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腹地,迪庆藏族自治州东部,滇、川、藏大三角交汇地带,东与四川省稻城县、木里县相连,东南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迪庆州维西县、德钦县隔金沙江相望,西北与四川省德荣县、乡城县为邻。全市东西横跨88千米,南北纵跨218千米,总面积11613平方千米。
2020年全市辖建塘镇、小中甸镇、金江镇、虎跳峡镇、东旺乡、格咱乡、尼西乡、五境乡、上江乡、三坝乡、洛吉乡4镇7乡,62个村民(社区)委员会(其中57个村民委员会,5个社区委员会),666个村民小组,53个居民小组。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香格里拉市常住人口为186412人,2020年,香格里拉市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15364万元。
建制沿革
汉时为牦牛羌地。
晋时为马儿敢地。
南北朝属党项部。
隋属南宁州总管府。
唐初属吐蕃神州都督地,唐南诏国为剑川节度使地。
宋大理国为旦当(今香格里拉),属善巨郡。
元代称“大旦当”,至元三十年(1293)改属宣政院辖地吐蕃等路宣慰司。
明中叶后为忠甸,属云南布政司丽江军民府。
清康熙年间吴三桂以中甸地予达赖喇嘛,雍正四年(1726)划归丽江府。雍正五年(1727)4月,移剑川州判驻中甸,并划归鹤庆军民府。雍正八年(1730)7月,鹤庆府属迤西道。乾隆二十一年(1756)5月,于中甸地置中甸厅,设同知,复属迤西道丽江府。
民国二年(1913)4月,中甸厅改为中甸县,迤西道改为滇西道,中甸县属滇西道。民国三年(1914),滇西道改为腾越道,中甸县属之。民国十八年(1929),裁腾越道直属省。民国三十一年(1942)属云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驻丽江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属云南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驻维西县)。民国三十八年(1949)属云南省第十行政督察区(驻鹤庆县)。
1950年5月10日,中甸和平解放,属丽江专区。
1956年9月11日,国务院决定设置迪庆藏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中甸县城。
1957年9月13日,迪庆藏族自治州正式成立。
1961年由维西县划入五境区(乡)。
2001年12月17日,民政部批准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2014年12月16日,香格里拉撤县设市获得国务院批准。
2021年8月,入选云南省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行政区划
2002年,小中甸乡撤乡建镇(省政府2002年7月16日批准)、金江乡撤乡建镇。
2005年11月8日,云南省政府将格咱乡驻地由翁上村迁至格咱村。
2020年全市辖建塘镇、小中甸镇、金江镇、虎跳峡镇、东旺乡、格咱乡、尼西乡、五境乡、上江乡、三坝乡、洛吉乡4镇7乡,62个村民(社区)委员会(其中57个村民委员会,5个社区委员会),666个村民小组,53个居民小组。市政府驻地建塘镇。
地理环境编辑。
地理环境
位置
香格里拉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区域,地处迪庆香格里拉腹心地带。香格里拉市东与四川省稻城、木里二县接壤;西、南与丽江县、维西县隔金沙江相望;北与德钦县一衣带水。市境境域总面积11613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香格里拉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三江纵谷区东部,沙鲁里山脉由四川甘孜入县境,分两支将县境东西两侧包围,金沙江从土照壁进入县境,南流至金江乡撒苏碧与丽江石鼓之间,突转向东北,至洛吉吉函流入四川坪子了境,将县境南部包围。香格里拉成为两头窄,中间宽,“雪山为城,金沙为池”的雄伟太势。县境地形总趋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巴拉格宗海拔5545米,最低点洛吉吉函海拔1503米,海拔高差4042米,平均海拔3459米,县境地貌按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盆地、河谷。
水文
江河
境内河流全属金沙江水系,除金沙江干流外,境内共有大小河流244条,其中,多年平均流量在3.7~43.7立方米/秒的一级支流有硕多岗、冈曲、东旺河、尼汝河、吉仁河、浪都河、安南河、良美河、汤满河、安乐河、白水河、麦地河等13条,部长545公里,流域面积8065.9平方公里,分别在不同河段注入金沙江。
湖泊
香格里拉有高山湖泊(含冰碛湖)298个,分布蛘海拔3000~4500米地带10亩以上的有东旺乡的错纳,格咱乡的跟尼错、约子错、阿旺才错、当错、达莫错、错纳、错漫、活迪错、盖公错纳、盖公错色、错乌,洛吉乡的色列、丁郎错,建塘镇的吉迪错波、吉测错、纳帕海、属都湖、错洼拉、错九、碧塔海、尼史错纳,小中甸乡的阿布吉错、勺错、三碧海,小中甸乡与金江乡之间的白海、双海、黑海、青海、三坝乡安南错格达、九子海、哈巴黑海、湾海。其中面积最大、景观最美我是纳帕海、碧塔海、属都湖和三碧海四个高原湖泊和湖群。
气候
香格里拉市地处高海拔低纬度地带,气候随海拔升高而变化,依次出现六个气候带。属典型的“立体农业气候”,其气候特点为:
季风气候
受西南季风和南支西风急流的交替控制,干湿季节分明,6—10月阴雨天气多,雨量占全年降水量10—80%,形成湿季。11—5月晴天多,光照足,蒸发量大,雨量占全年降水量10—20%,形成旱季。
立体气候
县境内雪山耸立,河谷深遂,气候随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从海拔1503米的金沙江河谷到海拔5309米的哈巴雪山顶,依次有河谷北亚带、山地暖温带、山地温带、山地寒温带、高山亚寒带和高山寒带六个气候带。县气候幅宽、带窄形成“一山分四季”的典型立体气候。
高原气候
县境内处于偏北回归线3°25′,以大小中甸坝子为主的香格里拉高原,平均海拔3450米,一年四季太阳辐射能充裕,气温年较差小,全年无夏,平均温5.5℃。但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白天增温剧烈,夜间降温快,气温日较差大,干季气温日较差可达30℃,可谓“一年无四季,一天有四季”。
