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清代的朝珠现在值多少钱?
看过《甄嬛传》的你,想必对朝珠不陌生。官员上朝佩戴朝珠是清朝独有的一种礼仪,经历时间的涤荡后,保存完好的朝珠已是凤毛麟角、奇货可居,如今在拍场上往往是以百万元计。
身份不同,朝珠的质地、工艺亦不相同,其中东珠和明黄色绦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才能佩戴。其他贵族官员的朝珠用材就相当广泛,有红珊瑚、翡翠、琥珀﹑蜜蜡、青金石、碧玺、玛瑙、红蓝宝石、猫眼石等多种。用材越珍稀,其价值自然越高,而佩戴官员的品级越高,其身价也会随之提升。经历时间的涤荡后,保存完好的朝珠已是凤毛麟角。从清代流传下来的朝珠,保全完好的能占到一成就已经是幸事了。
朝珠的市场价值如何?瀚海2013年春拍中,有108颗子珠造型的“清中期伽南香朝珠串”以50万元起拍,最终以316.25万元成交,超估价数倍。
保利2011年春拍中,有108颗圆润晶莹东珠组成的“清乾隆 御制东珠朝珠 ”以1322.5万成交;在同场中,有“清
御制翡翠朝珠项链(“黄仲涵项链”)”拍出了2300万的高价。
香港苏富比2010年春拍中,有“清十八世纪
御制东珠朝珠”拍出6786万的天价,也是至今拍卖市场御制珠宝的最高世界纪录!!!
当然,这只是拍场上的成交价,在一般的藏家交流中,一串完整的普通朝珠市价在30万元到60万元之间。如保存特别完整,用料又精致或珍稀,上百万元也不在话下~
慈禧最重要的镇墓之宝是什么?现在下落如何?
关于慈禧的传闻有很多,大多数的人对于慈禧没有好的印象,因为慈禧让中国受到那么多的灾难,因为慈禧让中国落后别的国家几十年。据说慈禧去世之后在古墓里面埋了很多的奇珍异宝,对于慈禧最重要的镇墓之宝很多人不是很了解。
慈禧的这个镇墓之宝是“东珠”手串,满语里边叫塔娜。东珠是什么呢?东珠就是产自牡丹江,镜泊湖一代的珍珠叫东珠,也叫北珠。产自南方一代的珍珠为南珠。
东珠以装扮在头饰,耳环上熠熠生辉,珠光宝气受到当时统治者的垂青。再加上清朝满族本来就起源于东北的一带,不论是装扮还是朝服,都有着当地的民族特色,比如说清朝朝服上的朝珠。
东珠也只有皇上,皇后,皇太后等人的朝珠才能用东珠制作。在慈禧陵建好以后,就决定把这串最爱的手珠作为自己的陪葬物和镇墓之宝。于是她就亲自去自己的陵寝,并把这串手珠扔到了陵墓中的金井之中。
慈禧太后反复无常,尤其是这个手珠,陪伴她出席了各种尊贵的场合,显示她尊贵的身份。突然间手珠没了,手里也痒痒不舒服。在慈禧太后产生这个想法不久以后,李连英就带着内务府到慈禧太后的陵寝金井中取回了这串手珠。
这串手珠现在在哪里也是有很多说法的,有的说还在慈禧的古墓里,有的说是被盗墓人给拿走了。人们对于慈禧的褒贬不一,有的人觉得她就是卖国贼,有的人觉得如果没有她,晚晴会更加的落魄。
清代东珠多少钱一颗
这个看大家对东珠的一个认知情况,我的老东珠200元~2000元不等,自己收藏的几颗极品不好估价!
清朝公爵礼帽上的东珠有几颗?
顶珠的质料和颜色的不同,代表了官员的品级的不同,清政府规定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六品用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缕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雍正八年(1730年),更定官员冠顶制度,以颜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宝石。
亲王冠顶装饰有10颗东珠,亲王的世子冠顶装饰有9颗东珠,
郡王的冠顶装饰有8颗东珠,贝勒冠顶装饰有7颗东珠,
贝子的冠顶装饰有6颗东珠,镇国公冠顶装饰有5颗东珠,
辅国公,不入八分公以及民公冠顶均装饰有4颗东珠。侯爵的冠顶装饰有东珠3颗,
伯爵的冠顶装饰有东珠2颗,一品官冠顶装饰有东珠1颗。以上官员的顶戴上均衔红宝石。
二品官冠顶饰有小宝石1颗,上衔镂花珊瑚(镇国将军和子爵同武一品官,辅国将军和男爵同武二品官)。
三品官顶戴上饰小红宝石,上衔蓝宝石。
四品官顶戴上饰小蓝宝石,上衔青金石。
五品官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
六品官顶戴上饰小蓝宝石,上衔砗磲。
七品官冠顶上饰小水晶,上衔素金。
八品官为阴文镂花金顶,没有装饰。
九品官顶戴为阳文镂花金顶(指未入流的文九品)。
会试中试贡士冠顶衔金三枝九叶。
举人、贡生、监生冠顶为镂花银座,上衔金雀。
生员冠顶为镂花银座,上衔银雀。
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怎么理解?
