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鲑鱼(皖南地方特色菜肴)

臭鲑鱼俗名臭级鱼,流行于徽州地区(今黄山市一带),是一道皖南地区汉族传统名肴,作为徽州名菜,制法独特,食而得异香。别有一方风味,吃过的人都会留下很深的印象。臭桂鱼属于徽菜菜谱,主要原料是桂鱼;工艺是腌,制作简单。

菜品特色

徽菜名品,俗名“臭级鱼”。制法独特,食而得异香。相传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带鱼贩将鳜鱼以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途中为防止鲜鱼变质,采取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的办法,经常上下翻动,如此七八天抵达徽州各地。此时鱼鳃仍是红色,鳞不脱,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但是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非但无异味,反而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

历史起源

传说以前有个商人将鳜鱼鱼抹上盐水防止变质,但到地点后却已发臭。商人不忍心扔掉,就自己吃了,结果味道鲜美,这个方子被传了下来,就是现在的臭鳜鱼(简写臭桂鱼)。

做法

原料

新鲜鳜鱼。

调料

猪肉片、笋片、淡盐水。

具体做法

将新鲜鳜鱼用淡盐水腌渍在室温25℃左右的环境中,经六七天后,鱼体便发出似臭非臭气味。然后入油锅略煎,配以猪肉片、笋片,小火红烧至汤汁浓缩而成。此菜香鲜透骨,鱼肉酥烂,是徽式风味名菜的代表菜品。

营养价值

鲑鱼含有蛋白质、脂肪、少量维生素、钙、钾、鎂、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极易消化,对儿童、老人及体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来说,吃鲑鱼既能补虚,又不必担心消化困难。吃鲑鱼有“痨虫”的作用,也就是说有利于肺结核病人的康复。鲑鱼肉的热量不高,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对于贪恋美味、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极佳的选择。鲑鱼味甘性平,具有补气血、益脾胃功效,可补五脏、益脾胃、充气胃、疗虚损,适用于气血虚弱体质,可治虚劳体弱、肠风下血等症。

该文章由作者:【北京精神】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