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汉语汉字)

戚(拼音:qī)是汉语常用字,最早见于商代,古字形像边缘带齿的斧钺,本义是斧钺,古兵器名。假借指亲近、亲戚。又借用来表示悲伤、忧愁,后也写作“慽”或“戚心”,这两个字也与“戚”通用表示亲戚。现代汉字整理时,“慽”和“戚心”均作为“戚”的异体字被淘汰。

戚(汉语汉字)

字源演变

“戚”原为象形字。甲骨文“戚”字像边缘带齿状装饰的斧钺(甲组图1),商代金文也是如此。《礼记》载:“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意思是拿着红色的盾、玉制的戚跳舞——可见这是一种比一般斧钺更华丽的戚,是作为一种高规格的礼器使用的。甲组图2的金文见于西周戚姬簋。字形由“尗(shū)”和“戈”构成,这个“戚”字以“戈”为形旁,“尗”为声旁,是形声字(按:有论文显示,戚姬簋释文为“戚姬乍宝。㿝。

”从使用上看,西周“妇人称姓”,这个金文用在姓字“姬”前,应是此妇的氏名,不能提供释“戚”的证据。据古文字字形,“戚”中所从似不为“尗”,故宜存疑)。战国文字承袭甲骨文,形体略有变化,以戈代替斧钺形。秦文字两侧扉棱相连。小篆(甲组图6)的“戚”变为由戉(钺的古字)与尗结合而成的形体,这一字形受了秦文字体影响,“戚”与“尗”古音又接近,因此许慎认为“戚”是从戉尗声的形声字。隶书和楷书沿袭小篆。汉代“戚”字或赘加“人”旁繁化(甲组图8-9)。

“戚”本意是一种斧钺,后假借指忧愁、悲伤等义,“慽”由此分化。“慽”是个形声字。从心,戚声。小篆为左“心”、右“戚”(乙组图1);汉简帛文字(乙组图2-4)则为上下结构,上“戚”(所从之“尗”出现苟简、讹连)、下“心”;楷书由小篆演变而来的作“慽”,由汉帛汉隶演变而来的作“戚心”。现代汉字整理时,“慽”和“戚心”均作为“戚”的异体字被淘汰。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qīㄑㄧˉ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外~。~族。~友。

忧愁,悲哀:~然。凄~。哀~。休~。

古代兵器,像斧。

姓。

详细字义

戚qī

〈名〉

(1)(形声。从戉,尗声。戉:(yuè),斧子。本义:古兵器名,斧的一种)

(2)同本义。亦用为舞具[a kind of axe]

戚,戉也。——《说文》

干戈戚扬。——《诗·大雅·公刘》

朱干玉戚。——《礼记·明堂位》

执干戚舞。——《韩非子·五蠹》

(3)又如:戚扬(斧钺)

(4)亲属,亲戚[relative]

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吕氏春秋》

(5)又如:;戚好(亲戚友好);戚里(戚畹。帝王外戚所居住的地方);戚属(母及妻的亲属);戚爱(亲属和宠爱的人);戚家(贵戚之家;亲戚家);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戚宠(外戚亲贵)

(6)姓

戚qī

〈形〉

(1)忧愁;悲伤。通“慽”、“慼”[sorrowful;sad]

心之忧矣,自始伊戚。——《诗·小雅·小明》

貌若甚戚者。——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又

蒋氏大戚。

婉贞独戚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汝又虑戚吾心。——清·袁枚《祭妹文》

(3)又如:戚容(愁容);戚切(悲切);戚休(休戚。忧愁和欢乐);戚欣(忧愁与欢乐);戚言(忧戚的言词);戚嗟(忧伤嗟叹);戚意(忧伤的心情);戚惨(悲伤);戚忧(忧伤);戚颜(忧伤的容颜)

(4)亲近,亲密[intimate]

未可以戚我先王。——《书·金滕》

(5)又如:戚疏(亲疏)

(6)愤怒[angry]。如:戚醮(烦恼)

(7)假借为“促”(cù)。疾速[fast;quick]

