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纵八横(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短期规划图)

"八纵八横"是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短期规划图。2016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勾画了新时期“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

“八纵”通道包括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

“八横”通道包括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

根据新修订的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速铁路将由2015年底的1.9万公里增加到3万公里。

2018年12月25日,“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最北“一横”的重要组成部分哈牡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基本简介

“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即以沿海、京沪等“八纵”通道和陆桥、沿江等“八横”通道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可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2小时交通圈。

一、打造以沿海、京沪等“八纵”通道和陆桥、沿江等“八横”通道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2小时交通圈。

二、完善普速铁路网,扩大中西部路网覆盖,优化东部网络布局,形成区际快捷大能力通道,加快建设脱贫攻坚和国土开发铁路。

三、按照“零距离”换乘要求,同站规划建设以铁路客站为中心、衔接其他交通方式的综合交通体,形成配套便捷、站城融合的现代化交通枢纽。

此外,还包括培育壮大高铁经济新业态、深化投融资和价格改革等措施。

具体措施

一、打造以沿海、京沪等“八纵”通道和陆桥、沿江等“八横”通道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2小时交通圈。

二、完善普速铁路网,扩大中西部路网覆盖,优化东部网络布局,形成区际快捷大能力通道,加快建设脱贫攻坚和国土开发铁路。

三、按照“零距离”换乘要求,同站规划建设以铁路客站为中心、衔接其他交通方式的综合交通体,形成配套便捷、站城融合的现代化交通枢纽。

此外,还包括培育壮大高铁经济新业态、深化投融资和价格改革等措施。

纵向路线

京九通道

京九通道(北京~麻城~南昌~深圳~九龙),建成龙川北至东莞东复线,形成北京经深圳达九龙的复线运输通道。增建广深铁路四线。

京广通道

京广通道(北京~武汉~广州),完成武广电化改造,建设武汉长江第二铁路大桥,增建长沙至衡阳段第二双线。实现北京至广州通道全线电气化。

大湛通道

大湛通道(大同~太原~焦作~洛阳~石门~益阳~娄底~永州~梧州~湛江~海口~三亚),建成北同蒲铁路太原至原平段复线,进行洛阳至襄阳电气化改造,建成益阳至永州铁路和粤海通道。

包柳通道

包柳通道(包头~西安~重庆~贵阳~柳州~〈南宁〉,建成神木北至延安北、西安至安康铁路,进行延安北至新丰镇、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建设安康至达县复线。形成包头至柳州贯通西部地区的南北通道。

兰昆通道

兰昆通道(兰州~成都~昆明),建成宝成铁路阳平关至成都段复线,完成成昆铁路电气化改造。形成兰州至昆明的电气化铁路通道。

京哈通道

京哈通道(北京~哈尔滨~〈满洲里〉),建成秦沈客运专线,完成京秦线提速改造,形成北京至沈阳快速客运铁路。完成哈大线电气化改造,进行天津至沈阳铁路电气化改造。

沿海通道

沿海通道(沈阳~大连~烟台~无锡~〈上海〉~杭州~宁波~温州~厦门~广州~〈湛江〉),完成蓝村至烟台铁路复线、宣城至杭州铁路扩能改造,建成新沂至长兴铁路,建设大连至烟台铁路轮渡、胶州至新沂铁路、温州至福州铁路,完善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铁路网。

京沪通道

–京沪通道(北京~上海)

建设京沪高速铁路,进行既有京沪铁路电气化改造,建成蚌埠枢纽复线。使京沪通道逐步成为高标准、高质量、大能力的客货分线运输通道。

横向路线

宁西通道

宁西通道(西安~南京~〈启东〉),建设西安至南京铁路西安至合肥及合肥至南京段、南京至启东铁路南京至南通段,逐步形成西北至华东地区的一条便捷铁路通道。

沿江通道

沿江通道(重庆~武汉~九江~铜陵~南京~上海),建成长江埠至荆门铁路,进行武九、宁铜铁路扩能改造,建设枝城(或宜昌)至万州、铜陵至九江铁路,逐步形成沿长江铁路通道。

沪昆(成)通道

沪昆(成)通道(上海~株洲~怀化~贵阳~昆明〈怀化~重庆~成都〉),建成株洲至六盘水、昆明至沾益复线,建设遂宁至重庆至怀化铁路,进行浙赣线、沪杭线电气化改造。

西南出海通道

西南出海通道(昆明~南宁~黎塘~湛江),完成湘桂线黎塘至南宁段复线和南昆线扩能改造。此外,继续加强区域内铁路建设,完善路网布局。建设上海南站、焦柳线石门至怀化段电气化、沟海铁路电气化、赣龙铁路、永州至玉林(或茂名)铁路等。

