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海军(越南人民海军)

越南海军(越南语:HảiQuânViệtNam)创建于1955年,是一支以轻型装备为主体的近海防御型海上力量。越南海军总兵力4.2万人(其中海军陆战队3万人),划分为4个沿海区。海军现役主战装备包括袖珍潜艇2艘,护卫舰5艘,轻型护卫舰艇6艘,巡逻艇、导弹艇和鱼雷快艇等合计45艘,两栖战舰艇36艘,猎/扫雷舰艇13艘,军辅船18艘,共计125艘,总吨位约5.1万吨。主战飞机包括2架M-28海上巡逻机、3架Be-12远程反潜顺察机等。

装备舰船

越南海军的现役主战装备虽然种类齐全,但绝大多数是由苏联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援助而来的,或是美国20世纪40年代生产的装备。例如5艘别佳级护卫舰,是陆续在1978~1984年间引进的,3艘美制1-150级和511-11528级坦克登陆舰均为20世纪40年代前期产品,已很少在海上活动。此外,越南舰艇的吨位普遍较小,除了“别佳”级护卫舰的吨位达到千吨以外,其它舰艇(登陆舰除外)的吨位最大不超过600吨,小的只有几十吨。虽然越南对一些舰艇进行了改造升级,但由于这些装备服役年限长,普遍老化,零备件严重不足,因此明显影响了越南海军的整体作战能力。

在现役的100余艘水面舰艇中,携载的武器以各种口径的舰炮为主,只有5级19艘舰艇装备有反舰和防空导弹,如2艘BPS-500级轻型护卫舰装备有最大射程达130千米的2座4联装SS-N-25反舰导弹以及SA-N-10防空导弹24枚。SS-N-25是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研制的一型远程、多用途亚音速反舰导弹,射程5-130千米,飞行速度0.9马赫,飞行高度5N10米(末段掠海)。由于该型导弹飞行高度低,本身的雷达反射面积小,使敌舰难以发现和拦截,故而易于达成攻击的隐蔽性和突然性。可见,越南海军水面舰艇具有一定的反舰、潜和防空作战能力,其反舰作战半径最大可达130千米。SA-N-10是苏联20世纪80年代由陆用SA-16低空、超低空防空导弹系统移植而来的产品,属第二代防空武器,飞行性能优良,具有较大的作战空域,最大射程5000米,射高3500米,最大速度1.7马赫,采用红外制导,单发杀伤概率0.6。

装备防空导弹的共4级11艘舰艇,除BPS-500级外,还有“毒蜘蛛”级轻型护卫舰、“光明”级巡逻艇、“大胡蜂”级导弹艇等,分别装备了SA-N-5和SA-N-10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SA-N-5主要用于对付低空和超低空慢速飞行的空中目标,保护舰船自身免受空中袭击,最大射程6000米,射高30-2300米,最大速度1.5马赫,采用红外被动寻的制导,单发杀伤概率0.5。

5艘“别佳”级护卫舰是其主战装备,不过未配备反舰和防空导弹,携带的武器主要是406毫米或533毫米鱼雷、反潜火箭弹和76毫米舰炮。鱼雷和舰炮的最大射程为15千米,反潜火箭深弹的最大作战半径为6000米,具有中近程反舰/潜作战能力。

水面战舰在防空作战中,以各种口径的舰炮为主,舰空导弹为辅,具有有限的近程点防御作战能力。如“别佳”级护卫舰装有2座双联装76毫米炮,BPS-500级轻型护卫舰有1座76毫米炮和1座30毫米AK-630炮。这些舰炮基本上都由苏联生产,主要承担近程防御作战任务。其中以6管30毫米AK-630炮最为先进,达到了20世纪80年代水平,射程2000米,射速3000发/分,能形成密集弹幕,不仅能反低空飞机,也具有较好的反反舰导弹能力。其余舰炮多为20世纪60年代水平。

越南潜艇部队是建立在六艘“基洛”级潜艇基础上的。2009年,越南向俄国营武器出口公司订购了6艘636M型柴电潜艇(北约称“基洛”级),合同金额高达32亿美元,在越南国防预算中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也是俄罗斯最大的海军出口订单之一。俄罗斯将交付其中两艘潜艇。第一艘(河内号,舷号HQ-182)正在进行航行测试,已成功完成12次下潜,其中包括一次深潜测试。该潜艇的国家测试将于夏季完成,2012年9月交付越南。第二艘潜艇(胡志明号,舷号HQ-183)的系泊测试也将开始进行。第三艘潜艇(海防号,舷号HQ-184)于2013年8月下水。其他几艘潜艇的准备工作也即将开始。

海军的空中装备为2架M-28海上巡逻机和3架Be-12远程反港,侦察机。M-28的速度335千米/小时,升限4200米,航程1365千米。其ARS-400雷达系统可进行360°搜索和侦察,探测160千米外的目标。Be-12的速度为608千米/小时,升限达11280米,航程7500千米。该机可携载包括深弹、水雷或鱼雷等共计5吨的攻击武器。但由于数量有限,越南海军的空中作战能力明显不足。