地形小气候
香格里拉地势南低北高,南部迎南来暖湿气流,降水相对于丰富,气候湿润,北部则相对干燥。香格里拉地形结构复杂,各种气候类型相嵌交错,同一气候垂直带内又有森林气候,草原气候,湖盆气候等单个小地形气候,形成“隔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香格里拉截止到2010年已知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钨、铍、钼、锰、铅、锌、滑石、小晶、石棉、白云石、大理石、褐煤、泥炭等矿种25种,矿床、矿(化)点共120个,其中已探明大型矿床1个,中型矿床5个,小型矿床15个。
生物资源
香格里拉截止到2010年境内有食用和药用真菌24科92种;维管束植物234科3582种,其中,苔藓植36科144种、蕨类植物25科160种;种子植物173科877属3278种。
香格里拉截止到2010年境内已知食用药用真菌有24科92种。境内藻类植物有31科72属196种。濒危植物有杓兰、中甸角蕨、中甸刺玫、廷菊。濒危动物有滇金丝猴、普达措半鱼人、黑颈鹤、裂腹鱼等。
人口民族
人口
2020年全市总人口(常住人口)为186412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13424人,增长7.76%,年平均增长率为0.75%。总人口占全州的比重为48.10%,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上升4.87个百分点。
民族
香格里拉除主体民族藏族外还有汉族、纳西族、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瑶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二十几个民族。
经济
综述
2020年全市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1536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71898万元,同比增长5.7%,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4.0%,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为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69624万元,同比增长9.8%,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84.5%,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为4.3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449545万元,同比增长9.6%,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60.2%,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为3.07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220326万元,同比增长10.2%,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24.2%,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为1.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73842万元,增长1.1%,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11.5%,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为0.59个百分点。全年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725692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4.9%。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3.9∶40.1∶56调整为4.4∶41.5∶54.1,第一产业比重较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较上年上升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20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为7885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6%;农业总产值为11472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6%。其中:农业产值43770万元,同比增长3.4%;林业产值18984万元,同比增长20.5%;畜牧业产值44666万元,同比增长2.1%;渔业产值1621万元,同比下降7.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5686万元,同比增长4.6%。
2020年,全市实现粮食总产量64360吨,同比增长2.2%,其中:谷物产量53626吨,同比增长2.0%;豆类产量3690吨,同比增长12.2%;薯类产量7044吨,同比下降1.1%。全市主要作物中青稞产量为8716吨,同比下降0.9%;油料产量为2553.9吨,同比下降4.0%;烤烟产量为1475吨,同比增长4.8%。
2020年,全市肉类总产量为14578吨,同比下降0.02%;牛奶产量为13000吨,同比增长7.44%;大牲畜存栏数为4712头,同比增长5.5%;生猪存栏数为134700头,同比增42.4%;牛存栏数94816头,同比增长7.5%;羊存栏数60444只,同比增长7.0%;家禽存栏数515538只,同比增长19.8%。大牲畜出栏数为852头,同比下降2.3%;生猪出栏数为136936头,同比增长15.2%;牛出栏数为16159头,同比增长10.6%;羊出栏数为35100只,同比增长9.3%;家禽出栏数为493643只,同比下降1%。
