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村被指侵权是怎么回事?
端午节已过去半个多月,但对王女士来说这个节还不算完,其公司北京奥视博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近日发现,稻香村一款端午礼盒上的图案盗用了该公司去年的设计图。记者发现,目前仍可在电商网站查询到的稻香村粽情端午礼盒包装图案,确与奥视博美去年发布在其公众号中的端午海报几乎一致。
6月14日,北京稻香村表示,公司包装全部由第三方公司设计,公司将在了解详情后调查此事。律师认为,奥视博美可在提供证据后向稻香村追责。
质疑:稻香村礼盒涉嫌侵权
“这幅作品是我们设计师在去年端午节时完成的,当时还发在了公司官方公众号上。”在北京奥视博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工作的王女士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今年端午节期间,同事们发现稻香村一款端午主打礼盒上出现了公司去年的一幅作品,据她介绍,目前作品的设计师仍在公司任职。
随后,记者在一账号主体为“北京奥视博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称“奥视博美”)、名为“奥视品牌设计”的公众号中看到,去年6月12日,该公众号确实推送了一篇以“奥视博美-端午粽意你”为题的文章,推文中两张系列插图中的一张与稻香村在今年端午期间推出的“粽情端午”礼盒上所印图画十分相似。除了图内中央文字不同、图片中下位置分别出现奥视博美的标志和一龙舟图案外,两张图画别无二致。
奥视博美总经理黄先生表示,目前公司并未与稻香村取得沟通,但在端午后,公司已前往公证处记录了这一侵权行为,并准备走法律程序进行诉讼。
稻香村:包装由第三方设计
虽然今年端午已过,礼盒也已暂停售卖,但记者昨日在某电商平台的“北京稻香村官方旗舰店”中,仍可看到这款名为“粽情端午”的礼盒,其净含量为1510克,售价238元。
针对此事,记者联系到北京稻香村营销策划部的高部长,他解释称,稻香村所有包装的设计图案都由第三方公司提供并审核,“我们还需要收集具体资料信息,做进一步调查。不过我们的态度是,如果真的涉及到了侵权行为,我们也会本着就事论事的原则处理这件事,将追究第三方的责任。”
而至于第三方公司的名称,高部长表示,目前并不方便透露,“我们还是需要先做调查,也希望指出这件事的公司能够直接联系我们,提供材料说明情况,这样我们的相关部门也会被调动起来。”
律师:证明作品原创是关键
北京嘉翰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朱霞律师指出,首先被侵权公司公证的行为是妥当的,“因为需要保留相关证据,公证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侵权行为发生在端午节前后,如果端午节的时令一过,这个侵权行为再保留相关证据难度会加大。”但另一方面,朱霞认为,被侵权公司是否能够拿出证据证明作品的原创性,是该事件的关键。
“奥视博美必须要证明这个作品是自己原创,具有相关知识产权,之前给公众展示过,也要说明并证明创作的具体时间。如果能提供确凿证据,那么可向稻香村追责,但若稻香村举证说明这个图在更早之前就出现过,奥视博美的所有权有瑕疵,那么奥视博美也要承担不利后果。”
朱霞律师提到,由于合同的相对性,会对应相对的法律责任,在被侵权者向稻香村追责后,若稻香村承担了相关责任,那么可根据其与其委托方签订合同的约定,向委托的第三方追责,若他们之间合同明确约定,“第三方公司的设计作品应是专为稻香村设计,不能侵犯别人知识产权,若有侵权那便是第三方公司的失责。”
稻香村的售卖渠道有哪些?
