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疣是一种由痘病毒引起的自身接种性病毒性皮肤病,一般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也可自体接种。其特点为散在多发的半球状,蜡样光泽丘疹,中央呈脐窝状,可挤出乳酪状软疣小体、症状明显但感染人数较多。而治疗可采取西医诊疗或中医诊疗,有效的预防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自身接种传染。
概述
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的皮肤传染性疾病。一般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也可自体接种。
症状
特征性的是表皮细胞内出现多数细胞质内包涵体,称为软疣小体。其小体挤压每个受损细胞的细胞核,使胞核呈弯月状,位于细胞的边缘;软疣小体由嗜伊红变成嗜碱性,在角质层可见多数35μm直径大小的嗜碱性软疣小体,若中心的角质层破裂,排出软疣小体,形成有中心的火山口样。毛囊性传染性软疣,真皮内有多数扩大的毛囊,其中充满了软疣小体。
电镜观察:细胞质内可见到病毒颗粒。
病理
感染人类的痘病毒有许多。引起本病的病毒系痘病毒科的一种DNA病毒,是人体最大的病原性病毒之一,大小约为300×200×100μm。电镜研究,病毒的形成与胞质有密切关系,胞质基质浓缩,并出现嗜酸性颗粒,集聚成大颗粒,称颗粒组合型病毒(初期型病毒);继而形成细颗粒型病毒(中期型);最后形成一层砌样外壳和哑铃状DNA内核,整个胞质基质变成病毒包涵体,又称软疣小体。形态学上与痘疮、牛痘、羊痘及其他动物病毒相似。目前培养及动物试验均尚未成功。曾报道传染性软疣能在原代人羊膜细胞、人包皮成纤维细胞、猴肾细胞及FL细胞中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不过,但因其不能通过脱膜阶段而使该病毒难以在任何细胞中生长,故不能将细胞培养分离病毒作为常规。
传染性软疣病毒因不能在组织培养细胞中繁殖而妨碍了对其DNA的分析,有限的报道表明本病毒G+C含量高于痘苗病毒,它至少有两个亚型。自生殖器分离的病毒定名为Ⅱ型,自身体其他部位分离的定名为Ⅰ型。但两个型病毒的病灶不一定局限于某个部位。临床标本中的传染性软疣病毒颗粒形态与正痘病毒相似,但其“M”颗粒表面有似雅塔痘病毒之突起管状结构,有别于天花、猴痘及痘苗病毒。此外软疣病毒无囊膜,有别于塔那痘病毒。传染性软疣病毒产生特征性皮损在临床上容易诊断,但出现在生殖器部位的皮炎及溃疡处,则常与生殖器疱疹病毒混淆,此时只有通过电镜才能作出诊断。
流行病学
传染性软疣为世界流行性疾病,本病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等儿童中发病率最高。在西方,本病发病率上升并与生殖器疱疹、梅毒和淋病的发病增 多相平行。据Willcox报道,1971~1973年男性传染性软疣增加了29.6%,女性增加了25.0%。我国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报道,本病主要常见于儿童。
本病可在公共浴池、游泳池或通过性接触传染,性接触传染主要见于性活跃的青年人,常与性交有关,故认为是一种性病,其依据有:①软疣皮损多发生于生殖器或邻近部位,同性恋者其皮损好发于肛周;②性伴之间软疣发病率较高;③上述性活跃人群中常伴发其他性病。本病很少发生于老人,最近报道有见于AIDS患者。如存在易感因素,对此病毒比较敏感者,损害易泛发,有报道在结节病、白血病、使用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者,可发生广泛的皮损。黑猩猩、袋鼠及马可自然感染。
临床表现
好发于儿童及青年人,潜伏期14天~6个月。皮损初起为白色、半球形丘疹,逐渐增大至5~10毫米,中央微凹如脐窝,有蜡样光泽,挑破顶端后,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称为软疣小体。皮损数目不定,或散在,或簇集,一般互不融合。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颈部、躯干、下腹部及外生殖器部位。多数情况下6~9个月后皮损可自行消退,一般不留瘢痕。
鉴别诊断
1、软痣/n皮损为米粒至豌豆大的结节,中心无脐窝,亦无白色乳酪样物质。/n2、汗腺瘤/n皮损为针头至米粒大小的结节,往往数目多而密集,色黄褐,质坚硬,多见于眼睑、鼻及颊等处。妇女居多,夏季加重。/n3、水痘/n皮损为透明清亮的水疱,周边有红晕,顶端无脐窝,皮疹分批发生。/n4、寻常疣/n皮损表面粗糙不平,如花蕊状,呈乳头样,中间无脐形凹陷,不能挤出乳酪样物质。/n5、扁平苔藓/n亦可见脐凹状皮疹损害,但好发于屈侧面,皮损为紫红色。/n6、基底细胞瘤/n单个较大的皮损应与基底细胞瘤鉴别,后者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面部、头部等暴露部位。有珍珠状隆起边缘的斑块或结节,表面出现角化、糜烂、溃疡、结痴,伴有毛细血管扩张,发展缓慢。/n7、角化棘皮瘤/n多见于中年男性,好发于面中部、手背与臂部,为毛囊性圆顶状坚实的丘疹或结节,中央凹陷,其内充满角质栓,除去角质栓则呈火山口状。生长迅速,约1年内自行消退,遗留凹陷性瘢痕。
治疗措施
西医诊疗:将损害中的软疣小体用小镊子夹住疣体,将之挤出或挑出,然后点入浓石炭酸或三氯醋酸,并压迫止血;亦可用刮匙刮除,外涂2%碘酒;或0.1%维甲酸酒精局部涂搽。其他,可用电干燥,液氮或干冰冷冻,巨大疣可手术切除。性伴应同时治疗。
中医诊疗:中药治疗传染性软疣以平肝解毒为主,可用泌疣清组合,同时用板蓝根、大青叶、野菊花、白藓皮等适量煎水外洗。
预防
软疣预防主要是避免到公共浴池洗澡,消毒不好、管理不善的游泳池也不要去:不要使用设备不好的旅馆、招持所的公共浴巾、拖鞋;不和传染性软疣患者发生性关系等。已患有传染性软疣者,要注意防止自身接种传染,用手搔抓患处,可引起其他部仿发生传染性软疣.应予避免。在疣病中,以传染性软疣的治疗方法最简单.可在局部用75%的酒精消毒后,以止血钳或银于夹出软疣小体,涂上碘酒,药棉压迫止血即可;也可以用刮匙将软疣小体刮除,再用33%三氯醋酸液点之,或涂碘酒。阴部和黏膜处的软疣不宜用此法,可服用无环乌昔或采用中医中药治疗。
该文章由作者:【周克】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