2020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5.86万千瓦时,农村累计用电量为4414万千瓦时,农业化肥施用量(折纯)4537吨。
2020年,全市国土面积为11418.68平方千米,年末耕地总资源为21484.49公顷,其中,常用耕地面积为21484.49公顷。
2020年,全市人工造林面积633公顷,森林抚育面积2000公顷,零星植树608120株。
第二产业
2020年,市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61847万元,同比增长6.7%。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4954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达10%,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51.7%;重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16.3%。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平稳增长,饮料酒产量3039千升,同比下降53.7%;水泥产量2090307吨,同比下降1.6%;铜金属产量71980吨,同比增长29.6%;自来水产量62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2.1%。
2020年,全市有资质内本地建筑业企业30家,完成总产值131392万元,同比增长15.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297396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20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072.6万元,同比下降15%;批发业销售额为660356万元,同比下降0.7%;零售业销售额为308835.3万元,同比下降4.5%;住宿业营业额为35276.4万元,同比下降19.6%;餐饮业销售额为66460.6万元,同比下降15.3%。
2020年,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共有16个,投资总额为4873054万元,其中:迪庆投资方投资16000万元;外来投资方投资4857054万元,其中省内投资方投资3640054万元,省外投资方投资1217000万元。截止2019年12月实际到位资金为3132863万元,其中省外到位资金为2389588万元。
2020年,全市共有桥梁438座51082.09延米。按建筑材料和使用性质分,永久性桥梁395座49505.09延米,半永久性桥梁28座1411延米,临时性桥梁15座166延米;共有隧道57道75384.61延米。按隧道长度分类,特长隧道2道9194延米,长隧道26道51138.33延米,中隧道17道11987.285延米,短隧道12道3065延米。
2020年,全市累计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415万元,同比增长8.01%。
政治
市委书记:杨梓江
交通运输
航空
香格里拉机场占地225公顷,机场距中甸县城5千米,飞行区等级为4D。机场标高3280.83米,可起降波音737型飞机。截止到2014年机场已开通香格里拉至昆明、成都、拉萨、重庆、北京、广州的航班。
公路
香格里拉市境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主要有滇藏公路、川藏公路、康藏公路为干道的公路交通网络。
2016年,全市公路总里程2478.397千米。按行政等级分,县道562.138千米,乡道1061.046千米,专用道13.934千米,村道676.772千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0年,全市拥有幼儿园25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4所,民办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数6959人,教职工842人;小学19所,在校学生12544人,教职工1230人,其中专职教师100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32%,辍学率为零;初级中学3所,在校学生5102人,教职工489人,其中专职教师381人,初中毛入学率112.43%,辍学率零;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96年。香格里拉特殊教育学校1所,有教职工28人,专任教师21人,在校学生数为165人。
卫生事业
2020年,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17个,其中村卫生室56个,实有床位1158张,病床使用率为61.5%,出院人数为21784人,门诊总诊疗448741人次。市域内卫生技术人员170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52人,检验师士61人,药师士34人,注册护士685人。
社会保障
2020年,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7537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5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9384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76371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7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9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5%。
