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虹(中国外管局储备管理司首席投资长)

朱长虹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学位,同时荣获中国科大学生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随后赴美留学,1994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进入美利坚银行工作,他曾建立的利率和抵押贷款的模式,在美利坚银行利率风险和相对交易价值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99年进入美国Pimco公司工作。2009年12月离职,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管理部门首席投资长。

朱长虹(中国外管局储备管理司首席投资长)

成长经历

1983年就读于庐江中学,1985年,朱长虹以15岁低龄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1989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学位,同时荣获奖学金,赴美留学。

1994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并进入美利坚银行工作。

1999年进入美国Pimco公司工作。2005年晋升董事总经理,39岁的他在PIMCO负责管理230亿美元规模“绝对回报策略”的对冲基金系列。

2009年底回到中国,成为外管局储备管理司的首席投资长。

获得重任

任职背景

管理中国海外资产也变得更加引人关注。随着中国的外汇储备近几年大幅增长,中央政府决定把更多的外汇储备从美国国债等超安全的资产转移到公开交易股票和私募股权基金等风险更大的产品上。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外管局已经开始尝试在全球能源企业和金融公司中持有少量股权。外管局还投资私募股权基金,比如投资TPG Capital的一只专注于对金融服务公司投资的基金。这类投资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遭受了冲击,外管局目前看来已经放缓了在这些领域的新投资,尽管要了解放缓的程度是不可能的,因为外管局的资产负债表是严格保密的国家机密。外管局采取了一些力度不大的措施加大透明度,解释其外汇管理理念。

离职赴任

2009年12月安联保险公司(Allianz SE)旗下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简称Pimco)的衍生品专家朱长虹将离职,帮助管理中国的外汇储备。

Pimco投资负责人格罗斯(Bill Gross)于2010年1月1日接管朱长虹负责的“绝对报酬策略”(PARS)对冲基金系列。朱长虹将于2010年2月底离职。

朱长虹在Pimco负责一个对冲基金系列,他已经答应担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管理部门首席投资长的职位。国家外汇管理局隶属于中国央行,管理着逾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对朱长虹的聘任,正值中国国有机构努力升级投资人才库之际。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和退休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等其他中国国有机构都在从海外招募专业投资人员。中投公司聘用了Tudor Investment Corp.的Bill Lu管理对冲基金方面的投资。

首席投资官

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首席投资官格罗斯和首席执行官埃利安表示,PIMCO基金经理朱长虹将于2010年2月回到中国,担任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储备管理部门首席投资官。

PIMCO是全球最大的债券基金,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管理着9400亿美元资产。朱长虹在PIMCO负责着一个对冲基金系列,作为衍生品部门主管,他还是该公司投资委员会委员。

PIMCO表示,格罗斯将于2010年1月1日接管该系列基金。2月底离职前,朱仍将参与该系列基金投资组合的日常管理。

到国家外管局后,朱长虹将帮助管理2.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成为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人。

研究方向

投资衍生工具

所作贡献

2009年之前,中国外汇储备运营乏善可陈,国际投资界透露的信息似乎只有“增持美国国债”这样的操作手法让许多国际外汇市场的顶级操盘手颇为不屑。

根据《华尔街日报》对美国财政部和中国央行数据的分析,2010年6月,即朱长虹刚到外管局后不久时,约45%的中国外储(约合1.11万亿美元)投给了美债。

随后,朱长虹让中国外储投资出现了重大变化,企业债、股票的投资比重明显增加,美债占中国外储的比例则稳步下降。2012年6月,后者的比例下降至35%左右。截至2013年5月,中国外汇储备总额为3.44万亿美元,美债投资占比为38%。财政部数据显示,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中国外储投资于美国企业债务和股票的比例从5%增至7%。

在朱长虹操盘下,外管局也增加了美国以外地区的投资,如日本股票、欧洲救助基金等。有媒体源引一位曾跟朱长虹共事过的人士的话称,“朱长虹擅长做模型,通过模型计算找出有定价误差的产品,低估或者高估的,赌价差相对扩大。他的这种策略确定性很高,一般都能赚到钱。”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波段投资日本国债。2012年开始,中国连续7个月增持日本国债,在此期间累计增持额达到2.31万亿日元;但在当年8、9月期间,开始抛售日本国债,减持量接近2.8万亿日元,此时正是日元的升值高点。有专业人士估算,外管局在日本国债这宗交易上,收益率约在9%至10%。这被广泛树立为朱长虹投资精准的典型。

但据外媒称,继抛出2.8万亿日元长期国债后,朱的团队又很快反手增持了更多的短期国债。这导致2012年末中国持有的日债大增,时隔一年后再次成为日本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国,约占外汇储备总额的7.5%。而2009年之前,这一比例一直在3%以下。

而日元在2012年末就开始迅速贬值了。由此也招致了诸多对朱长虹操盘能力的质疑,这或许是这位金融界的数理学家模型始料未及的。

事实上,接近4万亿美元的中国外汇储备,管理起来无论如何都不会容易。中国外汇储备的资产,超出了美国前100大纯金融机构所管理的资产规模总和,或许,尚没有任何模型适用于中国外储。

朱长虹因为在投资3.5万亿美元的外储上取得的成绩大受赞赏。

人物评价

Pimco在声明中说,“尽管我们对朱长虹的离开感到难过,但他的领导力和投资能力能够在他的祖国获得认可、被委以重任,对此我们感到骄傲。”

投资研究公司晨星公司(Morningstar Inc.)固定收益研究主管雅各布森(Eric Jacobson)说,尽管衍生品在Pimco投资战略中起着主要作用,朱长虹的离开不应该是一个重大打击。他说,这个领域有很多超级明星。

吴向阳是朱长虹在中国科技大学的校友,对比他高两届的朱的印象是“功底扎实,水平很高”。“朱长虹是华人在衍生品方面最顶尖的人才之一”。他说。

在中国科大比朱长虹高两届的朱天华用“聪明”一词来形容朱长虹。他认为,朱长虹在相关领域的经验对于外管局来说非常宝贵。

美国康涅狄格州一家交易衍生品的对冲基金创始人说,朱长虹从PIMCO去外管局,对这两个影响巨大的机构都有利,“他有能力,而这个位子也非常重要”。这位基金创始人曾入选彭博社全球十大宏观对冲基金经理。

朱长虹在外管局的工作非常具有挑战性,他必须说服他的上级在用中国外汇储备投资时要承担风险,外汇储备被视为国家财富,常常被说成中国劳动者的“血汗钱”。中投公司因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对华尔街公司的投资出现亏损而在中国受到抨击,这进一步加剧了外管局的压力,外管局不希望自己也面临这样的抨击。

一位中国官员说,在朱长虹的支持下,外管局很早就成为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债券投资者,在那之后经常投资这支救助基金。投资数额没有披露,但有可能很可观。在朱长虹的指导下,外管局2012年的表现非常不错。

该文章由作者:【太祖】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