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籽料怎么鉴别真假?
看和田玉籽料真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一、看皮色本身
看皮色,首先看色根,籽料皮子,不管色泽如何,基本上都有根,如果放大去看,就像树根,扎进籽料的肉里面。这种色根是造假者很难做出来的。不一定没有有色根的就是假皮子。
如果色根不明显,就看它的颜色变化。尤其是对于颜色相对较深的皮色,都会有一种颜色的过度。
注意边缘处黑皮和红皮的过度,有层次感。
在皮色的边缘,你能看到明显的颜色变化,从黑到深红,颜色有一个明显的过度。而如果是染色料,通常是一个颜色到底。
皮色厚度与颜色过渡规律一致,颜色浅处厚度浅,颜色深处有色根。
二、看玉质
看皮色要与它的玉质结合来看。
最简单的,玉质较松的地方皮色一般会比较深,而玉质更细腻的地方,皮色会浅。
但也会有其它情况,比如在玉龙河的上游,它所在的河床可供形成皮色的矿物质较少,所以有时候即使玉质较松,也很难有皮色的形成。这就跟籽料的产出的环境有很大关系了。
再者就是皮色与玉质浑厚的关系。一般玉质浑厚的料子,皮子也会很老气。比如下图:
最重要的一点,皮色一定是生长在玉质里面的,不能是浮在表面。即使是很薄的皮色,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也能看到皮色是在玉质里面,像是生长出来的,而不是像染色的料子,涂抹在玉质的表面。
三、看毛孔
皮色与毛孔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也是分辨皮色真假的很重要一方面。
籽料的毛孔有很多不同,有的毛孔偏大,有的毛孔较小,还有很多是凹进去的小坑。如果经常观察皮色的话,你会发现,很多皮色,尤其是洒皮,它的皮色很多都是分布在籽料的小坑里面。这是籽料皮色一个比较常见的规律。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可以做这样的猜测,籽料的表面有一些比较疏松的地方,经过长年的冲刷,这些疏松的表面会被冲刷掉,留下这些大小不一的小坑,而这些小坑更容易附着上颜色,所以出现了这种情况。
玩家们要牢记这一点,看坑装表面的皮色,是分辨皮色的重要一点,尤其是撒皮。有皮色的地方多是有下凹的。
四、看瑕疵
瑕疵是分辨皮色真假很重要也是最为直观的一点。从瑕疵分辨皮色,首先就是找裂。
这块料子是从裂切开,可以看到明显的钉子纹、水草沁。如果一块料子的裂上有钉子纹、水草沁,那么就几乎可以断定这部分是真皮色了。而如果不明显的话,就要看裂处的颜色。
的
很多比较大的裂,干脆裂口处是没有颜色的,越往里颜色越深。而如果是造假,往往在裂口处颜色极深,但颜色不会有一种长年累月沁入的感觉。
其次就是看水线,水线一般是在玉中密度最大的地方产生的,如果一条水线正好在籽料的表面,那么比较明显的就能看出,在水线部分是不会有皮色的(或者颜色极淡),看起来就像是把皮色一分为二。而如果是染色的料子,水线的部分也会染出颜色,而且会与其它部分的颜色不同。
五、看形状
很多人会说,皮色与形状之间有关系吗?其实是有的。
皮色的走向与籽料的外形配合的天衣无缝。造假是不会有这种效果的。
此外,皮色与弧度也有一些关系,皮色交界处的色脚分布与籽料的弧度有对应关系。
当然,籽料的皮色有着多样性,是多种多样的,很多籽料的皮色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很难判断它的真假,比如一些新料的皮色,比如皮色艳丽的料子,比如干河床的料子等等。所以看皮色一定要综合来看,从它的颜色到分布到它与玉质等各方面的关系去综合判断,才能得出最终的答案。
很多玩家说,看皮色我就是凭着一种感觉。
确实是这样,一些资深的老玩家看皮色有时候确实可以略过这些步骤,仅仅从感觉上,就能察觉出皮色的对于不对,但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看皮色还是要从它的规律及特征来观察。而且看皮色的真假一定要多上手,多看真东西,只有当你看的多的时候,才能对皮色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看真假才能有所把握。
如何挑选上等和田玉籽料
我们经常说什么是好的籽料,有人说羊脂级,有人说要老熟,有人说是大师作品。
但在买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各种各样的籽料作品,让我们有些难分辨到底什么才算是好的。
什么算是极品?对于玩玉者来说,它不必非要是五十万以上或者是百万级的东西,有些好其实只需一方面就可以。
在众多的籽料当中,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它就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精品。
极品籽料,非它们莫属!
