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结构钢筋图解读》共十五章。
包括:概述、梁的集中标注内容及其图示方法、梁的原位标注及其图示方法、悬挑梁与加腋梁的标注及其图示方法、框架柱的规格标注及其图示方法、多层中柱变截面处过渡纵向筋、多层边柱变截面处过渡纵向筋、多层具有变截面的角柱、框架中顶层的柱筋、框支梁和框支柱的规格标注及其图示方法、剪力墙、板式楼梯、楼板、无梁楼盖板的图示解读、筏形基础。全书均用双线条绘制钢筋的施工绑扎,清楚地表现钢筋位置前后的可见性——显现与隐蔽。以图形进行更直观、更形象的讲解,以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此为《平法结构钢筋图解读》的初衷。
《平法结构钢筋图解读》可作为高级建筑工程技师的培训参考书,也可供建筑工程监理人员和土建类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图书信息
平法结构钢筋图解读
开本:16开
ISBN:9787112112173
定价:¥29.00
部分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框架的构件要素及次梁
第二节结构图中的投影与尺寸
第三节钢筋混凝土结构图的传统制图表达方法
第四节钢筋混凝土结构图的平法制图基本概念
第二章梁的集中标注内容及其图示方法
第一节梁的构件代号及集中标注形式
第二节梁的集中标注中第一行的习惯注法
第三节梁的集中标注中第二行的习惯注法
第四节梁的集中标注中第三行的习惯注法
第五节梁的集中标注中第四行的习惯注法
第六节梁的集中标注中第五行的习惯注法
第七节梁的宽度与钢筋横摆数量
后记
一、天德软件《平法制图钢筋加工下料计算软件V1.0》及其理论依据《平法制图的钢筋加工下料计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由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竞教授研发。该软件《平法制图钢筋加工下料计算软件V1.0》为国内首创,理论着作与软件属于双重开发和双重自主创新。理论和软件是2004年国家扶持和拨款资助的高新技术开发项目。该软件2006年进行了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登记,2007年又进行了软件产品登记和天德软件注册商标登记。
平法制图钢筋加工下料计算软件是建筑工程专业性软件。软件由6个模块组成:包括平法框架钢筋自动下料计算;平法剪力墙钢筋自动下料计算;平法楼面和屋面钢筋下料计算;平法筏形基础钢筋下料计算;平法板式楼梯钢筋下料;非矩形箍筋自动下料计算。
软件遵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混凝土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03G101-2;04G101-3;04G101-4》开发研制,按“钢筋中性轴长度不变”的假说,考虑钢筋的量度差值,科学准确地推导出各种钢筋加工下料尺寸。
软件程序中,提供了科学的钢筋加工下料计算方法及其施工现场钢筋翻样图、施工现场钢筋提料数量和钢筋的重量等。
本软件只需输入设计文件提供的技术数据,如截面尺寸、钢筋直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级别等,便可精确计算钢筋加工和下料长度,并可输出钢筋下料明细表并附有翻样图。输出的报表,既可规范施工行为,又可充作工艺卡,极大地方便了钢筋技工下料及绑扎操作,并给监理工程师监督施工提供了可操作的依据,利于存档管理和检查监督,实现了建筑行业管理科学化和信息化。软件科学地解决了以往钢筋加工下料的粗放性和随意性,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软件程序提供了工序中的钢筋就位,特别是框架中的顶层角柱和边柱。
软件能做到非同一般地提高工作效率。如悬臂外伸梁的箍筋,它是沿梁长方向改变高度的。用本软件,包括敲键盘的时间在内,只用一分钟,不但全部计算出所有不同高度的箍筋,而且打出具有统计的钢筋加工下料计算明细表,还有加工下料图和施工参考图。工作效率最快可以提高110倍左右,准确率100%。
序言
本书是《平法制图的钢筋加工下料计算》一书的姊妹篇。
今天的《混凝土结构》学科,在20世纪50年代初,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它源于前苏联的学科名称。而在西方,称为“CONCRETESTRUCTURE”。1966年,我国颁发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以后1974年、1989年、2002年曾数次修改颁发新规范,废止旧规范,2002年颁发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一2002,也就是目前执行的规范,去掉了“钢筋”两个字。看来,修改后的规范名称叫法,和西方的叫法一致。
2000年7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并通知相关设计单位执行。此后,设计单位所设计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图,采用了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出图。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图比较,以框架结构图中梁柱为例,只绘制梁柱的结构平面施工图——二维图。人们知道,二维图形是不能表达物体的空间形状的。但是,它是以文字的形式替代表达三维空间形状的。
这里的文字标注,可以写出梁或柱的混凝土模板尺寸和梁长、层高等尺寸;钢筋的强度等级和尺寸规格及其数量。钢筋的强度等级和尺寸规格及其数量中,又分为集中化的统一要求的标注和分散的个性化标注。这种制图规则不再绘制结构施工详图。但是,施工单位的人员,可以根据构件的抗震等级,去查阅《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中相应的详图及其相应尺寸。这里的尺寸,都是“代数尺寸”(以结构平面施工图的具体尺寸为数值因子),自己要在施工前换算。
设计单位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此后略称“平法”),如所绘制框架梁柱结构施工平面图,只包含梁、柱及其相关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个性化的具体标注),不绘制结构施工详图。这样一来,设计单位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了出图的效率。但是,确认钢筋加工尺寸的这部分工作量,却转移到了工地。这时,工地施工人员,如何根据手中的“平法”图纸,根据构件的抗震等级等条件,准确无误地去查阅《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中相应的施工详图及其相应尺寸,便是十分关键的问题了。
因此,这一过程,仅仅是一个详图的确认及其相关代数数据的具体数字化的过程,没有形成具有尺寸和技术注解的工程技术文件。这在所建立的技术档案环节上,留下一个重要空白。从而,这一图纸解读过程,必须是严格、慎重和仔细无误地“对号人座”,准确记下技术数据和技术说明。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它的前提。前提就是准确无误地仔细读懂结构施工平面图。
为此,笔者针对平法图的特点——二维图形加上特定的工程技术注解,以及通用性的结构详图,用与其相对应的传统钢筋结构工程图及其轴测投影(空间立体投影)示意图,来进行形象讲解。也就是说:结构施工图,是以标准定量阐述为主;轴测投影示意图,是以形象表征为主。
该文章由作者:【日落西山黑了天】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