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怎么分辨好坏
1、看条带
好的萤石的条带特征与玛瑙相似,但其光泽、硬度远低于玛瑙,而且条带较宽而边界模糊,不会出现尖角状转变的特征。如果边界清晰则是不好的萤石。
2、看纹路
好的萤石是紫色或有较好条带的花纹者,外观较美丽,常做宝石项链,雕刻品等,其他有些只作圆珠。
3、看照射的荧光
萤石,又称为“氟石”,是一种钙的氟化物,因在紫外线、阴极射线照射下发出荧光而得名。坏的萤石在阳光照射下不会出现荧光。
4、看颜色
萤石常冒充的是双色碧玺。碧玺的双色一般是红绿、红黄、绿白,而萤石的双色多是绿紫、粉紫等。但碧玺中是没有紫色的,所以这也是辨别萤石和碧玺真假以及好坏的有效手段。
5、看硬度
萤石的硬度只在摩氏4度左右,是可以被玻璃划伤的。而坏的萤石是做不到的。
如何鉴别莹石
1、萤石因其硬度较低而作收藏品、摆件,或加工成圆球项链,为一种低档宝石。
2、萤石的主要特征为立方体,但常为块状,多有条纹,常见的颜色有紫、绿、黄、橙、无色等,透明至半透明,光泽弱,因硬度低,表面易磨损,用小刀可以刻划。
3、萤石的条带特征与玛瑙相似,但其光泽、硬度远低于玛瑙,而且条带较宽而边界模糊,不会出现尖角状转变的特征。紫色或有较好条带的花纹者,外观较美丽,常做宝石项链,雕刻品等,其他有些只作圆珠。
4、萤石有很多缝隙,因此在造假者,将,磷光物质填充进缝隙中,以防冒夜明珠这种作假的,萤石夜明珠会有很强的发光性,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萤石的裂缝中有发光现象,因此可以断定这种夜明珠是假冒的。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绿萤石硬度较低,所以萤石手链保养很重要,佩戴的时候要注意避免相互之间的磨损,磕磕碰碰也会造成表面的损伤,在不佩戴的时候最好清洗干净放到首饰盒里面。
2、绿萤石的最大特点在于荧光性,这也是萤石受到大家喜爱的主要原因。但是萤石的荧光性是具有条件的,在强光的照射下,萤石的紫色会褪去,逐渐变为淡绿色,这是一个不可逆的化学过程,所以在保养收藏萤石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强光的照射。
3、晶石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聚焦作用,如在晶石附近摆放了纸张或其它可燃烧物品,会有引起火险的危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莹石
玉石和绿宝石的区别?
他们在矿物石当中分属不同的科系。
区别在于矿物晶体构造不同,折射率不同,产地不同,甚至使所含矿物不同等。
下面是百度百科里对这两样的解释,你可以看看,有什么不懂再问哦~~~
玉石
绿宝石
刚刚看了一下,绿柱石也是一种绿宝石,当然还有其它的,因为现在绿宝石在专业领域并不能算作某一类石头的统称,所以拿绿柱石系矿石来说:
绿柱石又称为“绿宝石”,化学式为Be3Al2(SiO3)6 ,其中含有氧化铍(BeO)14.1%,氧化铝(Al2O3)19%,氧化硅(SiO2)66.9%。六方晶系,晶体呈六方柱形,柱面有纵纹,警惕可能非常小,集合体有时呈晶簇或针状,有时可形成伟晶,长可达5米,重达18吨。硬度为7.5-8,比重为2.63-2.80。纯净的绿柱石是无色的,甚至可以是透明的。多为浅绿色,成分中富含铯时,呈粉红色,称为玫瑰绿柱石;含三价铁时,呈黄色,称为黄绿宝石。含铬时,呈鲜艳的翠绿色,称为祖母。英语绿柱石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海水般的蓝绿色”(beryllos)。玻璃光泽,解理不完全。
结晶特点:六方晶系,常见L66L27PC对称型晶形为六方柱和六方双锥及平行双面聚形,柱面发育有平行C轴的纵纹。晶体呈单个或晶簇状产出,具有不完全底面解理。由于性脆,祖母绿主要产于内生矿床中。
颜色:绿色、淡黄绿、淡绿,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状。
莹玉石的特点
萤石又称为氟石,化学成分为CaF2,晶体属等轴晶系的卤化物矿物。在紫外线、阴极射线照射下或加热时发出蓝色或紫色萤光,并因此而得名。晶体常呈立方体、八面体或立方体的穿插双晶,集合体呈粒状或块状。浅绿、浅紫或无色透明,有时为玫瑰红色,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透明至不透明。八面体解理完全。摩氏硬度4,比重3.18。
颜色分为:绿色萤石、紫色萤石、蓝色萤石、黄色萤石、无色萤石。
什么叫莹石?
