纟(汉语汉字)

纟,拼音:sī,笔画:3,释义;同“糸”。用作偏旁。俗称“绞丝旁”。

现代释义

同“糸”。用作偏旁。俗称“绞丝旁”。

(1)同“糸”[mì]第四声,1.细丝。2.幺。3.微小。4.量词,丝的二分之一。

[sī]古同“丝”。用作偏旁,俗称“绞丝旁”。很多简体是从草书中演变而来。比如讠[訁]、饣[飠]、纟[糹、糸]、钅[釒],在草书中就有写作今天的“纟”旁这种形式,所以带“糹”字旁的字就都用简体“纟”来表示了。“糸”是楷书的写法。“纟”是简化字的形体,一般只能用于左偏旁,糸、系、絮、累、繁、紫、紊等字不简化。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部】糸·康熙笔画:6;部外笔画:0

〔古文〕《广韵》莫狄切,音觅。《说文》细丝也。《徐锴曰》一蚕所吐为忽,十忽为丝。糸,五忽也。

又《博雅》微也。《玉篇》幺也。

又《集韵》新兹切。丝或省作糸。

该文章由作者:【樱庭葵】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