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雕刻打坯(玉石雕刻工序)

怎么形容一块翡翠雕功精细,就是怎么去介绍去的雕刻内容!好在哪,妙在哪!

俗话说“三分料,七分工”,这个“工”就是指雕工,可见雕工的重要性,一般来说雕工的讲究是:“巧、俏、精”。翡翠雕工 – 翡翠雕工的三种基本技法 玉石雕刻工艺技法通常有三种:圆雕、浮雕、透雕。

圆雕又称立体雕,具有三维空间,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由于圆雕作品极富立体感,生动、逼真、传神,所以圆雕对石材的选择要求比较严格,从长宽到厚薄都必须具备与实物相适当的比例,然后雕师们才按比例“打坯”。

“打坯”的目的是确保雕品的各个部件能符合严格的比例要求,然后再雕刻出生动传神的作品。圆雕一般从前方位“开雕”,同时要求特别注意作品的各个角度和方位的统一、和谐与融合,这样圆雕作品才经得起观赏者全方位的“透视”。

浮雕顾名思义,形象从平面上“浮”起,其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刻工艺技法。面上“浮”起的形象高,称为高浮雕;面上“浮”起的形象低,称为浅浮雕。它们的观赏面一般只有正面。玉器的圆雕和浮雕不能截然区别,有时圆雕中有浮雕的形式,浮雕中也有近似圆雕的表现。玉器琢磨往往把圆雕、浮雕、线刻融和在一起,成为独特的工艺形式。

透雕也称镂雕,透雕工艺是穿插于圆雕工艺和浮雕工艺中的一种特殊工艺手段,即雕空、镂空、挖空,刻意去掉形象以外的虚体部分,使器物形成通透、灵动的空间感。透雕工艺使形象清晰,具有玲珑剔透的效果。

玉石雕刻打坯(玉石雕刻工序)

玉雕大师余志群的作品有哪些?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悠久漫长的历史中,中国玉石文化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其载体的中国玉石雕刻艺术从近万年的新石器时代沿续至今,创作出无数恢弘瑰丽的玉石雕刻艺术精品,令世人惊叹!中国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国泰民安,中国玉石雕刻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玉石雕刻的优秀人才,他们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融入新的美学元素和时代特色,带动了中国玉石雕刻艺术创作走向更广阔的领域。四会余志群大师就是其中一位。

余志群大师和翡翠的结缘在他读书的时候就开始了,因自小对美术的喜爱和与生俱有天赋,其父心里早就有了打算,时常说:学业完成之后即随其舅父下广州学玉雕。于是,余志群自读书时便知道自己日后所成之业了。

1999年,余志群第一次出了远门,当时是其舅所带的第一个徒弟。因对美术的喜爱,他学得很快,后被其师弟尊称为“大师兄”。因其舅自身功底尚浅,当时所做的又都是水晶挂件,所以余志群也没大发挥出个人的潜能,倒是在匆忙的赶货中练就了快速构思、设计、打坯、雕刻、修补一气呵成的本领。作为启蒙师父的舅父,只是把他领进了玉雕之门。

2005年,有幸经朋友介绍去到揭阳,在“鹏展翡翠”进修期间大大提高了工艺水平,为日后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余志群来到广东四会,首次创办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大展翡翠”玉雕工作室。其间,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勤勉自学;对设计理念也逐渐有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本着艺术以人为本的精神,大胆创新,融汇传统精髓与现代风尚,自成一脉。在这期间所做的人物,特别是观音已在四会小有名气,代表作《文殊普贤》等入选《点石成金》丛书。

2009年云南“迎德翡翠城”慕名而来,四次登门,高薪聘请余志群为公司首席雕刻设计师。三载春秋,留下许多精良作品,其间,接受电视台的“后起之秀”专访,更因“千手观音”一举成名。

2012年,从云南回来,机缘之下又承蒙“和隆玉器”高薪聘请为高级雕刻设计师,有幸与王新展大师、郭振刚大师并肩共事,期间个人能力再次得到大幅度提高。代表作有“三头六臂”“骑风观音”“富贵三彩”等。

2014年7月,感觉天时地利人和,时机成熟,遂向“和隆玉器”请辞,得允并得恩公老板及众师兄弟一干好友大力扶持,与胞弟余志新共同创办玉统九洲玉雕实业有限公司,挂牌营业。

余志群,始终走在创作惊艳脱俗的玉雕挂件作品的大道上,其作品有着谨严中的灵动、洒脱中的矜持的韵味,其布局合理、大气磅礴;线条简洁流畅,绝无一丝一毫之苟安;人物栩栩如生,举手投足间,常带有某种天然的灵性不同凡俗,却笔笔有来源,刀刀有出处。

对于传统与创新,余志群行之于中道,不囿于任何规矩方圆的束缚,在遵守传统的前提下创新,在创新中不离传统左右,于是,就形成了独特却秉承着千年文化传统的余志群玉雕之风格。欣赏余志群的挂件作品是一种特殊的享受,你绝对难以在普通的市场见到这样作品,下刀处,恍如自然天成;未下刀处,亦然原本如此,刀法细密时,丝丝入扣,针插不进;刀法疏落处,平川原野,足可跑马,留给观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千看不厌。

这样的艺术,这样的美,已非高雅二字足可形容。

初学玉石头雕刻的步骤

一般玉石雕刻过程都需要这样几个工序:选料、挖脏去绺、设计(画活)、粗雕(出大形)、细雕(精雕细琢)、微调修整和打磨抛光等。

1.选料、挖脏去绺

大多数情况下是根据玉料来设计,即所谓的”因材施艺”。玉料尤其是经过河水磨蚀过的砾石玉料,往往表面都有一层氧化层,此外裂和纹理如何延伸,雕琢前需要有所了解,这样才可能做好玉雕设计。当然玉石好的表皮,不能随意剥去,有时可以利用玉石表面不同的颜色进行设计雕琢好了可成为玉器的俏色,提高玉器的价值。

但现在对于和田籽料,由于有造假情况,大家在雕刻的时候都会留下一部分原皮(有毛孔)来作为其身份的证明。古时候皮色是被当作脏来剔除的,现在可不同了,大家要紧跟时代不法哦!

