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新区(滇中产业新区的核心区域)

滇中新区位于昆明市主城区东西两侧,是滇中产业新区的核心区域,初期规划范围包括安宁市、嵩明县和官渡区部分区域,面积约482平方公里。2015年9月15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云南滇中新区的批复》(国函〔2015〕141号)称,同意设立国家级新区——云南滇中新区,打造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云南桥头堡建设重要经济增长极、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验区和改革创新先行区。

新区概况

2015年9月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设立云南滇中新区的批复》(国函〔2015〕141号),云南滇中新区正式成为全国第15个国家级新区,明确将新区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云南桥头堡建设重要经济增长极、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试验区和改革创新先行区,新区规划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按照这一战略定位,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的目标任务。同时,为适应滇中新区功能定位、发展规划的变化,10月11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云南滇中新区管理体制的意见》,构建了“省级决策领导、新区独立建制、市区融合发展”的管理体制,为新区在新的起点上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

设立过程

2012年5月,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滇中产业新区的设想。

2014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联合批复《云南省滇中产业聚集区发展规划(2013-2020年)》。

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同意设立国家级新区——云南滇中新区,打造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云南桥头堡建设重要经济增长极、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验区和改革创新先行区。

产业支撑

滇中产业新区将依托中缅油气管道,坚持炼化一体化的原则,通过园区化、集约化的发展模式,重点发展以炼油乙烯为龙头,发展清洁油品、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专用化学品和基本有机原料,最终形成20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100万吨PTA的石油化工基地。

滇中产业新区将优化提升钢铁产业。加快发展型材、板材、带材,开发各类合金特种钢材和钛合金钢系列产品。建成面向全省和周边地区的重要钢铁基地,全面提升新区钢铁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此外,还将开发面向航空、国防、冶金、医疗卫生和体育用品等领域的系列产品,建设年产80万吨钛精矿、30万吨钛白粉、4万吨海绵钛、3万吨钛材的生产能力,将滇中产业新区建成为我国钛材新材料研发和生产的重要基地,滇中地区建成全国三大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之一。

通过开放引进建设年产30万台乘用车、30万台载重运输车及相关配套产业汽车城,打造汽车及配套产业基地。

充分利用云南省硅、锗、铟等光电子基础材料资源优势和军工领域光电子技术积累,加快培育和壮大光伏发电设备、远红外成像设备、光机电一体化设备、LED节能照明及配套产业。着力构建从光电子材料到器件、整机、系统和配套加工装备的全产业链的电子产业城。

滇中产业新区将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通过完善产业链、引进龙头企业和品牌,积极发展面向省内和东南亚、南亚市场的五金家电、纺织服装、鞋帽、酒店用品等消费类产品,有效增加就业和商品出口,努力改变云南省长期重化工太重、轻工业太轻的状况,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征求意见稿提出,着力在生物医药新产品研发、市场品牌拓展、规模化生产经营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培育一批具有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企业。

据了解,滇中产业新区将着力引进国际国内农产品加工的大集团、大企业,推进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重大项目实施,全力打造“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四张名片,大力提升农业开发综合效益,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现代服务业也是规划重点。据了解,在重要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统筹建设一批物流园区,重点抓好昆明南亚国际陆港物流园、安宁国际物流园、新亚美谷物流园、产业新区保税物流园、楚雄综合物流园等物流园区建设。

事实上,按照省委省政府“核心带动,组团发展、产城融合、用地上山”的理念,产业新区将形成“一核一轴四片三个辐射带动面”的总体空间布局。

规划范围

云南滇中新区位于昆明市主城区东西两侧,是滇中产业聚集区的核心区域,初期规划范围包括安宁市、嵩明县和官渡区部分区域,面积约482平方公里。

规划要求

云南滇中新区建设,要突出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验主题,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注重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注重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以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培育现代特色产业、推进新型城镇化为支撑,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不断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在任务分工方面,云南省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支持力度。要认真做好云南滇中新区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要着力优化空间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切实保护和节约水资源。涉及的重要政策和重大建设项目要按规定程序报批。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云南滇中新区建设发展的支持和指导,在有关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帮助解决云南滇中新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区别发展

未来云南省或将在生物制药与沿边金融两方面重点突破。进一步讲,云南省如果模仿西部其他已经获批国家级新区的城市发展电子信息或汽车制造产业,将不容易找到新的突破口。

在生物制药方面,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云南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2014年,云南生物医药产业经济总量已达1013亿元。

而沿边金融则是国家对云南省的一个独特定位,有别于四川、重庆和贵州。2011年和2013年,国务院两次提出把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并同意云南和广西共同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国内不少省份都在力争依靠国家级新区来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仅仅西部,就有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陕西西咸新区、兰州新区多个国家级新区,其都在努力对外招商,吸引投资进入,其中竞争必不可少。

西部其他省区都在竞相提升各自的金融发展水平,如乌鲁木齐提出建设“中亚区域金融中心”、重庆要打造“长江中上游金融中心”、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西安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而云南由于金融机构发展不足、金融产品开发缺失、金融服务水平低、现代金融技术运用较少等问题的存在以及在人才、技术与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相对落后,面临周边省份发展的压力和挑战在不断增加。

因此,在沿边金融方面,云南省亦突破不易。

建设任务

云南滇中新区建设重点任务有六个方面。

一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突出产城融合,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二是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强对产业布局的统筹规划和科学引导,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培育特色优势明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内联外通、安全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以及适应新区发展的能源保障、水利、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

四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筑高原河湖湿地水网与山地生态绿网,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五是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合作。创新开放模式,提升开放层次,拓宽开放领域,加强同南亚东南亚及印度洋周边地区的经贸、产业和人文交流合作,努力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产业集聚平台、开放合作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

六是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按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结合农民工市民化、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同步推进新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进程。

成立意义

建设好云南滇中新区,对于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为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试验示范,培育壮大区域经济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各有关方面要统一思想,密切合作,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共同推动云南滇中新区持续健康发展。

组织保障

设立新区管委会,由省委常委和副省长等省管干部兼任,设置正厅级专职主任、副主任3人。

省委常委、滇中产业新区党工委书记:李培

滇中产业聚集区管委会主任:米东生

副省长、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刘慧晏

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正厅级):黄云波

滇中产业聚集党工委副书记(正厅级):李国林

滇中产业聚集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正厅级):陈学刚

滇中产业聚集区管委会副主任:保建彬、庄洁(女)、段钢

滇中产业聚集区纪工委书记:黎明

该文章由作者:【钋元素】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