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珠宝啊土库(四会珠宝批发市场)

四会玉器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玉器源于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兴盛于战国及两汉时期,繁荣于明清。四会的玉器加工也有很长的历史,早在清末民初,四会就有一些人在当地开设“家庭作坊”从事玉器雕刻加工。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四会已办起了一批玉器加工厂,玉器加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玉器加工技术和玉器品质迅速提高,品种更加齐全,成为当时广东省内少有的上规模生产玉器系列产品的地方,一些玉器产品还被评为广东省名优产品,在省内已颇有名气。

改革开放后,由于种种原因,玉器企业转产,原企业内的工人纷纷在县城沙尾路一带开设玉器加工销售门店,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条“玉器街”。从此,四会的玉器加工场、加工店和家庭作坊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四会已有玉器加工户1000多户,从业人员达8000余人,年产值超1亿元。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玉器加工新行业。

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四会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引导下,四会玉器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建设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玉器街、玉器城等玉器专业市场,吸引了大批客商前来投资和进行玉器交易,在国内乃至东欧、东南亚等地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同时,四会的玉器商户为了扩大业务,自发形成“玉器天光墟”市场,每天黎明前,“天光墟”灯火通明,人头涌涌,熙熙攘攘,前来采购玉器的客商络绎不绝。四会玉器市场逐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玉器产品销售集散地,成为了广东最大的翡翠玉器批发市场。经过几代人琢玉工艺技术的传承和历届党委政府的扶持,四会的玉器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并在玉器加工、玉器产品造型、玉器销售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到2006年底止,已发展成玉器商铺1000多家,玉器加工厂400多家,玉器加工场4000多家,从业人员8万多人,年加工玉璞7000多吨,年产值15多亿元的规模,成为了四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产业。四会已成为了国内重要的翡翠玉器加工基地和广东省四大翡翠玉器加工基地之一,也是国内知名的玉器加工销售集散地和广东最大的翡翠玉器批发市场。2014年,在广州、扬州、上海、北京等玉器销售市场,大部分的货源都来自于四会。2003年,四会市荣获“中国玉器之乡”称号,玉城也就成为了四会市的城市简称。四会玉器业的兴旺还带动了商贸、旅游、酒店、饮食等行业的发展。

他山之玉,四会成器

清朝末年,不少宫廷的玉器匠人流落民间,一些玉器匠人“南飞”广州,经营玉器生意,一些四会的青年农民跟着他们当学徒。此后,为了躲避战祸,不少人回到四会老家,这些人也将玉器加工技术带回四会,逐渐发展起来。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四会共有玉器加工户1000多户,从业人员达8000余人,年产值超1亿元,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玉器加工行业,形成了一条集玉器加工、销售于一体,生意兴旺的玉器街。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的各路玉器珠宝商纷纷来到四会,进行玉器交易。有着悠久雕刻工艺传统的福建莆田、河南南阳人,嗅到了四会发展玉器产业的商机,纷纷到四会“淘金”,大大提升了四会玉器产业的雕刻技术和精细化水平。 据统计,到2006年,四会的玉器商铺已发展到近1000家,玉器加工厂400多家,玉器加工经营户已经达到4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8万人(其中四会本地人4万左右,福建莆田、河南南阳人各约2万),年加工玉璞量达到7000吨以上,年销售额超过15亿元。走在四会玉器街,处处都能听到车玉声,“玉器之乡”不负盛名。

“他山之石,四会成器”,没有玉石矿产的四会,却拥有“中国玉器之乡”的美名。四会的玉石原料大都来自缅甸的翡翠玉石,所生产的翡翠玉器产品种类齐全,包括摆件、玩件、挂件、饰件等,款式多样,品质上乘,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产品远销港澳台以及东欧、东南亚等地区。四会玉器产业的发展,培育了一大批玉雕工艺师,生产出的玉器产品构思巧妙,工艺精细,有许多产品被评为中国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优秀作品;在中国艺术博览会上,评选出的珠宝玉器类金奖、优秀奖作品中,四会的占了大部分。 我国作为全球最有潜力的珠宝生产、消费大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加快发展,珠宝业越来越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玉器与其他珠宝首饰的结合也更加紧密,玉器业发展前景广阔。我市玉器行业发展还处于成长期,玉器生产销售大都以个体户为单位,缺乏品牌意识,未能形成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经营,市场竞争力不够强。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四会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玉器产业向规模化、规范化、高端化的发展目标,实现玉器产业的升级。一是加强引导扶持。扶持一批重点企业,鼓励重点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管理水平,树立品牌,利用品牌的效应,辐射、带动更多的企业和个体户。二是搭建平台,加强推介。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进行大力宣传。并通过组织举办玉器产品展销会、订货会和博览会以及研讨会等活动,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扩大对外影响,提高知名度。三是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功能配套。通过向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拓展,进一步做大、做强、做长玉器产业链。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玉石交易、玉器加工、产品销售等专业功能区,不断完善功能配套。四是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加强与大专校联合,在四会建立珠宝玉器专业学生实习基地和玉器加工工艺技术培训基地,加强对玉雕技术人才的培训,不断壮大玉雕技术人才队伍。同时,积极组织对玉雕工艺人员进行职称评定,培养更多高级专业人才,提高玉器工艺的档次和水平。

