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Jiangxi Medical College)简称“江西医专”,坐落于江西省上饶市,是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和上饶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全日制普通专科院校。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1年的江西省第五医士学校,后历经上饶卫生学校、上饶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赣东北医学院、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等时期。2013年3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截至2021年1月,学校占地814亩,设有三江校区和书院路校区;有7个教学系部,开设19个高职专科专业;有教职工902人,在籍学生10097人。
历史沿革
1958年夏,初名上饶医学专科学校。/n1959年,专区卫生学校复校,医专与卫校联合办学,“两块牌子,一套人马”。/n1959年秋,升格为赣东北医学院。/n1961年10月,景德镇医专与赣东大学(抚州)医科并入学校。/n1962年,国民经济实行调整,该校停办。/n1978年夏复校,改名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n2013年3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院系专业/n截止2018年,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部、人文社科(思政)部、临床医学系、医学影像系、护理系、药学系、医学技术系共7个系部,开办18个专科专业(方向)。
教学系部 | 专业 |
临床医学系 | 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康复治疗技术、眼视光技术、卫生信息管理、口腔医学和预防医学 |
影像系 | 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方向)、医学影像技术、放射治疗技术 |
护理系 | 护理、助产 |
药学系 | 药学、中药学、药品生产技术 |
医学技术系 |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学美容技术专业、临床医学(医学美容方向) |
基础医学部 | 临床医学(病理方向)、医学生物技术、医学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社科部 | —– |
直属附属医院: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直属附属眼科医院:上饶市眼科医院
非直属附属医院:上饶市人民医院、上饶市第五人民医院/n
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n2018年,学校有专兼职教师293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116人;正高职称21人,副高职称97人;有省级高校教学名师2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7人,校级学科带头人24人。外聘专家、学者型教师36人。
省级高校教学名师:范丽玲等
省级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乌建平、张颖、熊立新、叶锡勇、杨志洪、郏弋萍、秦旭军、方义湖、孔外平、段晓静等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检验教学团队、英语教学团队/n
教学建设
/n质量工程
截至2019年11月,学校有省级优势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
省级优势专业:临床医学
省级特色专业:医学影像、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助产、医学检验技术
实训基地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有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共166所,其中公立医院(二甲以上)107所,私立医院16所,医药企业43所/n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n截至2018年,该校有校级研究中心2个。/n校级研究中心:病理尸检中心、生殖遗传研究中心。/n
科研成果
2015年,学校共主持完成了省级教改课题6项,上饶市科技局市级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被SCI收入1篇,中文核心期刊公开发表的论文9篇,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的论文67篇。主编的教材12部,副主编的教材4部,参编教材11部。出台并完善了《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课题管理办法》及《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纵横向课题及经费管理办法》,在校级课题审核通过的基础上,组织老师们参与各类更高级别课题的申报工作,其中组织申报省教育厅教改课题15项,科技课题15项,社科课题8项。/n
学术资源
学术资源馆藏资源/n截至2018年,该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36.8万册,电子图书10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500余种。/n
学术刊物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是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发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及其他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论文。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校训
勤奋求实、精医崇德
三风
校风:团结、奋进、创新、奉献
教风:厚德、严谨、协作、躬行
学风:明理、勤奋、求真、务实
形象标识
校徽
校徽主体是心形徽标,寓意“医者仁心”;以蓝色为标准色;心的正上方为学校的中文名称;正下方有“1951”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紧挨建校时间的是学校英文名称。
学校领导
职务 | 名单 |
党委书记 | 蒋丽华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方义湖 |
党委副书记 | 刘克琦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周争道、杨华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徐振国 |
党委委员、组织人事部部长 | 肖珊 |
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 | 姚国庆 |
该文章由作者:【荐股之王】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