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面食有多少种类?
具体数量无从统计,知名的有剪刀面、刀削面、包皮面、拉面、龙须面、八姑(拔姑)、揪片、剔尖、猫耳朵、饸饹、莜面顿顿等。
1、剪刀面
剪刀面是山西省的面食小吃。因制面工具用剪刀而名,又因剪出的面条呈鱼形,亦叫剪鱼子,其制法起源于隋末。
民间相传,太原公子李世民读书练武、聚才谋义,武士彟慕名拜访,时值晌午,李世民私留书房用餐。
正在裁衣的长孙氏来不及备饭,急和面团用剪刀细细剪下,煮后呈食。后来李世民父子起兵大唐故地晋阳,以“剪面”之势攻取长安,统一了山河。
2、刀削面
刀削面(外文名:Daoxiao Noodles),别称“驸马面”,是山西省的一种特色传统面食,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
刀削面流行于山西省及其周边地区,据传是唐朝驸马柴绍始创,各种口味的臊子、调料食用,以山西大同刀削面最为著名。
山西刀削面中厚边薄,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它与北京的炸酱面、河南的烩面、湖北的热干面、四川的担担面,同称为中国五大面食,享有盛誉,是山西美食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之一。
3、龙须面
是流行太原一带的传统面食,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制作工艺,驰名中外。它原是宫廷的一种食品后来传到民间。
传说“龙须”是古代皇帝的赐名,可能因为这种拉面细如须发,不绝如缕的原因。由于抻面姿势优美,犹如交织在一起的龙须,入口香软可口,故而得此名。
4、揪片
揪片又称掐疙瘩,也是晋中民间传出的一种家常面。当地人讲究在婚嫁时男女双方在启程前必吃此面,名谓“岁数掐疙瘩”。结婚时的年龄为多少就吃多少片。
这里的“片”是指半成品而言的,即用一小瓢面和好后擀成圆形,切开对折,然后根据岁数先切成大片,再将大片用手分别揪入沸水锅内,捞出后约半饭碗。吃此饭有岁岁平安之意。
5、剔尖
剔尖又称拨鱼、剔拨股,是发源于山西运城、晋中等地,流行于晋、蒙、陕、冀等地的一种传统面食。
剔尖的制作方便快捷,口感香滑筋道,又容易消化,因而广受大众青睐,是山西面食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
山西面食有哪些?
1、刀削面
首先要说的就是山西最出名的刀削面,这也是大家最熟悉的,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同称为五大面食。山西的刀削面有很多种吃法,其实是调料(俗称“浇头“或者”调)比较多啦,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汤、金针菇木耳鸡蛋打卤等等很多花样。吃的时候配上应时鲜菜,黄瓜丝、韭菜花、绿豆芽、煮黄豆、蒜末、辣椒油,再来点老陈醋可,呲溜一口,十分美味。
2、剪刀面
剪刀面又名剪鱼子,因为制面工具是剪刀而出名。剪出来的面条形状酷似一条鱼所以起名为剪刀鱼,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可以来一份剪刀面,形状可爱味道可口价格可亲。
3、包皮面
山西包皮面又称夹心面。相传古代晋中有位婆婆在家务活上经常给儿媳妇出难题,一天她让儿媳妇用白面和豆面擀面条,条件是不能将两种面事先和匀,而在吃的时候要有均匀感。这位聪明的媳妇并没有被婆婆的题目难住,做成了两种面粉组成的包皮面,而且味道还非常好,所以包皮面就因为这个巧媳妇这么流传下来了。
4、莜面饺子
莜面饺子的和平时家里吃的饺子形状没有太大差别,只是饺子皮是莜面而制成。莜面是莜麦面磨成的面粉,属于燕麦的一种,其营养丰富,蛋白质量最高,含人体必须的8中氨基酸,组成比较平稳。最重要的是含糖量较少,是糖尿病人的最佳食品。家里有糖尿病人的可以多备点莜面,不单单做饺子做面条做面汤都是极好的。
5、揪片
揪面片又名掐疙瘩,是晋中明间传出的一种家常面,也是山西面食中做法最为简单的。将和好的面放入盆中,醒好后将面擀开切成条状,一片片揪在锅中烧开,盛出来放在自己的碗里,加酱油、醋、香油、盐、味精、最后再放一些葱花就可以了。如果配上一头大蒜,冬天最合适,吃上一碗就会满头大汗。
