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障碍症(大脑处理视觉和听觉能力不协调的症状)

阅读障碍症简单说来它是一种大脑综合处理视觉和听觉信息不能协调而引起的一种阅读和拼写障碍症。要特别注意区分它和那种因为智力低下而引起的阅读障碍症,相反很多患者是智商极高,甚至包括天才型的人。象达芬奇,爱迪生,爱因斯坦,肯尼迪在儿童时代都被认为成绩极差的“笨孩子”,最后科学家发现他们都属于阅读障碍症的典型例子。它的表现特征主要反映在识字阅读方面,其原因也是复杂而多面的,但儿童时期可以进行科学的矫正。

简介

多数人都很幸运的学会读写,但仍有20%的人有阅读书写困难的问题。如果您就是那20%的人,您就会了解那是什么感觉:往往您需要去猜很多字词、文章的意思;您会将字看反或颠倒,很容易跳行或漏字;您必须用手指头指着每一个字来阅读;书写时您会尽可能地将字简化或者字体潦草……总之,您用尽一切办法来避免尴尬的情况发生,像是假装打开书本阅读或是拿笔在纸上写字……

在数学学习方面表现低落者,有很高的比例是由于无法阅读理解应用题目所导致。因此,面对学校的课业学习,就如同面对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每一天都是艰难的挑战。

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的最主要类型,占到所有被诊断为学习障碍儿童的70%以上。据研究,英语国家中有阅读困难的儿童高达10%-30%。学汉语的儿童中患有阅读障碍的人在3%-5%左右。

表现特征

识字方面

*认字与记字困难重重,刚学过的字就忘记;

*错别字连篇,写字经常多一画或少一笔;

*经常搞混形近的字,如把“视”与“祝”弄混;

*经常搞混音近的字;

*学习拼音困难,经常把Q看成O;

*经常颠倒字的偏旁部首。

阅读方面

*朗读时增字或减字;

*朗读时不按字阅读,而是随意按照自己的想法阅读;

*听写成绩很差;誗阅读速度慢;

*逐字阅读或以手指协助;

*说作文可以,但写作文过于简单,内容枯燥;

*书面表达自己的意思非常困难,抄写速度慢。

行为方面

*行为反应表现得不集中或无组织,对于所看到或听到的刺激,仅能掌握一小部分;

*掌握事物的顺序很困难,如数学公式、乘法口诀等;

*几乎做每件事都表现得反应过度;

*在辨析距离、方向时显得有困难;

*在理解时间概念时显得有困难;

*在整理自己的书本、纸张、玩具时显得有困难,写字时很难掌握空间距离;

*手脚笨拙,走路时脚步不稳,经常跌倒、被绊倒或撞倒家具;

*同一时间对所有的声音、人、事同时作反应,不懂得在同一时间对某一件事作反应;

*很快就从一个活动或想法跳到另一活动或想法;

*完成读写作业非常容易疲劳。

定义

阅读障碍一般是指不能进行正常阅读的现象。由于阅读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实质和成因也极为复杂,阅读障碍人群总体显示出极大的异质性,所以,对阅读障碍进行定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迄今(2012年)为止没有一个关于阅读障碍的统一概念,研究者们试图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对阅读障碍进行界定。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定义被较多地使用:

1、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1993)将阅读障碍分为获得性阅读障碍(acquireddyslexia)和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dyslexia)。前者是指由于后天脑损伤或疾病引起的阅读困难;后者是指个体在一般智力、动机、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等方面与其他个体没有差异,也没有明显的视力、听力、神经系统障碍,但其阅读成绩明显低于相应年龄的应有水平,处于阅读困难的状态中。一般说的阅读障碍概念指后者,即发展性阅读障碍。

2、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手册第三版修订本(DSM—III—R)将阅读困难定义为:显着的识字及阅读理解缺陷,该缺陷不能用精神发育迟滞或不充分的学校教育来解释,也不是视觉或听觉缺陷或者存在着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其口头阅读的特点是省略、歪曲及替代或阅读速度慢而不连贯,其阅读理解也受到损害。

3、DSM-1II-R共有A、B、C三项诊断标准,其核心为标准A。标准A规定必须进行个别施测的智力及阅读测验,只有两者间差别明显,即实际的阅读成绩低于其智力预期的阅读成绩才能诊断为阅读障碍。标准B为严重程度标准,指出只有当其影响学习成绩或日常生活才能诊断为阅读障碍。标准C为排除标准,排除感觉缺陷和神经系统疾病。

