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相食(汉语成语)

易子相食,汉语成语,拼音是yì zǐ xiāng sh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意思是父母交换子女来吃。

基本解释

父母交换子女来吃。

典故

该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宋楚两国交战,楚国军队在宣公十四年(公元前595年)九月,包围了宋国都城,可是久攻不下。到了第二年五月,楚军在宋都外大修营寨,想长期围城。宋国害怕了,就派华元在夜间来到楚军营地,他对楚将子反说,我们国君让我告诉你:“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这句话意思是说,我们都城现在因为围困已经绝粮断炊,只好互相交换孩子吃,劈开人骨头当柴烧。

成语出处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示例

有的是报告灾荒的严重情形,充满了赤地千里、人烟断绝和~等触目惊心的字句。(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该文章由作者:【无心之过】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