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受难记》是由梅尔·吉布森执导,詹姆斯·卡维泽、莫妮卡·贝鲁奇主演的一部剧情电影。影片于2004年2月25日在美国上映,2004年3月1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本片描述的是耶稣殉难前最后12小时内发生的故事。最后的晚餐结束后,耶稣开始祈祷,他不断地忍受着撒旦的诱惑。背叛了耶稣的犹大将耶稣推向了十字架,被拘捕的耶稣囚禁在耶路撒冷城内。
剧情简介
那是一个遥远而又让人永世难忘的时代,一位圣者将他的名字、他的精神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备受世人爱戴的上帝之子耶稣(詹姆斯·帕特里克·卡维泽James Patrick Caviezel饰)为生活在穷苦和磨难中的人们带去了希望和喜悦,与此同时他的存在也触犯了教廷和统治者的利益。他拒绝着魔鬼的引诱,而门徒犹大(卢卡·莱奥内罗Luca Lionello饰)则抵抗不出金钱的魅力,他为此出卖了耶稣,其丑态永久留在了“最后的晚餐”之上。在此之后,耶稣被捕,当局者为他戴上荆棘做的王冠,命他背上沉重的十字架,更用带着铁刺的鞭子抽打圣人的肌肤。耶稣痛苦呻吟着,决绝地忍受当下的一切。“仁慈之父,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作为圣人,作为救世主,这是一条必须淌血走过的试炼之路……
演职员表
演员表
演员 | 角色 |
吉姆·卡维泽 Jim Caviezel | Jesus |
莫妮卡·贝鲁奇 Monica Bellucci | Magdalen |
塞吉奥·鲁比尼 Sergio Rubini | Dismas |
托尼·贝尔多瑞利 Toni Bertorelli | Annas |
卢卡·莱奥内罗 Luca Lionello | Judas |
克劳迪娅·吉里妮 Claudia Gerini | Claudia Procles |
阿贝尔·贾弗里 Abel Jafri | 2nd Temple Officer (as Abel Jafry) |
Hristo Jivkov | John (as Hristo Jivkov) |
Francesco De Vito | Peter |
Mattia Sbragia | Caiphas |
Hristo Shopov | Pontius Pilate (as Hristo Naumov Shopov) |
Fabio Sartor | Abenader |
Giacinto Ferro | Joseph of Arimathea |
Sheila Mokhtari | Woman in Audience |
Lucio Allocca | Old Temple Guard |
Paco Reconti | Whipping Guard |
Luciano Dragone | Second Man |
Adel Ben Ayed | Thomas |
Franco Costanzo | Accuser |
Lino Salemme | Accuser |
Emanuele Gullotto | Accuser |
Francesco De Rosa | Accuser |
Maurizio Di Carmine | Elder |
Francesco Gabriele | Elder |
Angelo Di Loreta | Elder |
Federico Pacifici | Elder |
Roberto Santi | Elder |
Giovanni Vettorazzo | Elder |
Ted Rusoff | Elder |
Tom Shaker | Eyepatch |
Andrea Coppola | Grizzled Beard |
Romuald Andrzej Klos | Roman Soldier (as Romuald Klos) |
Giuseppe Lo Console | Roman Soldier |
Dario D'Ambrosi | Roman Soldier |
Luciano Federico | Man in Audience |
Omar Capalbo | Boy (as Omar Capalbo) |
Valerio Esposito | Boy |
Antonello Iacovone | Boy |
Nicola Tagarelli | Boy |
Ivan Gaudiano | Boy |
Chokri Ben Zagden | James |
Roberto Bestazzoni | Malchus |
Luca De Dominicis | Herod |
Pietro Sarubbi | Barabbas (as Pedro Sarubbi) |
Lello Giulivo | Brutish Roman |
Emilio De Marchi | Scornful Roman |
Roberto Visconti | Scournful Roman |
Francesco Cabras | Gesmas |
Andrea Refuto | Young Jesus (as Andrea Ivan Refuto) |
