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和田玉山(和田玉 故宫)

北京故宫历史悠久的资料50字左右

北京故宫始建于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下诏以南京皇宫(南京故宫)为蓝本,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宫和北京城建成。

北京故宫由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设计者为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1米,宽753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用10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间半,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

扩展资料: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京故宫

故宫和田玉山(和田玉 故宫)

和田那个地方怎么样啊???

新疆历史上曾以三条闪耀着丝绸之光的商业通道而名扬天下,和田则是丝绸之路上光彩夺目的绢都。其南枕昆仑、北卧大漠;东南和西藏为邻,西南与印、巴相接,总面积近25万平方公里,雄踞于古西域的南部。和田市位于喀喇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是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

和田古称于阗,今天所辖的七县一市的和田地区,古时为皮山、于阗、疏勒、精绝诸国地,这足见和田有过显赫的历史,也经历了沧桑巨变,那埋没于茫茫瀚海中的精绝故址、疏勒故址、民丰东汉古墓以及热瓦克佛塔、桑株岩画就如同一幅幅历史画卷,仍在唤起人们追忆那丝路南道的繁荣、佛国于阗的昌盛、伊斯兰教东渐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真实故事。而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中所记”传丝公主”的故事,更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和田与祖国中原地区的血肉联系极其作为丝路绢都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悠久历史。如今的和田的丝织业依然享有盛誉,一座现代化的丝绸厂,生产各种精美的丝织品,不仅满足区内各族人民的需求,而且深受国外客商的青睐。

和田同时也是新疆地毯的故乡、盛产玉石的宝地:所产图案古朴,做工精细;和田玉石更是驰名中外,自古玉之”贵重者尽出于阗”,多做供品输往内地。温润明洁的脂玉、晶莹黑亮的墨玉、色如翡翠的翠玉,都是雕琢玉器的名贵材料。现故宫博物馆中多有其玉雕保存。

和田绿洲历来为塔里木盆地南部粮、棉、桑蚕的重要产地,杏、葡萄、桃、石榴、无花果等果类繁多,品质优良,薄皮核桃更是果中精品。掩映在果木林中的农舍、独具特色的各种手工业品巴扎又使人在领略绢都风采的同时感受到古朴淳厚的丝路风情。

位置:和田市地处东经79°50′20??-79°56′40??,北纬36°59′50??– 37°14′23??,位于新疆最南端,地处喀喇昆仑山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间,全市南高北底,北宽南窄,由南向北倾斜。是喀拉喀什河与玉龙喀什河的冲积平原。

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全年干旱少雨,多风沙。年平均气温11.1℃-13℃,年降水量34.8毫米,全年日照充沛。

最佳旅游时间:春、秋两季。

面积: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

人口:人口160多万。

行政区划分:和田地区辖和田市、和田县、皮山县、墨玉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1市7县,8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28个居委会,1404个行政村,6094个村民小组,还有兵团和田农场管理局及所属奴尔牧场、四十七团场、皮山农场。

景观:尼雅遗址、买力可阿瓦提遗址、阿尔金自然保护区等。

在历史的长河中,和田人曾创造出璀璨夺目的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和田有众多的古代文化遗址和包括昆仑神话在内的极其丰富多样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众多的神话古堡、古战场、古烽火台、古寺院、古庄园、古钱币,无不记载着历史老人走过的深深脚印,闪烁着光彩照人的历史光辉。和田是中西经济文化技术交流的枢纽、著名的三大绢都和西域四镇之一。

哈和田不通铁路,进出只有依靠飞机和长途汽车。

航空:和田机场位于市区南12公里处,每周有航班往来于和田和乌鲁木齐之间,你可以先到乌鲁木齐,再转飞和田。

公路:315国道经过和田,沿这条国道从和田往西北可以到叶城、喀什;往东可到民丰、若羌等地。民丰往北有一条笔直的沙漠公路,可以直达轮台,该路路况较好,从民丰到库尔勒的长途车多数走这条路,继续北上可到乌鲁木齐。

区内交通:由于和田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区内的大部分景点都在沙漠之中,所以往来各景点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就是租车,为了旅途顺利,一定要租性能好的越野吉普车。

哈和田的住宿条件一般价格也比较便宜,有天鹅宾馆、和田宾馆、和田地区迎宾馆、伊里其乡招待所、于田县粮食招待所、民丰县运输站招待所、民丰县委招待所、民丰尼雅宾馆。

和田美食有:

