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食物(Space Food)是指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专门在太空环境下食用的食物。它包括在太空执行任务和返回着陆等待救援期间供航天员食用的食品和饮水。由于空间环境的不同和航天员生活工作的特点,对太空食品提出了许多特殊要求,如体积小,重量轻,营养丰富,方便进食等。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断的改进,太空食品的类型和品种已接近于地面膳食。
概述
这些年来,太空食物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和39年前首名太空人格兰(John Glenn)挤出的管状食物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今时今日,国际太空站上的太空人已经能够吃到肉饼、炖牛肉、面包布丁等等。外观也许不怎么好看,但食物是实实在在的。休斯顿互联网企业家查斯丁(Dayna SteeleJustiz)经营的thespacestore.com网站,就可以买到太空食物。
太空食物多数经过脱水处理,需要加入水分。不过,食物承包商约翰逊工程(Johnson Engineering)经常在饮食中加入新的主食、甜品、小菜等等,让在宇宙飞行的太空人能够一解乡愁。太空食品从本质上讲与地面普通食品一样,都是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的,但空间环境的不同和航天员生活工作的特点,对太空食品提出了许多特殊要求。如体积小,重量轻,营养丰富,方便进食等。具体可分为日常菜单食品、应急供应食品和舱外活动食品三类。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太空食品也有一个发展和改善的过程。经过不断的改进,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复水食品出现,告别了牙膏式食品时代。太空食品从最初的十几种已经发展到了100多种。尤其是中国的太空食品最具特色,相比西餐更加色香美味,可口宜人。
发展历史
20世纪60年代
以美国的航天食品为例,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发射的飞船中,航天食品只是为了解决航天员的“温饱问题”。那时发射的“水星”和“双子星座”飞船中配备有三种食品:第一种是糊状食品,例如牛肉浆、苹果浆、菜泥和肉菜混合泥等,它们被压到铝制牙膏壳内,吃时像挤牙膏似的,将它们挤压到口中;第二种是“一口吃”食品,就是将食物压成一小块,一口可以吃一块;第三种是复水食品,它是一些冷冻干燥的食品,加水软化就可以吃了。这三种都不好吃,由于这两个型号飞船飞行时间都很短(15分钟-14天),座舱小,航天食品只要维持航天员的营养就可以。
20世纪70年代
在70年代,飞船中配备的航天食品达到了“小康水平”。
在美国的“阿波罗”7号、8号和9号飞行中,仍然采用的是“双子星座”中的太空食品,航天员对这些食品非常不满意,带上去的食品常常出现剩余,航天员的健康水平也在下降。因此,不得不对航天食品进行改进。“阿波罗”10号以后的食品有了很大的改进,主要是改进了食品的包装和增加了食品的花样。例如,将复水食品的包装上加了一个进水口,可加入热水,用勺子吃;增加了罐头食品;除了各种主食和副食外,还有水果蛋糕、小点心、果冻、桃干、杏干、梨干等。
“天空实验室”飞行的时间是28-84天,空间站中的食品水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航天员采用6天的标准食谱,食品包装也做了全面的改进,采用了加封一层塑料膜的整盖易拉式铝罐包装,可以对食物进行加水和加温;实验室中建立了微型的“太空厨房”,厨房中有食品贮存设备、食品制造设备和航天员进餐设备;航天食品的花样和品种大大增加,在航天员的菜单上列了80种食品和饮料。
20世纪80年代
进入80年代后,美国主要发射的是航天飞机,每次飞行7-30天,航天员是6-7人,在航天飞机上的航天食品又有了重大改进,已经达到了使航天员“满意的水平”,航天飞机中安装了更为适用的“太空厨房”。
航天飞机中的太空厨房实际是一个多功能的食品加工和贮存柜。贮存柜中有食品贮箱、调味品贮箱、加热器、分水器、餐具箱、清洁卫生用品箱和废物箱。此外,还有一个可以折叠的专门为了制备食品的台子。航天员在飞行中按照菜单进餐,菜单上的食品保证一周内不重样,航天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点菜。此外,每天还有点心和零食。
21世纪
2005年日本航天员第一次在太空吃到了方便面,日、韩两国也将把传统的寿司和泡菜等特色食品带入太空。
品种
随着太空的食品冷藏设备和加热装置的飞速发展,太空食品的类型和品种已接近地面膳食。从最初的十几种已经发展到了100多种。不仅花样多,而且味道好,营养丰富。宇航员每天一般吃4顿饭,一周之内的食谱不重复。
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吃到:黑面包、蜜饼、火腿、酸甜汁的猪肉、鹌鹑、波兰式梭鱼、俄罗斯奶酪、鲟鱼、蔬菜汤和红莱汤、香肠馅饼、辣味烤鱼、土豆烧牛肉、奶油面包、豆豉肉汤、金枪鱼沙拉、草莓、饼干、酸奶、果脯、巧克力、茶、果汁和咖啡,还有新鲜水果和蔬菜。美国宇航员甚至可以喝到他们爱喝的可口可乐。
2012年2月,在四川省展览馆航天展现场展出了的杨利伟专享的“太空干粮”,包括叉烧肉、墨鱼丸、烤麸、腌黄瓜、螺旋藻枸杞月饼、五仁火腿月饼、花生酱、夹心饼干、巧克力夹心饼干等。
食用方法
太空食品大都为脱水食品,临吃前可把食物放入一个碗形的容器中,再用注射器将一定数量的水注进容器,然后再放进烤箱里加热。一顿饭不超过半小时就可以“做”好。共有两种食用方法:像在地面上就餐,自己把食物送到嘴里;让食物飘在空中,人过去用嘴咬住它。
注意事项
先把脚固定在地板上,把身体固定在座椅上,以免飘动。
就餐时一定要注意端碗、夹饭、张嘴、咀嚼一连串动作的协调。端碗要轻柔,动作太猛,饭会从碗里飘出去;夹饭、夹菜要果断,夹就要夹准、夹住,最好不要在碗里乱拨拉,以免饭菜飘走,使用叉子效果最好;饭菜夹住后,张嘴要快,闭嘴也要快,因为即使是放到嘴里的食物,不闭嘴它也会“飞”走;咀嚼时节奏要放慢,细嚼慢咽利于消化,还可以减少体内废气的产生和排泄,避免宇航员生活环境的污染。
在太空吃饭最忌讳的就是边吃边说。边吃边说会使嘴里嚼碎的食物碎末飞出嘴外,飘在餐厅或生活舱里,很难清除,如果残渣被吸入气管则会更麻烦。喝水时也不能让水洒到舱内,否则它也会漂浮在舱内,危及航天员和仪器设备的安全。在太空中的饮用水都是密封袋装的,用软管或对着袋嘴挤着喝。
该文章由作者:【口活】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