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清,汉语成语,拼音是páng guān zhě qīng,意思是对同一事物,局外人由于冷静、客观,比当事人看得清楚和全
面。出自《旧唐书·元行冲传》。
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常与“当局者迷”连用。
出处
《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观见审。”
例句
不管他如何为自己辩护;但是旁观者清;大家心里都明白事实真相。
典故
唐朝大臣魏光上书唐玄宗要求把魏征整理修订的《类礼》列为经书。唐玄宗命元澹校阅,右丞相张说认为已经有郑玄作注成为经
书。元澹写《释疑》表明自己观点:郑玄的注过时了,魏征不是下棋人,他是旁观者所以注解得比较真实。
该文章由作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