烤全羊:烤全羊,是维吾尔族的一大传统名肴。和田七县一市等地的巴扎尔都可闻到它特有的香味。烤全羊不仅是街头的风味小吃,而且也是维吾尔人招待贵客的上等佳肴,现在也成为高级筵席中的一道佳品,倍受中外客人的青睐。馕坑烤肉凡是用囊坑烤制的各种烤肉统称囊坑烤肉,分为竖烤肉、悬挂烤肉、贴烤肉等种类。

烤羊肉串:烤羊肉串是最有名的民族风味小吃。来和田旅游观光的中外宾客,几乎没有不吃烤羊肉串的。烤羊肉串是在特制的烤肉铁槽上烤灸而成的。铁槽分上下两层,中间隔板成孔状,用木炭作燃料。烤肉串除烤羊肉串外还烤羊肝串、羊腰串、羊脾串、羊肠串等。和田的烤羊肉串要数和田市肖尔巴克乡的最为可口,这里不仅有传统的烤羊肉串,而且还有烤羊排骨,吃着更过瘾。

抓 饭:抓饭是新疆维吾尔民族逢年过节、婚嫁喜庆日子里,招待亲朋贵客的主要食品之一。抓饭与汉族八宝饭相近似。从味道上分有甜咸两种。甜抓饭多为素抓饭,主要原料为米、鸡蛋、黄萝卜、葡萄干、杏脯、花生仁和清油等。咸抓饭多为肉抓饭,主要原料为米、牛羊肉、黄萝卜洋葱等。

薄皮包子:薄皮包子,维吾尔族叫”皮提曼塔”,选用上好的羊肉作馅,以皮薄著称。是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美味食品。薄皮包子的特点是:色白油亮,皮薄如纸,肉嫩油丰,伴有新疆洋葱(皮牙子)浓郁的香甜味,非常爽口好吃。

拉 面:拉面是维吾尔族人的主食之一。做拉面的方法分为手拉面和把子面两种。手拉面依形状不同,又分为细面、粗面、扁条面等,把子面由于所掺佐料不同分为白皮面和黄面两种。

烤包子:面皮是用上等白面加新鲜酵面和成稍碱的面团,揪成一两百克的剂子揉好后做成面皮。肉馅用新鲜羊肉切成玉米粒大小,加上少量的水,再放上切碎的羊油、洋葱,调上胡椒粉和盐捏成馅,用面皮包上馅包成圆团,皮上蘸上水,用手掌将面团封口的一面贴在囊坑壁上,所有的面团依次贴完后,再给烤包子表面上喷洒少量的水,盖住坑口,焖烤20~25分钟,通开通风孔,囊坑中的火炭立即发红再烤一会,待到烤包子表皮发红发亮时即可取出食用,热烤包子掰开后,油汤四溢,浓香喷鼻,切营养价值高,是维吾尔族人特别喜爱的食物。

馕坑面食:囊坑面食是拷馕业的产品,统称为馕。囊坑是烤制食品的炉灶,一般为圆台壮,即上部口小,下部内肚较大,用硭硝做成。囊坑外填土做成平台,坑底留一通风孔。拷馕以前先将面和好,同时用柴禾烧烤囊坑,囊坑内部全部烧白以后压火,将火炭堆积在坑的中间,堵住通风孔,然后将囊坑的内壁喷洒盐水以调节温度,随即把做好的馕饼放在馕托上用手伸入坑口使劲贴在坑壁上,待拷熟后用铁钩勾出,一个个热气腾腾喷香诱人的馕,即可食用。

嫩玉米饭:这是维吾尔族人别有风味的一种饮食。做法是先把鲜玉米棒上的嫩玉米用刀子削下来放置木盆中,用一块石头砸,砸至玉米粒变成糊糊状,倒入锅中加水,小火慢熬两三个小时后,放些切好的肉片、白菜、南瓜、西红柿、青辣椒、盐,再熬一会儿即成。

油塔子:顾名思义,油塔子形状似塔,是维吾尔人喜爱的面油食品。一般做早点配合粉汤吃。塔子色白油亮,面薄似纸,层次很多,油多而不腻,香软而不沾,老少皆宜。

和田地区山区麦西莱甫的山区麦西莱甫值得一看,山区麦西莱甫主要是在原始的音位互不相连的三弦弹奏乐器牧民热瓦甫(也称阿勒奇热瓦甫)和小手鼓的伴奏下,参加者以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热情奔放的舞蹈和集各种笑话为一体的娱乐活动。

