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从不离身的她,戴着一只手镯拿了数届金马奖
数百年来,翡翠深受东方女性喜爱,成为她们挚爱的珠宝首饰。无论是红毯上的魅力明星,街头偶遇的知性女人,抑或是不谙世事的年轻女子,常会选择心仪的翡翠作为佩饰。
而这其中当属翡翠手镯最受喜爱。就拿明星来说,邓丽君的一只手镯戴了一辈子,伊能静和袁立都表示最想要的首饰就是一只翡翠手镯。到底翡翠手镯的魅力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位不算明星却捧红了太多明星的知名导演与翡翠手镯的不解之缘,来说说翡翠手镯为何深受喜欢吧!
对啦,这位知名导演就是我们获奖无数的许鞍华女士。作为导演,她其实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但每次大大小小的电影节上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的成就太高,获过太多金马奖、金像奖。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领奖无数的她总是戴着那么一件翡翠手镯,从不离身。
不同的衣着不同的奖项,却永远是那么一只独一无二的翡翠手镯陪着独一无二的她。
一只手镯见证了她每一次的成绩,对她来说这只手镯应该很重要吧!细看这只镯子并不是满绿,也不算天价,是有何特殊意义呢?
其实自民国时期的第一夫人宋美龄开始,翡翠手镯就成了女性的好朋友。在翡翠的辉映下,即使你已不再年轻,但仍可以有雍容华贵、仪态大方的高贵气质。
翡翠手镯,没有钻石的奢华、黄金的耀眼、彩宝的绚丽,但它与生俱来就有一种让人难忘的美感,以其内敛而不张扬的气质,让女人一见倾心,拥有依然期待。
温润是它的嫁衣,色彩是它的风韵,晶莹剔透中的灵性,满目翠绿中的生机,成为彰显女人魅力的最佳饰物。
所以您看,无论是衣着朴素的日常风还是华丽隆重的装束,一只手镯总能将你的气质显露无遗。
一位戴翡翠手镯的女性,举手投足间都会自然而然散发出一种温婉的气场,她会不自觉地说话多几分柔和,姿态多几分优雅,心态多几分宽容。
有人说,女人的美,只有经历了岁月的历练才愈加焕发迷人的韵味,洗净夺目的铅华才能绽放出含蓄的从容气质。
这正如翡翠,历经大自然亿万年孕育,与冰霜水火肌肤相融,脱胎换骨的磨砺之后,最终散发出冰莹内敛的韵致。
不浮华、不轻狂、不偏执,翡翠手镯给人以稳重大方之感,悄然成为现代成熟女性绝佳的气质代言。怪不得一只手镯也成了大导演的心头之爱!
翡翠如女人,变化万千,演绎多姿多彩的人生年华。希望您能早日找到心仪的那件翡翠手镯!
【老王论翠】老王,云南爱翡爱翠珠宝创始人,用生命去拥抱翡翠的极度痴迷者。
玉与人的故事,各种故事都可以。
宋美龄与玉
宋美龄爱玉是出了名的,我们只要看一下 1997 年她一百岁生日宴会时的装束,老人的爱玉之情便可见一斑。当梳着传统发髻身着黑色旗袍曾经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女人出现在众多宾客和媒体面前时,人们为之一震,只见她佩戴着整套翡翠首饰:翡翠耳钉、翡翠珠链、翡翠手镯、翡翠戒指。整套翡翠首饰颜色质地均属极品,耳钉和戒指的翡翠蛋面颜色浓艳深邃,更显稳重大气;翡翠珠链珠圆玉润祖母绿色种份细腻,一只满绿翡翠手镯颜色均匀浓艳,种份细腻通透。此时,宋美龄是那样的雍容华贵,仪态大方,尽显高贵气质,老人似乎已与玉石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和氏碧,提起它总觉得有些悲壮的意味,当初蔺相如怀抱着他准备与它一同撞碎在大殿石柱上时,是否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打算用那玱玱之声去换取国家和个人的尊严呢,如若那样,那撞碎在柱间的玱玉之声必将回荡于后世而不绝,回声悲怆而壮烈..美玉总是要历尽磨难的,和氏璧承负着更多的责任与灾难,这和人相同也相通,君子如玉大抵就是这个道理,天将降大任于你,必先要授百倍磨难考验磨砺你,玉璞的棱角平了,光芒也便在温润中夺目而出,此时的光耀眼却不刺眼.大家都知道这个完璧归赵的典故,却不知这已是后话,很少人了解和氏璧在一开始经历的磨难是更大的,甚至是血的代价… 《玉赋》中写到:“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李白也曾提到“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说的都是和氏璧刚被发现的故事.相传楚人卞和在山上找到了一块玉璞,先后呈献给楚历王、楚武王,宫内玉匠不识其珍,两王怒其欺君,剁去了两足。文王即位,卞和又想献璞,无奈年事已高,双脚被剁,只能在山上抱璞痛哭,三天三夜不止,眼泪流干后竟流出了鲜血。文王派人问他“天下受刑被砍掉双足的人很多,为什么数你悲伤得厉害呢?”卞和回答说:“我痛心的并不是自己双足被砍断,而是这块奇宝,被人认为是普通石头!”于是,文王派人把卞和接进王宫,并命令玉石匠精心琢磨,剖开石头,果然从中得到了一块润无瑕、晶莹光洁的奇宝,文王在命令工匠将它雕刻成一块玉璧。世人为了纪念卞和的发现,便给它取名“和氏璧”。这就是“和氏璧”的来历。在后来几经转易,或盗或赐,最终在秦王手里定为玉玺,丞相李斯撰写了“授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经玉石匠把这八个字篆刻在“和氏璧”上,成为皇帝的宝印。一块宝玉从玉璞到国玺,竟如此经历坎坷,玉尚且如此,更何况人呢,如此说来,等待的过程是寂寞的,是要有代价的.玉璞无人珍识,若不肯随世逐流,便要耐得起千百年的孤寂.