乔瓦尼•凯帕博 | Cassius |
Matt Patresi | Janus |
萨宾娜·伊姆帕西亚托 | Seraphia |
Daniela Poti | Young Girl |
Jarreth J. Merz | Simon of Cyrene (as Jarreth Merz) |
Noemi Marotta | Woman |
Rossella Longo | Woman |
Davide Marotta | Baby |
罗莎琳达·塞隆坦 | Satan |
Danilo Di Ruzza | Pilate's Servant |
Vincenzo Monti | Herod's Courtier |
Danilo Maria Valli | Herod's Courtier |
诺特·阿基特 | Herod's Courtier |
Abraam Fontana | Herod's Courtier |
Valerio Isidori | Herod's Courtier |
Arianna Vitolo | Herod's Court Woman |
Gabriella Barbuti | Herod's Court Woman |
Ornella Giusto | Herod's Court Woman |
Michelle Bonev | Herod's Court Woman |
Lucia Stara | Herod's Court Woman |
Evelina Meghangi | Herod's Court Woman |
Francis Dokyi | Herod's Servant (as Francis Dokyi Baffour) |
Aleksander Mincer | Nicodemus (as Olek Mincer) |
Maia Morgenstern | Mary |
Adel Bakri | Temple Guard |
Paulo dos Santos | Herod's Boy (as Paolo Dos Santos) |
职员表
制作人 | 梅尔·吉布森、布鲁斯·戴维、斯蒂芬·麦克维蒂、Enzo Sisti、Mark Joseph |
导演 | 梅尔·吉布森 |
副导演(助理) | Sergio Ercolessi、Rachel Griffiths、Emanuela Minoli、John Nelson、Mimosa Nistri Ranalletti、Barbara Pastrovich |
编剧 | 梅尔·吉布森、本尼迪克特·菲茨杰拉德 |
摄影 | 凯莱布·德夏奈尔 |
配乐 | 约翰·戴布尼 |
剪辑 | Steve Mirkovich、John Wright |
选角导演 | Shaila Rubin |
艺术指导 | 弗朗西斯科·弗里格利 |
美术设计 | Pierfranco Luscrì、Daniela Pareschi、Nazzareno Piana |
服装设计 | Maurizio Millenotti |
视觉特效 | Ted Rae |
布景师 | 卡洛·格瓦西 |
角色介绍
参考资料来源
导演传奇
"这部《耶稣受难记》的拍摄,让我至少准备了十年的时间,在我的内心深处,我迫切地想要用电影的形式把这个传记宗教的故事讲述出来,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信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信仰,能够为自己的信仰做些事情是很伟大的。"
梅尔·吉布森这样讲述他拍摄这部影片的原因,从筹备、手稿到剧本,直到筹集资金、拍摄、后期制作、争取发行,为了这部自己执导的第三部电影,他无疑付出了无法计量的心血。
在好莱坞这块自由和个性张扬的土地,梅尔·吉布森要算是最保守的演员,也是最虔诚的导演。他信奉天主教,他演过40多部有影响力的电影,他过着保守的生活,他有从一而终的婚姻也是7个孩子的父亲。对于执导电影而言,他奉献出的是所有的诚意:"我喜欢拍摄耶稣受难的实质,完完全全忠于历史,基督被重重地鞭打,背负十字架前进,手脚被钉上十字架"。
音乐原声
曲目 | 专辑信息 | |
The Olive Garden | Mary Goes to Jesus | – |
Bearing the Cross | Peaceful But Primitive/Procession | |
Jesus Arrested | Crucifixion | |
Peter Denies Jesus | Raising the Cross | |
The Stoning | It Is Done | |
Song of Complaint | Jesus Is Carried Down | |
Simon Is Dismissed | Resurrection | 艺人: John Debney |
Flagellation/Dark Choir/Disciples | 发行时间: 2004年02月24日 |
幕后花絮
拍摄花絮
影片以拉丁语和亚拉姆语对白,在宣传活动中,梅尔·吉布森曾声称试图不使用字幕,但影片在后期制作中还是被加上了字幕。另外,梅尔·吉布森还曾说不考虑影片投入“有益于灵魂”。