去新疆少数民族众多,风情风俗各异,宗教色彩浓厚,主要是对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要注意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同志在一起饮食一定要清真,即不吃猪肉,狗肉等,也不要说。这是他们在生活中的禁忌,不能违反。但也不要绝对改变自己饮食习惯,注意荤素搭配、多喝水,多食水果。各地都有风味小吃,特产瓜果,大家吃时勿忘考虑服不服水土问题。和田旅游,因行程较长,气候差别过大,旅游者一时难以适应,可能回出现水土不服症状,旅游者应携带有关药物及一些常备治病药物,如创可贴、感冒药或治疗肠胃不适药物等。和田是瓜果之乡,到和田吃水果是一大乐事,但千万不要在吃完水果后再喝热茶,以免造成腹泻

和田玉为什么比翡翠更受欢迎?

新疆和田玉历来蜚声内外,玉质洁白细腻,温润厚重,精光内敛,是一种稀有资源。尤其以羊脂玉最为珍贵,羊脂玉不张扬,不耀眼,是一种含蓄的美,超凡脱俗。羊脂玉那种柔美能给人一种安宁,平和,长绵,恒久,耐人寻味的美感。

和田玉产于”万山之祖”昆仑山,在海拔5000米高的山岩上,长期风化的碎块崩落在了山坡上,经雨水冲刷,有的又被带入了河中。后来,人们在河床中采集到的玉石,就是今天创造了天价神话的和田籽玉。

翡翠主要产于缅甸,和田玉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玉料,缅甸翡翠的价格已经很高了,和田玉价格上涨的速度快也是正常的。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和田玉的价值,白玉虽然没有翡翠的感官刺激更强,看上去只是白而已,但在品位高的爱玉者把玩下,会产生脱俗的灵气。

和田玉备受喜爱的原因:

历史文化价值:

和田玉一直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人格精神,体现了物质美与精神美的高度统一,宛如一部美轮美奂的儒家典籍,和田玉镌刻了人类的道德诉求。不论是管子的“九德”论,还是孔子的“十一德论”,以及许慎概括的“五德”论,都是儒家学者借玉载德的完美体现。

和田玉的色泽美:

和田玉从色泽上讲也是很美的,在现代色彩学中,白色也是永远流行的主色调,羊脂玉的白本身就不是那种苍白,干白,而是一种具有油润感的脂白,白得有底蕴,有内涵,非常耐看。包括西方人也非常喜欢白色,他们也视白色为高贵.圣洁.静雅.纯真的象征。正是这种独特的美才使得羊脂玉举世闻名。

和田玉的耐久性:

和田玉是世界上柔韧性最好的玉种,和田玉的柔韧性决定其饰品在佩戴过程中不易损毁外,还为玉雕大师们展现技艺和才华提供了良好条件。这就使和田玉除了自然美外,又增添了一种艺术美,形成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完整美,更加提高了和田玉的收藏价值。

物以稀为贵:

和田玉价格昂贵的主要是羊脂玉,其原因就是材料稀有,物以稀为贵,市场需求量在不断增大,而资源是不会再生的,只能是越来越少,因此价格自然就会上涨。

清大禹治水图玉山是怎样的国宝?

清大禹治水图玉山,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玉禹山”的雕成,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是一次伟大的壮举,也永远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和国之瑰宝。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乾隆皇帝以爱玉和藏玉著称,他还亲自过问宫廷造办处玉雕工作的诸项事宜,督导了多次大型玉雕的琢制工程。在乾隆三十一年至乾隆五十三年短短二十来年中就制造了“秋山行旅”玉山、“南山积翠”玉山、云龙玉瓮、大玉瓮、“大禹治水图”玉山等数件千斤以上的大型玉雕。其中,清大禹治水玉山则为上层之作。

