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各种造型说法(珠宝形状的寓意)

买珠宝必知的专业术语有哪些?

CH珠宝干货|买珠宝必知的10条专业术语

珠宝行业专业的术语也叫行话,妹纸们可要仔细阅读哦,在购买珠宝钻饰等首饰前,做好功课才不会显得一无所知,行话一出口,卖家顿时另眼相看,所以,干货时间,小本本赶快记下来!

克拉

克拉,英文carat,通常缩写成ct,它是珠玉、钻石等宝石的质量单位,现定1克拉等于0.2克。此外,还有一些商家把1克拉说成是100分,那么相对应的50分就是0.5克拉重,、30分就是0.3克拉重。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计算较为细小的宝石。

2.莫式硬度

莫氏硬度是形容矿物硬度的一种标准,莫氏硬度运用划痕法,拿金刚石在其他矿石表面刻划,并用测得的划痕深度来表示矿物的硬度。比如:滑石的硬度为1石膏2方解石3萤石4磷灰石5正长石6石英7黄玉8刚玉9金刚石10。生活中我们所佩戴的钻戒首饰上面钻石的硬度为10,硬度杠杠滴!

3.净度

净度是对能看得见的瑕疪的数量与位置判断来确定的。基本上来说,宝石的净度等级愈高,价值就愈高。钻石的4C价值标准里,其中一项就是净度。

4.光泽

光泽是指宝石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宝石光泽强度取决于宝石本身的折射率和表面刻面抛光。宝石光泽可分为: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丝状光泽、珍珠光泽等。

5.透明度

指珠宝玉石材料透光的程度,可依次为:透明、亚透明、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

6.火彩

我们都知道很多宝石可以闪光,那是因为当自然光照射到宝石内部的时候,会被宝石进行分解,然后表现出来就是各色闪亮的光,一般不会超过7种。我们把这种宝石带有的七彩光,就叫做火彩。钻石的火彩又分内部火彩、外部火彩、色散火彩、散光火彩等。

7.刻面、素面、蛋面

刻面宝石是指具有平滑几何磨光表面的宝石。素面和蛋面是指非刻面宝石,且这些宝石有类似于球形的抛光面。

8.瑕疵

瑕疵泛指珠宝玉石表面、内部的脏绺、裂绺、色斑、线纹、包裹体等缺点。表面的坑或污锈色斑,只要不透到内部,可以通过重新加工或重抛光去掉;内部的裂绺、线纹以及气、液、固相包裹体,只能通过各种改善手段减少或消除它们对色泽、净度及透明度的不利影响。

9.爪镶、包镶、夹镶

爪镶就是用金属爪将钻石等宝石扣牢在托架(镶口)上的方法;包镶是用金属边将宝石四周都圈住的一种工艺,多用于一些较大的宝石,特别是拱面的宝石,因为较大的拱面宝石用爪镶工艺不容易将其扣牢,而且长爪又影响整体美观。夹镶是将宝石放进位槽位中,并打压牢固的一种镶嵌方法。

10.钻石成色

成色是指宝石欠缺颜色的程度,钻石就是成色最容易标准化的宝石之一,例如对钻石的白色程度分级,D为最高级,而Z为最低。对钻石来说颜色越少,成色分级越高。

西方历代有关珠宝首饰镶嵌文献(包括贵族,平民所佩戴的首饰图片)

看在200分的份上,我把我硕士论文其中关于西方珠宝文化的内容忍痛割爱了。

4.1 西方古代文明时期首饰

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及两河流域的古代人类创造了辉煌的古文明,并创

造了各具特色的古代手工艺品,首饰就是其中的一类,从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可

以看出,首饰在人类的早期就已经出现,它们伴随着整个人类的发展过程,并在

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介绍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两河流域的早期首

饰及其文化。

4.1.1 古希腊首饰

《荷马史诗》中多次提到迈锡尼为“多金的”,而在迈锡尼发现的首饰也多

是金制首饰,有金冠、金面具、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镯、金耳环、金制额饰等, 其中以金冠的制作最为考究。在首饰中出现了“金银错”技术,即将黄金和白银交错,精妙无双。除了金制首饰还有紫玉和玛瑙串成的项链、琥珀项链、水晶串 珠等。