现阶段苏州稻香村门店模式分有:店中店、街边店、流通渠道店、商场外租区独立门店。
店中店位于超市内部,超市统一收银;街边店位于居民社区、商圈主街道,临街店面,自运营
;流通渠道店位于批发市场等流通市场,自运营;商场外租区独立门店位于商超外租区,独立核算,自运营。
谁给讲讲“稻香村”和“稻香春”到底是什么区别
这是两家不同的企业,但都是老字号也都是做南点的。
稻香村是1773年在苏州创建,创始人有三位,分别是沈秋泉、王秋根、赵明宝。
1895年一个叫郭玉生的南京人来到北京,在前门开了一家叫稻香村南货店的杂货铺,卖糕点和南方土特产,这家店在1926年歇业,直到58年后的1984年,刘振英先生在北京开起了稻香村。刘振英先生披露出来的简历中1936年在北京张森店学徒,1944年开了家叫英林刘记的糕点铺,直到1956年公私合营。至于刘先生与曾经的那家叫稻香村南货店有何关系,恕我学识简陋,百思不解。。。
稻香春是1916年在北京创建,创始人是张森隆,这个人曾经也算京城餐饮业的一爷,手下的产业很多,比如稻香春糕点铺和森隆西餐厅,林隆中餐馆。
解放后北京稻香春和苏州稻香村一样,都被公私合营掉了。80年代的时候与别的老字号一样,招牌又被拿出来,消费消费那些喜欢老什么什么的情怀。
北京稻香村副食老字号有哪些特色饮食?
清朝末年,南京人郭宝生在家乡创办了一家”稻香村食品店”。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稻香村食品店正式在北京成立,位于前门外观音寺街,是北京最早的南味食品店之一,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鲁迅先生寓居北京时经常前往购物。
关于”稻香村”这个名号,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呢?很久以前,有一个卖肉食的小伙子,生意不太好,但他是个热心肠的人。有一天,他发现路边有个老乞丐,快要冻死了,就把他带回家,让他睡在稻草上。第二天,老者走后给他托了个梦说自己是神仙铁拐李,让他用睡过的铺草去煮肉他依言试了一次,感觉肉味奇香无比,后来他开了个小店,就取名为”稻香村”。
大约在1911年,接手经营观音寺街上的稻香村的是安徽人汪荣清。稻香村地处北京最为繁华的前门外商业区,大栅栏、鲜鱼口、打磨厂、廊房头条、二条、三条、珠宝市街、观音街、煤市街等商业街纵横交错,店铺商号林立,戏院、酒楼、茶馆、妓院密集。各地商贾云涌,客流量非常大。从京城内外前来购物的、听戏的、品茶的、吃饭的、寻欢作乐的人络绎不绝。加上民国以后,大量南方人随着北洋政府北迁而来到北京,吃不惯北京传统的北方饽饽,非常喜欢稻香村的南味食品。这些都促进了稻香村的迅速发展。
稻香村请的都是南方一流的厨师,经营的肉食有金华火腿、广东香肠、南京板鸭等,面食有烧蛋糕饼、萝卜丝饼、水晶绿豆糕等,这些食物色香味俱全,受到了南方人以及老北京人的喜爱。
稻香村的月饼也很有名,其特点是重糖油多,口感松酥。月饼馅料有玫瑰、豆沙、甘菜、椒盐等,每个月饼售十枚铜板,每盒四个月饼,这是大荤月饼,若小荤月饼,价格则减半。
稻香村还有一种叫”清水玫瑰”的月饼,馅料用白糖、花和荤油做成,尤以可口。最出名的甜月饼是”月宫饼”,馅料为枣泥和荤油,一个卖二十枚铜元,每盒两个。
由于稻香村的生意兴旺,汪荣清又在附近开了个”桂香村”,1916年,股东之一的江苏人朱有清买下了桂香村的产权,独自经营。由于朱有清的退股,稻香村的经营也没有以前那么红火了。民国十四年(1925年),稻花村闭门歇业,直到1984年又恢复了字号,恢复了老产品,如糕点、月饼、元宵、粽子、酱牛肉、熏鱼、江米酒等十大系列40多种食品。至此,稻香村一直发展顺利。
稻香村介绍?
稻香村(苏州)起源从1773年,距今已有246年,当时叫“苏州稻香村茶食店”。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在苏州品食稻香村糕点后,赞叹为“食中隽品,美味不可多得”并御题匾额,名扬天下。稻香村在产品上坚持“工匠精神”,传统手工技艺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代代相传。从创始至今已经传承至第六代。
该文章由作者:【合和舍】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