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喜太后墓中的翡翠西瓜和翡翠白菜来自哪儿
古语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我国自古就有用玉、佩玉的习惯,从商周时期开始迄今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了。我们的祖先开创了以新疆和田玉、辽宁岫岩玉等为代表的玉石文明,留下了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等玉器文化,留下了和氏璧等古代名玉的千古传说,也留下了金缕玉衣这样让后人叹为观止的玉质珍宝。而翡翠这一硬玉,直到明代在我国数量极少,甚至一直没有自己的名字。但到了清代尤其是清代后期,翡翠这一来自缅甸的玉石,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短短数年间就征服了爱玉的中国人,取代了几千年来以和田玉为代表的白玉风尚,为自己赢得了“玉石之王”的美誉。
其实翡翠这一名称,最早是我国古代一种鸟的名字。这种翡翠鸟生活在南方,毛色艳丽,雄鸟为红色,谓之“翡”,雌鸟为绿色,谓之“翠”。唐代诗人陈子昂在《感遇》一诗中写道:“翡翠巢南海,雌雄珠树林……旖旎光首饰,崴蕤烂锦衾。”许慎也在《说文》中提到“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
不过翡翠一词除作为鸟名被广泛使用外,更多的时候则是作为鲜艳颜色的代名词,即翡红与翠绿。在清代的宫廷,翡翠鸟的羽毛作为饰物进入宫廷,因色彩艳丽而深受嫔妃们的喜爱,她们将其插在头上作为发饰,用羽毛贴镶拼嵌作为首饰,故其制成的首饰名称都带有翠字,如钿翠、珠翠等。与此同时,大量的缅甸玉通过进贡进入宫廷,为嫔妃们所喜爱。因为这些玉石的颜色多为绿色、红色,与翡翠鸟的羽毛色很相似,所以人们称这些来自缅甸的玉为翡翠,渐渐地这一名称也在民间流传开了。由此,翡翠这一名称也由鸟名转为玉石的名称了。
在清朝,曾经出现过两个爱玉的统治者,一个是爱收藏白玉的乾隆皇帝,在康乾盛世时,社会上曾掀起过白玉的收藏热潮,时至今日,乾隆时期的白玉屡屡在拍卖会上拍出高价。而另一个爱玉的代表人物,就是晚清垂帘听政40余年的慈禧太后。与乾隆皇帝不同,慈禧太后喜欢的不是白玉,而是翡翠。说起来,慈禧可以算是个地道的“翡翠发烧友”,在她居住的长春宫里随处可见各种翡翠玉器用品,饮茶用翡翠盖碗儿,用膳用翡翠筷子,头发上插翡翠簪子,手上戴翡翠戒指。由于慈禧对翡翠的钟爱,引得王公大臣竞相进献翡翠,从而带动了翡翠在中国的流通。
下落不明的翡翠西瓜
慈禧在颐和园里有一个珠宝室,里面的奇珍异宝数不胜数,而在这成千上万件宝物里,她最喜欢的是一对翡翠西瓜。相传,这对翡翠西瓜是番邦进贡的珍品,当时市值达500万两银子。慈禧对它们爱若至宝,把它们放在最坚实的柜橱里,又加上一把机械锁,要想打开这把锁,必须把钥匙插入锁心左转五次才行,方向转错、多转少转,都不能开锁。为安全起见,慈禧还特意派了几名亲信太监,三人一班,日夜轮流看守这间珠宝房。
慈禧为何如此珍爱这对翡翠西瓜呢?众所周知,一块翡翠上颜色越多越珍贵,相传这对翡翠西瓜上至少有三种以上的颜色,绿莹莹的瓜皮上带着墨绿的条纹,瓜里的黑籽、红瓤、白丝依稀可见,不能不让人感叹造物主的神奇。只可惜,这对翡翠西瓜由于藏于深宫,当年就很少有人能一睹其庐山真面目,现在由于缺少文献资料记载,更难以准确描述。
