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晶石密度对比钻石,尖晶石密度是多少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尖晶石密度对比钻石的知识,以及尖晶石密度是多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红色尖晶石与红宝石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者的区别:

1、尖晶石是等轴晶系所以无二色性,硬度8(略低于钻石和红

蓝宝石,但也属于硬度很高的宝石,),晶体通常比较透彻,大红色

的尖晶石通常比同色同净度同重量的红宝石价格便宜一些,(通透优

质鲜红的红宝石非常贵,远高于钻石。)

尖晶石

2、红宝石是三方晶系,在不同的角度下观察,有不太明显的二

色性,硬度9(仅次于钻石),通常净度不是很好,有比较多的内涵物

或裂纹,晶体不会感觉很透彻,呈玫瑰红色调的比较多,大红且透明

度高的红宝石(天然)非常罕见,且红宝石有一些处理方式需要辨别的,

尖晶石的处理方式少些但是合成尖晶石较为多见。

红宝石

3、通透性不同:红宝石是一般情况下晶体不会很透彻,虽然有透

明,但是会有比较多的内含物和裂纹,而尖晶石是的晶体比较通透,透明

度和纯净度都比较高。

尖晶石 Spinel

一、尖晶石的基本特征

1.矿物名称

尖晶石

2.化学成分

成分为MgAl2O4,其中镁可被亚铁或锌置换,铝可被高铁或铬置换。通过置换形成的可作为宝石的材料有镁锌尖晶石(gahnospinel)和铁镁尖晶石(ceylonite)。

3.晶系和结晶习性

立方晶系。结晶习性为八面体或八面体与菱形十二面体、立方体的聚形。晶面可以很平,像抛过光的。有些有三角形的生长或侵蚀标志。双晶发育,通常为扁平状,角顶常有内凹角(图16-5-1)。

图16-5-1 尖晶石晶形和双晶

4.光学性质

(1)颜色:尖晶石的颜色范围很宽,从近于无色到各种色调的橙色和粉红色、红色,淡蓝到深蓝、深蓝绿和黑色。化学纯的尖晶石是无色的。大多数看来无色的尖晶石实际上有非常淡的粉红或淡紫色调。铬产生粉红或红色。当有铁存在时尖晶石显蓝色。

(2)光泽及透明度:玻璃至亚金刚光泽,透明至半透明。

(3)光性:均质体。

(4)折射率:1.718(尖晶石),1.74(富铬的红色尖晶石),1.77~1.80(铁镁尖晶石),1.725~1.753(镁锌尖晶石)。色散为0.020。

(5)发光性:红色、橙色尖晶石在长波紫外光下呈弱至强红色、橙色荧光,短波下无至弱红色、橙色荧光;黄色尖晶石在长波紫外光下弱至中等强度褐黄色,短波下无至褐黄色;蓝绿色尖晶石在长波紫外光下无至极弱蓝绿色,短波下无。无色尖晶石无。

图16-5-2 尖晶石的吸收光谱

(6)吸收光谱:红色和粉红色尖晶石由铬致色,在黄绿区以550nm为中心有宽吸收带,紫区吸收,红区有多条荧光线,被描述为风琴管状(图16-5-2)。蓝色尖晶石由铁或偶由钴致色,主要吸收带在蓝区,以458nm吸收带为最强,还有478nm等几条较弱的带。锌尖晶石的吸收光谱与蓝色尖晶石的相似,只是弱些。

5.力学性质

(1)解理:解理不发育。

(2)硬度:摩氏硬度8。

(3)密度:3.58~3.61g/cm3(尖晶石),3.63~3.90g/cm3(铁镁尖晶石),3.58~4.06g/cm3(镁锌尖晶石)。

6.显微特征

见尖晶石、方解石、磷灰石等矿物包裹体以及气液充填的孔洞,还有生长带、双晶纹和出溶的榍石针状体、锆石晕等,铁染裂缝常见。尖晶石包裹体多呈微小的八面体,单独或成行排列,周围可有张力裂缝形成的指纹状包裹体。

7.特殊光学效应

有四射和六射星光的尖晶石,有时还出现变色的尖晶石。

二、尖晶石的类型

1.红色尖晶石

颜色范围从浅粉红直至极深的“石榴子石”红色,但中红至深红色的品种最受欢迎,是红色宝石中价格仅次于红宝石和红色钻石的宝石。最好的红色尖晶石被描述为具“红色交通信号灯”的红色。红色尖晶石多由铬致色。

