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玉生料与熟料怎么看?
新疆和田玉生料与熟料怎么看?且听雪绒花来剖析
很多新朋友在购买玉石的时候,尤其是新疆和田籽料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商家说不要一味的追求白度,那样容易买到俄料或者生料,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今天找到两块新疆和田籽料标本,大家对比看一下。
左边的这块料子很白吧!白度都比上俄料了,但是他确实是一块籽料,只是没有玉化完全,里面除了透闪石以外还有部分石英或者云母成分,所以显的苍白,缺少润度。这种料子就是新疆料里面的鸡骨白,就是鸡骨头被暴晒后的那种白。
右边的料子,虽然白度比不上鸡骨白,但是仔细看他的油性,他的温润,给人的感觉就特别的舒服,这种从表面都能看出脂粉的料子就叫做老熟料子,虽然白度欠缺一些,但是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玉石的光芒,这才是我们说追求的品质。
当然了,说到这也许有朋友会问了,有没有又白又细又熟透了的料子,当然肯定有了,那就是今天咱们要讲的老熟料子!
何为老熟?
一些朋友入手一块和田玉籽料的时候,首先会看料子的老熟度。那么,老熟的籽料有什么特点,怎样判断呢?
1、老熟的料子,其密度和硬度会比一般玉石高,刚柔并济;
2、熟料呈现油脂光泽,色调偏暖,给人一种温暖、静谧的感觉;
3、老熟籽料的皮色多为洒金皮,其上毛孔细微,大小平均,深度较浅。
4、熟籽的形状比较流畅自然,不会有凌厉的断面和棱角,把玩起来手感圆润饱满,细腻顺滑。
另外,老熟也常用“老气”、“老结”、“老坑”、“熟糯”等术语来说明。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啦,相信大家对料子的生与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希望大家能入手到最称心的料子!
如何判断和田玉籽料的“生”与“熟”
所谓“熟”料是指和田玉籽料在河水中进化过程长,在大自然环境中形成了完美造型和优良的玉质,就好比“春种一粒粟”长成了禾苗,秋天结成稻谷,舂米后煮成糯糯的熟饭,看上去颗颗饱满圆润,油腻润滑、晶莹熟透。
熟料和生料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情况下从形、色、质上去判断料的生与熟。
1、从玉料的外形上看
在河水的长期冲刷下,老熟的料子外形圆润,线条流畅。相比之下有的料子因为未受到河水的充分冲刷,外形生硬,有棱角感存在,因此被称为生料。
2、从玉料的皮色上看
玉皮是检验和田玉籽料的一个重要标准,籽料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各种化学元素的侵蚀而形成了各种皮色,一般进化完美的玉料颜色纯正,色彩沉稳,油润感强,光泽度好。
而生料则则达不到这样的色彩美感,油润度和光泽度都不如熟料,给人干涩和沉闷的感觉。
3、从玉料的肉质上看
切开熟料以后我们会发现,它的玉质是一种暖白,温暖而不刺眼,就像煮熟的米饭和蒸熟的年糕,有着油润糯感,让人觉得内敛凝重之韵。而生料则表现出米的僵白、生硬的肉质,看上去没有熟料舒服。
一块老熟的籽料形美、皮好、肉熟,雕琢时不易崩口,容易出佳作;韧性好,把玩中不易碰碎,便于长期保管收藏;质地佳,无论是原石和还是雕件都透着和田玉的温润细腻之美感,所以一直受到藏家们喜爱和推崇。
和田玉老料算不算籽料?
老料不等于籽料。老料和籽料是两个概念,两个不同的维度啦。
籽料,是和田玉山料碎块经过雨水雪水冲刷流入河,随河流流入水中,称为和田玉山流水料,和田玉山流水原石经过玉龙喀什河几百甚至上万年的冲刷,就形成了和田玉籽料。
而,老料有两种说法,一是玉矿是老坑,料子质地比较好,相对新坑比较嫩,比较水。二是,经过长期把玩的玉件,也就是我们说的老件。
人家送的、说是和田玉老料,我摸着一不出油,二像塑料,虽然感觉凉凉的,请各位有经验的大神帮忙看看这是
从图片看东西是真的,是和田玉,属和田玉带糖,就是和田玉糖白玉。看到的工还是很不错的,简单的地方线条流畅传神,复杂的地方雕刻精细入微,雕它的人也是比较用心的了。回到主题你说的两点,第一摸着不出油,和田玉并不是说你一摸就有油了,你放在手里握着三到五分钟看看出不出油,一般的情况下新疆的和田玉都会在握着三到五分钟的情况下出油。第二点你说的摸着凉凉的,和田玉的化学性质是属于惰性的,冬天摸着不凉,夏天摸着不热,这正是它的神奇之处,你夏天摸着它不热反而凉凉的不是挺好的吗。最后一点,东西虽然工艺不错,但玉质一般,糖色较淡,不够出彩,且受限于器形大小,所以市场价值不会高了,一般在三位左右。
和田玉新料老料的区别
新料比较嫩,也就是业内常说的“太灵了”,相比新料,老料来的更加的沉稳,也更多些文化历史的色彩,和田玉的新老对玉石的价格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该文章由作者:【渔人甚异之】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