那么这对翡翠西瓜现在何处呢?据慈禧的心腹太监李莲英及其侄子合作的《爱月轩笔记》中记载,慈禧死后,这对备受慈禧珍爱的翡翠西瓜作为陪葬品,一起埋进了东陵。然而在1928年夏天,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的孙殿英,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东陵盗宝事件,把慈禧墓中的陪葬品劫掠一空,其中也包括这对翡翠西瓜。
孙殿英盗宝东窗事发后,举世震惊,全国各地各界人士纷纷谴责,要求追回珍宝严惩元凶。孙殿英为了脱罪,多方奔走,四处行贿,而行贿的礼物就是那些东陵珍宝。据说,孙殿英将慈禧口中的夜明珠送给了宋美龄,那对翡翠西瓜送给了宋子文。但也有人说,孙殿英当时送给宋子文的是一颗翡翠白菜,不是翡翠西瓜。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其中一个就是慈禧地宫里的那棵翡翠白菜。但无论如何,这对翡翠西瓜从此再也没能在世人面前出现,不知流落何方。对于它们的下落众说纷纭,有人说它们去了台湾,有人说它们还在大陆,也有人说它们在美国的博物馆中。无论它们身在何方,希望如此稀世珍宝能够有重见天日的一天。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翡翠白菜很是引人注目,每天都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看。这棵翡翠白菜由一整块玉雕成,呈现白绿两色。白的部分雕成层层相裹的菜帮,脉络隐现;绿的部分雕成翻卷的菜叶,鲜嫩自然,叶片上还趴着两只精雕的小虫,令人拍案叫绝。据说这棵翡翠白菜也是来自慈禧东陵的地宫中,还曾是光绪皇帝之瑾妃的嫁妆。这棵白菜是否是传言中说的孙殿英送给宋子文的那颗翡翠白菜,就不得而知了。
慈禧死后,据《爱月轩笔记》中记载,她的墓中除了闻名于世的翡翠西瓜、翡翠白菜外,还有玉佛、甜瓜、桃、李、杏等诸多翡翠珍品,由此可见慈禧对翡翠的痴迷。
史上翡翠收藏大家慈禧太后,估价六个亿翡翠西瓜只是冰山一角
翡翠是一种兼具美丽外表与富贵寓意的器物,虽说传入中原的历史没多久,但其受欢迎程度仍然超出了我们的预料。而说起历史上谁最爱玉,除去乾隆爷就是慈禧太后了,按说是他们二位让中国的玉文化得到很好地发展。而慈禧太后对翡翠玉器的喜爱曾一度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平时的生活中更是处处有玉。据史册记载,慈禧在其居住的长春宫内摆满了各式的玉器,喝茶时要用翡翠盖碗儿,用膳时要用翡翠玉筷,平时头上会插着翡翠玉簪,耳朵上挂翡翠耳坠,手上戴着翡翠戒指与翡翠手镯,就是平时闲着没事干时都要把玩着一件翡翠玉如意。 慈禧之所以爱玉,一是因为其自身的稀少,慈禧作为当时的掌权者,拥有如此多数量的玉器更能彰显自己的身份。二是因为听人说翡翠有美容防老的功效,之前说过慈禧爱美,这样一来更是把翡翠当成了至爱。,朝廷中想要讨好慈禧的大臣们一时间也拼了命似的去为慈禧寻找翡翠珍宝,而在众多进贡的翡翠玉器当中,慈禧最爱那一对翡翠西瓜。今天就看看慈禧太后的喜欢的翡翠都有哪些 一「 ”一露甘甜” 故宫收藏的慈禧太后最喜欢的一件作品,材质是冰种带彩翡翠。这是一张枯萎的荷叶,生于淤泥而一身清净无染;秋荷波动曲折,露珠晶莹滚滚 工艺精湛 雕刻技术高超 密密的镂空叶脉上交织成网状,一只小青蛙跃于荷叶之上,仿佛能看到叶子在轻轻的颤动。谁能相信,这是又硬又重的翡翠雕琢出来的 二「 ”福地福人居” 冰种满绿翡翠,高10厘米。这个名字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想到出来。但是看到名字后不禁感叹:高,实在是高!、 翡翠的正阳浓匀 三「 ”御风而上” 玻璃种翡翠,高21厘米。