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帝乡(晚唐韦庄创作的小令)

《思帝乡》原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词起源于唐,流行于中唐以后,到宋而达极盛。这阕《思帝乡》小令便是五代时期花间派代表词人韦庄的作品。韦庄,字端己,长安人,生活在唐朝由衰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花间词以描写古代贵族女性生活和爱情为主要内容,故后人皆称之为“艳词”。但韦庄的这首《思帝乡》却以一个普通女子游春时对一个风流多情男子的向往和期待为主题,词中语言清新,读起来独具美感。这首词语言质朴多情韵,无辞藻堆砌现象,却有浓郁的民歌风味。

思帝乡(晚唐韦庄创作的小令)

作品简介

这首词语言浅显,主题也比较明确,抒写了一位女子在婚姻生活上要求自由选择的强烈愿望,体现了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女子对爱情狂热而大胆的追求精神。前三句写女子心目中的风流少年。中间一句"杏花吹满头"是关捩,杏花既与"春日游"之"春"字呼应,"吹满头"则直接将人物引出,并同时映衬了游春者的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乃是在一见钟情基础上作出的大胆决定。末二句是进一步的说法:为求所爱,甘冒风险。可见这位女子执意追求的是两情相悦的境界。此词与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近似。白诗云:妾弄青梅倚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接下去写女子被抛弃后的心情:"今日悲羞归不得",并告诫说:"寄言痴少人家语,慎勿将身轻许人。"将白诗与韦词对比,其精神境界还是有相当距离的。

作品格律

《思帝乡》定格为:

○●○(韵),●○○●○(韵)。

●●○○◎●,●○○(韵)。(此句可作上六下三)

●●○○◎●,●○○(韵)。(此句可作上六下三)

●●○○●,●○○(韵)。

○:平●:仄◎:可平可仄

作者简介

韦庄(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西安)人干进士,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终于蜀。他的诗词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有《浣花集》。

作品内容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

夏日游,杨花飞絮缀满头。

年少轻狂,任意不知羞。

为比花容,一身罗裳玉搔首。

休言愁!

————————————————

秋日游,落英缤纷花满头。

儿郎情深,依依双泪流,恨离愁。

不忍别,待到山崩水断流!

————————————————

冬日游,似水云雪落满头。

莫是谁家少年不知愁。

纵无心,跌入云泥,

相看笑不休!

译文

春天的时候这个少女出门看到一个美男子,然后一见钟情,认为只要自己能嫁给这个人,哪怕是最后被休弃也心甘情愿;

夏天的时候和少女和少年已经在一起了,两个人耳磨厮鬓,浓情蜜意,穿的花枝招展,到处晒幸福,一点都不知收敛,一点愁绪都没有;

秋天这个少年和少女要分别了,两个人感情很深,泪流满面,不想分别,希望如果要分别,也是等到山崩水断流了;

冬天的时候,就只剩少女一个人了,她愁肠满结,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是愁大,要是哪个现在笑话她皱着眉头的样子,哪怕是无心的,等到那个嘲笑的人也有烦恼忧愁的时候,自己一定不吝啬嘲笑,笑个不停。

注释

①足:足够,十分。

②一生休:直到生命尽头。

③“纵被”两句:即使被遗弃,也不能羞愧后悔。

作品评解

作者以白描手法,清新明朗的笔触,勾出了一位天真烂漫、热烈追求爱情的少女形象。这首词语言质朴多情韵,无辞藻堆砌现象,却有浓郁的民歌风味。在“花间”词中独具一格。

作品集评

徐育民《历代名家词赏析》:作者是一位具有封建思想的文人,敢于道出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词语,写出这样明快的佳篇,不能不归之于学习民歌的结果。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象韦庄这类酣恣淋漓近乎元人北曲的抒情作品,在五代文人词里是很少见的,只有当时的民间词如敦煌曲子等,才有这种风格。这是韦庄词很可注意的一个特点。

栩庄《栩庄漫记》:爽隽如读北朝乐府“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诸作。

贺裳《皱水轩词筌》:小词以含蓄为佳,亦有作决绝语而妙者。如韦庄“谁家年少,足风流。”之类是也。

该文章由作者:【草帽哥】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