在拍摄鞭挞的镜头时,扮演耶稣的詹姆斯·卡维泽曾被两次抽伤,后背上的伤口长达12英寸。另外,在拍摄山上布道的镜头时,卡维泽还曾遭雷击。
该片助理导演Jan Michelini在拍摄期间曾被闪电击中两次。
片中的十字架重达150磅,詹姆斯·卡维泽曾因背负十字架而肩膀脱臼。
在片中饱受酷刑折磨的确实是詹姆斯·卡维泽本人,为了减轻对演员体力的消耗,特效设计师Keith VanderLaan曾用橡胶制成一个假人,以便在十字架的远景镜头中替代詹姆斯·卡维泽。
据梅尔·吉布森讲,扮演玛丽亚的玛雅·摩根斯坦特(Maia Morgenstern)在影片拍摄期间怀孕,但没告诉任何人,直到有一天她走到詹姆斯·卡维泽面前,用蹩脚的英语说道:“I have baby.In stomach。”
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手是梅尔·吉布森的手。
片中扮演彼拉多和约翰的两位保加利亚演员都姓“Hristo”,“Hristo”在保加利亚语中是“基督”的意思。
在影片开拍前,梅尔·吉布森请来一位加拿大神父主持为剧组人员举行的弥撒仪式。
影片没有片头字幕,影片片名在片尾才出现。
片中詹姆斯·卡维泽的鼻子是假的,他的蓝眼睛也被数字技术改为棕色。
影片在墨西哥的映期提前了一周,因为在美国首映的几天后,盗版版本已经出现。
马来西亚并未禁映该片,但只能到基督教教堂购票。
梅尔·吉布森曾声称要从该片票房中拿出1亿美元捐赠给传统天主教运动组织。
化妆师用了10小时才完成耶稣被鞭挞的惨状。
该片在科威特和巴林被禁映。
在影片上映的一年后,该片被柔化的版本被定名为“The Passion Recut”再次发行,尽管一些血腥镜头被删剪,但仍被美国电影协会定为R级。
在影片完成之后,该片的很多演员和剧组人员都改信天主教。
在拍摄受刑的镜头时,该片剧组使用了一种新型假血,具有一定粘稠度,须用酒精才能清洗干净。
在2006年6月16日揭晓的《娱乐周刊》“25部最具争议影片”榜单中,该片高举榜首。
穿帮镜头
连贯性:有个耶稣在十字架上的镜头,在“地震”开始之前,背景中的悬崖或者说堤岸就已经在塌陷了。
当耶稣背负十字架行走时,手的位置多次发生改变,十字架上的血迹也时有时无。
当耶稣的左手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可以发现假手后面隐藏的演员的真手。
获奖记录
年份/届数/奖项名称 | 奖项 | 获奖者 |
2004年第13届MTV电影奖 | MTV电影奖-最佳男演员提名 | 詹姆斯·卡维泽 |
2005年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 | 奥斯卡奖-最佳摄影提名 | 凯莱布·丹斯切尔 |
2005年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 | 奥斯卡奖-最佳化妆提名 | Keith VanderLaan、Christien Tinsley |
2005年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 | 奥斯卡奖-最佳原创配乐提名 | 约翰·戴布尼 |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影片最初的片名为《激情》,但在2003年10月,米拉麦克斯公司正在拍摄一部同名影片,梅尔·吉布森随即将片名改为《耶稣受难记》。
好莱坞向来对宗教抱着嘲讽的态度,对有关宗教的电影更是嗤之以鼻,当梅尔·吉布森公布自己计划拍摄一部耶稣受难的电影时,他立刻遭受到了各种势力的非难与阻扰。
梅尔·吉布森要算是最保守的演员,也是最虔诚的导演。他信奉天主教,他演过40多部有影响力的电影,他过着保守的生活。对于执导电影而言,他奉献出的是所有的诚意,他喜欢拍摄耶稣受难的实质,完完全全忠于历史。
1988年大导演马丁·斯科西斯推出了《基督的最后诱惑》,片中因为大胆触及天主教教义而在上映后引起巨大争议,最后影片的票房进帐仅为840万美元。题材相似的《耶稣受难记》在发行时遇到了不小的难度,没有大公司愿意冒险接下这个烫手的山芋。最后,还是由新市场影业公司接手。
故事改编
影片按照《新约圣经》来还原。关于耶稣受难的传记性作品,除了《圣经》外还有众多虔诚的门徒为他撰写的传记,该片的故事则是根据这些众多的传记改编的,其中包括1774年至1824年基督教徒对安妮·凯瑟琳·艾默里克的日记集结而成的《耶稣救世主的受难》一书,还有由阿格瑞达的码丽所着的《上帝的神圣之城》,以及各种记录约翰、卢克、马克以及马太等人物的着作中关于耶稣的章节。
拍摄过程
影片的拍摄,让梅尔·吉布森至少准备了十年的时间,在他的内心深处,他迫切地想要用电影的形式把这个传记宗教的故事讲述出来,这是他一直以来的信仰。梅尔·吉布森这样讲述他拍摄这部影片的原因,从筹备、手稿到剧本,直到筹集资金、拍摄、后期制作、争取发行,为了这部他执导的第三部电影,他无疑付出了无法计量的心血。
2002年11月4日,梅尔·吉布森带着他的摄制组,在意大利几个偏僻的小镇开拍了。其中有个名为马特拉(Matera)的城镇,还保留着许多洞穴式建筑,这跟耶稣当年生活的环境几近相似。剧组在那里整整工作了10个星期,他们对罗马人、犹太人从衣着、器物、建筑到饮食习惯,甚至走路和说话的方式都要求十分严格。拍摄时适逢冬日和煦的太阳,阳光斜斜地照射下这片古老的土地,非常适合电影的拍摄,也使剧可以胜利地完成各种唯美古典的画面。