1、玉质极好
对于一件好的籽料来说,它的第一个指标就是玉质。
籽料的玉质各有不同,但要作为顶级的玉质,它要做到三点:细度、油润度、白度。
极好的籽料,在细度上不能要求不见结构,但结构要很细,这样的料子在如今才比较硬通,而肉眼就能看到结构就相对差一些了。
而在油润性上,好的籽料在油性上肯定要好,其次就是润度。润度是一个比较难解释的名词,精光内敛这个名词可以很好的形容它,看起来不透,但略微透,料子看起来不闷,看起来很舒服。
其次就是白度,在白度上我们对籽料的要求可高可低,但极好的料子白度上总是要过关的。而且对于好料来说,白差一级,价格上就能差出许多。
所以对于白度的选择,不一定特别白,白的舒服就已经可以了。
从玉质上来说,这三方面达到要求,从玩玉的角度来说,那就是算是非常好的籽料了。
2、皮色极佳
如果玉质相对略差一点点,没关系,如果有一个好的皮色,那么它同样是瑕不掩瑜的好料子。
见过很多玉雕作品,它的玉质都能挑出一点毛病,比如细度不太够,或者白度不太够等等,但一个好皮色依然让它成为收藏级的一种!
一个非常漂亮的大红皮,或者一个老熟度特别好的黑油皮等等。
总之,一个好的皮色会让你感觉到这种皮色真的很难遇到!
如今我们总说玉质为上,但对玩玉者来说,少了份皮色还是少了一份味道,所以如今光白籽的料不如皮色料更受大家的喜欢!
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皮色特别好的料子,玉质一般不会特别差。差的料子一般也不会有特别好的皮色。
所以,对于籽料来说,哪怕玉质并不是那么完美,但一个漂亮的皮色,也会成为它的价值所在!
3、雕工极精
当然作为玉雕作品来说,我们并不能单纯的看玉质说话,工艺其实是它更重要的内容。
玉雕师不可能全都拿红皮白肉去创作,好的作品也不都是拿无可挑剔的材料去做的。
所以,玉质上可以略有一些欠缺,但雕工可以弥补这些。
作为和田玉来说,玉雕是它最重要的一部分,原石我们可以欣赏它的温润等天然美,但玉雕就是赋予一块玉更多的灵魂。
什么是好的玉雕?一定是大师工吗?其实也并不都是。好的作品我们很难用一个标准去定性它,但好的作品一定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让我们特别喜欢的!
对于审美,每个人的标准都有所不同,所以对于玉雕也是如此,有人喜欢把件,有人喜欢摆件,有人喜欢写意,有人喜欢写实。
但不管什么题材,好的玉雕一定是经过玉雕师深思熟虑,经过各种思考之后才设计出的作品,它既能表现出玉的温润,也能表现出玉雕的美!
什么是好玉雕,上手看你就能知道了!
4、极有特色
现在人玩玉还喜欢一个名词——特色!
很多人白肉看的多了,就喜欢一些有特色的东西,那么什么是特色呢?
特色不一定是皮好肉好,也很有可能是皮不好肉不好,但作品却依然很让人喜欢。
比如这种:
或者这个:
特色是现在和田玉收藏里的一个关键词,很多人玩玉都喜欢追求一些特色,尤其是一些老玩家,当看的多了,就会喜欢一些特色的东西。
当然,特色的定义也要把握好,特色并不是胡乱雕,特色也并不是料子特别差,特色是一种少见又有特点的,它可以是一块原料,也可以是一种成品。
总之,有特色的和田玉,在未来会被更多的人认识到。
5、品质均衡
其实对于籽料来说,有时候不必刻意追求完美,就像买汽车一样,你不能要求各方面都非常顶级,除非你买很贵的豪车!