简洁有力的线条,表现出幽兰之叶御风飞扬,而叶上的蚂蚱也巧妙的增添了无形的风动之美。兰叶几乎垂直的角度,必须选用上乘的墨翠水石,其独特的优异韧度,才能承受如此奇险的构图表现。 四、福从天降 五、春晓新生 冰种三彩翡翠,高15厘米。大片枯黄的落叶,浑然天成,几近拟真 六、生生化育 根抵风流 冰种三彩翡翠,高10厘米。脉络清晰,纹理细腻,雕工已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七、根柢风流 日日茂盛 翡翠 高31厘米。丝瓜枯老仅存瓜筋,干枯松脆,仿佛触手就会开裂,而上面爆出的瓜叶和新苗在阳光映照下欲发鲜亮翠绿,显现出充满生命力度的茂盛意向 八、「 ”夫唱妇随” 冰种黄翡,高16厘米。一株傍石生长的兰花,轻灵美丽,兰叶上,两只蚂蚁前后相随,好似人间的「 ”夫唱妇随”此作挑战雕工的极限。以冰种黄翡翠雕出悬空、捻转、长而细薄的兰花,质地坚硬的翡翠幻化为柔软的花叶,叶转如风动,花薄似透光。 九、「 ”岁月惊喜” 三彩翡翠,高17厘米。兰叶,刚健自然;兰花,艳丽芳香。右边爬至一叶尖端的金龟子和石头上的蜗牛彼此须角相触,仿佛是在打招呼,着实是一个大大的惊喜。 十「 ”海阔天空” 老坑种翡翠,高17厘米。由一块原本10公斤重的老坑种翡翠原石雕琢出一片片悬空的兰叶,坚硬的翡翠化成了柔软的线条,不惜工本。 十一「 ”富春兰聚” 玻璃种翡翠,高36厘米。此名取得平实吉祥,有意境有韵味。 十二、喜迎仙客” 玻璃种翡翠,高22厘米。翡翠质地绝佳,澄澈水润,光洁匀净,细腻中呈现了玻璃般清透的光泽。 故宫镇馆之宝 水头很足 十三、百年好合 由一颗极品「 ”春带彩”翡翠原石雕琢而成,一侧保留原始石皮,以未经雕琢的岩壁表现中国大山大河的意境。 颜色、色泽都不相同的两株兰花,同根生长于绳结之上,一株淡紫优雅,一株娇绿盈翠,迎风摇曳,含笑相对,一只蝴蝶轻盈飞过,汲饮甘甜。 十四、叶金喜 三彩翡翠,高12厘米。三个字把所有想表达的意思都表达出来了。 十五、生命的乐章 冰种三彩翡翠,高5厘米。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又切合玉雕意境。 十六、生生化育 冰种带彩翡翠,高19厘米。 翡翠西瓜 翡翠西瓜是番邦进贡给慈禧的珍品,在当时每只估价得要220万两,折合现在的购买了,至少价值6亿。慈禧本身爱玉,在见到这对漂亮至极的翡翠西瓜的第一面就爱不释手。 慈禧死后,大太监李莲英将这对翡翠西瓜放在了慈禧的脚边,随爱玉的慈禧一起沉睡于东陵之中。谁知后来发生了孙殿英盗墓事件,棺中的珍宝尽失,那一对翡翠西瓜也就了无踪影。后来也有了一些关于翡翠西瓜的传言,据说其中的一只曾在美国费城展出,至今仍在美国流传。但另一只翡翠西瓜,至今也没有任何消息。 翡翠白菜 清朝时期200万白银,现在估价6亿 翡翠玉簪 在2008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曾拍出一件慈禧用过的翡翠发簪,这枚翡翠发簪是用一整块翡翠制成的龙形发展,发簪上镶嵌了精雕细琢的盘龙,还镶嵌了珍珠和红宝石加以点缀,象征着皇权和富贵,最终以310万元成交。而至今,这些慈禧太后使用过的所有翡翠制品,均是价值连城的珍品,有些更是物价的珍宝。 翡翠降魔杵 张之洞送给慈禧太后的降魔杵,慈禧太后崇信佛教,也被称为老佛爷, 而翡翠降魔杵不仅不仅是珍贵的翡翠饰品,也是佛教的法器。深受慈禧老佛爷的喜爱。 传播最新最全的玉石资讯,弘扬玉石传统文化!我是玉石雕刻手艺人海琳,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请关注或私信,非常愿意与您交流分享。请点下方「 ”了解更多”或点我头像进入查看,欢迎大家转载!谢谢!
