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一种手术)

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人眼中有一个组织叫做晶状体,正常情况下它是透明的,光线通过它及一些屈光间质到达视网膜,才能清晰地看到外界物体。一旦晶状体由于某些原因发生混浊就会影响视网膜成像,使人看不清东西。也就是说,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下降就是白内障。建议在发现或者已经诊断患有白内障时要及时的治疗,同时注意避免长期过度用眼。

简介

白内障指眼球内的晶状体发生混浊、由透明变成不透明,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从而影响视力。早期混浊轻微或范围较小时不影响视力,而后逐渐加重至明显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白内障引起的视力下降是无法通过配戴眼镜矫正的。

白内障按其原因不同分为发育性、外伤性、中毒性、代谢障碍性、皮质类固醇性和后发性等数种。

发育性白内障又称先天性白内障,有内生性和外生性两种。

内生性原因与胎儿发育障碍有关,具有遗传性;外生性的原因是指母体或胎儿的全身病变对晶状体所造成的损害,如母亲在妊娠前期6个月内患有病毒感染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甲状旁腺机能减退以及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均有可能引起。

老年性白内障形成中主要是蛋白质的变性,不溶性蛋白、钠和钙等含量的增加,钾和维生素C减少和谷胱甘肽的缺如。晶状体蛋白中85%为水溶性的白蛋白,水溶性白蛋白可以转弯为不溶性蛋白,年龄愈大,不溶性蛋白含量愈多;另外维生素C缺乏、晶体PH值的改变以及一些有毒物质渗入晶体都可引起晶体蛋白的变性,产生混浊。对于老年人晶体氧化损伤是白内障形成的最初因素,白内障形成的危险因素有饮酒过量、吸烟过多、妇女生育过多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等,但至今老年性白内障形成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还有待继续研究。

并发性白内障是由某些眼病本身引起的晶状体混浊,如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高度近视以及化脓性角膜溃疡、陈旧性眼外伤等眼病均可引起并发性白内障。

外伤性白内障包括机械性、辐射性、电击性。代谢障碍白内障碍临床多见糖尿病性白内障。皮质类固醇性白内障是因眼局部或全身长期大量使用皮质类固醇引起。

后发性白内障是指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或线状摘出术后,残留的皮质及囊膜发生混浊

历史

古代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是“金针拨障”,就是用针将晶体周围的悬韧带拨断,造成晶体的脱位,游离的晶体下沉到玻璃体腔内,原先被混浊的晶体阻挡的光线就可以进入眼内。金针拨障只能暂时的解决部分的问题,由于没有了晶体屈光作用,患者相当于19D(1900度)左右的远视,晶体沉入玻璃体腔后,难免会发生炎症,最终导致视力的完全丧失。

疾病的概述

白内障有先天性白内障和后天性白内障两大类。最常见的为老年性白内障,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系晶状体退行性改变所致,双眼可先后发病或同时发病;由于眼外伤导致晶状体混浊称为外伤性白内障;另外糖尿病、眼内的炎症、出血等疾病可导致并发性白内障。

白内障患者的饮食

(1)多吃些富含天然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芹菜、白菜、青菜、番茄、草莓、柑桔、鲜枣等。

(2)要多吃粮食、绿色蔬菜和生菜、胡萝卜与西红柿,特别是多吃柑桔类水果、葡萄、柠檬、香蕉、杏子。还要经常吃些含钙食物。

(3)要避免饮酒、抽烟,少吃动物脂肪和糖。

白内障患者在术前或者术后可以用美国瞳仁眼贴,美国瞳仁精选优质天然药用植物,采用美国先进制药技术,经国际先进的科学加工工艺精制而成。它不仅能高效补充眼部营养,改善眼部微循环,促进眼部新陈代谢,还能提高眼部免疫力和抗氧化力。

预防措施

1.注意精神调摄:遇事泰然处之,心胸应宽广,保持情绪舒畅,要制怒。培养对养花、养鸟、养金鱼的兴趣来陶冶情操,多与年轻人交谈,能分散对不愉快事情的注意力,激起旺盛的生活热情,能起到阻止和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 2.加强用眼卫生,平时不用手揉眼,不用不洁手帕、毛巾擦眼、洗眼。用眼过度后应适当放松,久坐工作者应间隔1~2小时起身活动10~15分钟,举目远眺,或做眼保健操。要有充足的睡眠,及时恢复疲劳。

3.积极防治慢性病,包括眼部的疾患及全身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最易并发白内障,要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4.饮食宜含丰富的蛋白质、钙、微量元素,多食含维生素A、B、C、D的食物。平时多食鱼类,能保持正常的视力,阻缓病情的进展。