2.蓝色尖晶石

尖晶石中的Mg被Zn部分地置换。浅蓝至蓝色。折射率1.725~1.753。密度3.58~4.06g/cm3。钴蓝尖晶石是蓝色尖晶石中颜色最佳者,但通常为小颗粒,其产地主要是斯里兰卡,目前市场上所见的大都为合成品,包括早期用焰熔法合成的,以及近期俄罗斯用助熔剂法合成的。天然品与合成品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它有458nm吸收线;根据内部特征也可以区分。

3.绿色尖晶石

尖晶石中的Mg部分地被Fe 置换。深绿色至黑色。产于斯里兰卡。折射率1.77 至1.80。密度3.63g/cm3至3.90g/cm3。真正黑色的尖晶石只见于维苏威Monta Somma火山的喷出物中以及泰国的刚玉矿中(当地称为nin)。

4.星光尖晶石

主要产地为斯里兰卡,由出溶的金红石针状体导致星光。可有四射或六射星光,这取决于宝石抛磨的方向。如果从顶部看有六射星光(当底部平行于立方体面时),那么沿腰部将交替出现四射和六射星光。如果从顶部看有四射星光(当底部平行于菱形十二面体面时),那么沿腰部将只出现六射星光。星光尖晶石的颜色从红色到黑色,但以红色为最佳。

5.变色尖晶石

美国Gems & Gemology杂志(1990年冬)报道了一颗重16.41 克拉的长方坐垫形琢型的变色钴尖晶石。它在日光灯下呈中深紫蓝色,在白炽灯下呈中深紫红色。该尖晶石的折射率为1.714,查尔斯滤色镜下呈红色,长波紫外光下为惰性,无磷光。分光镜下可见454~461nm吸收带以及552~554nm处的荧光线。在686nm处有强荧光线。变色主要与尖晶石中所含的少量 Cr,也可能还有 V 有关。英国宝石协会的 Gem & Jewellery News(1996年3月)认为,变色尖晶石并非罕见,它在白炽灯下为紫色,在日光下为近蓝宝石的蓝色。

三、尖晶石的鉴定

尖晶石因颜色丰富,与许多宝石品种相似,故容易混淆。但利用偏光镜、分光镜和放大观察以及测折射率和密度等常规方法不难把它们区分开。尖晶石的常见品种为红色,要注意与红宝石和红色石榴子石特别是镁铝榴石相区分。

尖晶石为均质体,无双折射,而红宝石为一轴晶负光性。尖晶石的折射率低于红宝石,其吸收光谱也没有红宝石在蓝区常见的3条吸收线。

尖晶石与石榴子石均为均质体,偏光镜下也都有异常消光,但尖晶石的折射率明显低于石榴子石,吸收光谱也很不同。此外,尖晶石内部常见单个或成排排列的八面体包裹体,镁铝榴石中多见浑圆状包裹体。

四、尖晶石的评价

尖晶石的质量从颜色、透明度、净度和切工等方面进行评价,其中颜色是最重要的。颜色以深红色最佳,其次是紫红、橙红、浅红色和蓝色,要求颜色纯正、鲜艳。透明度越高,瑕疵越少,则质量越好。

五、尖晶石的优化处理

尖晶石可用热处理改善颜色。蓝色者在900℃加热变成绿色,加热到1200℃变成黄色。这种改色效果稳定。近来也有将红色尖晶石加热去掉棕色成分获得纯红色的报道。

六、合成尖晶石

常用作蓝宝石、托帕石、海蓝宝石、橄榄石、变石、青金岩等宝石的仿制品。主要用焰熔法生产,也可用助熔剂法生产。其主要特征可归纳如表16-5-1:

表16-5-1 合成尖晶石的主要特征

续表

(一)焰熔法合成尖晶石

与天然尖晶石不同,其Al2O3与MgO的比例一般为1.5:1至3.5:1,可高达5:1,故其密度和折射率等常数与天然尖晶石稍有差别。合成红色尖晶石与天然尖晶石的Al2O3与MgO比例一样,为1:1。不过,红色的焰熔法合成尖晶石少见,这是因为当梨形合成晶体冷却时处于巨大的应力下而趋于碎裂。这些宝石是铬致色的并显示红色荧光。气泡云和弯曲生长线是常见包裹体。

蓝色合成尖晶石通常是由于添加了钴。这些材料在查尔斯滤色镜下为红色,大部分在长波紫外光下发红色荧光。淡蓝色调者是很有欺骗性的海蓝宝石仿制品,但它在查尔斯滤色镜下为桃红色。

仿变石的变色合成尖晶石尽管少见,但它比仿变石的合成刚玉更有欺骗性。它的变色是红和绿色。

曾生产过仿碧玺的深绿色尖晶石,但它不显示二色性。

锰致色的黄绿色合成尖晶石可在光谱的蓝紫区显示2个吸收带。

曾生产过月光石仿制品,但不多见。它很有欺骗性,但它是单折射的,且其折射率(1.730)比月光石的(1.52)高,可把它们区分开。尖晶石的相对密度(3.63)也大于月光石(2.55~2.60)。

