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与俄罗斯玉的区别在哪里
从广义的角度上来讲,新疆和田玉和俄罗斯玉因为主要成分都是透闪石所以都属于和田玉。但是因为矿物的差异性和产出环境的不同,他们在质地上的差异也很大,两者的经济价值也不相同。
新疆和田玉与俄罗斯玉的区别:
1、从形态上来看
新疆和田玉有包括山料、籽料、山流水、戈壁料多种产出形态,而俄罗斯玉主要以山料为主,缺乏和田玉的籽料和山流水,这是它们形态上的差别。
2、从颜色上来看
俄罗斯料杂色比较少,颜色比较纯净,鲜艳而明亮。而新疆料却含有少量的杂色,颜色没有俄料那么纯净。俄玉的白度超过大部分新疆和田玉,其颜色较为纯净,少有杂质,而新疆和田玉或多或少会带有些杂质。比起新疆和田玉,俄玉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白。
3、从玉质上来看
新疆和田玉因透闪石含量较高,因此质地更为温润细腻,结构缜密,而俄罗斯玉因透闪石含量不稳定因此质地较疏松,在雕刻中还容易出现崩口、崩点的现象。
4、从玉性上来看
新疆料光洁油润,玉肉若凝脂,俄料则显得较粳。
5、从光泽上来看
新疆料的光泽油润内蕴,白得有些滋润,而俄料虽是玻璃光泽但是略带瓷感,显得有些死白,苍白干涩。
6、从透明度上来看
俄罗斯玉的亮度要高于和田玉的亮度。
7、从硬度来看
俄罗斯玉的硬度低于和田玉的硬度,我们可以用小的钢刀刮一下或者是放在玻璃上蹭一蹭就可以感受到它们之间硬度的区别。
8、从地质来看
从质地上说,新疆和田玉质地更为细腻密实,玉肉如凝脂,而俄玉的纤维交织结构,其质地较为粗糙,玉质不够紧密,因此它的密度和硬度较之新疆和田玉更为低一些;从光泽度上说,新疆和田玉光泽油润,油脂感非常好,给人以温润的感觉,而俄玉则虽泛着玻璃光泽,但显得苍白干涩,但有种干涩涩的感觉。
俄料碧玉也是和田玉吗?
根据目前国家鉴定标准:透闪石玉统一归为和田玉,不作产地区分的鉴定原则:俄料,韩料,青海料,与新疆和田玉一起,都属于和田玉。
同时:碧玉,青玉,白玉,黄玉,糖色玉,只要是透闪石质地,符合和田玉鉴定要求的,都是能出证书的和田玉。
俄料和田玉
俄罗斯碧玉产地主要分布在伊尔库茨克州、克拉斯克雅尔斯克边区、乌拉尔山脉、西伯利亚矿区等地。主要的矿物质成分为透闪石及阳起石的类质同象,约占69-95%;次要矿物有透辉石,蛇纹石,绿泥石,滑石,磁铁矿形成黑斑点。俄罗斯碧玉以其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来看,完全符合软玉(和田玉)的鉴定指标,所以它们均属名副其实的软玉。
大凡价值高或需求大的玉材和成品,多会出现人工仿制和人工改良品。俄罗斯产的碧玉以其色泽沉稳浓艳而深受广大玉器爱好者的喜爱,销售价格直线上升。
有哪些鉴别和田玉的识别技术?如何区分和田玉与俄罗斯玉
1.俄料和和田玉,虽然都有白色,但是白是不一样的。俄料以山料为主,内含矿物杂质、绺、裂纹、绵很少,看起来很干净非常白。相比之下,和田玉含少量的矿物杂质,结构呈纤维交织的毛毡状,俄料相比和田玉看起来绵、绺多一些,显得脏一些。此外,俄料的白色看起来干、浆,没有油脂的润度,而和田玉最大的特点就是润。
2.和田玉在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自然外力的作用,表面会留下石皮和棕眠,这是籽玉天身的显著特征。俄料以山料居多,山料是没有石皮和棕眠这一特点的。之前在雕琢时,为了美观,这些石皮都会被去掉,但是现在为了证明和田玉的籽料身份,大多都会留下一小块儿外皮,俄料的雕件上是不可能有外皮的。
3.俄料的体积一般比和田玉大,做出的物件以大件为主,和田玉则是小件居多,特别是和田玉籽料做出的玉器。此外,大小体积不同,价格上也有区别,和田玉虽然小,但是价格比俄料高。另外,俄料玉器上多用糖色做俏色,和田玉的糖色在加工时大多被去掉了。
俄罗斯玉与和田玉的怎么区分?