5.吸烟易患白内障已被实践所证实,应及早戒烟。

手术的分类

天然的晶体具有一个囊袋,即晶状体囊,按照手术摘除时晶体核于囊袋的关系,分为囊内摘除和囊外摘除。在摘除混浊的晶体后,往往还要放入一个人工晶体,人工晶体的位置可以放置在前房或者后房,在后房又可以在囊内或者囊外。放置人工晶体除了可以恢复视力,还可以恢复眼内的解剖关系,防止前部玻璃体的脱出,如果前部玻璃体从玻璃体腔内脱出到前房和角膜或者虹膜组织相粘连,可能会对视网膜造成牵拉。

白内障囊内摘出术(ICCE):大切口切开角巩膜缘,进入后用冷冻头冻住晶体,向外牵拉造成悬韧带的断裂,娩出晶体。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开关式截囊,娩出晶体

超声乳化晶体摘除术(Phaco):连续环形撕囊,超声乳化晶体核,灌注抽吸晶体皮质,植入人工晶体

手术适应症

一、视力的原因,当白内障引起的视力下降,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时,即可进行手术,由于不同的患者对视力的需求明显不同,因此很难确定一个视力标准,作为白内障手术的适应症,由于矫正视力低于0.3时,该眼就属于的低视力眼,因此进行手术是有理由的,无论何时决定进行行手术,应当考虑患者的需求和技术条件。/n二、医疗的原因,因白内障引起的眼部其他病变,如晶状体源性青光眼时,或影响其他眼病,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时,应进行白内障手术。/n三、美容的原因,虽然患眼已经丧失视力,但成熟或过度成熟的白内障,使瞳孔区变成白色,而影响美观的时候,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禁忌症

  • 空腹血糖>=8.0mmol/L
  • 过高的血压
  • 不能平卧
  • 角膜内皮细胞数量过少

手术过程

以超声乳化晶体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为例:

  • 球后麻醉,注射2%利多卡因2.5mL。
  • 常规消毒铺巾。
  • 沿角膜缘,从11点至12点切开角膜。
  • 角膜缘外2mm,从11点至12点垂直板层切开巩膜的1/3-1/2,用隧道刀水平分离,进入透明的角膜,形成隧道切口,以穿刺刀在11:30穿入前房,注入粘弹剂。
  • 在2点处穿刺前房,并刺入晶体前囊。
  • 连续环形撕囊。
  • 水分离、水分层。
  • 超声乳化晶体摘除。
  • 吸取皮质,抛光前囊。
  • 植入人工晶体。
  • 灌注抽吸,去除残余皮质及粘弹剂。
  • 封闭结膜伤口。
  • 结膜下注射激素与抗生素。
  • 术后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及非甾体抗炎眼药水。

手术注意事项

术前注意事项

1、手术后当天,您的手术眼会戴上一个眼罩,主要是防止您揉眼睛。

2、手术当天请您尽可能不要低头,睡觉时尽量仰卧或向没做手术的眼睛方向侧卧,不要压迫手术眼。

3、一个月内眼睛不能进脏水,不要用手揉眼睛。

4、请您保持大便的通畅,不能做重体力劳动,不能进行剧烈运动。

5、请您手术后吃清淡有营养的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6、手术后可能有近半年的时间有些畏光,您可以戴上墨镜,以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7、手术后当天眼睛会有流泪、异物感、眼胀痛等情况发生,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

术后注意事项

1、白内障手术后的患者,出院后即可除去纱布垫遮盖。刚开始时患者可能不适应强烈光线,可戴墨镜以遮挡强光,同时也可以遮挡灰尘。做了手术的眼睛应滴用抗生素和激素眼药水1个月左右,以抗感染。

2、定期复查术眼,同时尽量避免碰撞术眼,以免切口愈合不良而裂开。术后初期不可过度用眼。未经医师许可前,尽量避免抱小孩或提重物等粗重工作或剧烈运动,不要用手或手帕用力揉眼睛、不要朝向眼睛开刀那一侧睡觉,避免咳嗽,以免眼压增高,影响伤口。同时,饮食宜清淡,不要吃硬的东西和刺激性的东西,如瓜子、蚕豆、辣椒等,以免引起便秘。

3、适当用眼。老年人由于晶状体的弹性减弱,睫状肌的调节力减弱,看书或写字的时间稍长一些就会引起眼球胀痛,甚至头痛不适。因此,阅读和看电视的时间应控制,每隔1小时应到户外活动或闭眼休息10~15分钟。晚上或光线较暗时,看书时间不应过长,应合理安排阅读和休息。另外,有远视、近视或散光的老年人应到医院检查,配戴合适的远视镜和老花镜,以减少视疲劳。