山西面食种类
山西的几种特色面食
刀削面――用一把形状独特的瓦形刀,从一块筒状的面团上削面,面条条条相连。成品面条呈三棱形,宽厚长度一样,再佐以浇头、菜码,吃来光滑筋道。
剔尖――用筷子沿盘边剔面。这种面食操作别致,筋软爽口,易于消化,配上大炒肉、炸酱、荤素打卤,别具一格。
擦面――把和好的白面按在扁眼擦子上,从擦子漏下掉入开水锅里煮熟,配上各种浇头、打卤食用,这种面食易咀嚼、好消化,适于老年及牙齿不良的人食用。
揪片――面和好后,擀成面片切成一寸多宽的条,用手一片一片揪入开水锅里(大小与手指头肚相同),煮熟后配上各种浇头食用。这种面食做法简单,吃着筋滑。
河漏――把和好的面投入特制的河漏床,迫使面从下方均匀的孔内下到锅里。待面压到一定长度,用刀从下方把面条截断,煮熟配浇头或打卤食用。
拨鱼――把和的很软的面放在一个带把面板上,一手端面板,一手用铁制筷子或木筷子一根一根往下拨入锅内,如小鱼在水里跳跃。这种面柔软绵滑,易于消化,配上荤素浇头或打卤即可食用。
猫耳朵――外形酷似猫的耳朵,小巧玲珑,吃起来有韧性,利口。做法是用白面、莜面或高粱面等和好,把面擀成面片。切成小方块,用拇指按推成薄片,自然卷成猫耳朵状,如果配以羊肉佐料,味道就更美了。
莜面栲栳栳――用营养价值极高的莜面做成的,将面揉精,将小莜面团一揉、一搓,再往手指上一绕,就变出了一卷卷的莜面栲栳栳,竖立在笼中蒸熟即成。
头脑――头脑是太原市特有的一种名早点,为汤状食品。在一碗汤糊里,放上三大块肥羊肉,一块莲菜,一条长山药。汤里的佐料有黄酒、酒糟和黄芪。品尝时可以感到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具有滋补、活血功能。每年农历白露到立春期间,太原市各清真饭店大都有“头脑”上市。
头顶刀削面
剔尖
龙须面
刀削面
山西面食
俗话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在没出省之前,我没感觉到我大山西的面食有多丰富,因为我们每天都沉浸在这个幸福中,每天都习惯了换着花样吃,也许这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另一种解释吧٩(๑^o^๑)۶哈哈哈,为了做一个合格的山西人,我需要自己了解一下咱们的面食,并且推广给大家!因此,有了此文,看到的亲们不用谢,直接来吃就好!
我们山西的面食,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那真的是种类繁多,一般的家庭主妇都能用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做几十种,如:刀削面、饸络面、卤面、空心面、灌肠、碗托等。到了厨师手里,那更了不得,更要做的花样翻新、目不暇接,达到了一面百样的境界。据了解,面食在山西按照制作工艺来讲,可分为蒸制面食、煮制面食、烹制面食三大类。下面,我将尽我的能力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面食种类:
1.拉面
为什么第一个介绍拉面呢?因为我妈最爱做拉面,在晋城人的心中,招待客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一碗拉面。吃到这碗面需要提前两个小时来和面、盘面、醒面、拉面……最后一碗带着东道主满满的爱意、暖暖的手温、恰到好处的劲道的面就送进了客人的胃里,这也是一种沟通和交流。
(温馨提示:山西拉面和其他的兰州拉面有很大的不同,它需要提前将面里的劲道醒出来,所以需要提前一两个小时和好,并且面一定要软,以便后面在拉扯的时候不被拽断)
2.卤面
为什么第二个介绍卤面呢?因为我奶奶很会做卤面,哈哈哈。其实,卤面也可以叫做蒸面。因为它就是采取的蒸制手法来进行的,先把豆角炒熟,然后开始和面、擀面、切面,最后把面切成细丝,给锅里的豆角加汤,把切好的面丝放在豆角上,一层一层地加,等到上面一层稍熟再加下一层,不然就面条一遇热或一遇水蒸气就会黏在一起。所以,这种面利用的就是下面菜汁的水蒸气蒸熟的,所以你会发现面条身上也会带有菜汁身上浓浓的香味儿,安排!