如今的市场中,俄罗斯玉可谓生逢其时,借着玉器市场的繁荣与和田玉资源的匮乏而大行其道。不少大把花钱购买和田玉的买家,最终发现手中的是一件俄罗斯玉,为此懊恼不已。那么,如何识别俄罗斯玉,就成了收藏者绕不开的话题。
俄罗斯玉与和田玉非常相似,从物理属性说,两者都属于透闪石类,构成差别不大。而且俄罗斯玉的品质也较好,价格不断攀升,一些极品并不输于和田玉。这就为两者之间的鉴别带来了微妙的影响。
从已有的资料看,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媒体开始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很特别的白玉,这些白玉与和田玉非常相似,但怎么看就是感觉不太对头。这些被发现的白玉其实就是俄罗斯玉。一些鉴定机构此时也对这些俄罗斯玉进行了分析和鉴定,认为俄罗斯玉与和田玉在结构上极其近似,只是在组成上有微小的区别。
从这样的资料不难看出,和田玉与俄罗斯玉确实有差别,而这种微小的差别通过鉴定与检测也可以区分。
所谓鉴定与区分主要是针对这种情况,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一般收藏者必须完成两者的区分。至于个别特殊的例子,如上好的俄罗斯玉,品质与极品和田玉都不分伯仲,它被收藏者认可,也会获得很高的价格,那又另当别论了。
招数一:看“白
相玉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判断俄罗斯玉与和田玉也是一个结合各方面特征综合分析的过程。如果说,通过肉眼简单观察就能够看出不同的话,那就是俄罗斯玉的“白”。
玉材的来源看,俄罗斯玉中95%都是山料,也有籽料,但是相对来讲,籽料在市场上比较少见。与和田玉山料相比,俄罗斯料的脏、绵、绺等较少,非常白,一块比较大的俄罗斯料也往往没有脏、绵、绺出现。相对来说,和田玉山料的脏、绵、绺则较多。
从玉质来讲,普通的俄罗斯料颜色很白,但却给人干、死、浆的感觉,缺乏油性与细腻。如果细看内部结构就会发现,俄罗斯玉仿佛是一块块绵斑组成,而和田玉籽料却非常细腻。用强光一打,内部结构呈细粥状,油性很强。这一构成上的区别实际是最根本性的,也是最为精到的一点。我们古代评价一块好玉,要讲它是否温润,实际上说的就是细腻与油性。比如,我们把羊脂白玉作为玉的上品,,除了讲白,一定也要讲油性。俄罗斯玉恰恰是玉色很白,但是缺乏油性。用有无油性一衡量,俄罗斯玉与和田玉高下立判,具体玉件一般也就区分开来了。
招数二:看“皮”
看“皮”是目前市场上最为流行的鉴别方法。“皮”是籽料的特征,确切说,不只是“皮,’,而是“皮”和“棕眼”和田玉籽料经历了河道中长期的天然冲刷与撞击,在表面形成了石皮和棕眠这是籽玉的天然特征。
以前的玉器厂雕玉的时候,籽料外皮都会被去掉,但是现在为了证明玉件的籽料身份,一般都会雕件上留下一小块外皮。由于山料是没有外皮的,俄罗斯玉又大都是山料,因此留皮成为目前和田籽玉最好的防伪标志,无论是北京工、扬州工是上海工,和田籽玉都会留皮。
俄罗斯玉中也有一种黑皮。这种黑皮实际上是一种脏,但是,现在一些人却利用黑皮来做文章,比如用黑皮冒充和田玉籽料,或者还用黑皮做俏色。应该说,黑皮与籽料的外皮是不难区别的,只需留心就是。
招数三:看雕工
区分俄罗斯玉与和田玉,可以将工艺作为一种参考,结合其他特征进行判断。这是因为目前北京工、上海工、扬州工都以雕刻和田玉为主,市面上的俄罗斯玉则以广州工与河南工居多。可以说,更为精到的工艺多出在和田玉籽料上。不过这种方法里面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收藏者需要了解掌握各地工艺水平与工艺特点。
招数四:看大小
玉件大小不能作为判断玉件质地的绝对依据,但是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由于和田玉籽料通常较小,价格昂贵,雕活儿也就以小件为主,大器型在市场上较少。因此,目前市面见到的摆件、玉牌、手镯等,都以俄罗斯玉居多,看到大件玉器自然要先画个问号。
招数五:看“糖”
俄罗斯玉往往带“糖”,和田玉山料也带“糖”。可以说,带“糖”是山料的主要特征。关于“糖”的看法,目前在市场认识上并不完全相同,有人喜欢,有人厌恶。按照玉界传统的看法,“糖”属于玉料本身瑕疵的一种,所以,从和田玉的传统加工工艺出发,除非极其特殊的情况,“糖”一定会被去掉的,而为了迎合市场,俄罗斯玉的“糖”一般不会去掉,而且往往利用“糖”来进行俏色,无论是河南工,还是广州工,概莫能外。因此看到“糖”,收藏者一定要多个心眼儿。
不过,也许还会有藏友问,通过以上看色、看皮、看工、看器型、看“糖”就可以把俄罗斯玉与和田玉区别开来了吗?
首先,以上所说的方法只是针对大多数情况而言,它可以帮助收藏者在市场中理清思路,这一点大家通过实践会得到印证;其次,如将以上几点落到某一件具体的玉器上,那么一定要有综合性与灵活性的分析,有的可能会在石皮上找到判断依据,有的可能在工艺上发现问题,而当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看一块玉器基本上就八九不离十了;再有,相玉是一个复杂而需要经验积累的过程,要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而在市场中也会遇到很多错误的观点,收藏者要细心甄别。
此文章为艺术品收藏资讯原创,特此声明!
该文章由作者:【潇洒哥】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