慈禧48年不离身的俩件宝贝到底是什么?
慈禧身上的宝贝有很多,而不离身的宝贝之一就是一根发簪,除此之外还有他经常佩戴的一顶帽子同样也是多年不离身的,而因为慈禧本人非常喜欢翡翠,所以身边有非常多的翡翠玩物。
晚清慈禧太后喜欢翡翠众所周知,但是每天被她佩戴的翡翠也就是晚清翡翠透雕盘龙头簪了,2008年佳士得估值为600万至800万港元,预计成交价超过4500万港元。这个可以说是老佛爷的贴身之物了,那会的簪子可不像现在的扎头绳,一块三根丢了不心疼,簪子可是首饰的一种,可以用作嫁妆的,由此可见4500万也不算埋没这个裹头发的。
另外的随身物品不外乎衣服裤子,但是布制品保存时间有限,黄金镶翠的帽子也是现存的老佛爷随身物品。三彩翡翠兰花也是很有历史价值的东西。据说咸丰帝曾经送给慈禧一只手镯、一副宝珠耳环。慈禧一辈子也没摘下过咸丰送给自己的这只手镯和这副耳环,这两件首饰一直陪着慈禧进了东陵地宫。
慈禧太后对翡翠的热爱达到了几近疯狂的程度,在她居住的长春宫里随处可见各种翡翠用品,饮茶用的是翡翠盖碗儿,用膳用的是翡翠玉筷,头发上每天都插的是翡翠簪子、手指上戴的是翡翠戒指,手里经常把玩的是一颗翡翠白菜,因为慈禧太后对翡翠的格外推崇,清朝的王公贵族们,都为自己能得到一两件水头好的翡翠物件而感到无比的荣耀。
慈禧死后,含嘴里一颗价值8个亿的夜明珠,如今在哪里?
据说现在这颗夜明珠还是收藏在这个美国石油大亨家族当中。具体如下细说:
1926年孙殿英以军事演习的理由封锁清东陵,把守墓的满清遗老都驱赶出去,随后孙殿英把部队开进去,为了扩充军饷,孙殿英把清东陵给盗了,当时孙殿英只是一个小军阀,完全势力并不是太强大,在盗挖慈禧墓时,里面金银珠宝无数,整整装了好几车。
孙殿英打开慈禧棺椁,撬开慈禧太后的嘴,把嘴巴里面的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挖出来,这颗也没夜明珠产子印度北部地区,康熙年间流落到阿富汗手中,在乾隆年间阿富汗像满清称臣,每一年都向满清进贡,很多金银珠宝就是那个时候进来的,其中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就是那个时候得到的。
乾隆喜欢名人字画,他自己又是好大喜功之人,一辈子写了数万首诗,虽然乾隆败家,但是对于金银珠宝乾隆不感兴趣,所以进贡来的一些珠宝被收藏在宫里,直到慈禧掌权,慈禧是女人,女人对珠宝翡翠这些非常喜欢,这颗夜明珠被翻了出来。
慈禧对这颗夜明珠非常喜欢,几乎不让离身,慈禧病重时交代,自己死后要把这颗夜明珠一起下葬,后来办理慈禧丧事时把夜明珠含在慈禧口中下葬,直到孙殿英打开慈禧大墓,发现慈禧尸身不腐,孙殿英挖走夜明珠后慈禧的尸体很快腐烂。
盗挖后孙殿英命令自己心腹偷偷联系古董商打算把这些文物贩卖到法国,但是被发现拦下盗墓被发现,孙殿英盗取清东陵后引起轰动,各界纷纷谴责讨伐孙殿英,孙殿英入过街老鼠,末代皇帝溥仪甚至亲自找到老头子,抗议要求处罚孙殿英,老头子面对各界压力打算把孙殿英送上军事法庭。
孙殿英害怕被处罚,于是花大力气疏通关系,甚至把一些盗出来的贵重物品当做礼物贿赂一些人,最终处罚的事情不了了之,其中这颗夜明珠就是被他用来当做疏通关系的礼品送到一个姓宋的人手中,而这个人后来移居美国,在美国生活落魄后把这颗夜明珠卖给一位美国石油大亨,据说现在这颗夜明珠还是收藏在这个美国石油大亨家族当中。
该文章由作者:【易家扬】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