然而,由于越南非常重视对海洋权益的争夺,因此其海军的后勤装备现代化步伐明显较快,其军辅船的数量在南海周边国家里属于较多的,主要有3级20艘在役,其中包括2座浮船坞。此外还有2艘YOG-5级驳船、1艘海洋拖船和10艘港口拖船等。这些军辅船很大一部分是越南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根据“自立自强”、“自主造船”的思路自行建造的,国产化水平较高,减少了对外国装备的依赖,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总体来说,越南的海军支援保障装备建设水平较高,能够形成有效的海上支援保障能力。

海军基地

越南海岸线总长约3260千米,共有大小港口约60个。海军主要分驻4个基地和5个军商合用港口。

岘港

岘港基地是越南海军三区司令部驻地,位于越南中部岘港湾内,其水域面积约106平方千米,水深lO米以上。岘港湾三面环山,地形隐蔽,便于组织对海对空防御。海军基地位于岘港湾东南观象岛东南部港湾内,有4座码头。港区东部有越南海军X50修船厂,可修理350吨以下的小型船艇。岘港也是商用港,有4个万吨级深水泊位。岘港基地扼守北部湾口,可对我海南岛南部海区和西沙群岛构成威胁。

金兰湾

越南海军四区司令部驻地,水深港阔,是越南最优良的深水港,且地形隐蔽,避风条件好,便于组织对海对空防御。金兰湾水域总面积约98平方千米,其中内港约45平方千米,水深8~15米,军港位于内港东北之金兰。内外港共可容40艘4万吨以下的大型舰船和100艘运输船。金兰湾基地扼马六甲海峡至巴士海峡航道要冲,距我南沙群岛较近,素有“东南亚心脏”之称,也是越南海军对侵占并驻守南沙岛礁部队实施物资补给和人员轮换的主要后勤保障基地。

海防港

海防港海军基地为越南海军最高指挥机关及海军一区司令部驻地,也是越南海军舰船在北部沿海停泊、补给的主要基地。海防港位于越南北方格禁河口下游,为河口港,是越南首都河内市的海上门户,由军港和商港两部分组成,也是仅次于胡志明港的第二大商港。主航道水深5~15米,万吨舰船可全年通航。2006年初,越南政府计划在海防市耗资5亿美元在河内以东120千米打造越南第二深水军港,2007年初开工。新港口占地约3万公顷,一旦建成,将能停靠4万吨级的战舰和40~60艘水面舰艇及潜艇的能力,成为继金兰湾之后的越南第二大海军基地,不仅缓解了越南战舰只能停靠在南部金兰湾基地的困境,而且还极大地加强越南海军的基础设施建设,将越南军队战斗保障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同时也达到加强对南中国海海域监控力度的目的。

胡志明港

胡志明海军基地位于越南南部西贡河下游胡志明港,与胡志明市相连,是越南海军护卫舰等主战舰只的主要基地,驻有越南海军司令部前线指挥部。胡志明港为河口港,水域面积1.23平方千米,水深8-16米,分军港和商港两部分。军港码头集中在西贡河西岸铜象以北,有各型码头19座,最大可停泊万吨级的舰船。军港区西岸有巴山海军造船厂,是越南最大船厂之一,能修理7000吨级舰船。

新装备

越南政府在《越南2010年前军事战略》中明确提出,未来越军武器装备建设工作重点之一是增强海军战斗船艇、岸舰导弹和巡逻机的机动能力和火力系统,购进导弹艇和岸舰导弹等,并声称装备的更新换代有望在2015年前完成,届时海军远洋护航能力和海上作战能力将接近现代化海军的要求。

根据越俄两国2007年初签署的协定,俄将在2010年前向越南海军交付2艘造价高达3.5亿美元的“猎豹”3.9级护卫舰。此外,俄国防部原则上同意越南造船厂不久将自行建造2艘该级舰,届时俄方将向越南提供必需的组装零部件和必要的技术支持。

“猎豹”3.9级护卫舰是俄研制的11661型军舰之一,能够搜索、跟踪和打击所有水面、水下和空中目标,具有舰体坚固、造型独特、噪声和辐射小、航速快、续航和隐身能力强、火力强等诸多优点。该舰长102米,宽13.6米,吃水4.4米,满载排水量达1930吨,动力装置采用7375马力的61D型柴油机,航速达到26节,自航能力达到20昼夜,以10节速度行驶航程可达5000海里,人员编制110名。舰上装备有射程达130千米的2座4联装KH-35E反潜导弹系统,1座双联装射程为15千米的SA-N-4防空导弹;1座AK-176型76毫米舰炮:2套533毫米双管鱼雷发射装置:1套RBU-6000型12管火箭深弹发射器,备有水雷48枚等。舰艉甲板上可起降卡-28或卡-31直升机。

