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纪念馆,新中国为纪念清代文学家、《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而兴建的主题纪念馆。全国共有三处:北京曹雪芹纪念馆位于海淀区四季青乡正白旗村,是曹雪芹晚年居住的地方,1983年4月22日开馆,傅杰题写匾额"曹雪芹纪念馆";南京曹雪芹纪念馆位于南京市乌龙潭公园内;辽阳曹雪芹纪念馆位于辽阳老城西小什字街口路东吴公馆院内,即吴恩培宅第。馆藏主要有与曹雪芹身世相关的文物,曹雪芹一家与正白旗村有关的文物,以及名着《红楼梦》所描述的实物仿制品等。
北京曹雪芹纪念馆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1725—1763),名沾,号雪芹,又号芹溪居士、芹溪处士,中国著名长篇小说《红楼梦》作者。康熙五十四年(1715)生于南京织造世家。13岁时,其叔父曹頫因经济亏空案被抄解归京,先在崇文门外蒜市口居住,几经搬迁,于乾隆九年左右(1744)回到香山正白旗祖居。曹雪芹在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并遭中年丧妻、晚年夭子之痛。
曹雪芹是我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文坛巨匠,他笔下的《红楼梦》更是一部驰名中外的不朽着作,通过描写一个贵族官僚大家庭的兴衰,勾勒出众多的典型人物,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曹雪芹童年时过着锦衣纨绔的生活,后家道衰败,曾以教书为生,晚年移居西山,在这里开始了他的创作。
自18 世纪60年代《红楼梦》问世以来,曹雪芹的家世生平,以及他“着书黄叶村”的村址、居所,一直是红学家和红学爱好者探索的课题。1971年4月4日,在香山地区正白旗村39号发现的一座带有几组题壁诗的老式民居被部分专家认为是他着书之所。1983年4月22日,根据有关诗文所说曹雪芹晚年"着书西山黄叶村"以及其他描述,特于北京植物园(原正白旗所在地)中辟地8公顷,建成曹雪芹纪念馆,借名"黄叶村"。
纪念馆展室
曹雪芹纪念馆是以北京香山正白旗39号老屋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一座小型乡村博物馆。馆舍是一排坐北朝南的清式平房,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馆藏主要有与曹雪芹身世相关的文物,曹雪芹一家与正白旗村有关的文物,以及名着《红楼梦》所描述的实物仿制品等。
馆内分为五个展室,分别陈列有曹雪芹当年居住的地方;写作《红楼梦》的书斋;香山地区美丽的自然环境所给予文学家的灵感;二百年来有关曹雪芹身世的重大发现以及与故居有关的资料。此外还有一些碑刻陈列,反映了曹家与香山地区的关系。
纪念馆门口有著名学者、书法家启功先生的题匾。展室中除介绍了曹雪芹的生平经历,还陈列有与曹雪芹和红楼梦有关的许多实物资料。原来的题壁诗重新进行了临摹复制并按原状展出。黄叶村中林木葱郁,绿草如茵,环境优美而清静。村内不仅设有"河墙烟柳"、"薜萝门巷"、"竹篱茅肆"、"柴扉晚烟"等景点,还有茶馆、酒肆、古墩、石磨、水井和屋后的菜地,好一派悠闲的乡村田园风光,令人陶醉。
在这组低矮院墙环绕的长方形院落里,前后两排共18间房舍,仿清代建筑。前排展室陈列有清代旗人的生活环境、曹雪芹在西山生活创作环境的模型、200年来有关曹雪芹身世的重大发现及有关文章、书籍,其中包括发现题壁诗的摽狗缧鹙。后排6间展室内容为曹雪芹的生平家世、《红楼梦》的影响两部分。陈列的展品中有再现曹雪芹时代民风民俗的八仙桌、躺柜墩箱、青花瓷器,以及《红楼梦》中提到的一些民俗器物如满族萨满教的全套祭器、银锁、手炉、拂尘等。此外,纪念馆还另辟专室展出对曹雪芹研究的成果及各种版本的《红楼梦》。