(温馨提示:为了避免菜里有味道,面上没味道,你可以在和面的时候就加一点盐进去,然后再放一点油,这样和出来的面就会既劲道有嚼头,又不会没味道而且还黏在一起)
3.饸饹面
饸饹,谐音为“和乐”。来到晋城,你会看到大街小巷都是饸饹馆,花菜饸饹、炒饸饹、酸菜饸饹、金瓜肉丝饸饹……总之,饸饹在我们晋城,那算是一道硬菜,面条吃起来光滑有弹性,几口下肚再呲溜一口汤,爽口。在我们晋城,无论是丧事喜事都喜欢吃大锅饭,大锅饭无疑选择饸饹面,所以它也是面食届里典型的代表。因为它上手快、味道美、又管饱,所以家家户户的人家都会做。所以,大家来了晋城记得来尝尝饸饹面哦!
(饸络面是用一种叫做饸络床的工具将和好的面块放进去,通过挤压,变成一根根粗细均匀的面条,因为需要挤压且保持它的形状,所以面需要和硬一些。)
4.手擀面
手擀面也是一道传统工艺了,一般人拿捏不好这个力度。手擀面的面需要和的不软也不硬,既要能够让做饭的人擀得动,又要能够保持它的力道,让吃饭的人能吃到面的弹性。所以,手擀面对做饭的人也是极大的考验。先是和好面,然后将它擀开,接下来用擀面杖一遍一遍地擀匀,待到它被擀成薄薄的一层就可以收工,最后一步:切面(也是很考验技术的一步,需要把擀好的面切成粗细均匀的样子,把刀工展现地淋漓尽致)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说,这看起来不都一样么,为什么要分这么多种?所以精髓在于:面的做法不一样,口感就不一样,所以才会有种类繁多的面食流传这么多年都不消失,一定是有它的原因所在咯!继续跟我走!(ɔˆ ³(ˆ⌣ˆc)
5.刀削面
刀削面,大概是全山西,乃至在全国都有知名度的面食了,不过在山西本地,刀削面倒并未艳压群芳,而是和其他类型的面平起平坐。
据说刀削面是元代时汉人不被允许持有菜刀后,民间智慧投射在饮食上的产物——不给用刀切面条,那就捡块铁皮,用铁皮削面条呗。手起刀落,秋风扫落叶般,在深藏功与名的面馆师傅手中,面团顷刻间化为一根根银白色的面条,鱼贯入锅。正可谓“一手掌乾坤,一削开江湖”。这出神入化的手法,是刀削面最大的传奇。
6.撅片面
如字面意思一样,把面条撅成一片一片的形状,如果按动作分析,觉得好像叫“揪片”更符合。做法是将面团擀成宽宽的条状,不用刀切,直接用手往开水锅里一截一截揪断,然后把它们一一放进已经准备好的汤锅中,锅中可以下入不同的蔬菜,讲究的人还要放的有红有绿,再在锅里打上几个鸡蛋,做成后烘上油,一圪出,拍上锅盖香气四溢。色味俱全,令人食欲大增。
7.猫耳朵
也如字面意思一样,这种面就是长了像猫耳朵一样的形状。做法如下:先和面,和面的水里加少许的食盐。一定要做到三光,就是手光,盆光,面光,有时间就多揉揉,揉好了放一旁用,湿纱布盖住面团,“醒”30分钟。然后切成条状后再切成指节大小的颗粒状。用大拇指的指肚压住一颗向前推捻,一个猫耳朵就做成了,放开水里稍煮一会,捞出过冷水,再控水;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醋和油泼辣子,一碗香喷喷的猫耳朵就上桌了。
8.碗托
拿到碗托的时候,会觉得有些奇怪,这吃啥?一口浅浅的空碗,或者是一口空碗里盛了一些辣油,当然你也可以自行倒上醋汁,碗内放置一把小刀。那么吃的东西,又在哪里呢?
