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是由谢铁骊执导的剧情片,艳艳孙道临、谢芳、上官云珠主演,电影于1963年7月1日在中国上映。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对革命感到失望的知识青年肖涧秋应好友陶慕侃之邀来芙蓉镇教书,后因北伐愤然离去的故事。
剧情简介
1926年前后,为追寻革命真理而苦闷彷徨的知识青年肖涧秋(孙道临饰),应好友小学校长陶慕侃(高博饰)邀请,来到江南小镇芙蓉镇教书。肖涧秋了解到自己的老同学李志豪牺牲在战场上,留下寡妻文嫂(上官云珠饰)和一双儿女,便主动承担起照顾他们的责任,不仅在经济上资助,还帮助她的小女儿上了学。同时,肖涧秋也认识了陶慕侃的妹妹陶岚(谢芳饰),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产生了爱意,也引起小镇的富家子弟、一直追求陶岚的钱正兴的嫉恨。肖涧秋帮助文嫂的行为引起了镇上的流言蜚语,肖涧秋气愤至极。后来,文嫂的儿子因病去世,使她失去了生存的欲望。出于对极度悲痛和无所依托的文嫂的同情,肖涧秋为了帮助她,决定娶她为妻,而放弃他与陶岚的爱情。然而,这件事招来了非议和攻击,文嫂因此而自杀,肖涧秋也很受刺激,痛苦地思考着究竟应该怎么办。最后,他抱着“我们会有长长的未来的”信心,毅然离开芙蓉镇,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去。陶岚深受感染也追他而去。
演职员表
演员 | 角色 |
孙道临 | 肖涧秋 |
上官云珠 | 文嫂 |
谢芳 | 陶岚 |
高博 | 陶慕侃 |
韩焱 | 医生 |
俞平 | 方萍 |
范雪朋 | 陶母 |
制作人 | 杜子、马少孔 |
导演 | 谢铁骊 |
副导演(助理) | 于清 |
编剧 | 谢铁骊、柔石 |
摄影 | 李文化 |
配乐 | 江定仙 |
剪辑 | 齐玉玲 |
美术设计 | 池宁、晓滨 |
灯光 | 徐和庆 |
录音 | 傅英杰 |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资料来源)
幕后花絮
- 该片在苏州的街道拍摄外景时,由于街道两侧围满了群众导致影片无法拍摄,剧组只好请了很多警察来维持秩序。
- 该剧组前期是同期录音。因为拍的条数多,同期录音胶片的消耗量大,难度大,拍摄进度也慢,所以就改为后期配音。
- 在该片中导演增加了一个小角色——王福生。失学的王福生对肖涧秋造成一个打击。这一笔是导演加的。
获奖记录
获奖名称 | 获奖/提名 | 获奖/提名方 |
1989年葡萄牙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 | 评委奖 | 《早春二月》 |
1995年中国电影世纪奖 | 十佳影片奖 | 《早春二月》 |
十佳导演奖 | 谢铁骊 |
幕后制作
该片是根据柔石创作的中篇小说《二月》改编,在创作初期得到夏衍的支持与帮助,夏衍亲自划剧本修改一百多处,并将片名政定为《早春二月》。
该片的第一场戏是在苏州大运河上开拍的。该片中肖涧秋跟同学打篮球的球场所在的学校就在草桥小学。最后陶岚决定去找肖涧秋,一路飞奔的镜头则是在“丝绸之府”吴江盛泽拍摄的。1963年10月该片制作完成。
影片评价
中国“第三代”导演谢铁骊执导,孙道临、谢芳、上官云珠等主演的《早春二月》改编自柔石的小说《二月》。影片讲述应邀到芙蓉镇教书的知识青年萧涧秋,在小镇不自觉卷入是非旋涡,最后不得不离开投身时代洪流的故事。本片是中国首部入围戛纳电影节官方单元的电影,被选入1979年戛纳电影节的“一种关注”单元。此外,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评选的“中国电影世纪奖”中,《早春二月》获得“十佳影片奖”。《早春二月》中处处透露出谢铁骊对诗意与意境的审美追求,他有意识地将中国古典诗词及戏曲的意蕴精华融入到影片里,片中的江南小镇也散发着诗情画意(时光网评)。
该文章由作者:【汤伟佳】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