意思是:
西珠比不上东珠,东珠比不上南珠。指的是南珠乃中国最好的珍珠。
南珠是中国的,西珠是西欧的,东珠是日本的。另外,就中国来说,东北产的珍珠又称东珠或北珠,很珍贵,清代皇帝皇后戴的朝珠用珠就是这个。
南珠乃中国最好的珍珠,它以马氏珠母贝产出,颗粒大、圆润、晶莹、非常精美、光彩迷人,被誉为国之瑰宝。
南珠的主要产地就是广西合浦,所以也叫“合浦珠”,今天则叫“北海珠”。
第一次把合浦珍珠称为“南珠”的,是明代著名学者屈大均。他在自己编写的《广东新语》中写道:“合浦珠名曰南珠,其出西洋者曰西珠,出东洋者曰东珠,东珠豆青色白,其光润不如西珠,西珠又不如南珠。”
今天的北海市里还有南珠广场、南珠宫、南珠苑等等。
扩展资料
南珠之乡合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的下辖县,亦是成语“珠还合浦”的源发地。
珠还合浦,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出自 《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东汉时期,合浦郡盛产珍珠闻名海外。
合浦,取义“江河汇集于海之地”,又“以其地有大廉山”,故名廉州。
这个貌似不显山露水的小城,在中国古代却曾经是海上丝路最早的始发港之一,辖区范围甚广,追溯其历史,甚至要早于广州、宁波和泉州。
合浦置郡始于汉武帝元鼎元年,郡治初在徐闻,东汉移至合浦。两千多年前,汉武大帝派兵灭南越成就了其一统南方的霸业,一把怒火焚烧了当时南越国的国都番禺,设立岭南九郡。
盛产珍珠的合浦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当地客家人先进的经商理念,一跃成为西汉海外贸易的重要始发港。
至此,海洋文明与陆地文明在这个天然良港交汇融合,合浦的南珠与长安的丝绸,也一同被夹裹成古代海上丝路历史节点上永不褪色的亮彩。
清朝慈禧太后脖子佩戴的那串珠子叫什么,值多少钱
帝王绿极品朝珠,慈禧最爱的一串。
根据以往的成交经验,此串价值5亿以上,从慈禧到光绪再到珍妃,这条串串充满了故事。
朝珠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挂在颈项垂于胸前。朝珠共108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称分珠,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都有区别。
御制东珠朝珠,成交价:6786万港元
朝珠的材质
珍珠、珊瑚、翡翠、琥珀、蜜蜡、鹤顶红、沉香、南红等等,以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的绦为饰。
御制东珠朝珠,成交价:RMB 13,225,000
朝珠的佩戴有明确规定:
只有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的,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员,以及五品官命妇以上才得挂用。其中珍珠和明黄色绦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
咸丰之母
▼
乾隆皇贵妃慧贤
▼
皇帝祭祀,会根据不同节气时令佩戴不同颜色材质的朝珠:惟祀天以青金石为饰,祀地珠用蜜珀,朝日用珊瑚,夕月用绿松石,杂饰惟宜。绦皆明黄色。
祭天朝珠
青金石朝珠色泽偏深蓝,似苍穹之深邃,帝王祭天时配以蓝色礼服穿戴,以祈风调雨顺,天降祥瑞。
祀地朝珠
琥珀朝珠色泽偏橙黄,似土地之丰收,帝王祀地时配以明黄色礼服穿戴,以祷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朝日朝珠
珊瑚朝珠色泽偏红,艳似太阳之光辉,帝王朝日时配以红色礼服穿戴,以表天子社稷,与日同辉。
夕月朝珠
松石绿中透蓝,似月光之清冷,帝王仲秋夕月时,配以月白色礼服穿戴,以盼月圆人安,万物安稳。
更多精美朝珠欣赏
清中期 珊瑚朝珠
珍珠朝珠
清 蜜蜡朝珠
南红玛瑙朝珠
沉香木朝珠
翡翠朝珠
皇帝皇后才能佩带的东珠朝珠
清 皇帝御用朝珠
绿松石漆红朝珠
菩提子朝珠
清 碧玉朝珠
清 沉香朝珠
清 琉璃朝珠
清 翡翠朝珠
珍珠朝珠
清 东珠朝
咸丰皇帝佩带的东珠朝珠
该文章由作者:【萧远山】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