与此同时,越南还十分重视发展国内造船工业,不断提高装备自制能力。如经俄罗斯同意,越南从2007年起开始在本国造船厂自行建造10艘俄制“闪电”级导弹快艇。该艇满载排水量超过550吨,最大航速38节,装备有“天王星”反舰导弹、12枚便携式“针”式防空导弹、1座76毫米AK-176舰炮等。该艇对气候的适应性很强,具有三防能力,并将装备专门的设备对付感应水雷。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9日报道,越南海军大力采购新型武器装备,以平衡日益强大的中国海军。报道称,越南已批准斥资24亿美元采购6艘俄制“基洛”级潜艇和12架苏-30MKK战机。文章援引澳大利亚国防军学院教授卡尔·塞耶的话称:“通过潜艇、战机和导弹采购项目,越南正向海洋大量投资。”据称,越南海军还与印度保持着密切关系,同样装备有俄制“基洛”级潜艇的印度军队正为越南海军培训潜艇操作人员。2013年5月12日法新社还曾报道,英国维京航空公司已敲定与越南海军之间的合约,将向越南提供6架DHC-6“双水獭”系列400型两栖飞机,其中一些飞机将装备特殊的传感器系统,可执行海上侦察任务。

战术运用

对海攻击

越南海军(越南语:HảiquânNhândânViệtNam)对海作战时,主要运用空中突击编队和海上编队进行协同对海作战。

在对海作战时,越军一般先用飞机攻击,后用舰艇攻击;先用导弹艇攻击,后用鱼雷艇攻击。对我登陆输送编队攻击时采用空中合同攻击战术:先用苏-22型机突击,后用安-26型机或武装直升机突击,最后再用苏-22型机进行补充打击。越军对我水面舰艇的攻击,一般采用“机-舰-机”多波次的方式,飞机与舰艇之间的攻击间隔为5-10分钟,导弹艇与鱼雷艇之间的攻击间隔为7分钟,导弹攻击时间2分钟,鱼雷攻击时间15分钟,打完即撤。

苏-22型飞机将是对我威胁最大的一种兵力,其对海攻击方式有导弹攻击、俯冲攻击和水平投弹3种。使用导弹攻击时,攻击高度一般在2500-3000米左右,在我舰艇编队10公里时发射导弹,并跟踪目标直至命中,发射火箭、机炮的高度约1500米,投弹高度多为800-2000米。

抗登陆

在岛礁抗登陆战术运用上,越海军强调充分发挥各种兵器威力,进行分阶段抗击,力争将敌歼灭于海上。

越南海军在其所占南沙岛礁上配备了火炮、坦克、火箭筒等兵器,形成了能最大程度发挥杀伤力的远、中、近火力配置体系,另有钢筋混凝土筑成的隐蔽部,越海军将此吹为“钢铁炮台”。

中国登陆部队在展开阶段时(约5-8公里),越守岛部队用35毫米、26毫米加农炮射击,当我进入换乘区时(约3.5公里),用37毫米炮加入射击,当我实施登陆冲击时,集中所有兵器猛烈射击。在装备有130毫米加农炮的南威岛和鸿麻岛上,越军对我海上舰船的打击距离可达15-27公里。

登陆

越军先用苏-22型飞机对岛礁进行空中突击,再用导弹艇对岛礁实施导弹攻击,紧接着驱护舰对岛礁实施舰炮火力压制,掩护陆战队乘坦克或运输机登陆。对我面积小,驻兵少的岛礁,越海军也可能采用偷袭的方式登陆,越海军陆战队一贯强调兵力使用上的秘密、突然,惯于采用欺诈、疑兵等手段达成战斗的突然性。

反潜

越南海军反潜的主要兵力是反潜直升机和驱护舰及猎潜艇。使用反潜飞机反潜时,一般由空军安-26型飞机或岛礁为反潜直升飞机提供中继通信和导航。为了扩大反潜区域,提高空中兵力的反潜能力,已将秋岛和南威岛开辟直升飞机中转站,必要时,还可利用坦克登陆舰人微言轻以潜直长机的活动平台。

破袭

对舰艇、岛岸设施进行突袭破坏,是越南海军特工部队的惯用手段。其破袭战术是:分散潜入,独立行动,隐蔽接敌,突然进攻。破袭的目标通常先考虑防御能力弱、抗沉性差的大中型舰船,特别是运输船、油船等辅助船,也可能破袭我方指挥所、雷达站、码头、仓库等重要目标。

对破袭的目标,特工队一般都先派遣精干人员抵达侦察,以掌握兵力部署、活动规律、水文气象等情况,然后制定预案。破袭的时间一般选择在夜间或能见度差的恶劣天气,接敌时机通常在顺流或平潮时。兵力编组多以3-5人组成,分为侦察、火力、爆破组。作战方式视情而定,一般将参战人员及其工具器标兵、武备进行伪装,在一公里处上浮侦察,尔后直接抵近目标实施破袭。

该文章由作者:【季独酌】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