所以有时候不要去强求各方面都顶级,但各方面都很优就是精品。
比如细度不是看不到结构,但细度均匀,比如白度不是顶级,但白度可以,皮色不是红皮,但洒金皮也很漂亮。
不一定是最顶级的,但各方面指标都很优越,这就是好。
玩玉并不一定要各方面顶级,各方面达到一个美的平衡点才最重要。有特别好的料子雕工却比较一般,有雕工特别精料子却相对普通的,但它们依然是精品。
很多人喜欢极品这个词,但在籽料当中你会发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对玩玉来说,没有最好,只有自己最喜欢!
在籽料当中,最顶级的那部分价格肯定也是比较夸张,而对玩玉来说,好不一定非要完美不可挑剔,精品也并不一定是挑不出毛病,玩的多了你才会发现,自己最喜欢的那个才是最极品的,您说呢~
怎么挑选和田玉小籽料
众所周知,和田玉籽料玉质细腻油润,有一种精光内敛,沁人心脾的感觉,是很多玩玉人心中的不二之选,无论原石还是玉雕,亦或是佩戴、把玩、做成摆件都将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不过,最近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玩玉人,都更加青睐于克数不大的“小籽料”,就连一些玉商都将销售主力倾向在小籽身上了。
其实市场行情变幻万千,偶有变化也无可厚非,但是这件事情也值得深思,为何如今小籽克价屡破新高,小籽在市面上越来越受欢迎呢?
我们发现小籽虽然克数不大,但却有着得天独厚且举足轻重的的几大优势:
1、小籽品质高,精品较多
首先如今市场上,好的大料越来越少,大部分还都是各种瑕疵,好的大料可谓一料难求,就连挖料场也挖不出来好的大料了!
并且瑕疵少的大料价格也确实很贵,瑕疵多的大料审美上又接受不了,因此,小籽则刚好可以满足玉友对好料的需求。
小籽因为块度小,大多只有几克、十几克左右,瑕疵要比大料少很多,精品率相对要高不少。
并且,虽然小籽的克价比较贵,但克重小,总价并不是很贵,所以,如果想玩品质高的籽料,那么小籽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2、小籽用途多,更适合佩戴妆饰
大料的用途主要是用来雕刻各种题材,比如手镯,摆件,手把件等。而小籽虽然很少用来雕刻,但它的用途一样不少。
小籽不仅可以用来做戒面、耳坠等,还可以用来做手串、手链和项链等,并且颇显时尚大气有品位。
尤其是在这个玩玉以妆饰佩戴为主的时代,小籽更容易满足人们的需求。
用优质小籽做成的首饰一点都不便宜。很多价格都可以轻松达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
再者,小籽虽小但样式俱全,不仅有各种皮色和玉质的小籽,毛孔、绺裂瑕疵同样都有,非常适合做新手玩家的玩玉标本。
3、小籽成交快,易出手
如今,玉商们也越来越喜欢卖小籽,收料子的时候也越来越喜欢收小籽,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小籽容易成交,可以极大地改善现金流,减轻资金压力和库存压力。
一块好点的大料,动辄得几万元、十几万甚至更高,虽然这是很正常的价格,但在销售过程中,就没那么好卖了。
但一个好点的小籽,总价并不高,有的小籽几百元,好点的几千元就可以买下。
当然,也有一些小籽克价过万,比如我们都早已熟悉的那些克价过五万,过十万的网红籽料,但这样的小籽非常少。如果你以为这些克价过万的小籽不好卖的话,那你就错了。
其实能达到克价过万的小籽,自身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玉质极好,可以达到羊脂级;比如皮色很有特色,比如是象形籽等。这类小籽同样非常受欢迎,是不少老玩家、高端玩家的最爱。
4、小籽成本低,利润大别看小籽不大,总价不高,但是利润并不小。一般来说,普通的小籽可能几百元收的,利润直接翻一倍,一两千元很容易卖出去。
别看小籽不大,总价不高,但是利润并不小。一般来说,普通的小籽可能几百元收的,利润直接翻一倍,一两千元很容易卖出去。
如果是几千元收的小籽,虽然价格翻一倍比较难,但加几百元顺手就可以卖出去,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
当然,小籽利润到底有大,具体还得看商家和玩家的谈判能力了。
市场一直在变,未来如何我们谁也说不准,唯一不变的就是玉质才是王道,不管玩大料,还是玩小籽料,好玉才配得上好价,才值得更多人去喜欢,收藏。
那么你喜欢大料还是小籽料呢,你对小籽的印象如何,欢迎留言讨论!!