4、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对阅读困难定义如下:“一种以不能理解所读材料为特点的阅读障碍。其表现形式有:词汇识别不正确,难以辨别音同、音近或形近的字词,或难以辨别拼音字母,不能把字母与发音相联系;逐字阅读,不能正确停顿,或嘴唇蠕动,发嘘嘘声、喃喃声;缺少理解,难以获取意义,厌恶阅读等。基本上是一种不会阅读的表现。心理学家、教育家和医生对造成此种障碍的原因看法不一,对如何准确归类也没有一致意见。典型的是将它视为一种学习功能的缺失,即儿童阅读水平明显低于同年级水平,但无心智落后、严重的情感问题等失常现象以及文化因素的影响等。为了避免用法混乱,许多研究者采用‘特殊发展阅读困难’一词来描绘儿童时期的这种征兆。”

5、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将阅读障碍归类为学校技能障碍,特指儿童在学龄早期的同等教育条件下,出现学校技能的获得与发展障碍。这类障碍不是由于智力发育迟缓、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视觉、听觉障碍,或者情绪障碍所致。多起源于认知功能缺陷,并以神经发育过程的生物学因素为基础,可继发或伴发行为或情绪障碍,但不是其直接后果。

类型

1、表层阅读障碍症:病患可以按照语音学的发音来读词,但是却不能阅读不规则拼写的词。

2、拼音性阅读障碍症:病患可以阅读曾经认识的词,但是却不能阅读不熟悉的词,或者无法通过语言学发音的词。

3、直接性阅读障碍症:病患因为脑部损伤导致无法理解词语,但是却可以通过大声读出来。

临床表现

字母书写系统

1、阅读障碍早期阶段可能表现为背诵字母,说出字母正确名称、词的分节、读音的分析或分类等障碍。2、在口语阅读方面显示出不足:朗读时遗漏字、加字、念错字、写错字、替换字,将句中的词或词中的字母念反,朗读速度慢,长时间的停顿或不能正确地分节。

3、阅读理解方面存在缺陷,不能回忆起所读的内容,不能从所读的资料中得出结论或推理,用一般常识回答所读特殊故事里的问题,而不能利用故事里的信息。

中文系统

1、音调念错,念相似结构的音,多音字读错,读错两个字组成的词中的一个字,不能区分同音字等。2、阅读理解明显受损。

认知功能障碍

有的阅读障碍儿童在学前可表现出一定的语言缺陷,认知功能障碍。如在临摹图画时,他们往往分不清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不能分析图形的组合,也不能将图形中各部分综合成一整体。左利手者多,神经系统软体征阳性率高。那些患有阅读障碍症的宝宝在很大原因上是因为在上学前所接触到的朗读不够。如果因为接触少而表现差,这种阴影就会给宝宝造成心理障碍,影响到他以后的学习。

病程

一般于婴幼期或童年期起病,6~7岁(一、二年级时)明显。有时,阅读障碍在低年级可被代偿,9岁(四年级)或之后才明显严重。病情轻者,经治疗后阅读会逐渐赶上,到成年无阅读障碍征象。病情重者,尽管予以治疗,障碍的许多体征也还会持续终生。

诊断检查

诊断

1、标准化个体测验所获得的阅读成绩,明显低于其智力和受教育所决定的预期水平。

2、首次发现于婴幼期或童年期,病程持续,阅读能力的降低影响了其日常生活。

3、排除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及其他疾病引起的障碍。也除外由于视觉或听觉缺陷或神经系统疾病所致障碍。

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一般无特殊发现,染色体基因连锁分析可出现异常。

其他辅助检查

应做脑CT、脑电图检查,双耳分听技术,电生理方法,皮质血流分析,透示器半边视野等方法,可发现患儿脑结构侧化异常。脑电图可有非特异性异常改变。

1、脑电图检查。

2、诱发电位检查。

3、神经影像学检查。

治疗

1、一般治疗:应根据学习障碍的原因对症治疗,并根据儿童所测得的智商或学习商,告诉家长对孩子学业的期望程度。同时增强儿童自尊心、社会能力和学习动力,促使家长对儿童学习的理解、鼓励和支持。