京兰通道

京兰通道(北京~呼和浩特~兰州~〈拉萨〉),建设青藏铁路。进行丰沙、京包、包兰铁路提速改造,提高北京经呼和浩特、银川至兰州的旅客列车运行速度。

煤运北通道

煤运北通道(大同~秦皇岛、神木~黄骅),除完善大秦、丰沙大等铁路外,建成朔黄铁路。

煤运南通道

煤运南通道(太原~德州、长治~济南~青岛、侯马~月山~新乡~兖州~日照),完成石德、胶济、新月铁路电气化和邯长铁路扩能改造,建成菏泽经兖州至日照复线。

陆桥通道

陆桥通道(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建成宝鸡至兰州、郑州东至郑州西复线,完成徐州至郑州、武威南至张掖电气化改造,进行兰州至武威南、北疆线扩能改造。

规划解读

2016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勾画了新时期“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八纵”通道包括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八横”通道包括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铁路发展。2004年,国务院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08年,发展改革委组织进行了修编调整。为更好地服务和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改革委于2014年底启动规划修编工作,请铁路总公司研究提出规划修编方案建议,各省(区、市)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在此基础上,发展改革委会同交通运输部、铁路总公司深入进行科学论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形成了《规划》送审稿。2016年6月2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39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规划》。2016年7月13日,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和铁路总公司正式印发《规划》。

一、《规划》的总体考虑

2004年《规划》和2008年修编《规划》实施以来,我国铁路发展成效显著,基础网络初步形成,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铁路改革实现突破,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公里,提前实现原规划目标。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铁路运能紧张状况基本缓解,瓶颈制约基本消除,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但铁路与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路网布局尚不完善、运行效率有待提高、结构性矛盾较突出等不足。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趋势新机遇,对铁路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一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扩大铁路有效供给;二是拓展区域发展空间,要求强化铁路支撑引领作用;三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求发挥铁路绿色骨干优势;四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提升铁路应急保障水平;五是厚植行业发展优势,要求建设现代铁路基础网络。

《规划》修编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遵循铁路发展规律,发挥铁路骨干优势作用,统筹需求与可能,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增加有效供给、明晰功能层次、提升服务效能、兼顾效率公平为重点,着力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广泛、高效便捷、安全经济的现代铁路网络,为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规划》坚持支撑引领、创新发展;科学布局、共享发展;层次清晰、协调优化;衔接高效、开放融合;安全可靠、绿色集约的基本原则。

二、《规划》的发展目标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0年。

到2020年,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为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路网结构更加优化,骨干作用更加显著,更好发挥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展望到2030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三、《规划》的主要方案

规划方案包括三个部分:

(一)高速铁路网。在原规划“四纵四横”主骨架基础上,增加客流支撑、标准适宜、发展需要的高速铁路,同时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形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

我们还明确划分了高速铁路网建设标准。高速铁路主通道规划新增项目原则采用时速250公里及以上标准(地形地质及气候条件复杂困难地区可以适当降低),其中沿线人口城镇稠密、经济比较发达、贯通特大城市的铁路可采用时速350公里标准。区域铁路连接线原则采用时速250公里及以下标准。城际铁路原则采用时速200公里及以下标准。

具体规划方案:

一是构建“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八纵”通道为: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八横”通道为: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

二是拓展区域铁路连接线。在“八纵八横”主通道的基础上,规划布局高速铁路区域连接线,目的是进一步完善路网,扩大高速铁路覆盖。三是发展城际客运铁路。在优先利用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开行城际列车服务城际功能的同时,规划建设支撑和引领新型城镇化发展、有效连接大中城市与中心城镇、服务通勤功能的城市群城际客运铁路。

(二)普速铁路网。重点围绕扩大中西部路网覆盖,完善东部网络布局,提升既有路网质量,推进周边互联互通。

具体规划方案:一是形成区际快捷大能力通道。包含12条跨区域、多径路、便捷化的大能力区际通道。二是面向“一带一路”国际通道。从西北、西南、东北三个方向推进我国与周边互联互通,完善口岸配套设施,强化沿海港口后方通道。三是促进脱贫攻坚和国土开发铁路。从扩大路网覆盖面、完善进出西藏、新疆通道和促进沿边开发开放等3个方面提出了一批规划项目。四是强化铁路集疏运系统。规划建设地区开发性铁路以及疏港型、园区型等支线铁路,完善集疏运系统。

(三)综合交通枢纽。枢纽是铁路网的重要节点,为更好发挥铁路网整体效能,配套点线能力,本次规划修编按照“客内货外”的原则,进一步优化铁路客、货运枢纽布局,形成系统配套、一体便捷、站城融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客运换乘“零距离”、物流衔接“无缝化”、运输服务“一体化”。

上述路网方案实现后,远期铁路网规模将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全国铁路网全面连接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速铁路网基本连接省会城市和其他50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2小时交通圈。

四、《规划》的保障措施

《规划》提出了8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包括: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培育壮大高铁经济、科学组织项目建设、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人才科技支撑、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加强过程监管评估等。

该文章由作者:【执著】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