术后护理

1、手术后,尽量多休息,避免疲劳用眼;

2、出门时,尽量戴上墨镜,防止眼睛感染,睡觉时,戴上眼罩,可以保护眼睛;

3、手术后,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淡和润肠的食物,防止便秘;

4、手术后当天可能眼睛会感到有些不适,但一般第二天就可以消除,所以患者不必紧张;

5、手术当天不要揭开眼罩,采取平躺静养的方式进行疗养;

6、手术后,医生建议点三天的消炎静点,以防止伤口感染;

7、听从医生的嘱托,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手术过程

以超声乳化晶体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为例:

球后麻醉,注射2%利多卡因2.5mL。常规消毒铺巾。沿角膜缘,从11点至12点切开角膜。角膜缘外2mm,从11点至12点垂直板层切开巩膜的1/3-1/2,用隧道刀水平分离,进入透明的角膜,形成隧道切口,以穿刺刀在11:30穿入前房,注入粘弹剂。在2点处穿刺前房,并刺入晶体前囊。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水分层。超声乳化晶体摘除。吸取皮质,抛光前囊。植入人工晶体。灌注抽吸,去除残余皮质及粘弹剂。封闭结膜伤口。结膜下注射激素与抗生素。术后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及非甾体抗炎眼药水。

麻醉方式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白内障手术的麻醉方法以球后麻醉或球周麻醉为主,但仍可发生一些潜在的并发症,如球后出血,眼压升高、视神经损伤、刺穿眼球、麻醉药物误注入颅内引起生命危险等。球后麻醉或球周麻醉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麻醉效果,且注射时患者疼痛。如今,一种新的白内障手术麻醉方式已经诞生。

近年来采用的单纯表面麻醉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作为一种新技术正逐步被人们接受。这种方法使手术更加安全,避免了球后、球周麻醉的诸多并发症;表面麻醉后几乎无痛觉(眼周围有感觉),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及由此带来的恐惧心理,增强了患者手术信心,而且拓宽了手术患者全身情况的适应症,尤其是对患有全身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另外该法还具有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迅速等特点。但该手术方法技术要求高,需要医患之间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后点眼药方法

1、患者先用肥皂及清水洗手、擦干,并最好采取卧姿(坐着也可以)。

2、白内障患者头部稍稍往后仰,用一只手的食指拉下下眼睑,这时眼睛要往上看,另一只手点下药水或药膏。

3、最好放开下眼睑,轻轻闭上眼睛,休息三分钟即可。

白内障患者吃什么食物

白内障患者要多吃深绿色、新鲜的蔬菜,并尽量避免食用以下食物:

1.油炸食品以及人造脂肪、人造黄油、动物脂肪,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速氧化反应,使人容易患白内障。

2.全脂奶粉、牛奶、奶油、奶酪、冰淇淋等含乳糖丰富的乳制品,如牛奶中含有的乳糖,通过乳酸酶的作用,分解成半乳糖,一些人对牛奶中的半乳糖的代谢能力下降。另外半乳糖会干扰奶制品中维生素B2的利用,使其沉积在老年人眼睛的晶状体上,蛋白质易发生变性,导致晶状体透明度降低,容易诱发或加重白内障。

手术治疗三大误区

百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如果不尽早治疗的话,很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失明的严重后果。所以及早进行白内障治疗是十分重要的,白内障最好治疗方法就是通过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不过现在还有好多人对白内障手术存在三大误区[4],今天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1.有的白内障患者被告之“等看不见了再手术”,于是就耐心地等待,不到医院做定期检查。结果患了其他眼病也不知道,如慢性闭角型青光眼,黄斑病变,眼底及玻璃体出血等等。待到视力严重障碍时,上述疾病已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错过了治疗的最好时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做了手术,也不能恢复满意的视力。

2.过去的传统观念认为,只有等到白内障成熟后方可手术,这尤其对双眼白内障的或者来说,未免太残酷了,因为这些病人要在朦胧的世界中等待较长的时间才能重获光明,使他们失去了许多工作机会和生活乐趣。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眼科显微手术已经十分成熟与普遍,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以及晶体超声乳化技术,能使未成熟的白内障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白内障患者在感到视力障碍已影响正常工作或生活时,就可以接受手术治疗了,不必等到白内障成熟之后。

3.白内障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而且发展缓慢,有许多老年人在感觉到看远处物体不如以前清晰时,自认为是“花眼”而不到医院检查。

该文章由作者:【立二拆四】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