这时候,需要仔细观察这口“空碗”,你会惊喜的发现,原来贴着碗壁,有一层灰白色的东西,用刀去割,竟能一片片一条条割下来,这就是入口的吃食:碗托。
碗托依然是荞麦面和上水蒸制。它比灌肠要薄一些,用的容器也是浅口碗,以便贴于碗壁。碗托主流吃法是加辣椒油、陈醋、蒜等,口感酸辣爽口。如果再配上一块六味斋的酱肉饼,也是顶实在的一顿了。
9.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是属于晋中及晋北地区较常吃的一种面食。所以,属于晋南地区的我一般不常吃,但是也不能忘了给大家介绍这道美食。
莜面支链淀粉少,烫面团增加了它质地的延展性。碾薄面片,轻轻一甩,两头一搭,形成斗状,山西人叫“栲栳栳”,内蒙人称它“窝窝”。上锅蒸熟,既可以拌上西红柿或肉臊子卤汁直接吃,莜面口感劲道,富有韧性,和软滑的刀削、剔尖比,是另一种别样的滋味。
10.酸菜黑疙条
酸菜黑疙条又名浆水菜黑疙条,是我们山西省晋城市的一种传统名吃。旧时由于我们这里白面紧缺,人们为了调理生活,用白面包高粱面擀成面条,又因晋城酸菜腌得好,用酸菜作卤配以黑疙条,撒上芝麻、香菜、也可以加点辣椒。口味酸香辣俱全,高粱面特有香味胜似精米白面,使人越吃越爱,越吃越香。
11.煮疙瘩
“煮疙瘩”在山西普遍都有,但又以晋城一带最常见,最出名。煮疙瘩做法简单,营养丰富,不用多费时力就能吃到。地里劳作回来,孩儿们放学回家,一碗煮疙瘩,一碟萝卜老咸菜,喝噜嘶飒吃完,一顿饭就算结束,家家户户都一样,再不喜欢,也得充饥。
开始捏煮疙瘩。从面盆里挖起一小块面,用两手搓成鸡蛋大小的小面团,然后再两手拍扁,呈扁圆状面块。面块不可太厚,太厚不好煮熟。将拍好的煮疙瘩放入锅内煮。提醒一下,捏煮疙瘩要等到锅里水开了再动手,水哗哗开着翻白花,边捏边往锅里煮,放进去几个,水温又降了,不再翻滚,此时注意防止粘锅,拿锅铲蹭着锅底慢慢来回搅几下,等水滚起来再继续捏、继续煮,不然锅里的煮疙瘩就全粘一块,成玉米糕了。反复如此,一直到把煮疙瘩捏完放完为止,煮约十五到二十分钟,就能吃了。
晋城一带的煮疙瘩习惯包馅吃,面和好后,先将玉米面捏成一个壳,壳中包入红糖馅,然后煮熟吃。现在人们发挥才智,不光有红糖馅的,也有枣馅的。煮的时候,锅里还要添加南瓜、长山药、豆角等时令蔬菜。这是另类的煮疙瘩了,吃起来是另一番风味。
12.卷薄饼
晋城卷薄饼,这已经是便于外人理解经过加工的叫法,实际上在当地,它的准确名称是“卷薄馍”。
薄薄的一张饼,也有奥妙无穷。烙这种薄薄的饼,有三个要领:第一是和面。热水烫、冷水拍、水面完全融合,要揉得不软不硬;第二是擀皮儿。要擀得圆如满月,而且厚薄均匀。第三是烙饼。铁鏊是专门的烙饼工具,如果没有的话,平底锅也可以代替。面饼要一个一个翻,一个一个加,要把所擀好的面饼都摞上去,最后是厚厚一大摞。这个时候,家长总会问孩子,第一个面饼在哪里?答案是不论如何翻转,第一个面饼始终夹在中间。
饼烙好了,菜也是必不可少的。吃什么菜,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一般家里常用粉条、绿豆芽、胡萝卜、土豆、豆角、木耳、豆腐、鸡蛋等。这里只需把胡萝卜和木耳切成丝,按照难熟的菜先炒,易熟的菜后下锅,待菜炒好后,便要卷了。很快,一盘色、香、味、形,样样俱全的卷薄饼就做好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还有一道工序——捣蒜。把蒜捣成泥,再加上盐和醋,提味儿的秘诀,就在这里。