从名字上来看影片应该是《圣经》中一段情节的艺术化再现,但事实上梅尔·吉布森将其拍成了一部动作片。吉布森希望影片中的一切细节都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人们心目中的那段历史,在电影里,耶稣要受犹太人的各种歧视与玷污、辱骂。为了获得更加震撼的感觉,现场布置了许多恐怖的刑具,拍摄过程中几乎全部演员都受了伤。饰演耶稣基督的美国演员詹姆斯·卡维泽,被五花八门的刑罚备受各种煎熬,即使有一些保护措施,为了真实感他还是必须承受一定的痛苦,对他来说这是次无比艰难的拍摄。因为耶稣受难发生在犹太人聚居的古罗马,身兼监制、编剧、导演多职的梅尔·吉布森选择整部影片完全用两种已经消失的语言:拉丁语和亚拉姆语。更为大胆的是,梅尔·吉布森不准备为影片设置字幕,他说,仅有视觉上的刺激就足够了。
《耶稣受难记》这块烫手的芋头让许多制片公司望而却步,梅尔·吉布森只能依靠他自己打下的基础各方筹集了约3000万美元的资金来拍摄。甚至在电影制作完成后,他一直找不到电影公司敢于发行,好在试映后优秀的各方评论给他打气,许多看过影片的宗教界人士,也对他的工作表示赞赏,最后终于由纽马克特公司接手了发行工作,而且争取到了2000多家的电影院线。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制作公司 | Icon Productions [美国] |
发行公司 | Newmarket Films [美国] 20世纪福克斯影业公司 20世纪福克斯公司 20世纪福克斯阿根廷分公司 康斯坦丁影业公司 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
特技制作公司 | Captive Audience Productions Inc. [澳大利亚] Corridori G & A Cinematografica S.r.l. [意大利] (special effects) Keith Vanderlaan's Captive Audience Productions (special effects) |
其它公司 | Integrity Media [美国]( soundtrack published by) Integrity Records [美国]( soundtrack published by) Sony Music (soundtrack published by) Sound Choice Post [美国] ( sound post-production) |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
美国 | 2004年2月25日 |
中国 | 2004年3月19日 |
中国台湾 | 2004年3月26日 |
中国香港 | 2004年4月1日 |
澳大利亚 | 2004年2月25日 |
加拿大 | 2004年2月25日 |
票房收益
《耶稣受难记》自上映(2004年2月25日)以来,周一(2004年3月1日)单日再收1010万美元,令电影累积达1亿3530美元,截止2004年3月8日北美地区累计票房总收入已达2亿1200万美元。
上映进入第二周(2004年3月1日-3月8日),《耶稣受难记》周末三天(2004年3月6日-3月8日)的票房仍有5140万美元,仅比上周下降了39%。
上映进入第三周(2004年3月8日-3月15日)收入3160万,截止2004年3月15日累计票房达到2亿6400万。
截止2004年7月8日票房累积收入已高达4亿多美元。
DVD发行
该片第一版DVD双碟版于2007年8月发行,DVD的制作相对简单,只有一个正片。导演剪辑版为双碟制作,带有双tittle正片。花絮节目是一大看点,里面的纪录片从前往后详细介绍了影片从构思到后期的制作过程,相当详尽。花絮里还介绍了和耶稣有关的历史遗迹、画家们笔下的耶稣受难等等。
影片争议
2006年6月12日《美国侨报》报道,预定6月16日上市的最新一期《娱乐周刊》评出25部最震撼人心、最令人作呕、最具争议的影片,梅尔·吉布森导演的《耶稣受难记》位居榜首。
《耶稣受难记》电影再度激起天主教徒与犹太教徒之间的论战,甚至它被指责是反犹太主义的。据说,为了不重蹈马丁·斯科西斯的复辙,梅尔·吉布森先让宗教界的权威人士看了该片,确定其没有违反教义且忠实于圣经之后,才公开上映。
《娱乐周刊》杂志报道说,吉布森在影片中对耶稣被出卖和遭受磨难的血腥描述激起了好莱坞史无前例的文化战争,尽管遭到了宗教人士的一致反对,当然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反对,2004年的这部影片在全美的票房总收入超过了3.7亿美元。
在影片正式上映前的3个月,IMDB就亮出了对该片"错误百出,徒有怪诞"的评论,可见《耶稣受难记》受到的争议有多大。这篇署名路强尼(Roadrunn)的影评首先指出耶稣受难时并不是说亚拉姆语和拉丁语,当时说的其实是希腊语,这也是《新约圣经》是用希腊语写成的原因。其次是耶稣不是一路背着十字架走上执行绞刑的山坡的,在此时村民讲的实际是意大利古老的一种方言。
该文章由作者:【然后怎样】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