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上有去除杂质留下的小坑对它的价值有很大影响吗?
1、油润度影响和田玉价格
行里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翡翠看种、和田玉挑润。这里的润,指的是和田玉的油糯性,挑那种细腻、滋润,仿佛凝脂的和田玉,干巴巴的不要!
2、密度影响和田玉价格
在室外自然光下,看不到内部结构,越细腻越好,密度越大和田玉价格越高。
3、纯度影响和田玉价格
尽量不要有杂质、棉、侵染、石性(巧雕除外),这个比较容易达标,就是在室外肉眼看不到就行了。如果实在没办法避免,也要正面或者重要部分没有这些。
4、雕工影响和田玉价格
雕工精致、比例得当的玉饰(玉器),会给人美的享受,雕工是和田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雕工无形中给陈掌门和田玉增加很多附加价值,你说的小坑要看雕刻师傅如果能在雕刻时间结合情况巧雕,应该就不会影响太大,雕的好了还会升值。
干坑出土的和田玉器特征
特征是多土沁。
干坑料是指河床干枯,没有水,也没有戈壁那么严酷的环境下形成的玉料。
因为形成环境的影响长时间没有水的冲刷,其外表显的比较干,而且它形成的时间没有籽料长,发育并不完全,显得比较嫩。
和田玉青海老坑料,俄料哪个更好些
首先,要承认的是青海玉确实有老坑料,而俄料也有上乘料子,所谓青海料透白少油,俄料僵白干涩,都是就大面上评价的。
这种比较如果把好的青海料去比一般的俄料,当然青海料完胜。只能说两者的高端料子,都有特点,像青海野牛沟的老料子,白度理想,质地致密,只是多水线。俄料355矿区的老料子白度高,完美度好,只是油性略逊。
春兰秋菊,各擅其扬吧,看各人喜欢。
和田玉什么料?
和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阗国”境内而被称为“于阗玉”。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和田玉中的名品,是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其质地为新疆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中国印”,也是采用新疆和田玉作为材料。
和田玉属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的变质岩,内含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等多矿物集合体,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2(Mg,Fe2+)5[Si8O22](OH)2,密度为2.95—3.17,摩氏硬度在6.0—6.5之间。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和田玉是按产地来划分还是按矿物成分来划分存在很大争议,2013年12月17日和2014年1月,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和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国家标准GSB 16-3061-2013《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正式确定——“和田玉实物样品国家标准不论产地,一律按其矿物成分来界定。”
该文章由作者:【孟珏】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