古代希腊奴隶制的民主制度是产生工艺美术繁荣的社会基础。古希腊的陶器

与中国奴隶社会的青铜器同样属于奴隶社会的工艺美术,但中国古代青铜器充满 着威严与冷峻之感,而希腊陶器却洋溢着轻盈活泼、生机盎然的风采。这主要是 因为希腊特有的民主制度决定的[13]。比起东方奴隶制的专制制度来,古希腊人的创造力较少受到压制,艺术匠师们的劳动较多的受到重视。富于想象力的希腊神话是古希腊工艺美术繁荣的精神资源。没有希腊神话就不可能有丰富多彩的希腊艺术,它是希腊泛神论的宗教思想所决定的。所以,希腊神话实际上也就是古希腊关于申领和英雄的故事的总和,具有一定的“民主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13]。它是以一种神人同形同性论的观点来塑造出的神话世界。一方面,希腊的诸神可以说是具有典型人性的人,他们只是一些神通广大和不会死亡的人而已;而另一方面,现实的人也可以具有神的品格,他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实际上,希腊人对神的信仰只不过是对现实人的肯定而已。

因此,他们的人生观是积极和乐观的,他们执著的信念就是:人是万物之首。

4.1.2 古罗马首饰

古代罗马文化是在吸取埃特鲁里亚和希腊文化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

罗马文化是古代地中海地区文明的集大成者和希腊、东方文明的传播者,其文化

成就对后世的欧洲有深远的影响[13]。

古罗马的金属工艺在古代欧洲工艺美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银器工

艺和青铜工艺,品种繁多,装饰华美,制作精良,深受世人喜爱。

银的软度仅次于金,加工起来具有较好的延展性。从工艺角度讲,此时的装

饰手法多以薄薄的银板上采用捶打制作为主。从公元 2 世纪至 3 世纪开始,逐渐进入后期罗马风格。这是由一种自然主义的描写向新的装饰性的表现转化的过

程。除几何纹外,人物表现和空间表现也成平面化。

和银器工艺一样,古罗马的玉石工艺也盛行于共和末期,特别是在帝政时期

达到顶峰。其材质丰富多彩,常见的有红玉髓,红缠丝玛瑙,紫水晶等,也有石

榴石,绿柱石,黄玉,橄榄石,绿宝石,蓝宝石等。此类于是首先是用于制作印章或具有印章功能的戒指等。另外,古罗马人还喜欢用玉石制作各种护身符或其

他佩饰品。

4.1.3 古埃及首饰

埃及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埃及历史的悠久:110 多座的大小金字塔、

古代象形文字、埃及法老的金制面具,可见古埃及文化的灿烂。

从那些古埃及文明的遗物来说,首饰的使用相当广泛。古埃及制作首饰的材

料多具有仿天然色彩,取其蕴含的象征意义。金是太阳的颜色,而太阳是生命的

源泉;银代表月亮,也是制造神像骨骼的材料;天青石仿似深蓝色夜空;尼罗河东边沙漠出产的墨绿色碧玉像新鲜蔬菜的颜色,代表再生;红玉髓及红色碧玉的

颜色像血,象征着生命[13]。

古埃及首饰的种类主要有项饰、耳环、头冠、手镯、手链、指环、腰带、护

身符等,制作精美复杂,并带有特定含义。耳环分为很多种,有带坠儿和不带坠

儿的,有环状和圈状的。

代表古埃及首饰最高成就的是法老的首饰,法老墓中曾随葬着大量精美无比

的珍宝首饰,但历经多年的盗掘,大多流失殆尽。在为数不多的未被盗掘的法老

墓中,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墓的首饰最为有名。除考古中发现的实物外,古

埃及雕像、浮雕及图画上人物所佩戴的首饰,也以其逼真的刻画,向今天的我们

展示着这个文明古国在首饰工艺上的辉煌成就。(见图版 20)

4.1.4 两河流域首饰

世界上最早的文明是两河流域的文明,两河流域指的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

底河之间的流域,希腊人称这里为“美索不达米亚”,这里也被称之为“肥沃的

星月”地带,吸引了早期人类的驻足,文明也不可避免地发展起来,两河流域的

文明像火炬,点燃了希腊、罗马乃至整个欧洲文明之火。

从奥贝德时期开始进入美索不达米亚的是苏美尔人。在苏美尔境内没有铜

矿,甚至也没有其它的金属矿藏,但当时苏美尔人贸易活动已相当频繁,使得大 量的铜、银、黄金以及玉髓珠得以进入并逐渐被用于首饰中。

在首饰种类上已出现有戒指、项饰、脚环、手镯的造型,并且迄今为止世界各地区的有些首饰造型仍没有脱出那里的痕迹。

4.2 中世纪时期的首饰(500-1450 年)

