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大钱那年的最值钱(大钱哪年的值钱)


哪个朝代的大钱最值钱

记的看古币大全应该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时的万金绸币吧!上面画有九色神鹿,百鸟花草,现值人民宋朝首推当属于靖康元宝通宝最值钱,是古钱币50名珍里的一珍,其价值都在上万

其次是建国元宝,助国元宝(也是50名珍),都是孤品,价值也不非,不过一般人都不知道

其三则是圣宋通宝(50名珍),现存世量很少,价格在上世纪就已经上万

这三品当属于北宋官方铸造的精品,其次还有宋农民起义的钱币,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应感元宝(50名珍)

南宋则是建炎元宝(50名珍),赵宝重兴,招纳信宝为贵

市场价值在1000元左右的就多了(像重和元宝,临安府钱牌等等币至少几千万吧

古大钱那年的最值钱(大钱哪年的值钱)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铜钱最值钱?

我想中国古代的铜钱相对来说如果你能够找得到夏朝或者是商朝的,他的价位应该是最高的,也就是说历史越悠久越值钱。

哪个朝代的铜钱最值钱?

钱币不是论朝代的,是看存世量的多少,比如铸于五代十国时期大齐国的大齐通宝,存世仅两枚,其中一枚不知所踪。为大珍,一级,无定价。。

1、秦朝铜钱

秦半两钱为秦代货币。铜铸,圆形方孔,钱径一般为2.5-2.77厘米,重 12 铢(我国古代规定 1 两为 24铢)2.5-3.35克,个别有外郭,被平素,面文“半两”二字。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规定以外圆内方的半两钱为全国通行的货币,这是我国最早的统一货币。

2、唐朝铜钱

开元通宝为唐代货币,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

3、宋朝铜钱

元丰通宝为宋朝货币。其中的元丰重宝为大珍,折五光背,篆书旋读,为未发行的样钱,仅有两枚存世,市价100万元以上,且有价无市。近年市面坊间频频传出的所谓的“元丰重宝”无一例外皆为赝品。

4、元朝铜钱

至元通宝是元代的四体文钱,是元顺帝至元年间(公元1335年至1340年)铸造的。元顺帝所铸造的至元通宝版式繁杂,变化无常,除光背外,有背“玉”、背星月、背异文及供养钱等,而四体文钱便是这一时期的杰作。

5、清朝铜钱

康熙通宝为清代钱币,铸于清圣祖康熙年间。康熙通宝有小平及当十大钱。钱文真书体直读。除宝源、宝泉二局以满文纪局外,各省均以满汉字纪局名,穿左铸满文,穿右铸汉文。币材多呈青白色,即用铜锡合金,通称大白钱。

最值钱的古币,是啥年代的?

南宋珍品钱币“大宋通宝”

南宋理宗赵昀宝庆年间(1225-1227)铸大宋通宝,青铜材质,折十大型,直径52毫米,面书“大宋通宝”四字,楷书对读,书体流畅。背穿上“当”、下“拾”,“拾”字从“入”是其特征。与同时代的嘉定通宝折十大钱同为西川钱监所铸。存世极为罕见,不足五枚。最新收藏估价:15万元。

图片:

“淳化元宝”佛像金钱

1988年春,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东下关乡一个建筑施工队在五台山佛教圣地中台顶佛塔旧址清理塔基时,挖掘出上千枚“淳化元宝”背佛像金币,钱径2.4厘米,厚0.12厘米,穿径0.5厘米,佛像隆起0.2厘米,成色96%,枚重12克左右。

宋代金币,以前也有发现,比如1966年山西应县木塔中就曾发现过一枚“政和通宝”和一枚“宣和元宝”金钱,形制上与正用钱没有什么差别,而“淳化元宝”金钱,背不仅有刻划的数字,而且还铸刻着两尊佛像,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发现。

