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钻石是怎么形成的
简单说来属于火山喷发的产物。
所有的钻石均是在地壳深处经高温高压条件形成的,经火山喷发带至地表。
钻石在地下160—480千米处形成。大部分钻石被发现位于一种称作“金伯利岩”的火山岩中,这种岩石埋藏于火山活动依然活跃的地带。其他任何被直接发现的钻石,都是经其他作用而直接从原始的金伯利岩中分离出来的。
世界上产钻石的国家有20个。南非是第五大钻石生产国,前四位依次是:澳大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博茨瓦纳共和国和俄罗斯。
钻石由纯碳组成,石墨也是。铅笔中的铅芯就是由石墨制成的,然而,钻石和石墨的原子内部排列并不相同。钻石是地球上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之一,摩氏硬度值为10。石墨则恰恰相反,是地球上天然存在的最软的物质之一,摩氏硬度值为1.5,仅比滑石粉硬一些。
天然钻石是什么?钻石是怎么形成的?
钻石是一种碳的单质形态,纯净的钻石是无色透明的。天然状态下,纯碳在高温高压下形成钻石,就是所谓天然钻石。虽然钻石不可再生,但是在自然界的存在还是比较多的。并不是某些垄断财团所谓的“极其稀有”。其价值都是炒作造成的。除了作为装饰物,工业上也可以用于加强切削刀头的硬度,手表的轴承等。
钻石是怎么形成的?钻石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1、大部分钻石是在地质的高温高压下形成的:
钻石形成条件的压力在4.5到6Gpa,温度在1100到1500℃。
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当碳原子呈六方环状的层状排列时,形成的是低硬度的高温耐火材料石墨; 当碳原子呈立方最紧密堆积, 彼此以共价键相连时, 就形成了自然界最硬的宝石—钻石。
2、陨石撞击形成钻石:
当携带石墨的陨石撞上地球时,撞击产生的高温高压能把石墨转变成稀有且极端坚硬的金刚石。2008年,一块橄辉无球粒陨石掉落在苏丹努比亚沙漠中,研究发现,它不仅仅是一块普通的陨石,仔细分析后,科学家确定这块陨石里含有金刚石——钻石的原石。
拓展资料:
天然钻石形成于地表下超过100公里深处,再伴随着火山喷发等地质活动上升到地面。 地幔中的高温高压使碳元素结晶形成钻石,偶尔会将周围的尘埃或液体杂质包裹进去。包裹杂质的钻石通常含有少量的钠、钾和其他能揭示其形成环境信息的矿物质。
钻石是一种天然矿物质,是在未受到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完全在大自然中形成的。重量一般在0.015ct-1.10ct之间,多数在0.2ct-0.4ct之间,颜色多为白色至浅黄系列,在G色-J色之间,彩色系列为浅色的红、黄、蓝等。在紫外荧光下,多数短波下为中等至弱的黄色、黄绿色,少数为惰性(无荧光)。
天然钻石和人工钻石的区别是什么?
天然钻石是在地表深处,长期经受高温高压,天然形成的。人工钻石是人为合成的,生长周期短暂。天然钻石多是无色或浅黄色。人工钻石则多是黄色或者黄褐色,且带有沙漏状色带。天然钻石有很强的吸油性,而人工钻石的吸油性很差。同样品质等级的人工钻石要比天然钻石便宜许多。
1、形成条件
天然钻石是在地表深处,长期经受高温高压,天然缓慢形成的。它们淬炼要求高,形成时间也比较长,因此十分珍贵。而人工钻石是用高温高压法或化学蒸气沉淀法合成的,合成钻石的生长周期非常短,只需要数周至一个月。
2、颜色
天然的钻石大多是无色的,有些还会呈现浅黄色;而人工合成的钻石多数是黄色或者黄褐色,并且带有沙漏状的色带。
3、吸油性
天然钻石有很强的吸油性,而人造钻石的吸油性就很差,大家可以将钻石沾些脸上微量的油脂,用拇指磨擦该钻石,如果是真的钻石,那拇指会感到一种胶黏性,不易滑动,而人工钻石则会让拇指有十分顺滑的感觉。
4、价值
虽然人工钻石和天然钻石在外观上一般人很难辨认,但是如果在购买时你就会发现,同样品质等级的人造钻石要比天然钻石便宜许多,有的甚至只有天然钻石的五分之一价格。
该文章由作者:【共产主义渠】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