用于仿钻石的无色合成尖晶石在短波紫外光下显示明亮的蓝白色荧光。紫外光下簇镶合成尖晶石的戒指与簇镶钻石的戒指看上去非常不同,前者的荧光是均一的,后者的荧光是非常不均一的。

(二)助熔剂法合成尖晶石

常呈红色和蓝色,也有浅褐黄、粉红和绿等色,有些颜色是天然尖晶石所没有的。助熔剂法合成尖晶石在化学成分上与天然的相近,Al2O3与MgO的比例接近1:1,密度、折射率等常数与天然尖晶石相近。熔剂充填的孔洞和愈合裂隙以及铂片晶等是主要的鉴别特征。

七、尖晶石的仿制品

尖晶石的仿制品主要是人造玻璃,但玻璃的折射率偏低。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稀土玻璃虽折射率和密度较高,但可根据稀土谱、紫外光下无荧光和滤色镜下呈红色等加以区分。

八、尖晶石矿床产状、产出简介

在斯里兰卡和缅甸,大部分宝石级尖晶石与刚玉一道出现在冲积砂矿中。宝石级尖晶石也发现于阿富汗、巴西、澳大利亚、美国和尼日利亚。

尖晶石密度对比钻石,尖晶石密度是多少

请问这是尖晶石还是钻石?

钻石的形状为正八面体,有光色,无色透明,很坚硬,但密度不是很大。首先,如果这枚是你捡回来没有加工过的,应该不是钻石,如果不确定。你可以通过与其他石头摩擦相比较。还可以放入水中一星期观察有没有变化,天然金刚石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以通过一些化学药品来鉴别,也可以用它和氧化铜在密闭的容器里加热,如果一段时间氧化铜变红或紫红,就是钻石

钻石的密度是多少

钻石的密度是3.52克/立方厘米鉴定方法:1.

毛坯的肉眼鉴定:钻石毛坯的肉眼鉴定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观察光泽

由于钻石具有特殊的金刚光泽,是区别其它无色透明矿物,或材料的重要特征,尽管目前一些人工材料在某些物化性质上很接近钻石,亦可具有较强的金刚光泽,但是富有经验的钻石学家可以凭借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直觉,利用光泽特点将钻石与其它仿制品区别开来。

观察钻石光泽时还要注意,由于一些钻石毛坯表面晶面花纹十分发育,影响光泽的观察,应尽量从光滑晶面处进行光泽的观察,避免产生错觉。

,2观察钻石的外观形态和表面特征

在钻石毛坯中,发育良好的晶体占有相当的数量。在前面我们介绍了钻石常见晶体形态,通过观察晶体形态,也可帮助我们辨认钻石,钻石最常见的晶体形态是八面体、立方体及二者的聚形,在无色透明矿物中,可出现这几种晶体形态的矿物为数较少、即或是具备相似的形状,如无色的尖晶石、钻石等,但由于其它的性质与钻石相去甚远亦可彼此区分、除了观察毛坯的晶体形态外另一个特征是钻石的晶面花纹,钻石的不同晶面常常具有特征的生长纹,晶面花纹如八面体晶面常见三角形生长纹,六面体晶面常具相互平行的阶梯状生长纹等等,这些均可作为钻石的识别特征。

,3估计钻石的密度

在所有与钻石的外观相似的天然矿物或人工材料中,除托帕石外,其它品种密度值均与钻石有一定的差别,用手掂量感觉不同、可以”打手”的轻重,来区分钻石及其仿制品。应该说明的是这种方法是在样品几乎相同大小的前提下才能使用。否则会造成谬误,这种方法最适同于区分相同大小的钻石和合成立方氧化锆,由于钻石的密度值为3.52g/cm3,而立方锆的密度为5

.95g/cm3左右,几乎是钻石的一倍,手掂的感觉明显不同,很易区分。

用铅笔来鉴别钻石的真假,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这是以前一个苏联专家发现的,这个简易的方法深受一般钻石爱好者的欢迎,当然仅仅利用一枝铅笔来鉴定,肯定不是绝对可靠的。

在鉴定的时候,要先把钻石用水湿润,然后再用铅笔轻轻的刻划,在真钻石的晶面上,铅笔划过的地方,是不留痕迹的,而如果不是钻石,而是玻璃、水晶等材料,就会在表面上留下痕迹。

祝你好运,祝你幸福!

关于尖晶石密度对比钻石和尖晶石密度是多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尖晶石密度是多少、尖晶石密度对比钻石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该文章由作者:【丁圣元】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