“淳化元宝”金钱背所铸的两尊佛像,均有莲花宝座和祥云依托。莲花是佛教的象征,说明这种金币与当时的佛事活动有一定的关联,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我国之后,唐代时发展到了兴盛阶段。但是,由于五代时期地方割据,致使佛教受到了摧残。到了宋代初年,宋政权对佛教进行了适当的保护,停止对寺院的废毁,并派人去印度求法,使佛教得到了恢复。五台山出土的这批佛像金钱,是宋太宗淳化年间巡幸五台山时烧香敬佛专门铸造的,充分显示出宋政权对佛教的重视。

“淳化元宝”金钱出土后曾被民工私分并倒卖,后来到了香港钱币市场,一枚金钱可以换一辆豪华轿车,珍贵程度可想而知。后来,河北省阜平县公安局破获了这起特大倒卖古金币案件,收缴宋代“淳化元宝”金币1343枚。为此,国家文物管理部门举行了颁奖大会,对有功人员进行了表彰。

“淳化元宝”金钱背面的两尊佛像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右为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的观音菩萨,左为双手合十微向右侧站立在莲花瓣座基上的善财童子,当为一幅童子拜观童的画面。

现在市面上所见的都是伪品,其中纯金铸成的较少,大都是用杂铜铸成,粗糙低劣,或外刷一层金粉等。

图片:

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个朝代的铜钱最值钱?

1、金-泰和重宝

是金章宗于泰和四年(1204)始铸的青铜钱。据《金史·食货志》载:“泰和四年八月铸大钱,一值十,篆书曰‘泰和重宝’与钞参行。”钱文是文学、书法大家党怀英手书,篆书对读、玉筋书体。字口深峻边棱整齐,形制精美为金钱之冠!这枚钱基本上就是十万左右的价格了。

2、元起义军-龙凤通宝

是在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元末红巾军领袖韩林儿在刘福通的扶持下登基为帝,自称小明王,以亳州(今安徽亳州)为都,建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并铸龙凤通宝钱。面文楷书“龙凤通宝”,由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龙字末笔短缺,”“凤”字下有一小点,字体端庄,钱背光而无文。铜赤如金,钱体浑朴,文字遒劲优美,面值有小平、折二、折三。龙凤通宝存世比较罕见,是元末群雄铸币中的珍罕品种。这钱基本上也是8万左右了。

有诗云: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

3、南宋折十嘉定元宝

南宋宁宗赵扩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开禧北伐”失败后,主和派得势,宋金达成和议;南宋破棺取韩侘胄首级函至金廷以换取失地,每年增加岁币绢、银各三十万,并赔偿战争赔款犒师银三百万两,金罢兵把大散关及濠州归还南宋,双方维持旧有疆界,史称此为“嘉定和议”。之后,宁宗安于一时之稳定,怠于政事,由史弥远任宰相,长期专擅朝政,官场中结党营私,腐败奢靡,政治更加黑暗。

是时,地处漠北的蒙古汗国崛起,成吉思汗大举南侵,进掠金国境地。在蒙古军的进逼之下,金不得已把都城从中都(今北京)迁到汴京(今开封)。南迁后由于疆土日渐缩小,国用不足,财政困窘,金采取了北面失地南面扩张的方法,开始攻侵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金分路进攻,遭到宋军反击。战争伊始,宁宗惑于和战之争议,瞻前顾后,生怕重蹈覆辙,不敢对金宣战。后看到边关将士屡屡获胜,各路抗金义军纷纷涌起,遂下诏伐金,开始了宋金之间持续六年之久的战争。自开禧、嘉定以来,由于巨额军费及赔款带来的财政危机日趋严重,朝廷逐渐抛弃了稳健的货币政策,除大量发行楮币外,又广铸铜、铁钱以应市用。其币制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这钱应该是6万左右

(不过平心而论,折十嘉定元宝的重量其实也还算合理,小平铜钱也不过是3至4g重)

该文章由作者:【一笑泯恩仇】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