什么样的和田玉籽料肉质好
油如脂,润如肤,细如绸,白如肪,糯如膏!就是国人心目中完美的玉石形象。
油如脂
收藏和田玉,第一要素就是看它油不油。
“油如脂”的和田玉,看起来就像一块油疙瘩,当然不是人为抹的油,而是它自然散发的光泽,不刺眼,也不暗淡,而是如油一样光洁、温润。
好的油性不是抛光打磨出来的,而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
油性极好的和田玉,不管是籽料还是山料,出来的成品的感觉会是不一样的。
润如酥
润这个标准有点抽象,简单说就是玉性的好坏。
什么是玉性呢?
比如有些俄料,油性,细度,白度都挺不错的,但看起来还有有点不舒服。就是因为它的润度差,看起来闷闷的。
这种闷闷的感觉,就是缺少一份润度、灵性。
再比如罗甸玉,罗甸玉颜色更白,结构更细。
但看起来就像是一块石头,即使它的透闪石含量达到了很高,也不会有玉的感觉。
这就是润性的缺失。
润通俗的解释,就是在透与不透的一种临界点。
青海料太透,润性过犹不及,欠缺和田玉的美感。
俄料太闷,缺少了一份润性,同样看起来少了一点什么。
润性也就像小孩子的皮肤,感觉吹弹可破。恰到好处的表现出玉的质感,玉的美度。
在透与不透之间达到一种微妙平衡。
细如绸
什么是好的细度,完全无结构吗?
无结构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但无结构的料少之又少。
一些有色玉种里倒是多一些,在白玉里,能达到无结构标准的是极少的。
白玉中,另一种好的细度表现,是内部呈现均匀的结构。
无结构的料油性不一定好,玉质也不是特别好。
但结构均匀的细度,就会产生好的油性。
就像绸缎抚摸起来,就会非常顺滑的感觉一样。
如果交织的特别细的话,你就看不出它的结构了。
细度好的和田玉,摸上去有一种能把它融化的感觉。
细度好的料子,打磨出来都会有强烈的玉质感,带着既柔和又强烈的光泽,能更好的表现出玉性美。
尤其在如今,很多玩家非常在意结构的大小。
其实无结构不见得一定会好,有结构也不一定会差。
白如肪
和田玉中有种“白如截肪”的说法。
肪,就是动物的凝脂,即板块状的脂肪,可以被称为肪。
“白如截肪”即玉色及质地如同割开的脂肪。
和田玉最好的白,是那种精光内蕴,若含若露,白色温和。
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整体的浑厚自然的质感。
说起和田玉的白,很多玩家也有自己的一套体系,一级白,高白,脂白等等。
而在新疆的采玉人对白也有自己的认识。
比如他们只认白里微微闪黄的白玉才是羊脂,闪灰的次之。白里闪黄的感觉,和刚宰杀的肥羊开膛后看到的羊板油一样的感觉。
真正好的白是一种暖白,透着一种温和,而不是那种白如纸一样的白。
现在有些玩家喜欢用烟标来对比白度,其实这也有不可取之处。
要知道自然中的白,与人工合成的白,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
例如在新疆有种用纯棉花织的布叫正白,但那种正白其实也并不怎么白,这就是大自然所产生的色差。
如果用工业上所产生的白,与大自然的白做对比,后者永远跟不上前者,但后者永远比前者看着舒服。
所以,真正的白,并不是跟刚刷过的墙,跟漂白过的纸一样,它一定要是温和的白,甚至不怎么白,但一定是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
糯如糕
糯性是一个很多人不太熟悉的标准。
糯如糕,像年糕!
一块料子如果足够浑厚时,它看起来就如同年糕一般,有油润的光泽,同时也能感觉到它的浑厚度,自然又舒服。
糯,其实就是料子的浑厚!也可以说是料子的“粘稠度”好,料子细而稠!
在同等白细下,糯性的优劣也决定了,玉料玉质感的高低。
糯性越强,往往玉质感就越好。
糯性差,往往会缺少和田玉应有的内蕴之感!
“凝如脂,润如肤,细如绸,白如肪,糯如膏”,满足了这些指标,就是极具收藏价值,品级极高的和田玉。
该文章由作者:【首推】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