2.设计(画活)

玉器设计是雕琢玉器的关键。一般说来,设计者往往是根据玉料的颜色、玦度、纹理和形状来设计雕琢题材,选择适合玉料特征的题材,首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根据玦度和玉料外形设计,不能浪费玉料;利用好颜色,使其产生最佳效果;尽量摒弃玉件上绺裂,脏等暇疵。

3.粗雕(出大形)

粗雕也可称为做出胚,即按照设计要求将玉料雕琢成形,初步达到设计玉雕的基本造型。粗雕非常重要,这一工序是整个玉雕是否成功的基础,玉料一旦雕琢,消减的部分是再也添不回去的,真可谓是”覆水难收”所以下刀之前要慎重。

4.细雕(精雕细琢)

细雕,顾名思义就是仔细雕琢之意。粗雕出整体轮廓后必须经过细雕,才能完成作品雕琢的重要过程。细雕的目的就是对玉雕造型进一步精细处理;使雕刻图案刻画的清晰,达到各部分需要的雕刻效果,各部分不同的质感塑造。

5.打磨,抛光

打磨抛光是玉雕中非常重要而不可替代的环节。无论你如何精雕细磨,玉件表面始终都是粗糙的,显示不出玉石晶莹剔透的美丽,只有完美的抛光才能使玉石表现出温润光洁的外表,才能使玉器具有高贵的气质,才能展现玉石作品的真实价值。

6、微调修整、刻字和落款

最后的修活不是必须的,但是有时确实至关重要的。因为有些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的毛病没有被发现,需要在抛光后修补。此外设计制作者或许需要在玉雕作品上落款刻字,一般都需要在作品完成后处理。

石头雕刻需要哪些步骤?

相石、打坯、凿坯、修光、磨光。

1、相石是根据寿山石的形状、石质,色彩来设计构图的,是一项繁复、艰难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杂质、裂格等瑕疵时,那就是难上加难了,因为除色彩的搭配利用外,还要懂得如何化解瑕疵。

2、打坯要用上十几种大小形状不一的卡凿,因此传统雕刻艺人有一个属于雕刻功夫外的功夫——磨刀。磨刀在雕刻中的地位极其重要,若是刀不锋利,就打不出或打不好准确的切面。

3、凿坯是继打坯之后的雕刻动作,它用的是手凿,旨在将打坯后的粗坯凿实。手凿一头是木制的手把,另一头就是刀口。凿坯如果说打坯是勾画作品的轮廓的话,那么凿坯就是将这一轮廓描实,使原本的平面有了凹凸变化。

4、修光是雕刻的最后过程,依靠不同的刀向和刀法,刻画出景物的气质和精神。

5、磨光分粗磨”、“细磨”和“揩光”3道程序。揩光经过细磨后的石雕,用清水漂洗,清除残留的石粉及杂质。干后, 取一块桐油瓦灰砖沾白茶油和羊肝石粉,细磋石雕的各个部分,使其表面光泽如镜。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刀法就是雕刻家用来体现自己创作构思的技术手法,也是形象地揭示艺术内容的手段。运刀的转折、顿挫、凹凸、起伏,都是为了使作品更加生动自然以充分体现木雕的材质美,体现丰富的雕琢美。

2、微雕施工面积极小,没有相当高的书法功底和熟练运用微雕工具的技能是难以完成的,且刻作时,要屏息静气,神思集中,一丝不苟.

玉石雕刻打磨抛光过程

1、上膏,将雕好的翡翠的表面涂上一层膏状的抛光粉,绿色的为氧化铬橙红色的为氧化铈。

2、推磨,用二千目的砂轮磨表面。

3、重复前两步,一般要重复二次。

4、上毛刷,将钻石粉涂在翡翠的表面然后用硬毛刷来抛。

5、细工,开始对大工具抛不到的小地方来抛磨。用竹子,沾钻石粉,大一点用竹筷子,小的地方就要用到竹牙签了。

6、精抛,将翡翠涂上钻石粉后用硬皮来抛磨。国内大多用牛皮,缅甸大多用象皮,翡翠这就抛好光。

7、清洗,目的是将抛光好的翡翠上面残留的抛光粉清洗干净。主要用超声波机来清洗,清洗不到的地方再用酒精来擦。

8、上腊,对翡翠成品表面一的种保护,可用开水洗掉,接下来就是吹干,一件精美的翡翠就完成了。

扩展资料:

打磨抛光表面的亮度,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

1、玉料的材质。

2、玉料的结构。虽然大多数玉料都是晶体结构,但晶体的粒度和分布状况不同,呈纤维状的玉料易于抛光,呈粒状纤维的玉料不容易抛光。单晶体矿物易抛光,多晶体的玉料不易抛光。

该文章由作者:【不知北山向阳】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