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信息(登载农业信息的国家级期刊)

《中国农业信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共同主办。本杂志是我国目前全方位登载国内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信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期刊,旨在沟通农业信息,预测市场动向,服务科教兴农、指导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中国农业信息(登载农业信息的国家级期刊)

办刊历史

1989年,《中国农业信息》创刊,为季刊。/n1998年,该刊由季刊改为双月刊。/n2000年,该刊发行了9期。/n2001年,该刊由双月刊改为月刊。/n2012年,该刊由月刊改为半月刊。

包括内容:通过"新农村环境整治的社会调查",以调查中的所见所闻,综合乡、村、组的环保工作情况和村民对环保工作的意见与建议,从新农村持续发展的高度,总结分析了新农村环境治理的现状,指出新农村现时环保工作还存在的突出问题。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原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报道内容

《中国农业信息》主要刊登农业遥感、农业传感器、农业信息智能处理、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农业监测预警与信息服务系统、农业物联网、智能装备与控制、虚拟农业、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标准等方向学科热点领域的最新、最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成果。/n

主要栏目

《中国农业信息》主要栏目有农业遥感、智慧农业、综合研究、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物联网、专题报道等。/n读者对象/n《中国农业信息》主要读者为中国大型的特色生态农庄,种植与养殖行业的终端现代农民、农产品经销商、政府机关特色县域的工作人员。/n

人员编制

据2018年9月《中国农业信息》编辑部官网显示,《中国农业信息》编辑委员会编委有32人,编辑1人。/n陈晋、陈海山、陈秀万/t陈仲新、狄黎平(美国)/n何勇、黄文江李道亮、李茂松、李民赞/n李奇峰、李强子、李召良、刘桂才、刘海启/n裴志远、覃志豪、王鹏新、吴文斌/t辛晓平/n熊本海、杨鹏、杨贵军、杨思全、游良志/n张华/t赵春江、赵文波、周国民、周清波/n朱艳/t、朱德海/t/t/t/n

编辑

李刚/n

资源保障

《中国农业信息》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为依托,据2018年9月官网显示,研究所现有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为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拥有农业部重点实验室5个,包括农业部农业遥感重点实验室(综合)、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综合)、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专业)、农业微生物资源收集与保藏重点实验室(专业)和草地资源监测评价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专业)。

办刊成果

出版发行

据2018年9月中国知网显示,《中国农业信息》共出版文20253篇。/n据2018年9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农业信息》载文量为9200篇。、/n

收录情况

《中国农业信息》被中国知网、ASPT、中国期刊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光盘版)等收录。

影响因子

据2018年9月中国知网显示,《中国农业信息》总被下载856647次、总被引13887次。、据2018年9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农业信息》被引量为4600次,下载量为60918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中国农业信息》影响因子为1.42,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479名,在农业科学总论(88种)中排第2名。

杂志简介

沟通农业信息

即通过全面介绍国内外有关农业的重大政策法规、科技信息、农业生产动态和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加强国内外农业信息的交流,为我国农业生产服务。主要报道种植业生产的产前信息(农资、农机等市场行情,国家重大政策法规等)、产中信息(生产情况和技术)、产后信息(加工、贮藏技术等)、相关农业企业信息,同时兼顾养殖业、水产业信息。

预测市场动向

即通过预报国内外中长期农产品市场的供需前景和农资市场动向,促进国内外市场的对接,推进农产品产销平衡,引导农业走市场经济道路,有利于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为农业结构调整当好参谋和助手。同时,可加强农资、农机等企业经营人员与农技推广人员与广大农民的联系,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服务科教兴农

即通过报道农业科技动态、最新农业科研成果,介绍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和成果转化。同时,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我国农民综合素质,振兴农村经济。

指导农业生产

即通过报道党和国家关于农业工作的方针政策,特别是我国种植业管理方面的工作部署、重大决策,研讨新形势下有关农业的热点问题,从而有效指导农业生产,促进我国农业协调、稳定、健康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

即通过办好《中国农业信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加快西部农业开发,引导我国农产品积极进军国际市场,为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贡献。

《中国农业信息》杂志主要栏目有:专家视点、特色农业、热点追踪、专题论述、特别观察、国外采风、各地农业、科技信息、技术信息、现代农业大家谈、广告天地、品种指南、致富快车、技术+市场、农资资讯、信息荟萃、为您服务、农经咨询、市场前沿等。

《中国农业信息》杂志面向各级从事农业生产、管理的干部,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企业家以及广大农民朋友。

编委会

编委会主任:唐华俊

编委:卫功奎、马清欣、王争鸣、王金华、王道龙、邱淑琴、刘军萍、刘丽华、叶志华、许世卫、任耀武、张大东、张维霞、李世润、李联习、吴勉、侯艳华、倪峰、唐华俊、唐明珍、郭忠、郭造强、秦富、袁德胜、傅芳世、解洪起

主编:王道龙

副主编:张华、潘思璇

执行主编:胡杨、徐晓晨

编辑部主任:杨鲲鹏、胡杰

编辑记者:徐浩东、马彬、孙淑亚、王健梅、陈京香、李影、李刚、曾涛、林勇、刘海萍、张永超、刘晏、卢永芳

收录情况

中国知网全文收录刊,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光盘版)收录期刊。

杂志优势

《中国农业信息》

杂志1989年创刊,大16开本,全彩色半月刊。农业部原部长刘坚同志亲笔题写刊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会及中国农科院主办,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期刊。