欧洲的中世纪(500-1450 年)又被称为黑暗时代,因为在这约一千年的欧

洲封建社会时期,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政教合一的教权统治,宗教文化极大地制 约了人们地思想和审美。因此,从宏观角度看,否定现世美成了欧洲中世纪艺术精神最显著的特点。在这一千年中,西方文明失去了方向,在黑暗中摸索,寻找自己的位置。

自耶和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反而是基督教加速渗透到社会的各阶层。终

于,在神的影响和宗教的作用下,高傲的国王们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存在,同时

也利用它来稳固自己的统治。罗马大主教,成为至高无上的特权人物。这时候,

皇冠开始变成镶满金银珠宝的半球形。而每个皇冠上,都有一个十字架,以示皇

冠是受神赐[14]。

漫长的欧洲中世纪,首饰服饰分化较严重,在不同的阶层当中首饰的质地和

装饰都有区别。中世纪时期首饰同样也体现一种地位等级,如有规定钻石只有王

公贵族才能佩戴。上层社会中常出现珠宝扇贝等首饰,胸针也是精致华丽,甚至 连鞋子上都饰满了珠宝和金箔。

到了中世纪后期,人们又重新开始追求美的风尚,宝石不仅应用于各种首饰

的制作中,还大量出现在服装及腰带的装饰上。妇女的发饰变化繁多,用于发式

上的首饰也很丰富。如覆盖在头上的发网由金丝编成,发网上还缀饰有美丽的宝 石,显得非常奢侈豪华。胸针和饰扣也都是用金银材料加饰宝石而成。这时首饰

就已逐渐失去了它的宗教的和神奇的护身符的意义,首饰必然成了单纯的装饰

品。妇女的发饰变化繁多,用于发式上的首饰也很丰富。如覆盖在头上的发网由

金丝编成,发网上还缀饰有美丽的宝石,显得非常奢侈豪华。胸针和饰扣也都是

用金银材料加饰宝石而成。

4.3 文艺复兴时期的首饰(1450-1600 年)

文艺复兴时期为西方文明进步的新时代的起点,是指 14 世纪到 16 世纪西方

在文化艺术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以人为本的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朝廷首饰追求豪华,在服装上饰有金制玫瑰花数十

朵,以红蓝宝石和珍珠镶嵌于花朵之间,衣领上也镶了色彩斑斓的宝石。项链的

式样种类也很多,以金银镶嵌宝石的样式为多,有的项链上垂挂着小铃铛

[1]

女士首饰中金银的应用更为普遍,贵妇佩戴的首饰华丽典雅,镶有珍珠的金

链缠在发髻上,金制的圆珠项链前垂吊着镶宝石的项坠。上层妇女中以形成了以

珠宝首饰显示财富,相互攀比的风气。人们竞相在珠宝首饰上投资,在帽式面纱

上缀满珍珠宝石,用满是宝石的彩带束扎头发,连腰带上也坠满了宝石珍珠。

到了文艺复兴鼎盛时期,人们的项链耳环等首饰的造型愈加宽大厚重,款式

也愈加复杂。贵妇人几乎将自己淹没在金银珠宝饰品当中。

4.4 巴洛克时期的首饰(1600-1750 年)

1600 年歌剧诞生,1750 年巴赫去世,这 150 年,叫做巴洛克时期。“巴洛克”

(Baroque)一词的出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有三:一是葡萄牙文的“barroco

和西班牙文的“barorueco”,意为“变了形的珍珠”,“不合常规”等等;二是中

世纪拉丁文的“baroco”,意为“荒诞的思考”,“繁缛可笑的神学讨论”;三是意

大利文的“barocchio”,意为“暧昧可疑的买卖活动”。巴洛克艺术风格原本是

指 17 世纪强调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材料的建筑风格,也因此牵动影响到当

时艺术全面性的变革。巴洛克艺术的风格是承袭自文艺复兴末期的矫饰主义,着

重在强烈感情的表现,强调流动感、戏剧性、夸张性等特点。它虽然承袭矫饰主

义,但也淘汰了矫饰主义那些暧昧的、松散的形式[13]。

由于受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 在首饰上也明显有巴洛克风格的特点。

其特点是铺张华丽,擅长表现各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无穷感。常采用富于动态感

的造型要素,如曲线、斜线等。巴洛克时期的工艺美术的风格特征可以概括为:

强烈奔放、豪华壮观、奇特玄妙、大气磅礴,充满着阳刚之气,注重大手笔的表

现。

4.5 洛可可时期的首饰

“洛可可”一词源自法国字汇“Rocaille”,意为岩石或贝壳饰物,后来该

词指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的艺术风格[13]。这种风格源自 1715 年法国路易十四过世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艺术上的反叛。它的特点是具有纤细、轻巧、华丽

和繁缛的装饰性,多用 C 型、S 型和漩涡型的曲线和艳丽浮华的色彩作装饰构成。

洛可可艺术风格与巴洛克艺术风格最显著的差别就是,洛可可艺术一改巴洛克的

奢华之风,更趋向一种精制而幽雅。

4.6 工艺美术时期的首饰

19 世纪,在资本主义的全球殖民扩张中,欧洲文化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同时又从各殖民抵地掠夺来的财富中,获得多元化的滋养。这时中西方的文化交

流是以不平等的殖民形式出现的,也导致了 20 世纪全球的反殖民、反霸权的独

立热潮。工艺美术运动,就是这一时期社会变革的综合反映。习惯了传统精美手

工艺的人们很难接收大机器生产粗糙、简陋和直线化产品,但是要社会退回到手

工作坊是不现实的。所以,以威廉·莫里斯为代表的艺术家们,苦苦追寻社会转

型期的艺术过渡形式。

亚玛首饰文化的有部分图片,文字方面还在整理,如果觉得我的资料和你要的一致的话,选定我的为最佳答案后论语留下邮箱,我会把我收集的图片给你发过去。

珠宝各种造型说法(珠宝形状的寓意)

珠宝首饰都有哪些风格?

法式风格

法国珠宝首饰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受到法国皇室的影响,法系的首饰宫廷感十足,优雅奢华的款式非常受人追捧,大颗粒的钻石与宝石的镶嵌更是体现了法国人骨子里的古典主义的浪漫情怀。历经了一次次时尚轮回的磨炼,法国珠宝终于俘虏了人们善变的心,最终成为了真正影响世界的法式风格。

意式风格

意大利首饰的传统工艺精髓有”织纹雕金””仿麻纹理”、”花边样式”、”丝绒效果”和”雕塑雕刻法”,将这些工艺加入到金银饰品与珠宝中,首饰看起来格外的华丽。这种编织的方法,要使用特定的工具才能达到效果,需要技艺精湛的工匠将金片雕刻的非常纤细,再用手工迅速的将纤细的金丝一根一根的编织起来。这种编织的方法创造出一种蕾丝效果,刀刀见真功。

意大利工艺的杰出代表品牌是布契拉提。

MODELLATO雕刻工艺

拉丝钻石排戒

中式风格

中国的首饰工艺原本是领先于世界任何国家的,但是随着传统工业的逐渐凋敝,很多首饰的工艺已经失传或被其他国家赶超,比如非常著名的点翠工艺,珐琅工艺。

现在的中国珠宝首饰工艺中,雕刻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利用宝石的个体特征,进行具体设计和雕刻,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出宝石的价值。

自在佛身,给人无限想象空间的禅意。

踏雪寻梅的高僧,求悟又不愿悟。

印度风格

印度珠宝首饰风格通常含有浓烈的宗教意味和民族风格,而且不是以一件为单位,而是以一整个套系为基础。行走时满身的珠宝首饰叮当作响,形成了特有的印度风格。

日本风格

日本首饰讲究质地精良,匠人精神十足,而日本女性通常推崇温柔典雅的风格,所以日本的珠宝设计十分喜欢铂金、银和珍珠,在工艺上更喜欢纤细的造型。典型的日本珠宝首饰品牌为mikimoto,高桥吾郎。

不是每一片羽毛都叫高桥吾郎

韩式风格

韩国设计风格的首饰以甜美清新为主,而且不同于其他国家首饰的是,韩式风格首饰通常不选用价格较高的宝石钻石,而是是由价格较为低廉的铜铝合金做为主材料,配以人造珍珠、皮质等材料制作而成,因此价格十分亲民,是追求时尚潮流生活的大众消费品。

看了这么多风格的珠宝首饰,你最喜欢的是哪个风格呢?

