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海产是什么?有哪写著名的渔场
【四大著名海产】海参、鲍鱼、干贝、对虾
我国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舟山渔场(舟山群岛附近)、南部沿海渔场,(分布在广东沿海)、北部湾渔场(北部湾,海域)
中国海鲜产地有哪些?
中国的十大海鲜产地,咱们就从北到南介绍一遍,排名不分先后。
渤海湾:
渤海的面积在中国四大海域中最小,只有约为7.7万平方公里,以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连线为界,近似于封闭性内海,洋流少而微弱,这也成了绝佳的海鲜“孵化场”。每到夏季,很多鱼虾洄游到此产卵时,便是海鲜最肥美和捕捞量最大的时候。
呈口袋型的渤海,被人们依地缘性分成了三块区域:北面的辽东湾、西边的渤海湾和南面的莱州湾,梭子蟹、对虾、小黄鱼和鲅鱼等是整个渤海最出名的海鲜,但除此之外,每块区域的海鲜也有自己的特色。
代表产地:
辽宁·大连
山东·烟台
闻名产出:海参、鲍鱼、虾夷扇贝、鲅鱼、梭子蟹、杂色蛤、黄蚬子等。
刺参:这里是世界公认的最好的海参产地,常年低温,盐分均衡,自然纯净的水质以及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使得生活在海底的海参生长缓慢,但也正因此,让它们体内积累了更多的氨基酸、多糖等营养物质,味道尤为鲜美。
皱纹盘鲍:产于渤海湾的鲍鱼。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是“海产八珍”之一。
海胆:很多人没吃过,最常见的做法是海胆蒸蛋,味道有点像加强版蟹黄,鲜得不像话。
梭子蟹:渤海湾梭子蟹以莱州的最为著名,梭子蟹和大闸蟹完全属于不同的味道,梭子蟹以鲜为主,大闸蟹以香为主。但是梭子蟹不像大闸蟹一样可以保存运输,出水以后很快就会死,死掉的梭子蟹在几个小时就会变空,肉质发散
黄海
黄海从胶东半岛成山角到朝鲜的长山串之间海面最窄,习惯上以此连线将黄海分为北黄海和南黄海两部分,北黄海面积约8.1万平方千米,南黄海面积约40.9万平方千米。黄海的西北部通过渤海海峡与渤海相连,东部由济州海峡与朝鲜海峡相通,南以长江口东北岸启东角到济州岛西南角连线与东海分界。
黄海南部海域的海底地势平坦,又有“黄海暖流”和“沿岸流”两股洋流常年在此盘旋,使这里形成了天然的优良渔场。但这里却不适合生长大规模鱼群,但虾蟹螺贝等海鲜尤多,像著名的“虾中之王”对虾、毛蚶的升级版魁蚶、“海蛎子”牡蛎都以这里出产的为上品。
代表产地:
江苏·连云港
闻名产出:小黄鱼、鲅鱼、黄姑鱼、对虾
小黄鱼:小黄鱼是中国的一种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主要分布于中国东海、黄海和渤海海域,属暖温性近底层鱼类。小黄鱼富含蛋白质、糖、脂肪、钙、磷、铁、钾、钠、镁和维生素A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营养价值高
中国海鲜产地排名
1、广东湛江
湛江位于广东湛江市,它有着全国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和浅海珊瑚保护区,正是因为湛江的生态环境好,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造就了湛江的优质海鲜,被誉为南海鱼仓,海鲜都比其他地方更便宜。吃海鲜,到湛江,这已经成为了湛江的金字招牌,湛江的海鲜以新鲜、质优、价廉闻名遐迩。
2、大连
在海边生长的人都知道,海水越凉的地方,生长的海鲜就越好吃。大连地处黄渤海之滨,这里的海水温差较大,海鲜生长缓慢,但也因此,这里的海鲜更加鲜美。从大到小的贝类,品种多样的海蟹(赤甲红、飞蟹、花盖蟹),以及南方的海蟹、河蟹、大闸蟹等等。
3、青岛
青岛不光有啤酒,青岛的海鲜也是非常出名的,可以说啤酒,海鲜,这是青岛最重要的两张名片。来青岛,鲅鱼饺子和墨鱼饺子是你一定要吃的美味,当然,除此以外,青岛的四小海鲜:泥蚂、蚝艮、末货、海沙子。也是夜市里最和啤酒相搭的美味。