四会珠宝啊土库(四会珠宝批发市场)

中国24个珠宝玉石集散地,您了解多少

1、辽宁阜新:中国玛瑙之都

2、内蒙古赤峰:巴林石基地

3、辽宁岫岩:岫玉加工基地

4、山东昌乐:全国最大的蓝宝石批发交易集散地

5、青岛城阳:中国珠宝饰品生产基地

6、江苏东海:中国水晶之都

7、河南镇平:中国玉雕之乡

8、苏州相城:中国珍珠产业基地

9、浙江临安:中国昌化石产业基地

10、浙江诸暨:中国珍珠之乡

11、浙江青田:中国青田石生产及贸易基地

12、福州晋安:中国寿山石民间艺术之乡

13、福建莆田:中国珠宝玉石首饰产业基地

14、广州花都:中华珠宝之都

15、广州番禺:世界珠宝产业基地

16、深圳罗湖:黄金珠宝产业聚集地

17、广东顺德伦教:中国珠宝首饰加工基地

18、广东平洲:中国产值最大的玉器市场和中国最大的缅甸翡翠玉石集散地

19、广东四会:国内最大的翡翠加工基地

20、广西梧州:世界人工宝石之都

21、云南腾冲:中国翡翠第一乡

22、云南瑞丽:中国最大的珠宝玉石雕刻、加工、贸易中心

23、云南龙陵:黄龙玉之乡

24、湖北竹山:中国绿松石之乡

25、四川西昌:南红玛瑙之乡

中国最大的玉器批发市场在哪里?

下面介绍中国八大玉器批发市场都在哪:

1、南阳玉雕大世界:

南阳玉雕大世界建在南阳卧龙路原南阳市烙画厂院内,占地25亩,总建筑面积27300平方米,其中商业用房200套,经营玉雕、烙画、根雕、陶瓷等工艺品,是南阳城区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专业市场。作为南阳玉雕大世界的业主单位,南阳市烙画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于最近按照“多元投资,股份经营”的原则对企业进行改制,组建了股份制企业南阳市三宝工艺品有限公司。改制后的企业以新得观念、新的机制作保证,使南阳玉雕大世界真正成为南阳对外开放的一个新亮点。南阳玉雕大世界是展示南阳玉雕风采的重要商业阵地和文化阵地之一。

它对引导玉雕产业发展,提高玉雕产品上档次,促进玉雕消费,弘扬玉雕文化,起到积极作用。整个玉雕大世界展示着风格独特,巧夺天工的中华七千年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玉文化,充分体现了玉文化的历史性、知识性、艺术性,深刻诠释着美丽、丰富、神奇的玉文化内涵。

它的巨大魅力使您更多地了解了玉的品种,玉的鉴赏,玉的美学,玉的保健,玉的佩带,玉的收藏。玉的光彩因玉雕大世界而愈加璀璨,玉雕大世界因玉的润泽而魅力无穷。

2、姐告:

姐告,傣语,意为旧城,是中国云南省的最大的边贸口岸,云南50%左右的边贸物资从这里进出,是云南省瑞丽市的新经济开发区。姐告位于瑞丽市南面4公里处,面积1﹒92平方公里,是320国道的终点,有“天涯地角”之称。它对面是缅甸的木姐市。

玉城位于姐告边境贸易区内,占地10余亩,有店铺60多家,以玉石毛料批发和树化玉销售为主。每天上午8点至10点是玉城最繁忙的时候,人们集中在这里买卖玉石毛料,珠宝雕刻师们往往在这个时候到这里“淘”毛料,然后拿回去转手或雕刻。

曾经就有一位雕刻师在这里花几十元钱买了一块料,然后雕刻成搏斗中的狮子,最终拍卖得十六万美元。所以决定玉石作品价格的因素可能不是成色,也许是雕刻工艺。

3、镇平石佛寺:

河南南阳镇平县城西北八公里处,有一个自古就有“玉雕之乡” 美誉的玉雕产销集散地–石佛寺,在这里,以中华玉文化中心为标志的玉雕湾综合市场,与贺庄摆件市场、榆树庄玉镯市场和石佛寺翠玉玛瑙精品市场及七个玉雕专业村连为一体。

从而成为目前中国内地最大的玉器加工销售集散地,每年吸引百余万海内外客商和旅游者来此交易和观光。玉雕湾市场总规划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由中心商贸区、东部商贸别墅区、西部工业区三部分组成。作为玉雕湾的标志性建筑——中华玉文化中心。

由被国际上誉为中国八大杰出设计师之一的赵冰博士设计,整个建筑以行书“玉”字为整体造型,总投资800万元,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由展销大厅、多功能厅、玉文化博物馆及玉文化研究中心组成。

