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唐诗的《望岳》)

出处:“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唐诗的《望岳》。《望岳》是现存杜甫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诗人到了泰山脚下,但并未登山,故题作「望岳」。诗篇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仙字精神。

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出处

《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望岳》。

名石《一览众山小》

奇石《一览众山小》指的是一方在中国观赏石界有着一定名气的九龙壁石。奇石《一览众山小》是一方山形景观石,整个山形古朴、大气,就如杜甫在《望岳》中所描写的泰山,雄伟、磅礴。一览众山小也因此而命名。

原诗

《望岳》

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文解释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奇石《一览众山小》

奇石一览众山小是一方有名的奇石。石种为来福建九龙壁,产于中国福建漳州市一九龙江流域。质地坚贞浑厚,肌理褶皱的变化大,风格迥异,色调雄奇高古,造型精妙独特,图案纹理富有国画意境。奇石《一览众山小》历经漫长岁月。

专家们认为,九龙璧《一览众山小》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意韵丰富,蕴涵深刻,其质美,美在坚贞雄浑;色美,美在五彩斑斓;纹美,美在构图逼真;形美,美在造型奇巧;意美,美在意味深长。其中蕴含的天地灵气、日月精华,无比奥妙神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九龙壁简介

九龙璧玉石古又称茶烘石、梅花石、华安玉,分布在福建漳州市一九龙江流域。系距今2.48亿年古生代二叠纪的海相沉积岩,经距今1.63亿年中生代侏罗纪陆相火山喷发变质而成条带状钙硅角质岩,硬度在7.2至7.8度之间。经鉴定被权威的地质部命名为“九龙璧玉石”。

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硬玉类的透辉石、软玉类的透闪石、阳起石等,经硅化重新结晶而成。结构致密、质地细腻。九龙璧玉石因河段而异,七色俱全,有藕红、褐黑、藏青、碧蓝、嫩绿、金黄、米黄等。

九龙璧质地坚贞浑厚,肌理褶皱的变化大,风格迥异,色调雄奇高古,造型精妙独特,图案纹理富有国画意境。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使九龙璧产生特殊的肌理:一是地壳运动导致条带状硅钙质角岩产生强烈的扭曲,表现出一种有序的张力美、地质美;二是经亿万年的激流冲刷,将质地较软的钙质等部分掏去,而将质地较坚硬的硅质留下,便形成了凹凸明显,沟壑纵横的肌理。这些肌理的存在,便有如国画中使用了“皴法”,艺术味道很浓,视觉效果很好。

唐宋年间被誉为珍宝进贡朝廷,现北京故宫博物院仍有珍藏。此石真正大规模采集,作为民间普及石玩,却已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了。如今,九龙璧玉石已名扬海内外。九龙璧玉石作为一种珍贵的石种,现已受到海内外藏石家的青睐。尤其是大型的山形九龙璧玉石,山峦起伏、意境深远,颇有收藏价值。

九龙江畔青山绿水、落差大、水流急、水质好,江水长年累月清澈见底,两岸四季常青。九龙璧玉石历经漫长岁月,受急流的冲刷、拍击、磨洗、滚动,自然造就千姿百态,斑驳、离奇,集柔美、秀美、壮美、雄美于一身。

九龙璧质地细腻坚硬,色彩斑斓、纹理清晰、形态各异,自古有“绿云”、“红玛瑙”之称,主要矿物成分多是长条状颗粒平行层理分布,故呈现紫红色、淡黄色、黑色、翠绿色及墨绿色条带状弯曲结构纹理,每件产品表面都是一幅天然的抽象画。

该文章由作者:【山东高考状元】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