或有少量暗裂和石纹,偶尔还可见极少的杂质、棉柳。有行家说水种翡翠是色淡或无色的、质量稍差的老坑种翡翠。是翡翠中的中上档、偶见上档的一个品种。
水种翡翠常见四种情况:无色的称“清水”;具有浅浅的、均匀的绿色,则称“绿水”;具有均匀的,淡淡的蓝色,称之为“蓝水”;具有浅而均匀的紫色的,称为“紫水”。市场中的价格以清水、紫水为上,而绿水、蓝水次之。
4、紫罗兰翡翠
这是一种颜色像紫罗兰花的紫色翡翠,珠宝界又将紫罗兰色称为“椿”或“春色”。具有“大体上色”的翡翠有高、中、低各具档次,并非是只要是紫罗兰,就一定值钱,是上品,还须结合质地、透明度、工艺制作水平等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翡翠上的紫色一般不深,翡翠界根据紫色色调深浅的不同,将翡翠中的紫划分为粉紫、茄紫和蓝紫,粉紫通常质地较细,透明度较好,茄紫次之,蓝紫再次之。
紫色翡翠在黄光下观察,会显得紫色较实际为深,所以应在自然光下观看为好,消费者对此应予注意。对于这一品种的评价,以透明度好,结构细腻无瑕、粉紫均匀者为佳;若紫色为底,其上带有绿色,很高雅,应为上品。
5、白底青翡翠
白底青的特点是底白如霜,绿色在白色的底子上显得很鲜艳,白绿分明。这一品种的翡翠极易识别,绿色在白底上呈玉状分布,透明度差,为不透明或微透明;玉件具纤维和细粒镶嵌结构,但以细粒结构为主;在显微镜下观察(须放大30—40倍)其表面常见孔眼或凹凸不平的结构。该品种多为中档翡翠,少数绿白分明、绿色艳丽且色形好、色底非常协调的,可归高档品种。
6、花青翡翠
颜色(翠绿)呈脉状分布,极不规则;质地有粗有细,半透明。其底色为浅绿色或其他颜色,如浅灰色或豆青色,其结构主要为纤维和细粒—中粒结构。花青翡翠的特点是绿色不均,有的较密集,有的较为疏落,色有深也有浅。花青翡翠中还有一种结构只呈粒状,水感不足,因其结构粗糙,所以透明度往往很差。花青属中档或低档品级的翡翠。
7、红翡
颜色鲜红或橙红的翡翠,在市场中很容易见到。红翡的颜色是硬玉晶体生成后才形成的,系赤铁矿浸染所致。红翡的色常为亮红色或深红色,好的红翡色佳、具玻璃光泽,其透明度为半透明状。红翡制品常为中档或中低档商品,但也有高档的红翡色泽明丽、质地细腻、非常漂亮,是受人们喜爱的、具有吉庆色彩有翡翠中的精品。
8、黄棕翡
颜色从黄到棕黄或褐黄的翡翠,这一系列颜色的翡翠制品在市场中随处可见。它们的颜色也是硬玉晶体生成后才形成,常常分布于红色层之上,是由褐铁矿浸染所致。在市场中,红翡的价值高于黄翡,黄翡则高于棕黄翡,褐黄翡的价格又次之。但,也有因人的喜爱及饰品别具特色而使其价格有别于常规的情况。
9、豆种翡翠
简称豆种,是翡翠家庭中一个很常见的品种。其名称非常形象;豆种的晶体颗粒较大多呈短柱状,像粒粒豆子排列于翡翠内部,凭肉眼便可明显看出这些晶体的分界面。由于晶粒粗糙,所以玉件的外表也难免粗糙,其光泽、透明度往往不佳,翡翠商界称其“水干”。豆种在翡翠中属于中、低档的品种,价格不高。豆种可细分为粗豆(晶粒大于3mm)、细豆(晶粒小于3mm)、糖豆和冰豆等。
旧时商界称翡翠有“三十六水、七十二豆”,泛指翡翠的品种繁多,而并非是豆种翡翠有七十二种之多。
10、芙蓉种翡翠
简称芙蓉种,这一品种的翡翠一般为淡绿色,不含黄色调,绿得较为清澈、纯正、有时其底子略带粉红色。它的质地比豆种细,在10倍放大镜上可以观察到翡翠内部的粒状结构,但硬玉晶体颗粒的界线很模糊,其表面玻璃光泽,透明度介于老坑种与细豆种之间,为半透明状;其色虽然不浓,但很清雅,虽不够透,但也不干,很耐看,属于中档或中档略为偏上的翡翠,在市场中价格适宜,所以为工薪阶层的消费者所钟爱,称得上是物美价廉的品种。
11、马牙种翡翠
其质地虽然较细,但不透明,表面光泽如同瓷器。马牙种翡翠多为绿色,仔细观察底子泛青白色,绿中常常有很累赘的一丝丝白条,有时可见团块状的白棉或暗绿的色斑。马牙种的价值在当今市场中并不高,属中档货。市场中的玉件多为板指、烟嘴及烟壶等。