届时,以中华玉文化中心为标志的玉雕湾综合市场将在其它三个玉雕专业市场及七个玉雕专业村勾通连为一体,呈现出东西贯彻、南北回环的大气势,成为辐射全国的玉雕产业人流、物流、信息流、经济流的集合地。玉雕湾珠宝展示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市场内奇石、古玩、字画、瓷器、骨雕、角雕等旅游工艺品品种齐全、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玉雕湾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以玉雕为主、其它多种产品辅助的工艺品加工销售市场,日休闲、购物客流量达5000人次,日成交额近200万元。

4、四会玉器街:

四会玉器街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所属县级市四会市,距广州67公里。周边村屯分散着几千户以家庭为单位的玉器小作坊,在四会市内形成玉器街、玉器城、天光市场三个玉器销售板块。“街”是四会城东一条500米长的小巷子,两侧约有近500户玉器经营档口,每户10平方米左右。

“城”是一共九栋楼房,底层是玉器档口,二楼以上是住宅和雕刻加工作坊,每天午夜时都能听到整街的“吱、吱”为玉器加工声音。四会最有特色的是天光市场,是全国唯一一个农贸集市型的地摊玉器市场,规模和东北农村集市差不多。之所以叫天光市场,可能是因为早上3、4点钟开市。

天亮后7、8点钟散集,每天都能看到天亮过程而起名。天光市场每天能聚集约1000个地摊,一个地摊能有一块麻袋大的地方。以批发翡翠小件为主,而且多数是没有经过抛光的毛坯货,采购者凭经验批发后大多在当地专业负责抛光的门市抛光,然后由该店主邮寄或托运到目的地,

一般不会出现差错。市场90%是大路货,价格便宜,全国各地包括广州华林玉器街都来拿货,好的极少,是价格高难遇。到这来主要是赶早市,即逛天光市场,全国价最低。

5、岫岩玉器市场: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驰名世界、资源丰富的辽宁省岫岩县岫玉的开发,备受关注和重视,其规模、质量和影响,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目前,在岫玉产地,已形成全国最大的玉石矿山,年产量已达数千吨,占全国玉石用料的70%以上,在各玉种中独占鳌头。

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历史悠久的著名老玉雕厂家外,集体、合资、个体玉雕厂点遍地开花,辽宁省岫岩县从事玉石加工的企业多达三千零七十余家,全县50万人口中,有近六万人从事玉石加工、销售或与其相关的产业。

与此同时,承前启后,玉雕高手辈出,工艺愈加完美,精品、珍品迭出,玉雕品种亦由传统的五大类增加到十几类。

6、平洲玉器街: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平洲位于南海区东部,毗邻港澳,地处广州、佛山、南海、顺德、番禺五市交汇地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有直航香港客货港口,邻近三山港国际货柜码头,紧连广州环城高速和广州地铁西朗站出口。

全区总面积33.81 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67000人,辖10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城区管理处。平洲玉器市场是我国四大玉器市场之一,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目前这里约有玉器厂家600多家,从业人员有6000多人,每年采购加工的缅甸翡翠约3500吨,翡翠玉石成品的市场总销售额超过10亿元。

主要特点是以加工中低档翡翠手镯为主,在平洲玉器街从东到西2000余米的主要街道两边,既是玉器街市民的家,也是由市民在家里开设的玉器店。这条街道上的上百户居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加工玉器的作坊,是典型的前店后厂营销模式。

目前,平洲无论是工业化水平还是城市化的程度,都已走在佛山同级地区的前列。但与此同时,平洲各村的可开发土地存量相对有限,产业布局较为分散,成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一大制约因素。

7、阳美玉都:

位于广东省揭阳市区西部的阳美村,自1905年起,村民就从事玉器加工生产贸易,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全村共有大小玉器加工及贸易四百多家,相当于全村总户数550户的近八成,专业从事玉器加工贸易的人员达到一千五百多人。

如今,阳美村已拥有大型油锯玉机、中型夹钻抛光机、小型雕刻机等三千多套先进的加工生产设备,拥有一大批玉器琢磨及贸易术人才。阳美玉器主要是向国内外批发销售翡翠玉器。

8、腾冲玉雕城:

腾冲自古就是西南边陲的重要通商口岸,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著名的“史迪威公司”就经腾冲进入缅甸。早在500多年前,腾冲商人就首开翡翠加工先河。明清时期,就有大量腾冲人到缅甸“走厂”,使缅甸玉石产量大增,带来了翡翠交易的兴旺。

当时,从永昌、腾冲至缅甸密支那一线曾有“玉石路”、“宝井路”之称。由于腾冲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距玉石产地只有358公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腾冲几乎成为缅甸翡翠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玉石交易量几乎占全世界的九成。

近年来,腾冲县委、政府将翡翠产业作为骨干产业来抓,加强进行市场调研,多次组织相关部门、珠宝商家到先进地方学习取经;积极改善对缅关系,努力营造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货,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申报注册了“腾越翡翠”品牌。

该文章由作者:【胡静怡】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