2、教育干预:着重早期干预和开展特殊教育。对学习障碍的儿童,不要强调其学习的失败,应了解其能力和学习的薄弱环节,教学方法宜扬长避短,使之取得学习的进步。智能迟缓儿童的教学内容应分成小步骤,减慢教学速度,反复强化而使其接受;一些特殊学习技能障碍的儿童,教学上采用代偿性的学习通道来建立特殊的学习过程,如多种渠道的教学输入(电影、幻灯、录像)、口头或书面作业、多样化的教学输出工具(设计书写工具、计算器、计算机)等。

3、药物治疗:儿童因注意缺陷而影响学习时。应在心理治疗、教育干预的前提下,合理使用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哌甲酯(哌醋甲酯,利他林)或匹莫林。一般哌甲酯(哌醋甲酯)的开始剂量为5mg,1次/d,晨服。根据用药情况适当调整剂量,通常为0.3mg/kg,如果在服哌甲酯(哌醋甲酯)过程中,儿童胃肠道反应大,出现不适或纳差,可换用匹莫林,每天早晨20mg,1次/d。倘若儿童在服上述两药中产生抑制,诉说躯体不适,应停药。

4、行为矫正:针对儿童多动和注意缺陷可采用阳性强化法,根据其良好行为,给予阳性强化,如表扬、鼓励和物质奖励等。如果出现不良行为,则予以惩罚,即批评、撤销奖励、不让其参加喜爱的活动等。

5、感觉统合训练:近年(2001年)来基于学习障碍儿童的大脑组织协调感觉信息不良的假设,提出感觉统合训练来控制感觉的输入,特别是刺激前庭系统和本体感,如肌肉、关节和皮肤等,儿童能统合这些感觉,产生适应性应答,用于治疗儿童运动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和学习不良,据中国国内报道其显效率分别为81.3%~100%、58.3%~66.7%、56.5%~91.7%和60%。

预防及预后

预后:影响预后的因素很多,如智商、家庭状况。随访研究显示预后一般较差,如辍学率高,就业率低,社会经济地位低等。阅读障碍与品行障碍、情绪障碍和青少年犯罪的关系尚待进一步调查和探讨。

预防:目前(2012年)尚无确切预防措施。

视觉训练:

适应人群:阅读速度慢、丢字串行、抄写困难的人群。

训练步骤:视觉记忆训练—单眼调节训练—视觉精细运动训练—双眼调节训练—双眼融像训练。

训练时间:家庭训练每天1-2次,每次5-10分钟,每周到训练室进行1-2次升级、强化训练。

患病名人

英王妃胞弟克服阅读障碍面对全球观众致辞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不仅动手能力差,“读书”也不是十分在行的。爱因斯坦到3岁才会说话,记忆力很差,很难记住一些很简单的事情。即使在成人阶段,他说话时要找到适当的词汇仍有困难。但是他的可视化能力非常好。尽管他可能记不清一年有几个月,但是这不妨碍他完美地解决一些极其复杂的数学问题。爱迪生:影响世界的伟大发明家。直到12岁还不会阅读,他只在正规学校呆过3个月,数学和读写能力很差,是一个爱捣蛋的问题儿童。不过,他有阅读能力困难,是因为小时候听力受到了损害,终其一生,书写拼字都有困难。

丘吉尔:著名的政治家,他将自己的阅读障碍症描述为“言语障碍”,然而他始终坚持锻炼自己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多年后,他终于认为“我的言语障碍已经好了”。尽管言语障碍可能造成了他的一些语言错乱,但这反而让他忽略了不重要的细节,从而成为一个非常果断的人。

达芬奇:一位真正的博学大师,很多时候他是反着书写的。

詹姆斯·米德尔顿:英国王妃凯特的胞弟詹姆斯·米德尔顿(James Middleton)原来患有阅读障碍症,后来下苦功改进。在2011年4月底凯特大婚时,詹姆斯克服无数困难,最终成功在全球二十亿电视观众前致词。

在这个“读不好书”的长长名单上,还有美国总统威尔逊、约翰·肯尼迪、乔治·华盛顿、艾森·豪威尔、托马斯·杰斐逊,科学家法拉第、莱特兄弟,文学家爱伦·坡,运动员卡尔·刘易斯、菲尔普斯,商人比尔·盖茨、洛克菲勒,艺术家莫扎特,还有斯皮尔伯格、巴顿、本杰明·富兰克林、迪斯尼等等。

该文章由作者:【斗士的祸根】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