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鼢鼠(鼹形鼠科鼢鼠属动物)

中华鼢鼠(MyospalaxfontanieriMilne-Edwards),为鼹形鼠科鼢鼠属的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又名原鼢鼠、瞎老鼠、瞎瞎、瞎鼢、瞎狯、仔隆(藏语),属于动物界仓鼠科动物,主要栖息于中国华北、西北各地的农田、山林及草原中。中华鼢鼠是典型的地下生活种类,终年在地下活动,只有当暴风骤雨冲塌洞道或水灌入洞时,才被迫到地面上来,但也有偶然到地面上来活动的现象。中华鼢鼠在林地开穴挖洞,啃食林木根系,使幼树枯萎以致死亡,对人工幼林危害甚大,并破坏自然植被,引起水土流失。

形态特征

爪较短,第二与第三趾的爪几近相等。耳小,隐于毛下,尾较长,并有较多的毛,但仍可看到皮肤。背部毛色比较鲜亮,带有锈红色。唇周围的白色区不明显。吻上方与两眼之间有一较小的淡色区。一般额部中央有一小白斑点。腹面毛色灰黑,毛尖带锈红色。足背面毛稀,白色。第一上臼齿内侧有两个凹陷。第三上臼齿后方有一延伸的小突起。

分布范围

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甘肃、青海、内蒙古、辽宁等地

生活习性

原鼢鼠终年营地下生活。

原鼢鼠的洞道相当复杂,在它栖息的地面上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土堆,地面上无直接敞开的洞口。就其洞道而言,有一条与地面平行、距地面8~15厘米、洞径为7~10厘米的主干道,沿主道两侧挖掘多条觅食洞道。比主干道更深一层的洞道称为常洞,一般距地面约20厘米,是鼢鼠由老窝道主干道进行取食等活动的通道。洞道比较宽大,内有临时仓库。

在常洞的下方,一般由1~2条向下直伸或斜伸的通道称为朝天洞,是来往与“老窝”的道路。“老窝”距地面150~300厘米。一般雄性的较浅,雌性的较深。在老窝中,一般均无巢室、仓库及便所。巢室直径约15~29厘米,巢深10~13厘米,内径14~18厘米。巢重297~608克。

原鼢鼠不冬眠,昼夜活动。由于它终年营地下生活,掌握它的过冬规律十分困难,只能根据地面上痕迹和封洞的习性判断。一般每年由两次活动高峰,春季4~5月,觅食活动加强,同时进行交配,到6~8月交配结束,天气炎热,活动减少。秋季9~10月作物成熟,开始盗运贮粮,活动又趋向频繁,出现第二次活动高峰。所以在春、秋两季地面上新土堆增多。冬季在老窝内贮粮,很少活动。据封洞和捕获时间分析,一天之内早晚活动最多。雨后更为活跃。

中华鼢鼠终年生活在地下,怕光、怕声、怕风雨。一般取食植物根系、农作物块茎、块根,但取食重点因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春、秋2季为重点取食期。春季是中华鼢鼠的产子阶段,自身需要储备一定的营养,对食物的需求量大,取食由冬季储藏品向植物活体转移,取食活动比较频繁。鼢鼠有一种封洞习性,当它的洞道被挖开后,就必然要推土封闭,将洞口堵死,然后另挖一通道衔接起来在林区活动,危害幼林,啃食幼树根系,致使幼树枯黄以致死亡,严重破坏人工育林的发展。

为害特点

原鼢鼠是农、牧业的主要害鼠,在农区,由于它们咬断作物根部,致使植物枯死,或者把整株的作物从地下拖走,造成大片作物缺苗断垄。由于大量盗运贮粮,影响作物收获量。

在牧区,破坏牧草,挖洞推出的土成堆,减少草场面积。由于洞道纵横交错,害造成表土流失,促进草场退化。

生态危害

中华鼢鼠在林地开穴挖洞,啃食林木根系,使幼树枯萎以致死亡,对人工幼林危害甚大,并破坏自然植被,引起水土流失。主要为害云杉、油松、华山松、栎类、山杏等树种及牧草、农作物。

该文章由作者:【忘情天书】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