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读音cǐ),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甲骨文。本义指脚踩人,一说指人站立之地,一说指停止。后引申为这、这个、这里等,与“彼”相对。
字源演变
会意字。从止(足)从人,一说从止从匕。
此字始见于甲骨文,如图中1字形。金文字形大体与甲骨文相同,如图中2、3、4字形。篆文整齐化,如图中5字形。隶变后已接近现今字形,如图中7、8字形。后演化为如今楷书“此”字形。
关于此字的本义有多种说法。一说从止从人,会脚踩人之意,乃“跐”之初字。《文选》中张衡的《西京赋》中有“憎婵娟以此豸”,李善注“五臣作跐,音此”,是其佐证。由脚踩在这里,引申用作近指代词,指代较近的人或事物,相当于这、这个。常与“彼”相对。又指代较近的时间、地点,相当于这时、这里。或指代当前的某种状态、程度,相当于这样。又可用作副词,同“斯”,表示乃、则。由于“此”为引申义所专用,脚踩之本义便又另加义符“足”写作“跐”来表示。
一说从止从人,会人站的地方之意。由此义引申为指示代词“这”,与“彼”或“那”相对。
一说从止从人,会人停在此处之意。由停止之义引申为这、这里、这个。
还有一说从止从匕,会停止之意。《说文》中认为,“此,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为“此释从匕之故,相比次而止也”。现多认为其将“人”析为“匕”,属析形不确。
现代释义
基本释义
此cǐ(ㄘˇ)
⒈这,这个,与“彼”相对:此间。此后。此生。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从此。因此。
⒉这里,这儿:到此为止。
详细释义
词性 | 词义 | 例句 |
代词 | 这、这个、这些,与“彼”相对。 | 《诗·周颂·振鹭》:在彼无恶,在此无斁 |
这里。 | ||
这般。 | 《诗·小雅·苕之华》: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 |
名词 | 表时间,相当于“今”。 | 唐·李白《去妇词》:及此见君归,思归妾已老。 |
副词 | 乃,则。 | 《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n
【卷二】【此部】此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凡此之属皆从此。雌氏切
说文解字注
(此)止也。《释诂》曰:巳,此也。正互相发明。于物为止之处,于文为止之䛐。从止匕。句。匕,相比次也。此释从匕故。相比次而止也。雌氏切。十五部。汉人入十六部。凡此之属皆从此。
康熙字典
【辰集下】【止部】此
《唐韵》《正韵》雌氏切。《集韵》《韵会》浅氏切。并音佌。《说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
近在此也。《尔雅·释诂》疏:此者,彼之对。《诗·周颂》:在彼无恶,在此无斁。老子《道德经》:去彼取此。
又《六书故》:此犹兹也,斯也。《大学》:此谓知本。
音韵汇集
韵书 | 小韵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广韵 | 此 | 止 | 上声 | 纸 | 清 | 开口呼 | 三 | 次清 | 雌氏切 | tsʰje | |
集韵 | 止 | 上声 | 纸 | 清 | 开口呼 | 三 | 次清 | 浅氏切 | tsʰiɛ | ||
韵略 | 上声 | 纸 | 雌氏切 | ||||||||
增韵 | 上声 | 纸 | 雌氏切 | ||||||||
中原音韵 | 此 | 上声 | 支思 | 清 | 次清 | tsʼï | |||||
中州音韵 | 上声 | 支思 | 仓子切 | ||||||||
洪武正韵 | 此 | 上声 | 纸 | 清 | 七 | 次清 | 雌氏切 | ts‘ie | |||
分韵摄要 | 此 | 阴上 | 清 |
该文章由作者:【鬼谷下山】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