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白华》是由霍建起执导,窦骁、董洁、郭家铭等主演的剧情片,于2011年6月29日在中国上映。该片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与进步女青年杨之华从相知相恋,到终成眷属,再到生死离别的传奇爱情故事。2011年,该片获得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组委会特别奖;同年,该片获得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剧情简介
瞿秋白是社会学系主任,而杨之华则是他的学生,杨之华是从家乡来到上海寻求民主救国的新女性,老师的才华和风度深深打动了杨之华,更让她羡慕的是瞿秋白与妻子王剑虹举案齐眉。因为人生理想的差异,她对丈夫沈剑龙感到有些失望。于是,她把全部的热情和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革命中,最终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1924年,王剑虹病逝。悲痛万分的瞿秋白第二天就出现在了课堂上。瞿秋白因住处遭到敌人的搜查而被迫转入地下活动,杨之华受组织指示负责与瞿秋白联系,师生加战友的情谊,渐渐升华。在上海工人运动的大潮中,杨之华勇敢的向瞿秋白表白,后者委婉拒绝了她。无论是否能与秋白走到一起,杨之华还是决定结束自己的婚姻,瞿秋白最终正视了自己的情感,陪杨之华一起回到她的老家萧山。回到上海后,他们在报上发表了联合声明。一对革命战友终于结成良缘。婚后,瞿秋白将一枚刻有“秋之白华”的图章送给妻子,从此成为他们一生爱的见证。1933年冬天,瞿秋白被调去江西苏区工作,杨之华因故未能同行,两人约好一定相见,没想到变成永诀。1935年,瞿秋白在福建被俘,关押在长汀监狱。在狱中写下了著名的文章《多余的话》。一个月后,唱着被他翻译的《国际歌》,坦然走上刑场,终年36岁。
演职员表
演员 | 角色 |
窦骁 | 瞿秋白 |
董洁 | 杨之华 |
郭家铭 | 沈剑龙 |
米紫安 | 冯小轩 |
章劼 | 蔡和森 |
伊春德 | 向警予 |
王同然 | 张太雷 |
邓飞 | 邓中夏 |
鲁思远 | 恽代英 |
姚克勤 | 沈玄庐 |
飞飞 | 孙中山 |
丁宇佳 | 阿元 |
出品人 | 谷国庆、颜晓群、吴宏亮 |
监制 | 李朝润、曹巧兰、郭晓伟、蒋小平、洪涛 |
导演 | 霍建起 |
副导演(助理) | 房亮、邓飞 |
编剧 | 苏小卫 |
摄影 | 孙明 |
艺术指导 | 周欣人 |
服装设计 | 刘少敏 |
灯光 | 哈斯 |
场记 | 刘向金 |
布景师 | 沈忠培 |
角色介绍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自
音乐原声
歌曲名称 | 作词 | 作曲 | 演唱者 |
《携手》 | 阿燕 | 常馨内 | 窦骁、董洁 |
获奖记录
年份 | 奖项 | 获得者 |
2011 | 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提名 | 周欣人 |
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录音提名 | 晁君 | |
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 | 孙明 | |
2011 | 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摄影奖 | 孙明 |
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组委会特别奖 | 沈爱华 | |
2011 | 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 | 《秋之白华》 |
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 | 《秋之白华》 | |
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 | 霍建起 | |
2011 | 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 《秋之白华》 |
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导演奖提名 | 霍建起 | |
2012 | 第12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电影作品奖 | 《秋之白华》 |
幕后制作
霍建起会拍摄该片是因为瞿秋白家乡的人来找他,希望能拍一个跟瞿秋白有关的电影。最初,常州的制片方找到霍建起的妻子苏小卫邀请她写该片的剧本。苏小卫认为剧本创作有一定的难度。制片方顺势邀请霍建起担任导演。他被制片人沈爱华的一句话打动,决定执导该片。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主创人员们虚写了瞿秋白和杨之华恋爱之后的这段时间。
幕后花絮
为了贴近角色,窦骁特意学习起了抽烟。
在拍摄过程中,赵寒雪为角色设计了很多小细节,通过和导演的沟通,她更好地理解了角色。
该片中瞿秋白有不少讲俄语的段落,均由窦骁亲自说对白,没有配音。
为了体现瞿秋白深厚的俄语功底,窦骁每天至少要花上六个小时的时间来练习俄语 。
影片评价
正面评价
该片采取了一种深情蕴藉的女性主观视点,透过杨之华的心理独白将历史陌生化,带着女性特有的柔情与妩媚,将瞿秋白革命生涯里那一段如歌如泣的爱情作了诗意的描述。《秋之白华》的叙事在历史的底色上着意写情,可谓含情脉脉、婉转曲折,尤其暗合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独有的浪漫情调及其典雅的语言方式。该片是一部具有独特文化品位与艺术创新精神的作品,对既有的主旋律模式做了一次颇具美学意味的突破。该片的主创们不再是亦步亦趋地去描述某些历史事件或表象,而是从当代视角来回望历史,将秋白与之华作为历史的个体,将他们个人的命运融汇于历史的大潮之中,既写了秋白、之华个人爱情的纯真与圣洁,也写了他们献身革命的坚贞与悲怆,从而出色地塑造出瞿秋白一身儒雅、浪漫而又大义凛然的革命家形象,更揭示出他磊落的襟怀及其崇高的人格力量 。(《人民日报》评)
负面评价
该片过分浪漫化以及弱化故事情节的负面效果也很明显,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刻画缺乏足够的细节支撑,情感的变化和发展也缺乏内在动因,使得在很多时候观众无法对人物的情感抉择感同身受。影片中出现的诸如向警予、蔡和森等历史人物在缺乏足够交代的情况下匆匆出场,甚至让观众对于人物关系的理解都增加了难度。董洁在片中的表现不温不火,温婉可人但是缺乏足够的感染力。窦骁基本没有将瞿秋白的这个人物的“神”表现出来,他的表演过分流于表面,对于这样一个内心情感丰富,同时又面临多种选择的相对复杂的人物,他缺乏充分认知和理解。(电影网评)
该文章由作者:【相位鞋】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