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和俄料.青海料有什么区别
1、从颜色上区别
● 和田白玉的颜色是呈白中泛青色,温润而柔和。
● 青海白料大部分是呈现灰白色~蜡白色。白中透灰,给人一种不明快的感觉。
● 俄白料中一部分为白里透着很淡的粉红色;还有大部分带了淡黄色,是酱色,也就是我们炒菜用的,最新鲜的那种“生秋黄”的那种颜色。这种淡黄色与和田玉中的糖色有小小区别;还有种俄白玉特点是玉色“白”但“无神”,温润感不足。而且俄料整体色调偏冷,偏僵。可能因所处的纬度高一点,所以才导致色调有偏冷,有僵硬的感觉吧。
(和田白玉)
(青海料)
(俄料)
2、从透明度上区别
透明度是玉石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这主要与玉石对光的吸收强弱有关,矿物学上一般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3种。
● 和田玉属于微透明体,在一般灯光下,能透过光,内部分布的云絮状纹理类似于天空中的白云,呈细密的絮状分布。颗粒度很细小的毡状及纤维交织结构,会有柔和反光。
● 青海料透明度比较高比和田玉高,还常伴有水线、水露纹的出现,还有糖粒状结构,局部透明度不均匀. 其中“水线”、“水露”是由于呈脉状、条带状、团块状分布的,平行排列的透闪石纤维状晶体造成。
● 俄料其透明度多数较差,呈不透明——微透明状。玉里面的云絮状纹理呈团块状,更显浑浊感,部分的粥样模糊状是其独有的特征。纤维交织发育不完全,里面的絮状棉较生硬,边界明显。它的结构,“冰点”明显,并且比较大,灯下能见玉质中夹杂的“蟹爪纹”。
3、从硬度上区别
和田玉的摩氏硬度约在6至6.5之间,而韩料的硬度是在5.5左右,俄料硬度为5.2-5.4左右。
4、从油润度上区别
● 古人称和田玉“温润而泽”,就是它的光泽带有很旨的油脂性,给人以滋润的感觉。这种光泽很柔和,不强也是不弱,即没有强光的晶灵感,也没有弱光的蜡质感,使人看了舒服,摸着润美。羊指玉就因如羊的脂肪而得名,光泽很好,特别滋润,非常珍贵。
● 青海料油份比较差,显得比较干、嫩! “凝脂性”不强,用手盘的话,显得很涩,很难盘活! 这可能是由于青海软玉结构、粒度均匀但稍粗,质感不够细腻,常见“糖晶”、“冰晶”结构,所以才略显“嫩”的。 另青海白玉经常光照较易变色。
● 俄料温润感不足,油性较差,比和田玉略显干涩,玉质密度也不如和田玉“细腻”。据玉雕行家告之,俄罗斯玉在铊下容易起“性”,细工时容易崩口。
扩展资料:
和田玉(和田玉籽料)古名昆仑玉,产自中国新疆和田,是有名的软玉石品种,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
和田玉是我国的瑰宝,它的文化内涵也是不言而喻的。当前和田玉的售价实际上是远远高于黄金的,但是它的储量却远超过黄金,证据表明,任何一个儒家文化圈政府都不会把和田玉或其他玉石做为硬通货储备在国库,一旦远离儒家的文化氛围,它的范围就会更加缩小了。和田玉也叫真玉。
传统概念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是国内高端具有领创品牌的软玉,新国标泛指硬度在6.0至6.5之间玉石的名称。狭义上我们所讲的玉,一般指新疆和田玉。和田玉本身实际上并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按产地具体细分,和田玉目前有几种:新疆和田料,产于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地区,和田地区出产(叶城县、且末县、若羌县、于田县等)。
和田玉用光照中间有一条直纹是什么原因
和田玉内部有一条直线,有两个可能:
一是水线,也叫做玉筋,一般青海料(广义和田玉)内部较常见,是玉石形成过程中形成,也是结果松散的表现。
二是内裂,就是内部的裂纹,它有可能是先天形成,也可能是开采时产生。
你可以用手电打透光,仔细观察,一般较细较直的是内裂,反之应是水线,一般水线比周边的结构更显通透,这点很重要。
和田玉有没有直石纹、而且一层一层的
任何石头都有石纹 它是产生于岩浆冷却时的沉积 只是因为成分的不同沉积层 层次薄厚有区分 ,和田玉属于厚沉积类 很少在小块石头上出现石纹 玛瑙类是多层薄质,所以请先排除是不是玛瑙 最好有图片。
和田玉纹理是怎么回事?高人请回答一下
人们通常在收藏和购买和田玉器时,发现有些玉石表面存在看似裂纹的纹理,那么出现的这种纹理我们称之为解理还是裂纹呢?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定义和特征进行区别:解理和田玉器由于受晶体异向性的影响,沿着一个或几个方向有规律地裂开,面显得平整光滑,且存在有固定形状、方向和规律性,这对玉器琢磨加工产生相当大的难度。但解理面不是破碎面,破碎面在发生破裂时没有一定的方向和规律性。裂纹在和田玉中,自然的裂纹不同于解理纹,它没有固定的形状、方向和规律。自然裂纹是因和田玉受到大自然的冲击,如气温冷热的天气变化和内在压力的变化等各种外力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一般情况下,和田玉裂纹的表现为多种多样,分为断裂纹、破碎纹,龟背纹、炸心纹、炸惊纹等。断裂纹,受力形成。裂纹长而深,仅在局部部位,容易发现。破碎纹,受力形成。裂纹碎而多,长短、深浅、走向无一定规律,容易观察清楚。龟背纹,受冷热变化而形成。纹似龟背,在表面。炸心纹,受冷热变化而形成。纹自内向外作散状,如蒜瓣。不易从外表观察到。炸惊纹,这是玉内应力所表现出的裂纹。这种裂纹在开始时一般不易被发现,但当条件变化后,如遇干或者湿的影响以及湿度的变化,它就会表现出来。
该文章由作者:【安沃】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