12、藕粉种翡翠
其质地细腻如同藕粉,颜色呈浅粉紫红色(浅春色),是良好的工艺品原料。藕粉种的结构与芙蓉种的相近,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硬玉晶粒,但较芙蓉种为细,且晶粒界面十分模糊。其特点是:玉件通体如藕粉一样细密,浅浅的粉紫红色常常与翠共生,形成协调的组合。不少翡翠大件常用藕粉种雕成。
13、广片
其特点是绿得发暗或发黑,质地较粗,水头较干。此品种的翡翠在透射光下为高绿,反射光上为墨绿。当将其切成薄片后,则绿得艳丽喜人。曾在我国南方特别是广东省、广州市一带盛行,因而得名。现在确切地讲,“广片”是一种翡翠薄片加工的方法,其目的是在加工透明度差、颜色墨绿的翡翠玉料时,巧妙地应用厚薄与颜色及透明度的关系,当玉料切磨成都市1mm左右的薄片时,翡翠颜色中的暗色明显减弱甚至消失了,而绿色变得突出和浓艳了,透明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好的广片用铂金、白色K金等贵金属包边后,显得高贵而不俗气,在市场中价格不菲。目前,广片常用来制作吊牌、胸坠等饰品,受到白领阶段层等消费者的青睐。
14、翠丝种翡翠
这是一种质地、颜色俱佳的翡翠,在市场中属于中高档次的玉。翠丝种翡翠韧性很好,绿色呈丝状、筋条状平行排列。有一种观点将在浅底上(中)绿色呈脉状、丝状分布的翡翠统称为翠丝种,笔者觉得不妥。有丝状绿颜色的不一定就是翠丝种,翠丝种翡翠应同时具备两个特点:其一,绿色鲜艳,色形呈条状、丝状排列成顺丝、片丝状于浅底之中;其二,它的定向结构十分发育,硬玉晶体呈细纤维状拉长定向排列,表明是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强应力的作用,所以玉件的韧性很高。
翠丝种翡翠以绿色鲜艳、条带粗、条带面积占总体面积比例大的为佳。相反、绿色浅,条带稀稀落落的玉件质量就低一些,价格也便宜得多了。
在过去的书籍中,将凡是颜色(绿色或黄色)呈丝状、筋条状平行排列,同时具有定向结构的翡翠一律称之为“金丝种”,笔者以为还是将“金丝”和“翠丝”分开,会更加明白,更有利于品种的识别、区分和欣赏。如果在一块翡翠中同时具有平行排列的绿色、黄色的细丝或筋条,则可称其为“金翠种”——具有金丝和翠丝的翡翠。
15、金丝种
在浅底之中含有黄色、橙黄色,色形呈条状、丝状平行排列且定向结构发育明显的翡翠——除颜色与翠丝种不同外,其它特征与翠丝种相同。
16、油青翡翠
简称油青种或油浸,是市场中随处可见的中低档翡翠,常用其制作挂件、手镯,也有做成戒面的。油青种的绿色明显不纯,含有灰色,蓝色的成分,因此较为沉闷,不够鲜艳。其晶体结构多为纤维状,比较细腻,其透明度尚可,甚至有透明度比较好的。若其颜色较深沉,在翡翠界又称之为“瓜皮油青”。
17、巴山玉
“巴山玉”产自缅甸北部斯玛地区,原石透明度很差,颜色比较丰富,有淡紫、浅绿、绿或蓝灰等颜色,是一种品级较低,含有闪石、钠长石等矿的特殊翡翠。由于巴山玉原石杂质多、结构粗、水头差,要做成装饰品,就必须经过人工处理。市场中的巴山玉实际上是经酸洗注胶而得到的翡翠B货。
该品种经人工处理后,色彩鲜艳,透明度好,又被人们称为“新玉”,是这些年来最为流行的翡翠B货。巴山玉有四大特点:色多、黑色多且块大,一件饰品上常兼有绿、紫、白色;粒粗,结构疏松,撞击时声音发闷;硬度低,巴山玉的硬度常常为6,而大多数的翡翠品种的硬度在6.5—7之间;重量轻,即密度小,巴山玉的密度低于 3.32g/cm3。但经处理后的巴山玉确具有不错的观赏和实用价值,因价格低廉,比较适合于收入不高的年轻女性佩戴。需要指出的是,巴山玉的结构遭到了破坏,耐久性差,故无收藏价值和保值的可能性。