卷薄饼,仿佛是上天为团圆定制的食物。最初是中秋节的必然之选,因为只有在秋天时节,地里各种蔬菜成熟,卷薄饼才能吃出最想要的味道。如今,新鲜蔬菜随时可享,卷薄饼早就成了晋城人的团圆第一菜,甚至在大年夜,威胁到了饺子的地位。
一家人围桌而坐,铺饼摊菜,卷而食之,大快朵颐……对,这就是团圆的味道。
13.擦尖儿/抿尖儿
从做法上看,二者做法类似,用到的工具都叫擦子,不过擦子上刀口的形状会有不同,擦除的面片大约2-3厘米,形似蝌蚪,因此又叫擦圪蚪/抿圪蚪。由于擦子使用的刀片形状不同,擦除扁宽状的面条就叫擦尖,细圆状的面条就叫抿尖。也同样,擦尖和抿尖做好后只是主食,要想成为实在上桌的一顿,还得加上卤或菜。而且,擦尖和抿尖的制作过程中,人们一般会用白面混合莜面或豆面等粗粮面制作,口感也是别有风味。
14.油糕
油糕是很有特色的山西传统小吃之一,黄米油糕以黄米为主要材料烹饪的做法为主。以熟黄米面包红糖或红枣,也有人家会包红豆沙,之后油炸而成。吃时可以撒少许白糖。外焦里嫩,色泽金黄,香味扑鼻,甜香可口。在吕梁,吃油糕一般都是在过年或者婚丧嫁娶的时候与大烩菜一起食用,因为“糕”与“高”谐音相近,代表了一种富贵之意,所以,多年来,油糕也一直伴随着人们辞旧迎新,庆贺道喜,成为山西人们的当之无愧的美食之一。
15.炒不烂子
拨烂子,也叫不烂子,原料有土豆、豆角、茄子、白菜等。顾名思义,因为久炒不烂才叫不烂子/拨烂子。
那么用了什么手法导致食材久炒不烂呢?关键就是面粉。如果是土豆拨烂子的话,切好的土豆丝沾水后均匀裹上面粉,然后上锅蒸,蒸好后再入锅炒制而成。用其他蔬菜做拨烂子亦是如此。
外焦里嫩、入口微辣,再嚼微甜、香辣可口、是一道简便易做的小吃、也可以作为主食,不区分大人小孩食用,很受大众欢迎。
16.宫廷撰面
最后一种面,不仅仅是山西面食,不仅仅是晋城面食,而且是我大阳古镇的经典名吃——宫廷撰面!在我们大阳古镇,办喜宴,得先吃一碗软米饭,再来一碗撰面,那就是最高规格!
“馔面”由于工艺精巧,流程繁多,所以很难流传出去。简单介绍一下:制作“撰面”最重要的一步是和面,面粉选高筋粉最好。先将碱面、食盐和水按一定的比例勾兑,把面粉倒入水中,加入适量的豆面,用手将面和均匀。
制作“馔面”第二步是压面。将和好的面放在案板上,用一根长2.5米的钢管,有节奏的弹压,这样弹压出来的面更劲道,也有用石碾碾压。面团被压成平整的一层,压好的面切成大小均匀的面块,再揉成面饼,上油,把上好油的面饼放在面盆里,一个挨一个贴着边,放好一层再放一层,密封好放着发酵。
制作“馔面”第三步是擀面。擀面的时候手法要到位,面要多换位置,这样擀出的面饼才薄厚均匀,擀好的面对着阳光看是透明的,且没有破损,这才称为上品。
制作“馔面”第四步是切面。切面靠的是功夫,将擀好的面皮,叠成长条,就开始切了,这样的面需要切280刀,切出面条如韭菜叶宽,每根长度都在80厘米以上。切好的面条放在专用的食盒内捂严实,不能透风,2-3天即可宴请客人准备的。
浇馔面的菜是花菜,花菜是用豆角、蒜苔、海带、油豆腐、胡萝卜等材 料切丝过水后,调制而成,鸡蛋饼是用来招待素食的客人。
把准备好的面条下到沸腾的水里,煮熟的面条在凉水中过两遍,捞出来放在碗里,面在碗里要搁浅一点,浇上用鸡肉、胡椒等调料熬制的高汤,再浇上花菜,一碗地道的“馔面”就可以享用了。
今天的面食介绍就到此结束,以后随时有更新,也欢迎大家多多提建议!另外,作为一个山西人,绝对不能忘记滴上几滴山西老陈醋,这样面条的面香,调和的卤香,陈醋的酸香,三者味道融合的恰到好处,美味!啊哈,难怪我们山西人不愿远游他乡!原来如此!