4、烟台
烟台紧邻渤海,渤海湾区域因为海水温差较大,使得生活在海底和礁石上的鲍鱼、海胆和海参等海产生长缓慢,但也正因如此,让它们体内积累了更多的氨基酸、多糖等营养物质,味道尤为鲜美。烟台地区的海肠非常出名。
5、连云港
因其温和的海洋气候,使得地处温带和亚热带交汇区域的连云港海州湾渔场的海鲜,呈现独特的味美。连云港最有名的海鲜就是黄鱼了,肉最嫩,简直就是到嘴到肚。
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
我国四大著名海产为小黄鱼、大黄鱼、带鱼、乌贼也叫墨鱼。小黄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优质的食用鱼,富含蛋白质、糖、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是婴幼儿及病后体虚者的滋补和食疗佳品。中医认为,黄鱼有健脾升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的功效,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有良好疗效。
近些年,海鲜类的食物也逐渐变得平民了。沿海地区的海鲜市场每天都是很热闹的,当地的居民的餐桌上时常都能看到各种海鲜的身影,不过内地地区就会差一些的,虽然见到鲜活海鲜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冷冻海鲜还有海鲜店都是可以解馋的好去处。
拓展资料:
1、小黄鱼,又叫小黄花鱼、梅雨、小先等。小黄鱼体形似大黄鱼,呈柳叶形,但是头、眼都较小,尾柄短而宽,鳞片较大;小黄鱼背部呈灰褐色、腹两侧呈金黄色。小黄鱼为暖温性近海底层集群洄游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小黄鱼主要栖息在泥质或泥沙底质的海区,冬季会在深海越冬,春季向沿岸洄游,秋末返回深海,在3~6月会向沿岸洄游,产卵后分散在近海索饵,主要以糠虾、毛虾、小型鱼类等为食。
2、大黄鱼,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Sciaeni-dae),黄鱼属,又名黄鱼、大王鱼、大鲜、大黄花鱼、红瓜、金龙、黄金龙、桂花黄鱼、大仲、红口、石首鱼、石头鱼、黄瓜鱼,为传统“四大海产”之一,是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中国沿海的大黄鱼可分为3个种群:东海黄鱼一东海地理种群(第一地理种群)。分布于黄海南部至台湾海峡北部,包括吕泗洋、岱衢洋、嵊山渔场、猫头洋、洞头洋、福建的官井洋直至闽江口海域,是中国大黄鱼的主要群体。台湾海峡南部—粤东地理种群(第二地理种群)。粤西地理群(第三地理种群)。主要分布于珠江口以西至琼州海峡的南海区。
3、带鱼,又叫刀鱼、牙带鱼、肥带、油带等。带鱼体型侧扁如带、头尖口大、体表无鳞;带鱼呈银灰色、背鳍及胸鳍呈浅灰色、尾巴呈暗黑色。带鱼白天群栖息于海洋中层或是下水层,晚上活动于海水底层,有结群排队的特性。当春天回暖、水温上升时,会成群游向近岸;冬天水温降低时则会游向水深处避寒。带鱼产卵期很长,一般为4~6月,其次是9~11月,主要以毛虾、乌贼和小型鱼类为食。
4、乌贼亦称墨鱼、墨斗鱼,乌贼目(Sepioidea)海产头足类软体动物,与章鱼和枪乌贼近缘。现代的乌贼出现于2,100万年前的中新世,祖先为箭石类。特征为有一厚的石灰质内壳-乌贼骨。乌贼约有350种,体长2.5~90公分(1~35_),最大大王乌贼体长逾20米。乌贼分布于世界各大洋,主要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沿岸浅水中,冬季常迁至较深海域。常见的乌贼在春、夏季繁殖,约产100~300粒卵。
该文章由作者:【左手写爱】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