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自己精神有没有出问题(如何判断自己精神有问题)


怎么自我判定精神异常?

请耐心看完

精神分裂患者的内心世界

一、感官知觉的改变:

感官知觉的改变在精神分裂症的早期阶段特别明显,据研究约有2/3的病人有此变化,所有的感觉受器会变得强烈或钝化。

1.听觉方面的变化,如下面病人所描述的:我听到所有天堂与地球上的声音听到许多在地狱的声音。像有人把所有东西的音量都转大声了,我会注意到所有背景的声音。然我不特别对任何事情注意,但所有的事情都会住我的注意力,当我现在对你说话时,我可以听到隔壁房间及走廊声音,我无法不注意他们,所以我无注意我在对你说什么,时常连一些最无聊无趣的事都会吸引我,让我花费许多时间在上面。

2.视觉的变化甚至比声音的变化还明显,如下面的描述东西都变得更鲜艳清楚了,彷佛是发光的图画般,而且看起来较扁平,好象只是一个平面,并且不止这些颜色吸引我的注意,所有小东西都会让我注视很久,像边缘的线条等等。每件东西看起来都很可怕,人们看起来像魔鬼-有黑色的轮廓及发亮的眼睛,所有的物体-椅子、房子、东西都有自己的生命。他们有威胁的姿态,及动物般的外观。们看起来是变形的,好象经过整形手术。们看起来像橡皮做。

3.除了听觉、视觉的变化以外,触觉也可能有改变:被接触是很可怕的,和任何人接触都会让我觉得像被电到般。我感觉喉咙中似乎有一只老鼠,而且衪的身体好象在我嘴巴中解体有位医生描述他的病人觉得他的生殖器不断的变黑,而产生妄想性的恐惧,而要求医生每分钟检查一次,因为知觉过度敏感化,病人会被外在的刺激所淹没,他们会看到、听到所有的事情,正常的人,我们的脑筋会自然过滤影像及声音,让我们可以集中注意力在我们选择的事物上,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过滤系统损坏,以致所有外界的感官刺激如洪水般,同时作用在大脑上。

二、对了解讯息及作反应发生异常

正常人的脑部功能可以对外界进入的讯息加以分类及了解,然后选择性做出正确的反应,这些反应是学习累积而来,有逻辑性并且可以预测其后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于讯息的分类、了解及反应发生缺损,所以不止思考发生问题,而且在视觉、听觉刺激、情绪及行为反应上都受到影响,就好象脑部的总机出了问题,无法将进入的讯息、思考、想法、记忆、情绪做适当分类,而完全混合在一起。例如正常人可以将听到的句子自动转换成想法,我们不需要集中在个别的字上,只要去想这整个句子的意思就好,但是对病人来讲,如他们所描述的:如果人们讲得比较简单,我还可以集中注意力,但如果句子过长

1/6 分步阅读

活动异常,精神活动的异常,如出现怪异行为,做些不可理解的动作(如跪拜);或有破坏行为;或攻击性行为,梳妆比平时过份妖艳或怪异;或蓬头垢面、不留意卫生。如对外界刺激没反应,发呆,留意力不集中等。

2/6

有听幻觉,病人的耳边听到说话的声音,实在周围无人,而这些声音可能责骂病人或赞美他,这些现象可从他的自言自语、无端失笑、或指手画脚、无端发脾气等来判定他可能有幻听的症状。也有部门患者有幻觉情况。幻视是指没有外来的刺激,而病人却会看到如人物、影像而信认为真有人物影像存在。

3/6

妄想,最常见的是病人有一些希奇的脱离现实的想法主意,他们对某些事物有错误的看法,却深信不移,譬如以为周围发生的事都和他有关,或都在说他的坏话;相信别人会害他;以为自己被外来的气力所控制;或者相信自己做了对不起人的事等。

4/6

性格改变,原来是热情、乐观、合群、善于交往的外向型性格的人,突然变得沉默沉静寡言、孤傲,对以往很合得来的人亦不理睬、疏远。对没有特殊原因,突然发生了显著性格改变的人应引起正视。

5/6

情绪失常,精神病人的情绪改变往往是毫无原因的,即使小“刺激”,也会引起大“反应”。如躁狂症病人常表现终日喜气洋洋,过分热情。抑郁症病人则表现情绪低落,抑郁寡欢。还有一些病人泛起情感倒错,如听到不幸的动静反而哈哈大笑,得知兴奋的事却唉声叹气。

6/6

生活异常,如工作或家事无法持续;或学业成绩一落千丈,却找不出公道的原因可以解释;不能照顾自己,显得较幼稚;或人际关系退缩等。

精神病

怎么判断自己精神有没有出问题(如何判断自己精神有问题)

如何发现自己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

判断一个人精神是否正常的标准:

一、与现实环境对比分析:看个体的言行能否被所在的社会文化所接受,能否被常人理解,能否会用背景给予合理解释。人们在家穿背心、内裤很常见,但如果穿背心、内裤去上班、去听课、去逛大街就显得与环境不协调。夏天大家都穿短袖,你穿棉裤棉袄,那就和环境很不相称。

二、与自身过去的稳定状态对比分析:我们说一个人“今天不正常”,是说他现在和过去的一贯表现不一样,这里“不正常”有“不平常”的含义。一个性格非常内向的人如果在一段时间内话特别多,喜形于色,整天忙个不停,精神科医生可能要怀疑他“轻躁狂”。但如果这个人平时就非常外向,喜欢开玩笑,本身是个“乐天派”式的人物,他的行为是否是病态要另当别论。故一定要强调对比——这里是纵向对比,自己和自己的过去比。如果性格有明显改变而又不能从心理学上做出解释要考虑精神异常。但应指出,性格的稳定是相对的。有些人在遭受重大刺激后性格有一定程度的改变是可以理解的。

三、与社会常模对比:人的生物指标呈正态分布,如身高、体重、智力、性格等。精神正常的标准是基于正态曲线的数学原理而设立的,其基本假设是:同一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绝大多数人的行为就是正常行为。例如2岁的小男孩经常在公共场合玩弄生殖器,大家不仅不把它看成是病态,反而觉得挺有趣。如果他长到20岁依然如此,那我们就怀疑他有病了。为什么?因为绝大多数人不会这样。应该指出,“少数”不是“异常”的同义词。如有些女同志终生不婚,从统计学上看它不在正常范围,但不结婚对社会没有危害,我们也不会说她是病态。因此统计学标准应结合其它标准综合判断。

心理与环境的一致性,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人格的稳定性是判断一个人精神是否正常的基本依据。

怎么判断自己精神正不正常?

精神正常的人通常不会有明显的焦虑、恐惧感,也不会沉浸于消极的情绪中。如果你有明显的情绪波动,易怒,思维混乱,记忆力减退,睡眠不足,缺乏动力,或者感觉到自己被外界包围,那么你可以考虑去看心理医生,以确定你的精神状况是否正常。

该文章由作者:【氢氰酸】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