此玉山是由当时两淮盐政所辖的扬州工匠雕凿制成。当时,大块玉料从新疆和田密勒塔山运到北京后,乾隆皇帝钦定用内府藏宋人所画的《大禹治水图》的画轴为稿本,并由清宫造办处画出大禹治水纸样,由画匠贾全在大玉上临刻,再做成木样发往扬州雕刻。大玉于乾隆四十六年发往扬州,至乾隆五十二年玉山雕成。在乾隆五十三年时,乾隆帝又命宫中造办处如意馆刻玉匠朱泰将乾隆御制诗和两方宝玺印文刻制在玉山上。

清大禹治水玉山置于嵌金丝的褐色铜铸座上,玉山全体用呈青白二色的最为名贵的密勒塔山和田玉雕成,其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00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我国的国之瑰宝。而从刻文中我们能够得知,清大禹治水玉山的材料系新疆和田一带的密勒塔山玉雕琢。乾隆帝雕琢此器的目的是通过颂扬大禹治水的功绩,表白自己师法古代圣王之心,博取明君的声名,并以此显示国力的强盛。此玉山采用新疆和田青玉制造,玉上雕有峻岭、瀑布和古木苍松。

在山崖峭壁上,成群结队的劳动者在开山治水。玉山正面中部山石处,刻乾隆帝阴文篆书“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十字方玺;背面上部阴刻乾隆帝《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御制诗。以剔地起突的雕琢法,巧妙地结合材料的原有形状,灵活安排山水人物,在山巅浮云处,还雕成一个神仙带着几个雷公模样的鬼怪,仿佛在开山爆破,使这件描写现实的作品,具有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清大禹治水玉山的雕琢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因为,和田距离京城何止万里,在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运输的艰难可想而知。据估算,行程竟耗去三四年时间。玉料到达京师后,经设计、绘图、制蜡样、制木样,然后发运江苏扬州,由匠师施工,再运回北京,择地安置,刻字钤印,至乾隆五十三年大功告成,又花去八年时间。前后共费时十余年,总工程量达15万工作日,用去白银万余两,才制成这一件中国玉器史乃至世界玉器史上最大的玉雕作品。

清大禹治水图玉山

帮忙解释下和田玉文化?

这个百度上能找到

我们中华民族有8000年的用玉历史。最早应该是以辽河流域红山文化为代表的,玉文化史称为珣玗琪板块,这一板块最具代表性的玉种是岫玉;其次应该是以太湖流域良渚文化为代表的瑶琨板块,这一板块的玉种比较杂;最后才是西北地区的球琳板块,这一板块的玉种就是产自昆仑山脉的和田玉。 “和田玉出自我国西北,是我国古今众多玉中的一种,它与我国东北、东南之古玉一起培育了中华民族爱玉、崇玉、礼玉、赏玉、玩玉、藏玉并视玉为命根子的传统观念。它是中华文明的奠基石之一,…..”,这就是和田玉文化形成之源!

古人经过数千年的筛选,到了夏商周三代,逐步接受了和田玉,而放弃了最早发现的珣玗琪和瑶琨区域的古老玉种,不要忘记,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是一时的,和田玉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已经成为王室的主要用玉,这一点我们通过有关的史料记载以及妇好墓出土的玉器即可以得到证实。

历史经过了春秋战国时代,到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从那个时候起,一直到清王朝灭亡,和田玉一直都是中国历朝历代的帝王用玉。其它玉料在帝王心目中是毫无地位的,所以,人称和田玉是我国三千多年的帝王用玉。这一点以西汉初中期,广州南越王墓、徐州狮子山楚王墓、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等出土玉器,以及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大量玉器都能得到证实。

和田玉走上历史舞台一直为王室所用,尤其是西周帝王视和田玉作为王家天府守藏的对象,如天球即雍州所贡之宝如天色者,想必就是和田青玉,遇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于西序,事毕收归天府贮藏。很有可能和田玉进入内府后先与华山之球、夷玉、河图等均被视为宝物收贮了,不久便逐渐取代了地方玉的上述功能。这一点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儒家赋予它以“德”的内涵,使和田玉获得了新生命。儒家将“德”与和田玉对应,提供玉德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据史料记载,至迟在春秋早期,政治家管仲(名夷吾?一公元前645年)便提出玉有“九德”。至春秋晚期,儒学宗师孔丘提出玉有“十一德”,将玉德的观点推向高峰。孔子的玉德是利用玉的自然表征(即玉的化学的、物理的诸种性能)形象地解释人们的品德和操行。孔子的玉德学大大推动了和田玉文化的发展以及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该文章由作者:【危险流浪者】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