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拼音:yuán)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此字始见于战国金文。垣本义为墙,古时的城池或官署都会有院墙,故引申为城池,或某些官署的代称。墻用于划分一定的范围,因此“垣”在传统的天文学术语中,又指所划定的星座范围,专称中宫的太微、紫微、天市为三垣。
文字源流
“垣”通常被认为是形声字。图1是《说文解字》籀文,左部是古文字“?”,“?”是“郭”的初文(一说为“墉”的古字),其字形像城墙,在此作形旁表义。右部为“亘(xuān)”,其古字形像回旋的水,在此作声旁表音。图3是战国金文,形旁“?”被替换成“土”,“土”“?”义近通用,右部仍为表音构件“亘(xuān)”。也有人认为,金文右部像城墙的形状。隶书、楷书承战国秦文字作从土、亘声。
垣就是墙的意思,或者更具体一点说是矮墙的意思。《说文·土部》:“垣,墙也。”段玉裁注:“此云垣者,墙也,浑言之;‘墙’下曰垣蔽也,析言之。……垣自其大言之,墙自其高言之。”段玉裁的意思就是说,笼统说来,垣就是墙的意思,但是细分之,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垣突出大,而墙突出高。古时的城池或官署都会有院墙,故引申为城池,或某些官署的代称。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星空划分为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并称“三垣”,是中国古代天文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人之所以把这些星群称作“垣”,是因为古人是把天空也像人间一样看做是一个社会。人间的统治者皇帝住在皇宫里面,皇宫周围有一圈厚厚的城墙保护着,天上的统治者天帝住在天宫里面,天宫周围自然也要有城墙保护。
详细释义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yuán | 名词 | 〈文言〉矮墙,也泛指墙 |
〈文言〉城市。 | ||
〈文言〉官署的代称。 | ||
古代的一种粮仓。 | ||
中国传统的天文学术语。星空区域名。古分“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三垣。 | ||
姓氏用字,参看“垣姓”。 | ||
动词 | 〈文言〉筑墻围绕;卫护。 | |
参考资料 |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三下】【土部】雨元切(yuán)
墙也。从土亘声。?,籀文垣从?(?)。
说文解字注
墙也。此云“垣者,墙也”,浑言之;墙下曰“垣蔽也”,析言之。垣蔽者,墙又为垣之蔽也。垣自其大言之墙自其高言之。
从土,亘声。雨元切,十四部。
广韵
雨元切,平元匣 ‖ 亘声元1部(yuán)
垣,垣墉也。又姓,汉西河太守洛阳垣恭也。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部】垣·康熙笔画:9;部外笔画:6
古文:?
(yuán)《唐韵》雨元切。《集韵》《韵会》于元切。并音袁。
卑曰垣,高曰墉墙也。《释名》:援也。人所依阻,以为援卫也。《诗·大雅》:大师维垣。《左传·襄三十一年》:子产尽壤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
又星有上、中、下三垣。《史记·天官书》:上垣,太微宫垣,十星;东垣,北上相,名左掖门;西垣,北上将,名右掖门。《唐书·权德舆传》:左右掖垣,承天子诰命,中垣紫微宫垣十五星,左右掖与太微垣同。《湘山野录》:艺祖居潜日,为赵普飮,居席左。搏怒曰:紫微垣一小星,居上次,可乎。斥之,使居帝右。下垣天市宫垣二十二星。《癸辛杂志》:扬州分野,正値天市垣,所以人多好市。
又古邑名。《一统志》:垣即周召分陕处,宋攺曰垣曲。
又东垣,秦县。《史记·高帝纪》:代相陈豨反,帝亲征,豨将以东垣降,因改曰真定。
又玉名。《骈雅》:婴垣,美玉。《山海经》:羭次之山,其阳多婴垣之玉。
又姓。汉西河太守垣恭。
(huán)又《集韵》胡官切,音桓。义同。亦作?。
又《易林》:噂噂所言,莫如我垣。欢嘉坚固,可以长安。◎按:言垣本元韵,安字宜叶音鸳。《正字通》:垣改音延,安音烟,则言字错入先韵矣。
(yán)又叶夷然切,音延。刘桢《赠徐干诗》: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拘限清切禁,中情无由宣。
音韵集成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母 | 韵母 |
先秦 | 高本汉系统 | ɡ | i̯wăn | |
王力系统 | 元 | ɣ | ǐwan | |
董同龢系统 | 元 | ɣ | juăn | |
周法高系统 | 元 | ɣ | jwan | |
李方桂系统 | 元 | gw | jan | |
西汉 | 元 | |||
东汉 | 元 | |||
魏 | 元 | jan | ||
晋 | 元 | jan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元魂痕 | jwən | |
北魏後期北齐 | 元魂痕 | jwən | ||
齐梁陈北周隋 | 元魂痕 | jwən | ||
隋唐 | 拟音/高本汉系统 | j | i̯wɐn | |
拟音/王力系统 | ɣ | ǐwɐn |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ɣ | juɐn |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j | iuɑn |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j | wɐn |
韵书名称 | 字头 | 小韵 | 韵摄 | 声调 | 韵目 | 声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广韵 | 垣 | 袁 | 山 | 平声 | 上平二十二元 | 云 | 合口呼 | 三等 | 次浊 | 雨元切 | ɣjuɐn | |
集韵 | 袁 | 山 | 平声 | 上平二十二元 | 匣/云 | 合口呼 | 三等 | 全浊 | 于元切 | ɣiuɐn | ||
桓 | 山 | 平声 | 上平二十六桓 | 匣 | 合口呼 | 一等 | 全浊 | 胡官切 | ɣuɑn | |||
礼部韵略 | 平声 | 元 | 于元切 | |||||||||
增韵 | 平声 | 元 | 于元切 | |||||||||
中原音韵 | 元 | 阳平 | 先天 | 影 | 撮口呼 | 全清 | iuɛn | |||||
中州音韵 | 平声 | 桓欢 | 吴官切 | |||||||||
平声 | 先天 | 于涓切 | ||||||||||
洪武正韵 | 员 | 平声 | 十一先 | 喻 | 以 | 次浊 | 于权切 | oyen | ||||
分韵撮要 | 桓 | 阳平 | 第二十七官管贯括 | 云 |
该文章由作者:【玄色风】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