膂(汉语汉字)

膂,汉语二级字,读作膂(lǚ),1、脊椎骨。《说文解字·吕部》:「吕,脊骨也。膂,篆文吕。」明·方孝孺〈指喻〉:「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若剟刺状,肢体心膂无不病者。」2、比喻重要的地位。《书经·君牙》:「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晋·庾亮〈让中书监表〉:「而使内处心膂,外总兵权,以此求治,未之闻也。」3、比喻居中的地点。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一○中·犍为士女》:「孝子隗通为母汲江膂水。」

基本内容

lǚ〈名〉

(1)形声。从肉,旅声。本义:脊梁骨

同本义[backbone]

膂,篆文吕从肉,从旅。–《说文》

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书·君牙》

而使内处心膂,外总兵权。–《文选·庾亮让中书令表》注引贾逵《国语》注:"膂,脊也。"

方言集汇

粤语:leoi5

客家话:[海陆丰腔]li3[梅县腔]li3[台湾四县腔]li3[客英字典]li3[宝安腔]li3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字部》·膂·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10

《廣韻》力舉切《集韻》《韻會》《正韻》兩舉切,音呂。《說文》脊骨也。象形。《博雅》膂,肉也。《書·君牙》作股肱心膂。又《玉篇》古與呂同。

该文章由作者:【日落西山黑了天】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