18、干白种翡翠
是质地粗、透明度不佳的白色或浅灰白色翡翠,翡翠行家对其评价是:种粗、水干、不润。此品种无色或色浅,凭肉眼即可见到晶粒间的界限,故外表结构粗糙,使用及观赏价值低,是一个低档次的翡翠品种。
19、墨翠
初看黑得发亮,很容易使人误认为是和田玉中的墨玉或其他的黑色宝玉石,但在透射光上观察,则多呈半透明状,且黑中透绿。缅甸人用“情人的影子”来形容黑色的硬玉,中国人为其取名为“黑翠”。墨翠通常不能算为高档翡翠,但用其作成具有特殊含义的饰品时,如用墨翠做成的“钟馗驱邪”一类的挂件,摆件时,价格却不低。
20、铁龙生
是一种具有鲜艳绿色,但色调深浅不一、透明度差、结构疏松、柱状晶体呈一定方向排列的中档翡翠,在市场中经常可以看到。“铁龙生”取自缅甸语的语音,缅语“铁龙生”之意为满绿色。我国香港地区的一位翡翠专家将其音译为“天龙生”,使之顿生高贵可爱之意,因此,“铁龙生”在有的地方也称“天龙生”。
由于质地粗糙、透明度差,“铁龙生”的价格在市场中不高;又因为颜色好,绿得鲜艳,它又深受消费者欢迎。“铁龙生”用来做薄叶片、薄水蝴蝶等挂件,效果较好也有用其做雕花珠子、雕花手镯等满绿色的玉件。因为“铁龙生”绿得浓郁,其薄片做成的装饰品,具有很高的观赏和使用价值,如用铂金镶嵌的薄形胸花、吊坠、用黄金镶嵌的铁龙生饰品,金玉相衬,富丽大方,很受人喜爱。
21、干青品种
其特征是颜色黄绿、深绿至墨绿,带黑点,常有裂纹,不透明,显得很干,简称干青种。干青种的矿物成分主要是钠铬辉石,也含有硬玉等矿物成分。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一直将其列为翡翠家族中的一个品种。90年代以后,经珠宝界、地质界的专家学者反复论证和探讨,认为干青种不应再称为翡翠,而应将其定为一个与翡翠关系密切的玉种。干青种价值一般,常用其做成摆件或挂件,因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其看成是一个“特殊的翡翠”,故在此作为特例列出。
什么叫琉璃种翡翠啊样子是什么样的,可以给个图片看看么
不是叫琉璃种,叫玻璃种!翡翠,按照透明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豆种(不透明)糯种(微透明)冰种(较透明)玻璃种(透明)四个种。其中玻璃种是透明最好也是最昂贵的种。
翡翠的价值,主要由五个方面来综合决定,分明是:种,水,色,工,形。种以玻璃种最佳,最差的是豆种。要达到玻璃种的水准,要求透度要好,质地要特别纯净,少杂质。
玻璃种翡翠图片示范:
如何鉴赏翡翠的玻璃种和冰种以及分辨起胶与起莹的差异
再细分还有油青种、白底青种、豆种、铁龙生种(有的地方也叫天龙生种)等等。以上几种是市面上常见的种类。为了让喜欢翡翠的人们首先在视觉上对翡翠有个了解,我引用了一些商品图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玻璃种,顾名思义,就是像玻璃一样透明度极高的翡翠,玉质(肉质)细腻,很难看到内部的纤维结构。比较纯净,杂质极少,也会有棉(一般为点状或絮状)当然一点棉都没有的价值会更高。透明度也不能完全和玻璃一样,这里只是类比。玻璃种翡翠价值最高,数量相对其他种的翡翠来说比较少。玻璃种翡翠也有不同的颜色,比如白,蓝,绿等。有飘翠(也叫飘花)的比较珍贵,飘翠(飘花)也分蓝色和绿色,如果是满绿色的玻璃种,而且绿色绿得正,就极为珍贵,是翡翠中的极品-翡翠的玻璃种和冰种 “种”是衡量翡翠质量优劣的关键之一,它是指翡翠质地的粗细、透明度强弱,上品为老,次者为新,老种加工后色调更好。翡翠应在种好的条件下再看色,这就是行话里所说的“外行看色,内行看种”。我们着重介绍一下翡翠种份当中的玻璃种和冰种,看看如何选到好的玻璃种和冰种。 