珠宝的分类

1、红宝石

天然宝石“十红九裂”,没有一点瑕疵及裂纹的天然红宝石极为罕见。而人造红宝石颜色一致,内部缺陷或结晶质包裹体少、洁净,块体较大。作为珍贵宝石,市场上超过3克拉以上的天然红宝石十分少见,如碰到较大块体的红宝石,就要引起注意,因为天然红宝石比人造红宝石价值高出千百倍,稍一疏忽,就会“吃药”。

天然红宝石有较强的“二色性”,所谓二色性,即从不同方向看有红色和橙红色二种色调,如只有一种颜色,则可能是红色尖晶石、石榴石或红色玻璃等。

红色尖晶石与天然红宝石十分相似,两者最易混淆,所以必须特别慎重。

2、钻石

钻石是天然物质中最坚硬的物质,钻石可刻划任何其他宝石,但其他任何宝石却都刻划不动钻石。也可以用“标准硬度计”刻划,凡硬度小于9度,均是假钻石。钻石还具有亲油性,如以钢笔在钻石表面划一条线,则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直线,而其他宝石则呈断断续续的间断线。上述方法在鉴定钻石中都有一定参考价值。还可以通过10倍放大镜观察,在10倍放大镜下,多数钻石可见瑕疵,有三角形的生长纹,钻石的表面有“红、橙、蓝”等色的“火”光。光芒四射。最准确可靠的方法是用“热导仪”,测出导热数据来区分真假钻石,但“热导仪”价格比较昂贵。

3、蓝宝石

天然蓝宝石的颜色往往不均匀,大多数具有平直的生长纹。人造蓝宝石颜色一致,其生长纹为弧形带,往往可见体内有面包屑状或珠状的气泡。

天然蓝宝石也具有明显的二色性,从一个方向看为蓝色,从另一个方向看则为蓝绿色。其他宝石的呈色性与天然蓝宝石不同,据此可以区分。

另外,最简便的方法可用硬度测定法,天然蓝宝石可在黄玉上刻划出痕迹,而其他蓝色宝石难以在黄玉上刻划出痕迹,所以购买珠宝时,如身边没仪器,只要有一块黄玉,有时也能解决一些问题。

4、祖母绿

祖母绿与相似的天然绿色宝石、合成祖母绿、赝品的区别。与其相似的天然绿色宝石有萤石、绿碧玺、磷灰石、翡翠、绿色蓝宝石、含铬钒钙铝榴石;人造祖母绿及仿制品有合成祖母绿、绿柱石三层石、箔衬祖母绿、注油祖母绿等。其区别如下:萤石,微带蓝的绿色,均质体,硬度小,为4,密度3.18克/立方厘米,大于祖母绿,荧光浅蓝色。绿碧玺,深蓝色绿碧玺处理后改为纯正的绿色,二色性明显,双折射率高,为0.18,密度大。磷灰石,微带蓝的浅绿磷灰石,有蓝的色调,硬度较小,为5,折光率较大,为1.632-1.667,紫外线下发磷光。翡翠,优质半透明翠绿色翡翠较似祖母绿,但翡翠具有纤维交织结构,有较细的纤维,祖母绿无此结构。此外含铬钒钙铝榴石[2],翠绿色,均质体,强的亚金刚光泽。合成祖母绿,助熔剂生长法和水热法合成,颜色浓艳,紫外线下有较强的红色荧光,滤色镜下呈鲜明的红色。还有绿柱石三层石、箔衬祖母绿、注油祖母绿等经仔细观察和鉴定均可与祖母绿相区别。

5、翡翠

有的人讲,用陶氏滤色镜去照一块绿色的翡翠,若它转变成红色,就可以说明这块翡翠是染色的,不变色就是真的颜色。这种说法是非常机械的,是人云亦云的认识。

陶氏滤色镜是一种滤色胶片,它只允许红光及橙色的光透过。染色翡翠所用的燃料一般是含有铬盐,当它浓度很高时它就会发出红光,在陶氏滤色镜下就呈现红色了。但是如果染的颜色不深时,铬盐浓度不高,在陶氏滤色镜下呈微红,不易观察。另外,天然的绿色翡翠有时也会含有少量的发出红光的物质,所以用陶氏滤色镜去观察绿色翡翠要小心地去分析,它会有指示作用而不能作出结论性的判断。

那么翡翠的天然绿色与染的绿色到底有什么不同呢?知道了染色翡翠的原因,而天然翡翠之所以有绿色、白色、紫色,是由于组成翡翠的晶粒本身是绿色、白色、紫色的。所以我们看一块天然翡翠的颜色时,它的颜色和晶体是分不出界限的,而经染色的翡翠,它原来的晶体是没有颜色的,经浸染而进入翡翠的染色剂是沿着晶体的粒间空隙或一些细微裂隙而渗入的,因此颜色和晶体会有明显的分界。

该文章由作者:【周啸天】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