景区服务
日计划最高接待观众人数:5000
免费接待方式:团体电话预约,馆内人数超过500人时,现场领票参观
预约需求:提前3天预约
免费开放后仍保留的收费项目:自早9:00-15:00,每个整点提供免费讲解,游客提出的单独讲解需收费
参观时间:夏季8:30-16:30(16:15停止入馆);冬季9:00-16:00(15:45停止入馆)
特色项目:题壁诗、书箱及旗人生活场景
固定陈列:曹雪芹生活场景、建馆由来、家世渊源、雪芹一生、千古风流
设施服务:解味书屋(提供特色纪念品及书籍)、餐饮服务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卧佛寺路,北京植物园内
交通:乘331、634、696、运通112路北京植物园站或卧佛寺站下;或者360、318、714、698路植物园站下车北行200米。
自驾:1.五环-出香山出口,经香泉环岛,往香山方向约300米即到;2.四环-出香山出口,往香山方向,约10分钟车程。
特别提示:纪念馆属于园中园,纪念馆免费,北京植物园票价5元。
南京曹雪芹纪念馆
乌龙潭公园不收门票。步入公园,过了石头桥,迎面就是一照壁,“红学大观园”五个瘦金体大字映入眼帘,落款者为周汝昌。过了照壁,拾阶而上,就是曹雪芹纪念馆了。在纪念馆门口,有一副对联:“几番成败兴衰,引来笔下幽思,心中血泪;多少悲欢离合,写出人间青史,梦里红楼。”门楼两边,为粉红色围墙围绕,渲染出了浓郁的红楼旧梦氛围。
纪念馆大厅正中是一座高两米多的曹雪芹塑像,曹雪芹身着长袍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右手握着书稿,双目若有所思地正视前方。大厅不大,窗橱中布置着“曹雪芹家世、《红楼梦》与南京”图片展,还有各种《红楼梦》版本、《红楼梦》续书,及各种红学着作。纪念馆墙壁上展出了许多名家书画,如著名画家戴敦邦、辛树东创作的曹雪芹像,江苏省国画院院长赵绪成等人创作的三套“金陵十二钗”画作,还有许多名家的楹联和题词。
1983年11月,南京曾召开纪念曹雪芹逝世220周年学术讨论会,与会者就发出倡议,希望在南京大行宫(江宁织造府故址)建立曹雪芹纪念馆。后来,还有许多相关人士提出此事,终因大行宫地处闹市等原因未能如愿。在这种情况下,江苏省红学界人士根据曹雪芹家在南京的房产并非江宁织造府一处,而是有许多处,其中乌龙潭公园南侧为随园的前身———曹雪芹家园的一角。于是,在江苏省红学界人士推动下,当地政府决定,最终由乌龙潭公园管理处自筹资金、自谋用地,于1997年9月建成曹雪芹纪念馆并对外免费开放。
辽阳曹雪芹纪念馆
辽阳曹雪芹纪念馆位于辽阳老城西小什字街口路东吴公馆院内(即吴恩培宅第)。有房屋21间,四周高墙围绕,属小四合院。占地1 300平方米,建筑面积630平方米。1997年8月,为纪念曹雪芹祖籍在辽阳而设立,由著名红学家冯其庸题写馆名。它是继北京、南京等地纪念馆之后,在东北新建的唯一的一处纪念馆。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红学专家冯其庸先生说:"雪芹祖籍辽阳,家传所载、宗谱所记、文献可考、碑石所证,虽万世而不可移也。"
辽阳馆陈列面积480平方米,设4个展室,陈列内容围绕祖籍辽阳,以辽阳发现三块碑石的题名为主线。一是在喇嘛园的后金天聪四年(1630年)六月《大金喇嘛法师宝记》碑上的“教官曹振彦”题名,二是在玉皇庙后金天聪四年九月“致政曹振彦”的题名,三是在新城弥陀寺清崇德六年(1641年)“曹世爵、曹得选、曹得先”三人的题名。前两块碑上的曹振彦是雪芹的高祖,后一块碑上三人是雪芹家族第三房人物。通过题名碑石拓片,结合《辽东曹氏宗谱》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再以沙盘形式作成展品。纪念馆中塑有曹雪芹坐像。
