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汉语汉字)

施,汉字,拼音shīㄕˉ。《说文解字》:“施,旗皃。从㫃、也声。”。旌旗移动出入之貌是㫃之范式。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施,shī,ㄕˉ

实行:~工。~政。设~。~展。~教(jiào)。~为(wéi)。~威。实~。措~(办法)。发号~令。

用上,加工:~肥。~粉。

给予:~礼。~诊。~恩。

姓。

详细释义

1.本义:实行。

2.旗飘动[wave]

旖施,柔顺摇曳之貌。——《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

施,旗貌。——《说文》

旖旎(施)从风。——《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犹阿那也。”

3.假借为“吔”。给,给予。引申为施舍[give]

施,予也。——《广雅》

德施普也。——《易·乾》。释文:“与也。”

施其功事。——《周礼·内宰》。注:“赋也。”

齐侯好示务施。——《国语·晋语》。注:“惠也。”

旅有施舍。——《左传·宣公十二年》

王施舍不倦。——《左传·昭公十九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图。——《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又如:施予(给,给别人恩惠、财物);施生(施惠于人,给人生路);施人(施恩于人);施香(施舍香火钱);施食(施舍食物);施报(有所施与,则有所报答);施赈(施舍财物救济贫民或灾民);施遣(施舍赠送);施泽(给予恩惠);乐善好施

5.设置;安放[setup]

施于中林。——《诗·周南·兔罝》

施三川而归。——《史记·韩世家》。正义:“施犹设也。”

秦政不施。——《汉书·蒯通传》。师古曰:“施,设也,立也。”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后汉书·张衡传》

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6.又如:施髟(安上假发);施灵(设置灵堂);施关(设立关卡);施置(处置;安排)

7.施行;实行;推行[putintoforce]

施于有政。——《论语·为政》。包注:“行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汉·贾谊《过秦论上》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立于王之朝。——《孟子·梁惠王上》

8.又如:施为(施展;作为);施巧(施展巧技);施令,施命(施行政令);施张(施行);施呈(施展);施敬(施行庄敬之教)

9.恩惠,仁慈[kindness]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

10.又如:报施(报恩)

11.旄羽珥,旗竿头上缀饰物[flagornament]

楼烦以星施。——《逸周书》

12.姓。施琅ShīLáng[ShiLang](1621—1696)中国清朝时将领,福建晋江人。字尊侯,号琢公。初为郑芝龙部将,降清后任水师提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攻灭台湾的郑氏政权。他建议在台湾驻兵屯守,以备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为清政府所采纳。封靖海侯

13.蔓延,延续[spread](yì)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诗·国风·周南·葛覃》

夫施及三王而天下大骇矣。《庄子·外篇·在宥》译文:延续到夏、商、周三代更是多方面地惊扰了天下的人民。

常见词组

1.施不望报shībùwàngbào

[dosb.afavourwithoutexpectinghisreturn]施惠于人而不望报答,谓轻财尚义。

2.施恩shī'ēn

[favor;showleniency]给予帮助或好处。也说“施惠”。

施恩于人而不图报

3.施法shīfǎ

(1)[excutealaw]∶施行法令

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周礼》

(2)[conjure]∶[道士、巫师等]施展法术。

4.施放shīfàng

[discharge]发出,放出或发射

施放烟火

5.施肥shīféi

[manure;usecompost]施加肥料以肥沃土壤。

施肥要及时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七】【㫃】

旗皃。从㫃也聲。亝欒施字子旗,知施者旗也。式支切(施)旗旖施也。大人賦說旌旗曰。又旖旎以招搖。施字俗改爲旎。从尼聲。殊失音理。从㫃。也聲。式支切。古音在十七部。按經傳叚此爲字。之形、施之本義俱廢矣。毛傳曰。施、移也。此謂施卽延之叚借。大雅。施于條枚。吕氏春秋、韓詩外傳、新序皆引作延。上林賦。貤丘陵。下平原。司馬彪曰。貤、延也。按貤丘陵與詩施中谷、施條枚同。貤亦延之叚借。欒施字子旗。見左氏傳。孔子弟子巫馬施亦字子旗。知施者旗也。自叚施爲。而施从㫃之意隱矣。故明之。○此二篆各本轉寫譌舛。據全書連綿字通例更正。

康熙字典

又《诗·邶风》得此戚施《传》戚施,不能仰者。《笺》戚施,面柔下人以色,故不能仰也。

又《诗·王风》将其来施施。《传》施施,难进之意。《笺》施施,舒行伺闲,独来见已之貌。《释文》施如字。《孟子》施施从外来。《赵岐注》施施,犹扁扁,喜悦之貌。《音义》丁如字,张音怡。

又《周礼·天官·内宰》施其功事。《注》施,犹赋也。

又《礼·祭统》施于蒸彝鼎。《注》施,犹著也。

又《晋语》秦人杀冀芮而施之。《注》施,其尸也。

又《玉篇》张也。《增韵》用也,加也。

又姓。《左传·桓九年》施父。《注》鲁大夫。《礼·杂记》孔子曰:吾食于少施氏而饱。《注》少施氏,鲁惠公子,施父之后。

又《广韵》《集韵》《韵会》施智切,音翅。惠也,与也。《易·乾卦》德施普也。《又》云行雨施。《礼·曲礼》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左传·僖二十四年》报者倦矣,施者未厌。《注》施,功劳也。《增韵》凡施设之施,平声。施与之施,平去通押。

又《集韵》《韵会》以豉切,音易。《诗·周南》葛之覃兮,施于中谷。《传》施,移也。

又《诗·大雅》施于孙子。《笺》施,犹易也,延也。

又《仪礼·丧服》绝族无施服。《注》在旁而及曰施。

又《集韵》《韵会》赏是切,诗上声。舍也,攺易也。通作弛。《周礼·天官·少宰》治其施舍。《注》施舍,不给役者也。《论语》君子不施其亲。《何晏注》施,易也。不以他人之亲易己之亲。《后汉·光武纪》将众部施屯北边。《注》施,读曰弛。弛,解也。

又《集韵》余支切,音移。㢮或作施。《史记·卫绾传》劒人之所施易。《注》施,读曰移。

又《史记·贾生传》庚子日施兮。《注》施,矢遗反。索隐曰:施,犹西斜也。

又《韵补》叶诗戈切。《汉·高祖戚夫人歌》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该文章由作者:【二十一客】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