关于翡翠的故事
可以说说翡翠名字的由来
翡翠一词来源于翡翠鸟,这种鸟雄性呈艳红色,称为翡鸟,雌性呈艳绿色,称为翠鸟。由于自然界产出的翡翠多为绿色和红色,渐渐”翡翠”这一名词由鸟禽转为玉石的名称了。翡翠的颜色自然而富于变化,与自然界极为协调,代表着万物生机勃勃与青春活力,深受东方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的喜爱。古人视翡翠如宝,作为珍饰佩用,古人医书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认为玉是人体蓄养元气最充沛的物质。因而玉石不仅作为玉锁、玉板指、手镯、脚镯、挂链、鼻烟壶以及摆饰、装饰之用,还用来养生健体。现代科技表明,玉石含有锌、镁、铜、铬、锰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常佩戴玉石可使其中的微量元素被人体皮肤吸收,有助于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有的玉石具有白天吸光,晚上放光的物理特性,当玉石光点对准人体某个穴位时,可刺激经络、疏通脏腑,有明显的保健功能。老人手腕背侧有“养老穴”,佩戴玉手镯,可起到按摩保健功效,不但能改善老人视力模糊症状还可蓄元气、养精神。嘴含玉石,可借助唾液中所含营养成分与溶菌酶的协同作用,生津止渴、除胃热、平烦懑、滋心肺、润声喉、养毛发、蓄元气、养精神。
宋美龄手镯的来历
宋美龄翡翠麻花镯的由来:20世纪30年代,北京古斋有一块翠料,翠色极佳,请玉工剔除疵点,制作麻花手镯一对。这对翡翠麻花手镯,不但完美无瑕,而且式样新颖,碧绿如水,灵巧美观,居翠镯之冠。款式新颖,玉质鲜艳,如水般剔透。上海青帮头子杜月笙以4万元价格买到这块翡翠手镯。宋美龄见到杜夫人佩戴的翡翠手镯,一见钟情,爱不释手,杜夫人只好割爱送给宋美龄。宋美龄从此对这个翡翠手镯呵护有佳,随着时间这个手镯越来越通透,越来越光亮,翠色更加鲜艳,宋美龄从不离身。
1930年的宋庆龄翡翠麻花手镯,价值5000万
现陈列于南京市博物馆
慈禧无聊寂寞时最喜欢玩什么东西,后来被宋美龄得到?
慈禧无聊寂寞时最喜欢把玩翡翠白菜,后来被宋美龄得到。
慈禧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另外一个比较著名的女人,她的著名不是给朝代带来了盛世,而是带来了灭亡,让大家记住了。所以后世之人对她的评价都不是太高,也不是特别的喜欢,因为她给我国当时带来了一段屈辱的岁月。
她在继位的时候,生活过得如此的滋润,从来没有亏待过自己。当时她也才26岁,正是女性妙龄时期,那么她肯定需要排解自己心中的寂寞。首先是找了男伴满足了她生理上的要求,其次是经常与一些贵妇打牌,打磨时光。但她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欣赏一些精细的玩意儿。她手中就有一颗翡翠白玉,一看这个翡翠白玉就价值连城,这个东西是由翠玉雕刻而成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叶子,一部分是趴在叶子上的两只小青虫。整个这种雕刻十分的精妙,也显得十分的有趣儿。
根据李莲英的回忆,这个翡翠白玉还是当时君王赐给慈禧的,所以慈禧也十分的喜欢,也一直把它收藏在内。但是在一九零零年的时候,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慈禧就落荒而逃,而她最喜欢的翡翠白玉也不见了。
但是在1928年的时候,翡翠白玉再一次出现,是出现在宋美龄的手中。当然宋美龄对这个东西十分的感兴趣,将这个翡翠白菜放在了自己的卧室之中,方便把玩。最终因为蒋介石战败逃亡台湾,便对宋美龄说将这个翡翠白菜解决掉,于是宋美龄爱不释手,最后做出决定是将其送给了博物馆。
该文章由作者:【谈无欲】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