萤石(Fluorite),又称氟石,是一种矿物,其主要成分是氟化钙(CaF_2) ,含杂质较多,Ca常被Y和Ce等稀土元素替代,此外还含有少量的Fe2O3 ,SiO2和微量的Cl,O3,He等。自然界中的萤石常显鲜艳的颜色,硬度比小刀低。它可以用于制备氟化氢:
CaF_2+H_2SO_4=CaSO_4+2HFuparrow
目录
[隐藏]
* 1 萤石的基本性质
o 1.1 晶系及结晶习性
o 1.2 光学性质
o 1.3 力学性质
* 2 萤石的品种
o 2.1 按工艺用途划分
o 2.2 按常见颜色划分
o 2.3 萤石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
o 2.4 萤石的质量评价
* 3 萤石的产地简介
[编辑]
萤石的基本性质
[编辑]
晶系及结晶习性
萤石为等轴晶系。单晶主要为立方体,少数为菱形十二面体、八面体。立方体晶面上常出现与棱平行的网格状条纹,集合体为粒状、晶簇状、条带状、块状等。
[编辑]
光学性质
* 颜色:纯净的萤石为无色,但因含有较多Y、Ce、Ca等元素,造成萤石结构空位,产生色心而致色,常见的颜色有浅绿色至深绿色,蓝、绿蓝、黄、酒黄、紫、紫罗兰色、灰、褐、玫瑰红、深红等。
* 光泽及透明度: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
* 光性:均质体。
* 折射率:1.438(±0.01)
* 多色性:无多色性。
* 发光性:紫外光照射下萤石可有紫或紫红色荧光,阴极射线下萤石可发紫或紫红色光;某些萤石有热发光性,即在酒精灯上加热,或太阳光下曝晒可发出磷光。另外紫色萤石具有摩擦发光的特性。
* 光谱吸收:萤石的可见光的吸收谱很不特征,变化较大,一旦有吸收。吸收线表现得很明显。
[编辑]
力学性质
* 解理:萤石的{111}四组解理完全。
* 硬度:Hm=4。
* 密度:3.18(+0.07,-0.18)g/cm3。
[编辑]
萤石的品种
珠宝界常按萤石的工艺用途和颜色特征来划分萤石的品种;
[编辑]
按工艺用途划分
按工艺用途,萤石可分为宝石级和玉石级两种。
* 宝石级:单晶颗粒大,透明、颜色鲜,因硬度低,很少用于首饰,而多用于观赏和收藏。
* 玉石级:为粒状或纤维状集合体,半透明,单一颜色或不同颜色相间呈条带状分布。多用于雕刻或制成工艺摆件。
[编辑]
按常见颜色划分
萤石可划分出绿、紫、蓝等品种。
* 绿色萤石:蓝绿、绿、浅绿色。较常见的为晶簇。古有软水绿晶之说,现已不用。
* 紫色萤石:深紫、紫.常呈条带状分布。古有软水紫晶之称,现已不用。
* 蓝色萤石:灰蓝、绿蓝、浅蓝,往往表面深,中心浅。
* 黄色萤石:桔黄至黄色,常呈条带状出现。
* 无色萤石;无色透明至半透明以单晶或晶簇出现。
[编辑]
萤石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
* 加热处理:加热处理在萤石中较为常见,通过加热可使暗蓝至黑色萤石变成蓝色。一般来说,这种加热处理的萤石很难鉴定,其颜色在300℃以下的环境中是稳定的。
* 充填塑料或树脂:在萤石中充填塑料或树脂,其主要目的是愈合表面裂隙,使其在加工或佩戴时不产生裂隙。经充填处理的萤石的鉴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放大检查缝隙。
2. 热针测试可熔树脂和塑料。
3. 紫外荧光观察,充填的塑料和树脂可有特征荧光。
* 辐照处理:无色的萤石通过辐照可产生紫色。辐照处理的萤石极不稳定,遇光就会褪色,因此这种处理方法不具实用价值。
[编辑]
萤石的质量评价
宝石级萤石要求透明、无杂色、颜色鲜艳。玉石级萤石集合体则要求是颗粒细、致密、块 度较大。
[编辑]
萤石的产地简介
世界宝石级萤石主要分布于美国、哥伦比亚、加拿大、英国、纳米比亚,以及奥地利、瑞士、意大利、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原苏联、澳大利亚、南非等地。例如,美国的伊利诺斯州、肯塔基州等就产紫、紫罗兰、蓝、黄、褐等色及无色透明萤石,新罕布什尔州和纽约州产鲜绿色萤石,哥伦比亚产绿色等色的萤石。加拿大安大略产无色透明萤石晶体。英国康瓦尔产白、蓝、紫罗兰、淡红褐等色萤石。纳米比亚产祖母绿色萤石。中国各个省区几乎都找到了萤石资源,其中宝石级萤石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青海、新疆等地。
回答者:若为自由故 – 经理 五级 2-19 17:37
萤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萤石(Fluorite),又称氟石,是一种矿物,其主要成分是氟化钙(CaF_2) ,含杂质较多,Ca常被Y和Ce等稀土元素替代,此外还含有少量的Fe2O3 ,SiO2和微量的Cl,O3,He等。自然界中的萤石常显鲜艳的颜色,硬度比小刀低。它可以用于制备氟化氢:
CaF_2+H_2SO_4=CaSO_4+2HFuparrow
目录
[隐藏]
* 1 萤石的基本性质
o 1.1 晶系及结晶习性
o 1.2 光学性质
o 1.3 力学性质
* 2 萤石的品种
o 2.1 按工艺用途划分
o 2.2 按常见颜色划分
o 2.3 萤石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
o 2.4 萤石的质量评价
* 3 萤石的产地简介
[编辑]
萤石的基本性质
[编辑]
晶系及结晶习性
萤石为等轴晶系。单晶主要为立方体,少数为菱形十二面体、八面体。立方体晶面上常出现与棱平行的网格状条纹,集合体为粒状、晶簇状、条带状、块状等。
[编辑]
光学性质
* 颜色:纯净的萤石为无色,但因含有较多Y、Ce、Ca等元素,造成萤石结构空位,产生色心而致色,常见的颜色有浅绿色至深绿色,蓝、绿蓝、黄、酒黄、紫、紫罗兰色、灰、褐、玫瑰红、深红等。
* 光泽及透明度: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
* 光性:均质体。
* 折射率:1.438(±0.01)
* 多色性:无多色性。
* 发光性:紫外光照射下萤石可有紫或紫红色荧光,阴极射线下萤石可发紫或紫红色光;某些萤石有热发光性,即在酒精灯上加热,或太阳光下曝晒可发出磷光。另外紫色萤石具有摩擦发光的特性。
* 光谱吸收:萤石的可见光的吸收谱很不特征,变化较大,一旦有吸收。吸收线表现得很明显。
[编辑]
力学性质
* 解理:萤石的{111}四组解理完全。
* 硬度:Hm=4。
* 密度:3.18(+0.07,-0.18)g/cm3。
[编辑]
萤石的品种
珠宝界常按萤石的工艺用途和颜色特征来划分萤石的品种;
[编辑]
按工艺用途划分
按工艺用途,萤石可分为宝石级和玉石级两种。
* 宝石级:单晶颗粒大,透明、颜色鲜,因硬度低,很少用于首饰,而多用于观赏和收藏。
* 玉石级:为粒状或纤维状集合体,半透明,单一颜色或不同颜色相间呈条带状分布。多用于雕刻或制成工艺摆件。
[编辑]
按常见颜色划分
萤石可划分出绿、紫、蓝等品种。
* 绿色萤石:蓝绿、绿、浅绿色。较常见的为晶簇。古有软水绿晶之说,现已不用。
* 紫色萤石:深紫、紫.常呈条带状分布。古有软水紫晶之称,现已不用。
* 蓝色萤石:灰蓝、绿蓝、浅蓝,往往表面深,中心浅。
* 黄色萤石:桔黄至黄色,常呈条带状出现。
* 无色萤石;无色透明至半透明以单晶或晶簇出现。
[编辑]
萤石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
* 加热处理:加热处理在萤石中较为常见,通过加热可使暗蓝至黑色萤石变成蓝色。一般来说,这种加热处理的萤石很难鉴定,其颜色在300℃以下的环境中是稳定的。
* 充填塑料或树脂:在萤石中充填塑料或树脂,其主要目的是愈合表面裂隙,使其在加工或佩戴时不产生裂隙。经充填处理的萤石的鉴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放大检查缝隙。
2. 热针测试可熔树脂和塑料。
3. 紫外荧光观察,充填的塑料和树脂可有特征荧光。
* 辐照处理:无色的萤石通过辐照可产生紫色。辐照处理的萤石极不稳定,遇光就会褪色,因此这种处理方法不具实用价值。
[编辑]
萤石的质量评价
宝石级萤石要求透明、无杂色、颜色鲜艳。玉石级萤石集合体则要求是颗粒细、致密、块 度较大。
[编辑]
萤石的产地简介
世界宝石级萤石主要分布于美国、哥伦比亚、加拿大、英国、纳米比亚,以及奥地利、瑞士、意大利、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原苏联、澳大利亚、南非等地。例如,美国的伊利诺斯州、肯塔基州等就产紫、紫罗兰、蓝、黄、褐等色及无色透明萤石,新罕布什尔州和纽约州产鲜绿色萤石,哥伦比亚产绿色等色的萤石。加拿大安大略产无色透明萤石晶体。英国康瓦尔产白、蓝、紫罗兰、淡红褐等色萤石。纳米比亚产祖母绿色萤石。中国各个省区几乎都找到了萤石资源,其中宝石级萤石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青海、新疆等地。
萤石和玉石原石的区别
萤石 晶体产出,有裂理,无杂质 颜色紫.绿 透明-半透明。玻璃光泽,比重:3.2,硬度:4,脆性。玉石一般致密块状产出,细腻,微透明-半透明,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半油脂光泽,比重:在2.6-2.98之间,脆性.韧性.半韧性都有,硬度:在4.5-6.5之间。
该文章由作者:【呵呵呵】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