2020年,脱贫退出人口为149户421人,贫困人口减贫率为100%。年末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638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6642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为458人。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香格里拉市原名中甸县,藏语称“建塘”,相传与巴塘、理塘系藏王三个儿子的封地。“甸”,似为彝语,意为“坝子”、“平地”。一说中甸系纳西语,为“土地”的音译,意为“酋长住地”或“饲养牦犏牛的地方”。香格里拉,是迪庆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1933年,詹姆斯·希尔顿在其长篇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首次描绘了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香格里拉”。
1996年10月,在云南寻找香格里拉的考察启动了。1997年9月,云南省政府在迪庆州府中甸县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举世寻觅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在迪庆。2001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02年5月5日,举行了更名庆典。
节目风俗
香格里拉各民族节日,有农历五月初五的赛马会,“丹巴市”、“格冬节”是两个宗教节日,纳西族的“二月八”、彝族的“火把节”等节日。
香格里拉各民族人民歌舞主要有:大中甸的锅庄、尼西的情舞、五境的热巴同属藏族舞蹈,纳西族的阿卡巴拉舞,彝族的葫芦笙舞、僳僳族的对脚舞。
境内藏族服饰有7种之多,纳西族服饰有3种之别。境内藏族民居建筑样式几乎囊括了除傣楼外的中国民居样式。
风景名胜
哈巴雪山
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香格里拉县东南部,距县城130千米,总面积21908公顷,属省级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主峰海拔5396米,海拔最低点为江边行政村,仅1550米,海拔高差达3896米。整个保护区4000米以上是陡峭的悬崖和高山流石滩,地貌呈阶梯状分布,依次为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寒带等气候带,山脚到山顶的温差达22.8℃。该保护区是以保护高山森林垂直分布的自然景观及栖息于此的野生动植物而设立的寒温带针叶林类型自然保护区。
普达措
普达措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东22千米处,“普达措”藏语意为神助乘舟到达湖的彼岸。普达措国家公园的水质和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类标准。
普达措现以碧塔海和属都湖为主要组成部分,海拔在3500米至4159米之间,是“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拥有地质地貌、湖泊湿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珍稀动植物等,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
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又称雪山太子,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东北约10千米的横断山脉中段怒江与澜沧江之间,处于世界闻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碧罗雪山相接。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有13座山峰,称为“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达6740米,是云南的第一高峰。梅里雪山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就称赞卡格博峰是“世界最美之山”。
松赞林寺
松赞林寺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全寺仿造拉萨布达拉宫布局,依山势而建。主殿庄严华贵,殿内壁画色彩鲜艳,笔法细腻,以描述史迹典故,弘扬佛教教义为主。扎仓、吉康两大主寺建于最高点,居全寺中央,具有汉式寺庙建筑风格。松赞林寺内收藏了有五世达赖和七世达赖时期的八尊包金释迦佛像、贝叶经、五彩金汁精绘唐卡、黄金灯等。
荣誉称号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年2月12日,香格里拉市入选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名单。
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
2020年5月,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县榜”。
2020年5月14日,香格里拉被认定为云南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0年5月18日,入选2020全囯传播热度百强市(县级)。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8月,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确定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
2020年10月20日,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2020年11月,入选“2020中国冬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1年7月,上榜“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该文章由作者:【人生百态】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