最简单的区分标志--起荧,应该说,现在的翡翠爱好者对于翡翠的种质非常在意,买一件玻璃种翡翠是很多人的想法。区分冰种和玻璃种,大多数人是从透明度来看的。与冰种翡翠相比,玻璃种翡翠的结晶颗粒更为细密,透明度更高,而冰种翡翠往往水头也很好,也很透。这种情况下,面对一件翡翠,仅仅依靠透明度来区分玻璃种或冰种,对很多人来说,并不容易。在无法区分玻璃种、冰种的情况下,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以是否起荧为标志:起荧的,即带萤光的就是玻璃种;很透但没有强萤光的,就是冰种。翡翠还有一个薄厚的问题,越薄就会显得越透,这一点对于冰种和玻璃种尤其要注意。一些翡翠商人常常将冰种翡翠做得很薄,再用K金镶嵌,反光面托底,这样,冰种翡翠看起来就会像玻璃种一样。因此,判断冰种与玻璃种必须建立在具有一定厚度的基础上。 玻璃种比冰种值钱吗众多翡翠爱好者之所以在冰种与玻璃种上非常计较,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认为玻璃种比冰种值钱。实际上,笼统地认为玻璃种的价值一定高于冰种是不正确的。比如说,纯白的玻璃种,小的花件最贵也就是几万元左右,而冰种的满绿花件,如果形状完整饱满,1件可以卖到几百万元。所以,重要的是完整认识翡翠的价值构成,而不是一定要把冰种和玻璃种区分开。 在什么情况下,区分冰种和玻璃种比较重要呢?那就是对于翡翠中纯白的品种。由于同样大小的纯白冰种与玻璃种,价格差距非常大,至少要在10倍以上,因此一定要区分清楚。实践当中,很多收藏者把白色冰种的花件当作玻璃种买了回去,花了几千块钱,还觉得很便宜,就是没有区分清楚的后果。 有杂质就不是好种吗?玻璃种、冰种很通透,其中的颗粒、杂质和绺裂就容易看到,甚至看得很清楚。有杂质当然是缺点,但对于翡翠又不能完全这么看。因为翡翠不是钻石。作为单晶矿物,钻石不允许有肉眼看到的杂质,翡翠是多种矿物的结合体,必然会有各种结构和结晶变化。多数翡翠是不透明的,而冰种、玻璃种细密、干净,可以看得到里面的结构,不太懂行的会认为这样的翡翠不完美,实际上是缺陷反衬出翡翠质地的优异。一件高质量的翡翠有一点杂质,一般来说不是大问题。实际上,最顶级的翡翠也不是没有任何瑕疵的,看一件翡翠,着眼点不是挑毛病,而是看几个大的方面,看最难得的地方--有好种、好色、好形状,这就非常难得了。仅仅因为杂质,把好的翡翠错失了,才是缺憾。翡翠的起胶与起莹 翡翠的神秘之处就在于此,即使同一块石头,不同部位它的晶体排列展布也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揉面团,有的地方夹生,有的地方比较均匀,这和翡翠成矿时受到的剪切力、挤压力等各种地质力有关,并且随机性非常大,神奇的自然力的结果,鬼斧神工的造化。这也是中国人研究翡翠成矿最透彻,文章最多,观点最多的,市场最复杂的根本原因。加上深厚的中国玉石文化,是外国人无法涉足的一个领域。 硬玉颗粒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变的圆滑,可以拉长变成纤维丝状,可以以不同大小颗粒相互结合,可以纤维与颗粒结合,变化多端,与玛瑙的纯粹由微晶颗粒堆砌而成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翡翠的起荧现象是微粒晶体排列异常整齐有序而导致光进入后整体折射率明显,有可能是晶体排列不及起荧的整齐而导致光进后去形成微粒散射而不能成为明亮而具有“刚性”的强烈光芒。 突出了玻璃种起胶的珍贵性,那就是晶体排列无序对透明度是有很大影响的,那么在无序时如还能达到玻璃种,那么想像一下就可以明白,这样的种质需细腻透明到何种程度?那种晶粒间的相互嵌紧要到何种程度?那是一种无序胜有序的极高境界。 