(部分图片和内容来自网络)
山西最有名的面食20种
山西最有名的20种面食如下:
烹制面食:麻花、锅魁、锅贴、一窝酥、甩饼、煮饼、孟封饼等。
煮制面食:刀削面、剪刀面、一根面、刀拨面、剔尖面、猫耳朵、不烂子、饸饹面、蘸片子、铁锅焖面等。
蒸制面食:刀切馍、圆馒、石榴馍等。
部分煮制类的面食介绍:
1、剪刀面
剪刀面是山西的一种传统特色面食。剪刀面是用中筋面粉加入清水揉成长形面团,再醒个半小时后,用剪刀剪成长形的面条,放入沸水里煮熟,加入调味料和配菜煮熟装入碗,配调味料就可以食用了。剪刀面是用剪刀剪成面条,所以得名为剪刀面。
2、一根面
一根面也是山西的特色面食。一根面是用面粉和清水,食盐做成面团后醒面后,再做成粗面卷起来装盘,加入食用油,醒面1个小时,然后拿起来面条,拉的细长后放入沸水里煮熟,加入调味料和肉菜就可以食用了。一根面是很多人过生日,爱吃的长寿面。
3、刀拨面
刀拨面是山西的特色传统有名的面食。刀拨面是一种用特制的刀具做成的面条。刀拨面的面条厚薄适中,颜色米白色,是一种非常好吃的面条。刀拨面也是一种手工面条,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配上西红柿鸡蛋,卤肉,炒菜等和高汤,调料就可以食用。
4、剔尖面
剔尖面是山西运城,晋中等地的特色传统面食。剔尖面又叫拨鱼、剔拨股等多种名字。剔尖面有用白面粉,高粱米等食材做成面食。剔尖面的面条金银剔透,颜色米白,吃起来口感:软糯有嚼劲,非常不错。
5、猫耳朵
猫耳朵是山西的特色传统面食。猫耳朵是用面粉加入清水等食材做成面团后,揉搓成细长条后,切成小剂子后,用手拿一个小剂子,再用手按压成卷形,放入沸水煮熟,加入配菜就可以食用了。
山西的面食有多少花样?
山西的面食花样有很多而且山西的面食也尤其显著的特色深得大家的喜爱。山西的面食已经成为了山西的文化代表,面食主要分为蒸、煮、烹三种,做法简单一般会做家常菜的人都能做出山西面食,而且不仅是吃的还有面塑等工艺品,如果到山西来做客天天都吃面食都不会重样的。
山西面食种类繁多
山西面食种类繁多也因此山西被国内外美食博主所吸引,应为山西那边的人爱吃面食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面食,其中有最为代表的面食刀削面就是从山西那边流传过来的,刀削面是我国著名的五大面食之一,凭借其独特的削面工艺加上烹饪的方式成就了美味的刀削面,刀削面有烩刀削面还有炒刀削面都非常好吃。
山西的面食有哪些
著名的山西刀削面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了,除了刀削面还有拉面,它同兰州拉面不同但也同样美味。还有著名的揪面,这种面最为暖胃。饸饹面也出自山西面食,还有我们爱吃的零食猫耳朵,香脆可口,可以说山西的面食贯通所有,每一样说起来就赞不绝口。
除了传统的面试山西还有意想不到的锅盔、炸糕、甩饼,同样身为面食一点也不逊色与煮和炒的面食,这种烹制的面食一样深受广大面食爱好者喜爱,山西面食如此著名是离不开山西的文化的,从古代开始因为战争吃面食最为方便而且暖胃所以做面的手艺流传至今,如果去山西不吃面食是非常遗憾的事情,山西当地的老陈醋也十分有名,如果配上山西的面食那味道简直绝绝子。山西面食的种类多到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小伙伴们又想了解山西面食的可以去当地感受一下文化然后再品尝一些面食就知道了。
该文章由作者:【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