纪念馆为二进四合院,有硬山瓦房21间,展室装修及室内陈列皆力图体现清代书斋风貌,以使纪念馆能与曹雪芹的生平时代及《红楼梦》所反映的历史内容一致起来。馆内各展室收藏和展出曹家有关历史档案及曹雪芹祖父曹寅诗作落款辽阳千山以及曹氏家谱、清宫档案等一系列文献资料。此外,还陈列《红楼梦》版本以及以《红楼梦》为内容的全国名家书画等。整个陈列馆为清代建筑,每个展室皆有楹联,前门有著名红学专家冯其庸题写的"曹雪芹纪念馆"金字牌匾。
纪念馆的主体陈列分为四部分,一是“曹雪芹生平”,二是“曹雪芹祖籍辽阳”,三是“曹氏望族”,四是“着书黄叶村”。这里陈列“五庆堂曹氏宗谱”、清宫秘藏的曹家奏折,山西、浙江等地方的官修志书,以及辽阳历年发现的《大金喇嘛法师宝记》、《重建玉皇庙碑记》和有曹振彦题名的重要刻石。
纪念馆还运用各种陈列手段,通过实物、图片、沙盘、美术作品等,描绘了曹氏家族自辽阳“从龙入关”后,由盛到衰的历史过程,探索了《红楼梦》这部宏篇巨着的生活渊源。为了使观众了解《红楼梦》的成书过程,纪念馆版本展室陈列了《红楼梦》的多种善本,并有清代中晚期至民国初年的木刻、石印本以及解放后海内外出版社的各种版本共五十余种,充分地展示了《红楼梦》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深远影响。
北京故居新馆
几经反复,曹雪芹在北京唯一有史可考的故居有望在2010年内复建,地点在崇文区磁器口十字路口的东北侧(原广渠门内大街207号院附近),也就是史料上记载的崇文门蒜市口地区曹雪芹十七间半房故居原址东北方向。
按照规划,复建故居占地800平方米左右,建成为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展出《红楼梦》各种版本等。市规划委在回复中表示,2003年3月,崇文区文委请古建专家进行房屋设计,并于2004年组织红学、建筑界专家进行了讨论,确定了设计方案。崇文区相关负责人曾介绍,故居复建拟按照清代乾隆《京城全图》中“十七间半房”建造,占地800平方米左右。
曹雪芹在北京的故居原有多种说法。1982年10月,中国历史档案馆研究员张书才在全国《红楼梦》学术讨论会上,介绍了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代内务府档案中新发现的一件刑部移会,这件原始档案载明:“后因隋赫德见曹寅(曹雪芹祖父)之妻孀妇无力,不能度日,将赏伊之家产人口内,于京城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房十七间半、家仆三对,给与曹寅之妻孀妇度命。”
这件档案证明,曹雪芹一家由南京回到北京后,住在崇文门外蒜市口。张书才拿乾隆《京城全图》对照,蒜市口街16号院与记载的十七间半房相似。
经过实地考证,确定广渠门内大街207号院为故居原址。院子有18间房子,按照民间的说法,阴阳房和门洞算半间,正好吻合十七间半的格局。而且,张书才和多名研究者发现,院子还留存“端方正直”四扇屏门,这四个字曾在《红楼梦》里出现过。张书才认为,这就是曹雪芹的故居遗址。
这一发现得到红学家普遍认同。端木蕻良、冯其庸等红学家多次来此实地考察。有红学家认为,曹雪芹在这段地区的居住经历为他后来创作《红楼梦》打下了基础。
美术作品
曹雪芹纪念馆独具的自然和人文景致吸引无数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赋文泼墨,反映曹雪芹纪念馆的美术作品众多,以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画中华名人故居第一人”、“画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第一人”、著名画家拇指先生的《中华名人故居系列:曹雪芹纪念馆》最为有名。
该文章由作者:【爱与生的苦恼】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