部分起荧部分起胶的情况有可能存在,因为毕竟二者都是“种老晶体颗粒很小”只存在晶体排序的些微差别,而晶体在矿物形成过程中,排列则有可能因为天然形成时地质或是气候的状况不同而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个矿床也会有这种现象(事实上已经有这样的挂件出现,存在即是合理)。 起莹、起胶是一种有真实基础且有生命力的概念,是基于一种认识:钻石仅从外观如何与其它无色透明宝石区别?为什么大家不去戴一块玻璃,因为火彩。钻石的火彩对他的商业价值的意义是根本性的,不是虚无的概念。 起胶的感觉,这个”胶”也不一定是指像胶水般凝滞,也可以比喻做市面上较为常见的塑胶棒,或是新涂上去比较干净的玻璃胶,看上去是半透明的白色(先以白色举例,较容易说明东西),有柔软的肤触(以视觉产生的效果而言,不专指手感),比较好和纯净的在光下会有微泛蓝(紫)色萤光效果,玉器中抛光后整体能出现类似这种效果的挂件很少,种质特别细腻的才有可能出现。再有,对于玛瑙的东西我们可以这样想像一下(和实际成矿有差别的),二氧化硅的颗粒溶于水中,随着水分的蒸发,颗粒汇聚,早期形成蛋白石,就是市场上说得欧泊,进一步蒸发,形成具有层纹状的玛瑙(类似于珍珠的层状生长),进一步生长长成水晶,这种现象在一些水晶晶洞中最为明显,外围是玛瑙,内部是水晶晶簇,所谓的聚宝盆就是这样的。 当晶体颗粒很小即种很老时,如晶体排列较有序,这时会起莹,当晶体颗粒很小即种很老时,如晶体排列较无序这时会起胶,玛瑙是起胶的典型代表—具有微晶无序的特点。 起胶、起莹并不是每一块翡翠都可以出现的,这和翡翠的生长过程中受力有关。即使玻璃种翡翠、高冰翡翠也照样不起胶起莹,起胶起莹可以算作是翡翠中比较少见的现象,所以肯定比没有这种现象的价格要高,勿庸置疑。 无色玻璃种起的“胶”绝不是一般的胶的概念,他把翡翠走向透明极至形成的强玻璃光泽拉回了温润的玉感范畴,有了大隐隐于市的味道,既保持了在玉石类中强透明的特色和优势,又用最佳的方式解消了强光泽晶体宝石的“过度竞争”,意义只能有心人各自体会了。 起莹是晶体有序排列的光学表现,起胶是晶体无序排列的光学表现。 而翡翠的种质取决与晶体颗粒大小,颗粒极细小就是通俗说法的老坑玻璃种。颗粒细到一定程度(翡翠呈半透明以上),都会有起莹、起胶的光学现象。 当晶体颗粒极细小的情况下,晶体无序排列也就是起胶的效果优于晶体有序排列也就是起莹的效果。 从翡翠爱好者的角度来说: 翡翠的鉴赏也应该遵循这样的本质:在愉快的欣赏的过程中带来有益的精神享受。不过分追求翡翠的市场价值,一件简单便宜的翡翠产品也能给你带来快乐的体验,不要因为你戴的翡翠不够漂亮,或者价值不高感到沮丧;也不用花太多的金钱或精力在翡翠上面而试图成为鉴定师,除非是翡翠业者,否则沉迷在某个概念或者某个名字上不可自拔似乎并不能给带来愉快。 -白玻璃戒指面- -白玻璃观音,真的像玻璃了,通透度极好- -白玻璃牛头,看看荧光多足,像一块快融化的冰。- -蓝玻璃观音,因为种份比较老,胶感十足,又有底色,透明度稍差一些- -蓝玻璃欢喜佛,颜色蓝中透绿,很水的感觉。- -淡蓝色观音,水头很足,透光度很好,如果种份再老一点就好了,难怪种老的东西透明度要差一点了- -绿水葫芦戒面,颜色还不够深,但是肉质细腻起胶,比较纯净- -木那的绿水小葫芦戒面,这个色艳,有点状棉,荧光感更强- -正色的玻璃豆荚耳坠,这款色比较深了,荧光也强。- — -飘蓝花的玻璃种- 蓝花佛(下面的两款佛和观音严格的说应该是高冰,离玻璃种还差一点)–老种飘蓝花大站佛,是不是胶感十足呢,种份已经很老了。–飘蓝花玻璃种大如意,刚性荧光,种没有上面的大佛老,但是很亮。—绿花玻璃佛,荧光都很不错了,尤其前两个。—–
该文章由作者:【藤原佐为】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