本刊优势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翟虎渠院长担任本刊顾问,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唐华俊担任本刊编委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与肥料所所长王道龙担任本刊主编。

本刊优势之二:《中国农业信息》杂志主要通过自身特有的政府发行渠道进行杂志发放,同时各地农家书屋及邮局都可订阅。《中国农业信息》杂志还建立了复盖全国的通联工作站点,负责当地发行工作,以及与知名农业机构进行多层面合作,负责部分发行代理工作,通过这四者的有机结合,构建起《中国农业信息》杂志完整的、系统的发放渠道,准确的将杂志投放到读者手中。

本刊优势之三:读者群包括1、全国大型的特色生态农庄,种植与养殖行业的终端现代农民、农产品经销商。2、寻求致富的中青年特别是央视七套农业频道《致富经》的观看者网上搜索《致富经》的内容群体。4、政府机关特色县域的工作人员。(主要是农业部信息中心、科技部的活动合作、特色县域的大型活动的合作,政策信息的传播)。5、全国各大农业展会的群体

本刊优势之四:《中国农业信息》杂志社除了杂志具有国内较大的发行渠道外,中国农业信息网无论是浏览量、农业网站的世界排名、客户反馈信息等在国内农业网络里面也是首屈一指,网络立足北京面向全国。

主要栏目

高端访谈:采用对话形式,由国内外涉农领域内的高层官员就重要的农业问题、政策导向和农业成功模式等问题与读者直接交流。

封面报道:捕捉涉农领域焦点、热点问题,给予全面、深入、详细的报道分析,注重专业性和权威性。形成独家的深入解读式的深入文章,是杂志的统领和灵魂的集中体现。

政策解读:通过本刊的独家梳理和专业人士解读,展现政策制定的政经背景,文章作者多为国家涉农领域的政府高层官员。

公司与产业:每期选取有影响、有价值的农业龙头企业进行立体式的深入剖析,解读企业的成长和领先之道,包括企业文化、规划战略、市场营销等。

农村信息化:多层次、多角度展示信息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休闲农业:以独特的表现形式演绎和宣传,以强大的渠道传播,用最直观的视觉冲击全面展示休闲农业行业,助推我国休闲农业的加速发展。

期刊目录

目录

红薯田间管理及冬季贮藏技术:李勇真;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彭大志;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李清波;

魔芋无公害栽培技术的要点探讨:吴梅;李道书;

浅谈大棚辣椒的高产栽培技术:潘忠芬;李道书;

脱毒马铃薯垄作高产栽培技术在九寨沟县的推广与应用:邱明强;

浅析小麦高产优质的种植技术:吴志华;

绿色水稻(A)级种植技术规程:黄晓丽;

耿马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初探:欧治武;

胡麻全膜复土穴播栽培新技术:强世军;翟富民;王闯;

旱地大豆全膜复盖复膜模式试验研究:王闯;强世军;翟富民;

鹿邑县冬小麦种植适宜性评价:魏玲;

杏鲍菇紫外线诱变育种试验:白胡木吉力图;白福林;钱丹珠;哈申图力古尔;刁雅娟;

简述玉米结实性差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张成;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及水分的利用:李润兵;

机插水稻秧苗培育及栽插技术要点:张咏;

氮素调控对寒地玉米氮素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刘宝库;

鄢陵腊梅的繁殖方法及整形类型:李占红;王西波;

昭阳区玉米套种马铃薯高产示范栽培技术:刘家福

玉米地膜全复盖栽培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彭志玉;

浅析北方粳稻培植的中后期管理:孙勇;

杂交高粱育种研究综述:王宇;郭晓英;徐丽萍;王振雷;刘先贺。

近期目录

决策参考

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要从源头(产地环境)抓起

政策经纬热点问题

浅谈湖南林下经济发展

科研生产

搭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破解科技农业企业融资瓶颈——基于北京绿色农华植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证研究

浅议商州区马铃薯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思路与对策

山东省夏津县棉花、马铃薯间作高产栽培技术

我国夏粮丰收在望

陕县小麦隐性灾害发生及防控现状研究

玉米穗腐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产业市场

发展蔬菜,富民强市

临沂市花生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2012年农膜市场分析

彝良县水稻生产的制约因素与发展途径分析

征稿须知

1、中国农业信息编辑部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以农业论文发表为主,非农业论文请改投他刊。

2、论文不要超过10000字。

3、请作者将论文用word格式排版。

4、凡论文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5、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6、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7、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8、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

杂志目录参考

美国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工作调研与启示:

12月农事

国茶的自然生态生产模式–基于太平猴魁的来龙山产地分析

我国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天水花牛苹果产区果品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

创新推广举措增强服务能力–四川省巴州区农业科技推广的调查与思考

示范带动体系推动高产创建再上新台阶

害虫推拉防治策略及其新进展

甘蔗良种种芽快繁技术简述

该文章由作者:【膝盖中箭】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