凡察车之道,欲其朴属而微至。…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周礼·考工记·总序》

常用词组

戚戚戚属戚谊戚友戚族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二下】【戉部】仓歴切(qī)

戚①,戉也。从戉尗声。

【卷十下】【心部】仓歴切(qī)

慽,忧也。从心戚声。

〖注释〗①戚:王绍兰《段注订补》:“戚刃蹙缩,异于戉刃开张,故戉大而戚小。”

说文解字注

【卷十二下】【戉部】

戉也。

注:《大雅》曰:干戈戚扬。传云:戚,斧也。扬,钺也。依毛传戚小于戉,扬乃得戉名。《左传》:戚钺秬鬯,文公受之。戚钺亦分二物,许则浑言之耳。戚之引伸之义为促迫,而古书用戚者,俗多改为蹙。试思亲戚亦取切近为言,非有异义也。《大雅》:戚戚兄弟。传曰:戚戚,内相亲也。《小雅》:戚戚靡所逞。笺云:戚戚,缩小之貌,其义本相通,而浅人于节南山必易其形与音矣。戚训促迫,故又引申训忧。《小明》:自诒伊戚。传曰:戚,忧也。度古只有戚,后乃别制慽字。

从戉,尗声。

注:仓歴切。古音在三部。

【卷十下】【心部】

?(忧)也。

《小明》曰:政事愈戚。传曰:戚,迫也。又曰:自诒伊戚。传曰:戚,忧也。按下传谓戚卽慽之叚借字也。戚者,戉也。

从心,戚声。

仓历切。古音在三部。或书作戚心。

广韵

仓历切,入锡清‖尗声觉2部

戚,亲戚。又姓,汉有临辕侯戚鳃。仓历切。十一。

仓历切,入锡清‖尗声觉2部

戚,忧也。惧也。

仓历切,入锡清‖尗声觉2部

慽,慽痛。

康熙字典

【卯集中】【戈部】戚

《广韵》《集韵》《韵会》竝仓历切,音磩。《正字通》:戉类。《六书精薀》:戉之白者,为之锡剂,以文之不专用武也。《司马法》:殷执白戚。《诗·大雅》:干戈戚扬。注:戚,斧也。《释名》:戚,戚也。斧以斩断,见者戚惧也。

又亲也。《诗·大雅》:戚戚兄弟。传:戚戚,内相亲也。正义曰:戚戚,犹亲亲也。

又哀也。《论语》:丧与其易也宁戚。注:哀戚也。

又忧也。《论语》:小人长戚戚。注:戚戚,忧貌。

又恼也。《书·金滕》:未可以戚我先王。蔡注:戚,忧恼之意。

又愤也。《礼·檀弓》:愠斯戚。注:戚,愤恚也。

又丑疾人曰戚施。《诗·邶风》:得此戚施。笺:戚施,面柔下人以色,不能仰者也。

又《小尔雅》:戚,近也。

又地名。《春秋·文元年》:公孙敖会晋侯于戚。注:戚,卫邑。

又姓。汉有临辕侯戚缌。

又《集韵》《韵会》竝趋玉切。同促。《周礼·冬官考工记》: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

又《集韵》《韵会》竝昨木切,音族。县名。在东海。

又《韵补》叶子六切,音蹙。《诗·小雅》:岁聿云暮,采萧获菽。心之忧矣,自贻伊戚。

【卯集上】【心字部】戚心

《唐韵》《集韵》《韵会》竝仓历切,音戚。《说文》:忧也。《书·盤庚》:率?众戚心。又叶子六切,音蹙。班固《幽通赋》:雍造怨而先赏兮,丁繇惠而被戮。栗取吊于逌吉兮,王膺庆于所戚心。又通作戚。《诗·小雅》:自贻伊戚。《左传》:作戚心。

【卯集上】【心字部】慽

《正字通》:同戚心。《后汉·王商传》:居丧哀慽。◎按《说文》本作慽,无戚心字。《集韵》慽亦书作戚心。则慽为正字矣。《正字通》云:同戚心,误。

该文章由作者:【魔仙女王】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